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老电影院 ...
-
那天我和大庆去捉鱼,沿着小河朝上游走了好远,因为上游人去得少,鱼更多。
那天收获很大,我们的罐头瓶子都要装满了。
还有她——几乎我所有的记忆和梦里都有她——那天,她也带着弟弟也去河边玩,从那天开始我才对她有了印象的。
我们都在同一所小学,都在五年级,但不是一个班。
她那时还是一个身材瘦小,头发枯黄的小女孩,总是很害羞的样子。
她家在山里的一个林场,就在这条小河的上游,其实离镇里并不是很远。
她原来是在林场小学上学,后来才转来的。
她的小弟弟看我们捉鱼看入迷了,一直跟着我们不肯走。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玩累了,我从河里拣一个玻璃瓶子,放了几条鱼给了她的小弟弟,他欢天喜地地接过了。
她冲我感激地一笑。
那一笑,催开了青春的花朵。
三轮车颠簸着,让我从回忆中清醒过来,雪下得愈来愈大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三轮车停下来,司机说:“到了。”
这么快就到了?我并不清楚舅舅家住在哪里,只知道大概方向,他家从老宅子搬走后我一直没回来过。
我付过车钱,下了车。
雪依旧下着,天地一片迷茫,看不清哪是哪。回到这个我曾那样熟悉的小镇,竟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前面有一幢高大的建筑,在飘飞的雪中,我看不出这是哪里,直到我走上前仔细辨认,才看出来,这里竟然是一座电影院。
这是一座老电影院,是小时候我常去的电影院。
整个小镇只有这一家电影院。
肯定弄错了,我要去舅舅家,为什么三轮车会把我拉到这呢,是我说错了地址吗?
当我抬头望去,心仿佛一下子缩紧了——这个曾经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我儿时的乐园,竟然变得如此衰败,陈旧得不象样子,二楼窗子有的玻璃都没有了,有的窗框也被拆掉了,看上去象骷髅空洞的眼眶。
它的大门也是一片斑驳,毫无一丝生气,看来,它已经好久不用了。
老电影院,这里有我太多的回忆,这也是我梦里常常去的地方……
那时候,没有钱看电影,有时就在检票口偷偷从后面扯着某个大人的衣服,装做是跟着一起的,混进去。或者从侧门的围墙上爬进去——后来安上了带刺的铁丝网。
那时能看一场电影,是多么让人高兴啊,记得看《少林寺》的时候,一场演完就到最后一排的座后藏起来,等到下一场时再看一遍——实在是太好看了。
当然买票进去的时候更多,有时跟爸爸妈妈一起,有时自己花钱,一张乙票是一角五分钱。
关于她的记忆,也都和这个电影院息息相关。
我们曾坐在一起,在这里看过电影。
那时在电影院工作是让人羡慕的,自己免费看电影不说,还能帮熟人买到好位置的电影票。电影院里最牛的人,就是那个每个月末都要拿起画笔画电影海报的人,他可能是电影院的院长吧,那时我就是这么想的。他真是有才啊,那些巨幅的海报画得多棒啊,我们常常溜到影院的大厅里看他画画儿。
他那时梳着背头,一幅艺术家的打扮,他的老婆很漂亮,也许因为他工作好,又有才华,才讨到这么好的老婆。
可是,当我上中学的时候,小镇里看电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那时电视越来越普及,人们都躲在家里看电视了,后来有了录像机,电影就更没人看了,电影院变得门可罗雀。
那时开始兴起录像厅,一时间录像厅满大街都是,经常放些带色的和鬼片……不过再后来,连录像也没几个人看了。
现在,这种小地方没几个有电影院的,有电影院的地方,也一年到头不演什么电影。
最让人感慨的,是电影院的前面还有一张旧迹斑驳的海报。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字迹已经看不出来了,只能依稀看到有两个人影。
找不到舅舅的家,我在电影院前迷失了方向。
没办法,只好打电话了,可是,拨了好几次都打不通。
我不由有些着急。
天气更加阴沉,雪下得更大了。
我迷失在这一片昏噩的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