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到小镇 ...
-
50后要看这本书,那是你们风华正茂的年代。
60后要看这本书,那是你们青春飞扬的年代。
70后要看这本书,那是你们朝气蓬勃的年代。
80后要看这本书,那是你们出生启蒙的年代。
90后要看这本书,那是你们父辈奋斗的年代。
——作者题记
.
.
离开小镇二十年多后,我终于又回来了。
我在这个小镇里长大,这里留着我黄金般的童年记忆。
这里的山野,这里的小河,早春还时而飘着的雪,秋天早来的秋霜,那满山红叶和山菊,都在回忆里充满了感情。
童年的我,是多么快乐,和小伙伴一起上山、下河、采野果、摸鱼捉虾,或者溜进电影院去看电影。夏天的夜里,在一片蛙鸣中偷偷跑出去捉青蛙,冬天,去河上滑冰、放爬犁……
我在这里上学,一直读到初中才离开。童年的记忆,全都涂着阳光的色彩。
还有她——那么多回忆的女主角,就象一部怀旧的老电影,永远都那么温馨和难忘。
可是,因为一件事,这一切都改变了,从那个十五岁的夏天,快乐已经离我远去,我开始了漫长而忧郁的青春。
后来,我的家搬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不是不想回来,是因为在记忆里,夹杂着太多的痛和悔,每次想起,都是一阵锥心的痛疼。
这次回来,是为了参加同学会,是初中同学们发起的二十周年纪念,同学们让我一定回来,得到这个消息时,我尘封的心灵打开了,二十年的沧桑岁月,那么多难忘的记忆,让人想起来就想流泪,所以,我决定不管怎样都要回来一趟,并在小镇住几天。
火车一进站,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啊,回来了,我又回到家乡,回到那个年代。
那个让人欢笑,让人流泪,让人无法忘怀的年代。
飘泊多年,到了三十多岁还孑然一身的游子,我回来了。
出了火车站,四面望去,我忽然感觉,时光仿佛还在为我停留着——那一座座灰暗的、样式千篇一律的低矮楼房,那窄窄的街道,坑坑洼洼的路面,那街边的老杨树……
小镇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除多了一些过去没有的手机店什么的,增加了几座新楼,再没什么了,甚至让人感觉更加破旧。
街上的人,我没有一个认识的,我仿佛真的成了一个外乡人。
天上飘起了雪花。
我的电话铃响了,我拿出电话,是家里的号码,接通后,妈妈的声音传过来。
“小涛,你到了吗?”
“是,刚下车。”
“那里冷吧,冷了想着加衣服啊!”
“知道。”
“快去你舅舅家吧,我都给他打电话了。”
“好。”
挂了电话,我苦笑一下,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难道冷暖都不知道。
冷风吹过,我紧了紧衣服,还是到对面打个车吧。我正想顺着人行道穿过马路,忽然传来一阵轰鸣声,一辆摩托车疾驶而来,贴着我的身边擦过,差点撞到我。
“你走路没长眼啊!”粗鲁的声音从摩托车上传来。
骑摩托的人戴着头盔,根本看不清他的脸,他没有停留,驾着摩托车驶远了。
这小镇里,马路和人行道本来就分得不很清,这种乱开车的现象很普遍。
可是我并没有走错,他凭什么说我。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这个小镇并不欢迎我。
或者说,我不应该回来。
踌躇了片刻,我小心地过了马路,雪比刚才大了。
我左右环顾后,叫了一辆三轮车,小镇最多的就是这种三轮车。
我说了舅舅家的地址,车子驶动了。
小镇的三月,草木未绿,到处都是凋零的,天气是如此阴沉,象我的心情。
路况不好,颠簸得厉害。
车窗外的景致,一闪而过,让我感觉又熟悉又陌生,让我恍如在梦中。
面对着小镇,我的心情是多么复杂,我时常在梦里回来,可是,我又怕回来,怕触动心里的记忆……
远远的有一条河流,那是童年时的小河。在记忆中,那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翻卷着浪花,河岸两边开满了粉红色的蓼吊子花(又叫水红),河里有很多白漂子鱼和小龙虾。
还有河上那座小桥,都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夏天我们经常偷偷去河里游泳,但大人是不准小孩子去野浴的,怕出危险,如果偷着去,家长也有办法能检验出来。游完泳后,只要用指甲在皮肤上轻轻一划,就会出现一道白印。我们自有对策,洗完澡在岸上凉干后用草叶把身体搓一遍,就检验不出来了。
一下过雨,河里就多了很多泥鳅鱼,我和小伙伴就去捉鱼,有时没有鱼网,就用一条手巾,把一边的两个角系到一起,一个人用两手撑着,一个人在前面撵鱼,就能捉到不少鱼和虾。
那时有一首有很好听的台湾校园歌曲《捉泥鳅》,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会回到小河边的那个阳光遍地的下午。
……
天天我等着你
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