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 缘起缘灭(3) ...

  •   从灵隐寺回来之后,心情变得开朗了很多,虽然老和尚那几句不明不白的话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但也实在参不透里面的深意,没多久即被我抛到一边。既然因缘际会中我来到了清朝,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也许有一天会在另外一个巧合下返回现代也说不定,与其每天愁眉不展的过日子,不如开开心心的享受人生。
      我整天在茶楼里闲晃,看着爹娘和伙计们忙里忙外的,也不想一个人偷懒,于是就跟爹爹学习做面点。爹娘都是扬州人,手艺没得挑,做出来的点心味道极好,价钱公道,童叟无欺,这么多年来攒了不少回头客。我在现代有时也会做一些西饼甜点,可是西点和中点毕竟不同,我还得从头学起,怎么和面,发酵多长时间,怎么拌陷,比例多少,油温、火候控制等等,繁琐异常,不过好在我天生聪慧,没过多久就被我摸出了门道,加上我又喜欢总结和改良,慢慢地有些点心竟然比爹爹做的还要好吃,爹爹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嘴里念叨着后继有人了,开始让我一点点分担起后厨的工作。
      有一天上午,客人不是很多,我正和店里的伙计说笑聊天,忽然进来了两个妇人,长生赶忙起身去招呼,我抬眼一看,咦,这不是那天在灵隐寺碰见的主仆二人吗?随即走了上去。那位夫人一看是我,笑着说道:“我跟姑娘还真是有缘呢,今天这么巧又在这里碰见了。”我也笑着回道:“可不是有缘吗,前几日匆匆一别,也没跟夫人好好说上几句话,今天没想到夫人竟能屈尊莅临小店,小店顿时蓬荜生辉了呢。”“这是你家的买卖?”“是啊,家父年轻时就开了这家店,现在巧儿也在帮忙打理。”“好好好,我们主仆二人走了这半日,又饥又渴,姑娘你就给我们沏一壶清茶准备几样点心吧。”“好的,夫人稍等片刻,巧儿去去就来。”说完,让长生把她二人领进了里面的雅间。
      我为这主仆二人沏了一壶龙井,又拿了四样点心:一笼香菇笋丁肉包,一笼虾饺,一碟条头糕,一碟红豆糕,夫人每样都尝了一点,尝完后赞不绝口。我见她吃得开心,便想告辞出来,可谁知她却笑着把我留了下来,让我陪她说话聊天,我一开始还有些拘谨,心想这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古代的规矩又大,忌讳也多,万一我一会儿头脑一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把她给惹怒了,那可如何是好,我这正暗自思索着,那夫人却想看透了我的心一般,和蔼地说道:“姑娘不要担心,我是见姑娘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心生喜欢,我一把年纪,儿女又不在身边,我看见姑娘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过是想让姑娘陪着说说话,解解闷。”我听她这么说,也就稍稍放了心,说道:“只要夫人不嫌弃我说话粗鄙,言语冒失,巧儿就陪夫人坐一坐。”于是便和她攀谈起来。我到古代还不到一个月,这边的奇闻异事没听过多少,风土人情也不甚了了,思来想去就只能把以前看的那些鬼怪小说翻出来,添油加醋的说给她听,她倒也听得认真,时不时的还要发几句感慨。
      我跟夫人这边聊天聊得热闹,一时竟忘记了时间,忽听房外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是个年轻的后生,先是一愣,随后耳边传来说话声:“是来喜吗?什么事?”我一听知道是夫人的仆从,便侧了身,让他进来,只见他向夫人打了个千,躬身低头回道:“夫人,府里派人过来传话,说是有贵客到访,大夫人让您赶紧回府。”“好,你先出去吧,我马上就来。”那后生又打了个千儿,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随后那贵妇人站起身来,拉着我的手说道:“本想和姑娘好好说说话,可家里有事,我不得不回去了。”“夫人,只要您不嫌弃,以后经常来小店坐坐,巧儿再陪夫人说话解闷。”“好好,以后得了空,我少不得要经常来呢。”
      我将她二人送出店外,见马车走远了才返回,娘正在柜台里看账本,看我进来,把我叫过去问话,我把上次在灵隐寺的事跟她详细说了一遍,她听完后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我下次如果再碰见她们,小心伺候,这大户人家的规矩多,娘也是担心我一时嘴快,惹下麻烦,我点点头,道了声“晓得了”转身进了后厨,在里面忙活起来。
      我原以为那大户人家的夫人以后不会再到我们这种小店里来了,可没成想,两天后,他们主仆二人又出现在店里,而且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来,日子久了,我跟她们混熟了,也没有了之前的那份拘谨,完全把她们当做家里的长辈,有什么说什么,插科打诨,谈笑风生,她们也像对待自家孩子一般,对我疼惜怜爱,而且夫人每次过来,都带了礼物,胭脂水粉,绫罗绸缎,还有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物件,我每次推辞不肯收,可又拗不过这位慈祥的长辈,于是每次她们来时,我都亲自下厨,制作精美的点心让她们品尝,一来二去,我也打听了些这主仆二人的情况,这贵夫人夫家姓傅,她这贴身的仆妇姓吴,大家都叫她吴妈妈,她们不是杭州人,只是夫人的姐姐姐夫在杭州居住,她是过来探亲的。
      一天,我正在后厨忙着生煎馒头,炉火熏烤,热的我满头大汗,长生突然跑进来了,跟我说傅夫人来了,要找我说话呢,我点点头让他先去招呼,我马上就来,不一会儿,我端着一碟新出炉的生煎馒头,又泡了壶清茶,进了夫人的包厢。
      我刚一进去,这主仆二人先是一愣,随即大笑不止,我一时疑惑,不知道她俩为何发笑,吴妈妈一边笑一边走了过来,对我说:“我的好姑娘,你这是钻了谁家的烟囱,又扒了谁家的煤堆啊?怎么一脸的黑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演那黑包公审案呢?”我这还在发愣,吴妈妈拿了把小镜让我自己看,我一瞧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仔细想想定是刚才在后厨热得满头大汗,不停地抹来抹去,手上碰到了锅底灰也没注意,顾不上清洗就一股脑全抹在了脸上,把自己弄了个大花脸。吴妈妈一边笑一边到外面打了盆清水,服侍我洗了脸,打扮了一番,我这才坐到夫人旁边陪着她说话,又让夫人品尝了新出炉的生煎,夫人边吃边点头,直夸我的手艺好,谈笑间,夫人瞥了一眼我的衣袖,上面有个地方不小心刮破了,露出一个洞,便让我脱下来拿给吴妈妈缝补,虽然和这二位越来越熟,可毕竟不是家人,让我当众脱衣还是很不好意思,于是就拼命推脱,吴妈妈快人快语的说道:“姑娘难道是嫌弃老奴的手艺吗?”“没有没有,只不过,啊……那个……”“姑娘,夫人的女儿比姑娘大不了多少,这些天夫人对姑娘疼爱有加,夫人是把姑娘当成了自己孩子,老奴是把姑娘当成主子伺候的。”我一听她这般说,也不好再推辞,乖乖的脱了上衣,递给吴妈妈。虽然是二月,天气转暖,可是我只穿着中衣坐在房中,还是觉得浑身发冷,夫人见我直哆嗦,从旁边拿起自己的披风给我披上,帮我系带时,碰到我颈上一根链子,便问道:“这是什么?”我回道:“是个金锁,我从小一直带到现在。”“能否借我看一下。”“当然可以啦。”说着从脖子上解下来,递了过去,这个金锁一面是喜鹊登梅的图案,一面是我的生辰八字,虽然小巧倒也精致,我刚见到时,也是喜欢得不得了,想不到古代的工匠手艺这般了得,就是放在现代也毫不逊色。夫人一接过这金锁,本来还宁静慈祥的面庞,突然变了摸样,像是吃惊,但更像受到了惊吓,身体不住得发抖,我见她这样,以为她得了什么急病,忙叫旁边的吴妈妈过来,吴妈妈也被夫人吓了一跳,快步走过来,刚想询问,却看见夫人手里的金锁,倒吸了一口凉气。我见她二人都是这般模样,心中倒是起了疑惑,难不成我这金锁还有什么秘密?过了一会儿,吴妈妈先回过神来,盯着我看了一眼,又跟夫人耳语了几句,夫人这才缓过神,直勾勾的盯着我,看得我心里发毛,但是没过多久,就见她眼中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涌出来,又被她硬生生的憋了回去。站在一旁的吴妈妈对我说:“姑娘莫见怪,我们夫人以前也有个这样的金锁,不曾想被歹人盗了去,今日见到姑娘这个,想到些陈年旧事,一时情绪失控,让姑娘见笑了。”“吴妈妈客气了,看样子夫人的那个金锁一定是心爱之物,不然也不会直到现在还惦记着。”“姑娘说的是呢,那金锁可是夫人的心头宝,丢了这么久,心里愈发惦念了。”我和吴妈妈正说着话,夫人却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巧儿,我们出来这么久了,也该回去了,改天再来打扰吧。”我本来想劝她再休息一下,可见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就打消了念头,和吴妈妈一边一个把她扶了出去。往常我也曾手拉手把夫人送出门去,可今天我感觉她是死死的抓着我的手,生怕我一下子飞走似的,登上马车后,夫人又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好像有什么话要对我说,但终究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就这样默默的离开了我家的茶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