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春 ...
-
好亮。
一点儿也不刺眼,温暖、柔和、亲切的光,通向未知的领域,引着我的脚步朝那里迈去……
每朝前一步,身子就变轻一分,像踩在云上似的,轻飘飘,整个人都没了重量……
“苏娜!”
我脑袋一懵,循声望去,隔着一段距离,阿爸阿娘正和蔼地看着我。他们的样子好似他们之间从无嫌隙,只有恩爱和柔情,正共同迎接他们的女儿……
老天!我从没见过他们这样和谐的样子!
“阿爸!阿娘!”我欣喜若狂,忘我地跑向他们,只觉得自己简直是在飞嘛,好高兴,好高兴……
还未真正靠近他们,他们忽然转身离我而去,我一时呆住,看到更远处一个清晰的身影,脸庞依旧是被云雾遮住般的空白。
“大哥……”我继续追过去,却忽然被一个声音绊住脚步。
“阿瑾!你回来!”
阿瑾?阿瑾……
大哥、阿爸、阿娘迅速消失,我呆了好一会儿,终于禁不住身后的呼唤声,转身往回走,可是,一步比一步沉重,仿若背负着千山万水。为什么回头的路这么痛苦……
“阿瑾……你现在是我妹妹,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我不准你丢下我!听到没有?你自己的承诺,要和我同生死忘了吗?没有我的同意,你想都别想自己一个人去快活……”
是……芸香……姐姐……
头痛欲裂……这是,怎么了……睁不开眼,脑袋嗡嗡作响,身子滚烫……好难受……
有人在说话……听不清楚……是谁……
“……烧已经退了,阿瑾姑娘福大命大,若是寻常姑娘家定是受不了这番折腾的。好生将养着,再服几帖药,便可放心了。只是阴雨天时,肩上的伤口会隐隐作痛,需用毛巾热敷……”
“多谢大夫。桑儿,你好好照顾她,我和大夫一起下山去,给公子带个信,好让他放宽心。”
“放心吧,我会陪在这儿寸步不离的,你小心点儿,别又伤到腿了。”
我使劲地想了很久,终于想起自己如今身在何处,所处何境。终究……只是一场梦啊。我是阿瑾,不是苏娜。
“阿瑾!你醒了?”桑儿欣喜的脸晃到我眼前,我这才反应过来,竟然不知不觉睁开眼睛了。
我怔怔地盯着她的脸,说不了话,她了然地握了握我的手。
“别急别急,等你想说的时候再开口。也不用担心什么,你就是感染了风寒,已经好了一大半,再服几帖药就无碍了。这次多亏了芸香,若不是她一大早地赶上山,我哪有空下山去禀告大公子再请来大夫呢?为这事她还崴伤了脚……”
桑儿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神色,轻声道:“你也不必伤心,泽兰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对泽兰来说,那又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这么长时间以来,三公子一直是她的支柱。至少,她现在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陪伴着自己想陪伴的人……一生中能有这样一件称心如意事也足够了……”
我瞪大着眼睛一眨不眨,直到眼睛发酸了才不得已合上眼睛,挤出一个微不可见的笑,“你说的对。”
得蒙桑儿和芸香的照顾,第三天身子已然大好,只是依然提不起精神,一天当中说的话很少,几乎不开口,有时候一个人坐着发好久的呆,她们一开始只以为我因泽兰之死太过自责,也不特意来逗我开心,想着让我静一静就好了,不料几天过去我还是这副样子,她们终于忍不住一个个轮流来和我进行苦口婆心的劝慰……
“今天送的是什么?”
“除了一些吃的用的,公子特意吩咐送来一些剪纸彩灯此类小玩意儿,说今天是除夕,三位姑娘一定要好好玩一玩儿,有想要什么就说一声,即刻遣人再送过来……公子还说,如今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阿瑾姑娘……呃,三位姑娘要当心身体。”
芸香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和外面的人又寒暄几句,喊桑儿出去帮忙拿东西。
她们忙活了好一会儿,一抬头看我坐在那里看她们忙得满头大汗竟然没有一点反应,桑儿把东西一放,气冲冲道:“我知道了!这么多天你什么都不干,根本是在偷懒嘛!再不过来帮忙,看我不收拾你……”
桑儿话音未落一把将我拉过去,指使着我干这干那,我也乖乖从命,这么多天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确实对不起她们。
布置好了一切,她们拉着我坐下开始剪窗花,我是剪一刀就停下看芸香、桑儿,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可最终也只剪出了一个……奇丑无比的胖鱼,不可避免地被她们狠狠嘲笑了一番后,终于乖乖地给她们打下手了。
“马上就是新的一年了!”桑儿兴奋的表情在烛光下一跳一跳的,“我们来许愿吧!来来来,每人一张纸,写下来,最后揭晓!”
我和芸香接过她递的纸,无奈地对视一眼,提起笔来。
“揭晓的时刻到了!”桑儿夸张地念着词,“我们先来看看常芸香姑娘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
翻开纸张,桑儿皱眉念道:“无,伐。就这个呀?”
芸香微微抿唇:“不打仗,就会少很多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芸香只盼不要打仗而已……说来倒是很难实现。”
桑儿眼见气氛又要沉闷下去,不迭地道:“会实现的,会实现的!哪有像你这样自己给自己的愿望泼冷水的,真是!阿瑾,来看看你的。”
她期待地打开纸条,笑容立即僵住了:“你……怎么没写?”
我看她一脸的失望,顿觉有负她一腔热情,正要开口,芸香已经帮我辩解:“阿瑾不会写汉字啊。”
“对对对,我一下忘了。这样吧,你直接说出来。”
“……我,没什么愿望。”
“怎么可能!你是不想告诉我们吧!”桑儿瞪我一眼,忽然又眉开眼笑,“或者,你是不好意思告诉我们是不是?我来替你说。”
她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学着我的声音开始说话:“我啊,就想着今年能嫁给大公子就好了……”
“胡说什么!”我急得去捂她的嘴,她灵活躲开,嘴里还不忘奚落着:“哎,脸红了是不是?芸香你看她……”
芸香愣在一旁谁也没帮,好一会儿忽然笑道:“桑儿,你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吗?怎么连这都知道。”
“乱说什么,我才不是蛔虫!太恶心人了!”
“你的呢?别只顾着说我们,你自己的呢?”我连忙转移她的注意力。
她笑眯眯地说:“我嘛,你们看!”
白纸上写着两个字:“富贵。”我和芸香面面相觑,她殷勤地解释道:“我啊,就想过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的生活,出个门前呼后拥,沐个浴有人为我撒花试水更衣……”
芸香无情地打断她的幻想:“那是宫里的娘娘才有的待遇吧?你想进宫吗?”
她瞪芸香一眼:“说说而已嘛!这么认真干吗?我想进宫,也要进得去啊!”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裹好衣服到外面一看,山下密密麻麻的灯火人家,鞭炮一个放得比一个响……我们沉默了许久,芸香感叹道:“过子时了。又是新的一年了。”
桑儿也怅然地说:“他们好热闹。”
——————————————————————————————————————
外面又是一阵声响,芸香和桑儿照例出去拿东西,奇怪的是芸香这次没问“今天送的什么”,而是兴高采烈地跑进来拉我,脸冻得红扑扑的。
“阿瑾,快,快出去,大公子来了!”
我呆了一瞬,慢吞吞地下床穿鞋子。
“你好歹梳一下头啊!”
我木着脸说:“不想动。”
芸香无可奈何地看我一眼,拖我到镜子前,“我来我来,现在公子正督促那些雇工树碑,还有时间。”
终于……记得要给玄霸树碑了吗……
过去的时候,石碑已然树好,大公子身披着一件墨青色斗篷,神色淡然地看着那块石碑,好一会儿,终于向雇工们微微一点头,雇工们长舒一口气,收拾好家伙告辞。
他一见我,微微点头示意,我垂下眸子,慢慢走到他面前。
“临风。”
一位男子应声上前,将一件红色斗篷恭敬地奉上,又立即退下。
他旁若无人地将我拉得更近,我还未来得及反应,身上已经裹上了斗篷。
“我可是怕了你,别再突然又得了风寒。”
我不自在地后退一步,“多谢公子。”
他不在意地松开手,看着石碑,我也转头看过去,上面写的字多数不认识,但是刚好认识的日期,居然写是今天的日期:大业十年正月初七。我不禁蹙眉道:“日期错了。”
他瞥一眼,淡淡道:“是我疏忽了。”
……丝毫没有要改的意思。我转而一想,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遂好似不经意道:“没什么,都一样的。”
芸香捧着坛子过来,“公子,酒温好了。”
他接过酒坛,又取出碗,倒上酒,将斗篷一脱,坐在上面,“三弟,生前你不能饮酒,现在,大哥陪你喝个痛快!”
我看着他一口气干了一碗,走过去挨着他坐下,“我也来。”
他笑看我:“你会喝酒?”
“草原儿女没有不能喝的!”
他大笑着又取出一个碗,帮我满上,也不等我,径自喝下一整碗。我捧起酒,不禁想起,已经有半年没有碰过它了。
几碗酒下肚,整个人暖和了许多,看他依然没有要停的意思,状若不经意地小声道:“喝这么多,等会儿还要下山呢……”
他笑着睨我,我目不斜视,他放下碗,忽然说:“谢谢你。”
我顿住。
“谢谢你在三弟最后的时刻陪着他,让他不至于孤单一人。”
语气如此诚恳感激,可是……有什么用!
我嘲讽地一笑,“是啊!我这个外人居然是送他最后一程的人,你们这些至亲真该好好谢谢我。”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对不起。”
这是对他三弟说的了。我默不作声盯着前方,气氛沉郁了一会儿,他又开口道:“等以后有机会,大哥一定给你迁到一个好地方,重新安葬休整。”
我默然半晌,慢慢开口道:“在我们漠西啊,有人过世了,他的尸体就会被他的家人扔在旷野,过了七天后再去看。你可能会说,不怕尸体被野兽吃了吗?恰恰相反,正是盼望尸体被野兽吃掉,因为在我们那儿,遗体越快被野兽吃干净,就证明逝者越正直善良,葬礼也就越成功。如果没有野兽来吃的话,说明这个人十恶不赦到连禽兽都不愿意去碰他……”
我停顿了一下,说:“如果有亲人的关爱和陪伴,纵使他有一个像漠西那样的葬礼又如何呢?形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他闭了闭眼,良久不语,眉目间尽是哀痛和追悔。
我们不再吭声,一碗酒一碗酒地喝了起来,直到酒坛已空,只好放下碗。
我想起玄霸临终遗言,遂从怀中摸出那块玉佩,递给他。
他看着玉佩,黯然神伤,接过来,“他还是知道了……三弟说了什么吗?”
“他说,他不怪你。他相信你是为他好……”
“……我终究还是对不起他。如果我能及时找到秋兰,她也不至于……我把玉佩交给三弟,就是想让他相信秋兰还活着。我骗了他三年,终究还是被他发现了。”他盯着玉佩看了好一会儿,叹息一声,忽然俯身过去坟头扒开一撮土,把玉佩埋了进去。
“你这是……”我不解地看着他。
他站起来朝我一笑,这一笑竟笑出了悲切之感:“入空室而独倚,对床帷而切叹。痛人亡而物在,心何忍而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