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32 ...

  •   送走贾环,薛蝌回到房中,见薛姨妈并宝钗仍在。薛姨妈一脸踌躇,她寡妇失业,生平仅有一子,看重自是难免,但凭心而论,自小稳重娴静的宝钗却更让她疼惜,见宝钗默默不语,不由叫了一声“我的儿,”抬手将女儿拥入怀中。
      宝钗靠在母亲怀里,觉得心里又酸又苦,有些不甘,却又隐隐生出些异样的想头来。她自问德言容功皆在众人之上,便是宫里也去得的,偏造化弄人,给她安了个那样的出身!就是皇商,那还也是商不是?又有个那样的哥哥,虽说如今舅舅出面,将那桩案子全然推到了拐子身上,哥哥只问了个‘约束下人不力’的过失,到底也是名声在外了,等闲官宦门第,谁会愿意要这样人家的女孩儿进门?当年姨娘和母亲私底下本已说得妥当,却被老太太轻描淡写挡了下来。
      这两年宝钗眼看宝黛二人年纪长大,仍嘲笑喜怒无常,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就连薛姨妈也渐渐的淡了,薛蝌提起段鹄,那样人物气度,须不是未出后宅的宝玉能比得过的,便是穷些,也不是什么大事——咱们这样的人家还会怕他穷?
      薛蝌这些天也在思量。宝钗本性不错,但未免圆滑世故了些,段鹄性子刚正却不失通达,这二人放在一处,想来合宜。

      且说段鹄搬来薛家,甚是相得,薛姨妈并薛蝌言语亲切,处处周到,自是感激。每日除了攻书会文,再无余事分心。
      这天段鹄得了些空暇,正巧薛蝌来寻他说话,忙延入屋中坐了,亲自泡茶。薛蝌略问了几句,段鹄一一说了,且又称谢。
      薛蝌笑着摇头:“我敬的是段兄人品,何来谢字。”段鹄便将手上茶盏向他举了一举,饮了一口。
      然而薛蝌接着却道:“段兄,你是位至诚君子,我也就有话直说——我伯母看中你心性才学,有意将堂姐许配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段鹄立时大吃一惊,见薛蝌一脸正色,断不是随口说笑,忙拱手道:“伯母大人厚爱,鹄实铭感五内。然我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功名未成,竟不敢应命。”
      薛蝌摇头叹道:“段兄有所不知。我大伯父去得也早,我那位堂兄起小就受宠,伯父在时还能约束一二,偏是天不假年,未知命便撒手人寰,伯母哪里管得住他?教他养成个霸王性子,且家境豪富,专有一等小人,每每生出法儿来教唆他,有了事只管往他身上推,他又不知防范。”因将金陵的案子大概说了,其中自然有些春秋笔法:“前日去见伯母,当时陪座的便是那位甄太太。”
      冯渊一案在金陵闹得沸沸扬扬,但段鹄家在河北,并不曾听说过。只觉薛蟠为了买个丫头却闹出人命,虽事出有因,确是太过跋扈,但听他家得知那本是被拐的良家女子,还派人打听父母,又将她母亲接来度日,也算厚道。
      “这几年伯母心中常怀忧惧,唯恐他一个耐不住性子,惹出事端。看中段兄,倒也不想你日后为官做宰好借东风,因你秉性刚正,必定能辖制住他。”
      段鹄再想不到有这等事。富贵人家招贫寒士子为婿的也有,多是盼着姑爷发达好带挈自家,这挑个女婿专为管教儿子的……
      薛蝌见他瞠目结舌,自己也觉得可笑,却是笑不出来。
      段鹄吃惊过后,却深觉薛家人用心良苦,不由长长一叹:“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令伯母实在是一片慈母心肠。”
      薛蝌又道:“堂兄虽说任性,却也有一桩好处,平素极孝顺的,就是待我们也亲密。如今只盼他能少近些小人,多记些道理,别再万事不防头,任着性子胡来就好了。”他说得肯切,见段鹄沉吟不语,又道:“我也知道这样大事,段兄必不能自己就拿主意的,若觉得事有几分可行,还请段兄书信一封,向令尊令堂问上一声儿,看看二老的意思如何?若是不许,我们也不敢强求。”
      段鹄心下斟酌一番,终是应允,薛蝌自是喜悦,忙去向薛姨妈报讯不提。
      ******
      段鹄家在顺德府下永年县,书信来去,少说也得十几日功夫,薛姨妈索性放过一边,因又想起薛蝌未娶,她在荣府见着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虽家道贫寒,却知书达礼,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起意撮合。
      薛蝌不曾会过,但薛姨妈并宝钗宝琴见了几面,皆道岫烟雅正持重,故并无异议,薛姨妈转托凤姐儿设法,请贾母做了保山。
      一时合宅皆知薛蝌与邢岫烟订了亲事。贾环闻讯,不由合掌称善,记起前生他夫妇种种厚道之处,又是欢喜,又觉心酸。
      贾环与敖煊相好,并不敢耽误了功课。这天正在松风水月轩里埋头苦写,敖煊也知张肃是个眼里不揉砂子的,只在边上陪着,间或趁着贾环放笔之际厮磨片刻。
      外面有人轻轻进来,敖煊见是李太监,不禁眉头一皱,问道:“什么事?”
      “嘉柔太妃薨了——”刚听这了一句,敖煊便是一顿,随即断然道:“知道了,通知门上准备车驾!”
      他虽不愿与贾环分别,更不喜嘉柔太妃此人,无如礼法所拘,只得且去支应。
      因这一去多则两月,少则二十一日,敖煊再三关照贾环诸事留神,本还要将春江秋湖留下给他,贾环却道:“我自有小厮使唤,出入都带着他们就是。”敖煊拗不过他,只得罢了。
      因薨的是太上皇心坎上的人,身后事极尽衰荣,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在大内偏宫停放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待请灵到后还要停放数日再入地宫,总需一月光景,方能完毕。
      荣宁两府中,贾母等因家中无主,众人计议将尤氏报了产育,留下主事,又托了薛姨妈在大观园里照看。府内各处执事,或跟随入朝,或在外面打点下处,人人忙乱。
      敖煊夫妇既入宫,跟着敖祎也被太后接入宫去了,贾环每日只跟着张肃,倒安心上了几天课。这天回去,却见屋里多了个娇俏小丫头,心下奇怪。
      王顺忙过来说明,原来因太妃薨逝,各官宦家凡养优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发,家中一班小戏子愿去者着其父母领去,不愿去者发往各处使唤。许是宝钗宝琴姊妹不曾在荣府长住,贾母未曾送人与她们,把豆官指到李纨的稻香村,却将蕊官赏了贾环。
      贾环大皱眉头,这算什么?从他中举到现在,旁的褒奖赞贺一概没有,倒赏了个丫头!上辈子的事情他可还没忘光呢,这班女孩子没一个省油的灯,想想就头痛:“罢罢,既是老太□□典,回头我去磕头。只她是学戏出身,正经针线活计之类的八成不会多少,叫你婆娘带着慢慢学起来。”王顺自是应了。
      从贾珠成亲搬了院子,再不曾有丫头在外院侍候的,现下添了个蕊官,生得容貌娇美,体态窈窕,且又口齿伶俐,言笑不忌,没两日就引得那些小厮们时不时在外面探头探脑。贾环早知这一班人皆不惯使用的,也不理会。
      那蕊官先前见其余几人除了茄官被尤氏要去,其余不是进了大观园,就是到了老太太屋里,偏自己分给了贾环,心下便有些不忿,又见他每日早出晚归,就是在家,也从不叫自己到上头侍候,往跟前凑过几次,贾环总是淡淡的,一气之下,索性也不搭理了,每日变了法儿往园子里跑,与芳官等游戏,王顺得了贾环吩咐,只要不在外院胡乱走动,一概由她,若是宝玉要人,只管叫她过去。

      虽有国孝,会试还是照常的。这天张肃去访老友,贾环做完功课,出门领了钱槐王顺两个,因见天色还早,索性步行回去,不时可见应试的学子高谈阔论,若有合心意的,就凑在旁边听上一阵。
      一时日头西斜,钱槐上前道:“三爷若不想立时回去,索性咱们寻家干净的酒楼可好?”
      贾环瞟他一眼,笑道:“你就直说嘴馋罢了!”钱槐涎着脸,见贾环停步四下打量,忙将手一指:“那边不是有一家!”
      这间酒楼却是生意不错,此时倘未到饭时,已是坐了□□成位子,伙计满脸堆笑,迎上来道:“这位少爷,小店如今客满,既来照顾生意,且拼个桌可好?”
      贾环也不计较,当即点头应了,伙计便引着到二楼靠窗的一个位子,点了几样拿手菜并白米饭,却不敢要酒,又要了两色盒子菜,准备带回去给赵姨娘尝尝。
      这时楼下又上来几人,领头的约有二十四五,衣饰华丽,穿一件蕉黄遍地金狮滚球的长袍,金冠玉佩,生得倒也端正,只两眉倒吊,坏了面相。后面跟着三四个帮闲之类。
      那华服男子上来见满满的都是人,立时眉头一皱,便要转身下楼,转眼却见窗边坐着位十五六岁的清秀公子,怀抱一只小犬,浑身毛色雪白,两只滚圆眼睛乌溜溜的,一动不动地被人抱在怀里,甚是乖巧。
      也是该当生事,贾环听说小狗儿须得时常在外跑跑,所以不时带在身边。本来那人已经要下楼,却被毛团引住了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