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姨娘有孕 主仆闲谈 ...

  •   胤禛回到张氏房里,静坐了一会,见瑚哥儿没有再发烧,嘱咐张氏好好休息,便回到自己房中。
      一回到房中,胤禛便借口说自己要休息,让下人全部退了出去。他关上门,到了卧房,在床底下的地面摸索几下,便发现机关,他轻轻按动机关,床无声移开,露出个口子,显出阶梯来。
      胤禛拿了盏灯,点上后持着下了楼梯。一入内,胤禛随即关上阶梯口,床移回远处。
      胤禛发现地下很宽,且在顶上镶了一种发光的矿石,很是亮堂,他熄灭蜡烛,一看之下,叹道怪不得贾赦会同意住在西园,这地方明显不是近几年造的,怕是有些时候了,内里不知和何处相连,是通风的。有九个大的库房,内里堆得满满的,且布满机关。
      胤禛根据贾赦的记忆,从一间密室中找出一打房契,地契,原来贾家最有钱的是贾赦呀!当初贾赦的祖母当家时,善于理财,把自己的嫁妆翻了数十倍,加上当时的荣国府是贾赦祖母一家独大,不知多少好东西入了她自己的私库,最后,独独放心不下养在自己身旁的大孙子,思及贾母的性格,和自己不管事的儿子,便留了些表面的东西堵住众人之口,其余的财物全秘密给了贾赦。要知道贾家可是随着太祖打江山的大将,东征西战的,到手里的东西多不可数,这里当初是用来存粮食的,很是隐秘,后来天下太平了,这里就被荒废了,无人知晓,贾赦祖母无意间从自己丈夫口里得知,便打了这里的注意,连贾赦祖父都不知道自家夫人这样能干,将九个库房堆得满满的。
      四爷满意的点点头,把东西放回原处掩盖好,出了密室,掩盖好地面。到床上休息了一会,养足精神,快到中午时,起来到书房写自己的规划。
      书房里很干净,贾赦明显很少用到这里,很多书籍都是摆样子的,翻都没翻过。胤禛命何进进来研墨,何进大为诧异,不知自家老爷抽什么风了,依言磨好墨。胤禛看在眼里,冷声道:“我这院里缺个大总管,你可明白?”
      何进心下欣喜,面上却不敢显示太多的情绪,赶忙跪下道:“奴才愿为主子效力,万死不辞!”是主子而不是大老爷,胤禛扬起嘴角,是个聪明人。
      “你说荣国府的主子是谁?”胤禛淡淡的问道,没叫何进起来,手下的笔在纸上滑动,开始几个字有些生疏,后面的便好了些。
      “自然是主子。”何进恭敬回道,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主子安好,奴才才能长安。
      “是吗?”胤禛意味不明的看向荣禧堂的所在之处,冷漠道:“从今天开始,大房里不该留的人一个不留,起来吧!我给你三个月的时间。”这是胤禛给何进的考验,他的身边从不留无用的人,不安内难定外,他可不想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内宅里。
      “奴才定不负主子所托!”何进起身道,更用心的给胤禛研墨,低头目不斜视。等会儿回去他得和自家老爹好好的合计合计,家生子也有家生子的好处,在这府中人脉广。何进心想自己一定好好干,说不定哪天自己家也能脱了奴籍,孩子们也能有个好前程,与人为奴,生活再好也不过是个任人打骂发卖的奴才,且奴籍之人不可参加科考。
      风起,云卷,一场暴风雨将要袭来……

      三日后。
      胤禛从水里出来,擦干净水,穿上青裳,幸好贾赦的老爹好武,贾赦被压着学了好几年的武技,底子才没被酒色糟蹋尽,胤禛从前为了发展沾衣卫和血滴子收集了不少极好的内功心法和武功招式,如今选一部合适自己的内功心法修炼,加上药浴,洗经筏脉,不求成什么武功高手,只求自保。
      胤禛莫名一笑,忽然想起了从前在上书房时的日子,皇阿玛希望他们个个成才,极其严厉的对待他们的学习,为了应对皇阿玛的检查,得到他的注目,他们不得不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以说是倒背入流,生生养成了个好记性,什么东西粗看几遍就能记个大概。
      胤禛轻叹望子成龙,却不知龙多了也会成灾!
      “主子。”娇红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她见新晋的何总管这般称呼老爷,也乖觉的改口。
      “进来!”娇红推开门边看见胤禛散披着头发坐在软榻上,许是刚洗澡的缘故,脸上多了些血色。
      胤禛起身坐到镜前,以前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不见了,他对娇红道:“束个简单点的发样,我等会儿还要出去。”虽孝期不宜出门,但他终究不是真正的贾赦,对贾代善也没什么感情可言,三个月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计划得好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娇红应下,拿起木梳给胤禛梳了个简单大气的发样,虽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但贾赦的通身气质却变了个样,贾母等不曾用心留意过,其他人也只当他因贾代善过世哀伤过度,一时没缓过来。
      “若是太太来问,就说我去十方寺了。”胤禛挑了个合眼的玉佩戴上嘱咐道,他以前为了表示自己没争位的野心,研习佛法,时间久了,倒也上了点心,只可惜他永远也成不了佛。
      “奴婢明白,这就去让车马候着。”娇红答道,告退去安排车马。
      胤禛叫上何进跟他一起出了门,上了马车,寥寥几个人便向十方寺驶去。

      荣禧堂。
      王夫人让纤云给她梳了个京城刚新起的发样,因还在孝期不得用大红大紫的颜色,便在头上插了几只做工考究的银钗,和些珍珠首饰。她口里问道:“珠儿可是出去了。”
      纤云把银钗斜插在王夫人头上,回道:“大爷房中的丫鬟来说大爷和老爷去拜访李祭酒大人了,因老爷催的紧,大爷没能亲自来跟您说一声,便先遣了丫头来告知一声,说是等回来再向您请安。”贾家的人似乎都不怎么在意孝期,还没出孝期,便开始人情往来。
      “珠儿有心了。”王夫人道。
      纤云笑着恭维道:“可不是,大爷是顶顶的孝顺太太,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太太。太太的福气大着呢!”
      “就你这丫头嘴巴甜!”王夫人笑骂道,心下得意,她是珠儿的生生之母,珠儿当然最孝顺她,而不是贾母。
      纤云卖乖道:“奴婢可没瞎说,大爷以后当了状元公,定会节节攀升,为太太讨来超品诰命夫人之位,奴婢呀这是沾沾太太的福气,预先讨好讨好,免得太太以后嫌奴婢愚笨。”
      “你倒滑头得很!”王夫人心情大好,“我前日得的那副翠玉镯子便赏给你了!”那镯子不是什么贵重物,赐给下面人倒也合适。
      纤云笑眯眯的谢道:“多谢太太,奴婢定天天带着。”说几句好话便得到实在的好处,这买卖划算!
      王夫人想到贾母和贾政想和李祭酒结成姻亲,心下不屑,她的儿子可是有大造化的,小小的祭酒之女哪能配得上她的珠儿,她微眯着眼,心下谋划着怎样给儿子找门好亲事,问道:“我哥哥什么时候回京?”
      纤云道:“说是三月后。”她跟在王夫人身旁这么久,哪能不知王夫人的心思,从听到贾母的打算,王夫人便心气不平,怕是要通过王子腾大人和贾母打擂台了。
      “唉,望哥哥早日回来,给珠儿介绍个好亲事。李家已经没落了,哪能帮上珠儿什么,且一股子穷酸味,看着就让人生厌。”王夫人抱怨道,她们王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也就能看看账本罢了,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王夫人心里很是不舒服,她看不上李家的女儿,偏偏贾政一个劲的听他老娘的话,京中闺秀这么多,她就不信找不出个合心的。
      纤云在家道中落前也曾习过诗书,她父亲很是敬仰饱读诗书之人,听王夫人说李祭酒是个穷酸,心下不以为然,李家虽不及贾家富贵,但也是书香世家,朝中清贵。知道王夫人的性子,她也不多话,安静的做事,有些话主子说得,她们这些做奴才的可说不得,左不过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王夫人似又想起什么,恨恨道:“那两个贱人怎样了?”赵姨娘和周姨娘双双怀孕,生生打了她一耳瓜子,她日防夜防,没想到还是让那两个贱人有了。她可不信这没有贾母的手脚,赵姨娘胎都坐稳了,她才知道,那老货三天两头的赐下丫头,打压她,现在好在是孝期,让她消停了些。王夫人目光微闪,她可是王家的嫡女,送得再多,又有什么用,生不出来还不是白搭,生孩子可是个死门关,阎王叫人三更死谁能留到五更去!
      “老爷请了大夫,说是赵姨娘有了三个月的身子,周姨娘的有了两个月。派人在哪里守着呢!”还好是在老国公去前有的,不然有的瞧!
      “等会儿给她们送些布料和首饰去,也表表我这个做太太的心意。”王夫人恢复一贯做派,端是慈眉善目,心里默念道日子还长,她不急在这一会儿。
      纤云低眉道:“奴婢等会儿就去。”
      “好了,也该去给老太太请安了,我们走吧!”王夫人抚鬓道。
      纤云恭顺的道:“是。”便扶着王夫人出了院,到贾母院中。
      由丫鬟打开门,王夫人款款的进了贾母房中,向贾母行了一礼,见张氏已经来了,便似关怀的问道:“大嫂,瑚哥儿可是好些了?”
      张氏淡淡的回道:“好多了,谢弟妹关心。”心里冷哼一声,马后炮!
      贾母慈祥的笑道:“真真是老天保佑,瑚哥儿可得好好养着,缺什么便向我说,可别闷着不告诉我。”张氏带着笑意道:“劳母亲惦记了,儿媳若是缺什么定会说的。”不要白不要!
      贾母笑笑道:“那便好!你也得注意身子。”张氏点头应下。贾母把话头转向王夫人,道:“听政儿说赵姨娘有了?”
      王夫人恨得咬牙,还得笑着说:“可不是,正准备向老太太报喜呢!大夫说赵姨娘的有三个月了,周姨娘的也有两月了。”
      贾母乐呵一笑道:“周姨娘也有了,真是太好了,多子多福呀!鸳鸯,把我刚得的那几匹绸缎给两个姨娘送去,让她们安心养胎。”转头对王夫人道:“少不得你多多照顾她们。”
      王夫人道:“这是媳妇该做的,媳妇本打算让纤云等会儿送东西过去,刚巧母亲也要送东西去,便让纤云一道去了,也好和鸳鸯做个伴。”
      贾母笑言:“瞧瞧,你们二太太多贤惠,那鸳鸯和纤云一道去吧!”
      张氏笑而不语,大房院里的姨娘怀孕了,也不见贾母这般做派,真真是偏心到没边了。贤惠?保不定那孩子那日没了。她虽不是什么大好人,却也不会对孩子动什么手脚,她也是个母亲,明白孩子对于母亲的重要,瑚哥儿病重时,她就生生体会到了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为了给瑚哥儿和肚子里的孩子积德,她不会做些什么。孩子多些也好,她自会好好教养,养恩可是大于生恩,让他们以后相互扶持,夺回大房该有的尊荣。贾母总会老的,现在风光,不代表以后风光,以后有的瞧!张氏笑得越发真诚,到让贾母好生没趣,闲聊几句,便让她们下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