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春节 ...

  •   游牧的生活很清苦,我倒是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物质的匮乏,反而让我的内心变得平静。想想我在穿越来以前就是一直在为毕业工作发愁,即使找到了工作,房子车子这些消费品又让多少人迷失在物质的世界里,除了十分思念父母和朋友,我竟有些喜欢这里的生活。
      那天吃饭的时候,阿玛竟为我端上了一碗青稞面,我有些茫然,姐姐笑着说:“小卓玛怎么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哦,原来今天是我,不,是卓玛的生日啊。我内心十分复杂,悲喜交加,家人为我过生日我该高兴,可是又有谁能给伊莲过生日呢。事实上,因为这里用的是藏历,我都不知道哪天是我的生日了。
      雨季已过,进入了干燥的旱季,再过段时间就该会琼结过年了,我心中有些期待。
      那天刚回到琼结,还在帮阿妈收拾东西的时候,阿米就兴冲冲的来找我了,我看看她身后问:“旺波呢?”
      “他们回错那了,听说他的祖母病得很重,应该熬不过这个年了。”阿米神色凄然。她说的祖母应该是旺波的奶奶。我听旺波说起过,他的父亲原是错那人。旺波没回来,我有些失落,不过阿米和节日的喜庆很快就冲走了我的忧伤。
      这是我在这过的第二个藏历新年,由于上次过年我故意借病推托,基本的活动和仪式我都没有参加。所以,这回我才体会到了藏族过年的习俗。
      刚回来不久,我们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阿妈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这个叫做“切玛”的五谷斗是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制作的。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二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到了12月中旬,我看着阿妈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到了接近年关的时候,还要准备一个叫“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着青稞穗,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
      姐姐还帮我洗梳发辫,换上新衣,姐姐说这也是为了来年的吉祥如意。除夕前两天,全家进行了大扫除,住宅上下、房屋内外,村寨走道、田坎地角,甚至不放过屋内的抽屉,然后摆上新卡垫,贴上新年画。
      年二十九要打扫灶房,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从吉祥徽”。那天的晚饭是一顿面食,将面掐成小疙瘩,与青稞麦片、豌豆、人参果、碎肉、萝卜等九种食物煮在一起,平时这种饭叫“突巴”,而在二十九夜的这顿饭是专为驱鬼仪式做的,故而改称为“古突”。为了增添吃年夜饭的气氛,做饭时在面团里包了些不能吃却又能在引人发笑时讨个吉利的东西。饭端上来后,大家都顾不上吃饭,而是一个劲地在自己的碗里挑东西,姐姐最先吃出来的是辣椒,吃到辣椒的人说明他是个辣子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哥哥吃出来的是火炭,而吃到火炭的人说明他的心是黑的,又是一阵大笑。就这样每吃出来一样东西,大家就笑一阵,到后来吃出来的东西还有石头、羊毛等。最后我居然吃出来一小块牛粪时,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笑完后,大家还举杯向我祝福,因为吃到牛粪的人是最有福气的人。我为我的“牛粪运”有些哭笑不得,但心里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除夕晚上,要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四、五层和各种、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阿爸在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阿妈煮好“观颠”,那是种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藏历大年初一,我们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小辈起来向长辈们敬“竹素琪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家庭新年仪式完后,我们就上街给左邻右舍祝贺。手拿“竹素棋玛”,提上青稞酒壶,一进门就高喊“吉祥如意,幸福圆满,主妇富态,贵体安康,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然后向全家人献“竹素琪玛”敬青稞酒,主户同样向我们敬茶酒等款待。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一直持续十五天都会有隆重的节日活动,而这些节日活动都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唱藏戏,跳锅庄,弦子舞,还有角力、投掷、拔河、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而且往往通宵达旦、尽情歌舞。
      这个年过的很开心,我尽量去投入,感受人们的幸福和祝福。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那就尽力过好在这的每一天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