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独处 ...
-
第二天一早,我们出发去放羊的时候,却不见阿米,旺波说他被舅母叫住留下帮忙干活了,所以今天就我们两个人了。
“谢谢你”我再次为昨晚的事向旺波表示感谢。
旺波爽朗的一笑:“你昨晚不是已经谢过了么,这声谢谢我可受不起了。”说着便跑到前头赶羊了。
幸苦他和我这个伪羊倌搭档了,一路上前前后后的跑,他也没因为我的无能而指责我,反而总是笑嘻嘻的看看我。
终于羊群在一处小山坡前停下,这儿水草肥美,羊儿们又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看来,我也没白多得你一个谢谢啊。”旺波还没等我再次说谢谢就先开口了。
“噗”我不禁笑出了声,这算是哪门子的幽默啊。
几次接触下来,感觉旺波人真不错,长的好看,性格爽朗,乐于助人,又不像别的小男孩那样调皮捣蛋,倒有副小大人的样子。想着想着,我们已走到了小山坡的最高处,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我在想,我是否该放下心防,在这个地方交上几个朋友,以解思乡之苦。而且我都来了大半年了,也不见老天爷送我回去啊,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这个异乡人更应该多交几个朋友了。
目光收回近处,我惊奇的发现,就在小山坡的另一边,有个小小的水池,3、4见方的样子,应该是下雨时积下的,还没有干。我一下子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了。
“旺波,你替我看着,我下去洗个澡。”不等他打印,我就兴冲冲的蹦下山坡,脱下袍子衣服,投入水中,舒舒服服的洗个澡洗个头。我真没多想,许是开心得冲昏了头脑,而且一个8岁小女孩有什么好看的,旺波也应该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吧。
按说西藏不缺水,但是由于地域辽阔,交通落后,造成了用水不便,特别是我们这样游牧的家庭,随身带的水十分有限,用完了只能去最近的河里取水,所以,平时都是用水擦擦就对付过去了。想想距我上次洗澡已经一个多月了吧。身上的味混着羊骚味,我到现在还十分不适应。
我用手指整理着湿漉漉的头发,走回羊群边,心情极好。旺波正坐在那里看书。我不禁好奇,凑上去看,自然是一个字都看不懂。我挺纳闷的,旺波居然识字,要知道在这个农耕放牧的落后年代,绝大部分藏民是不读书识字的。于是我开口问道:“你在看什么?。”
“佛经”
“佛经?”
“嗯,我父亲是舟师,我将来也是要受戒出家的。”旺波已放下手中的书,看向我。
我知道佛教在藏族的辉煌,我的家人们也都信佛,所以旺波立志出家也不足为奇,突然我觉得好些好笑,有些挑逗的问道:“那你昨天晚上还大唱情歌?”
“哈哈,”旺波笑道:“我家时代信封宁玛派,本来就是可以结法侣的。”
“结法侣?”我不解
“就是娶妻生子。”他始终保持着那好看的笑容。
我有些惊讶,虽然我对佛教知之甚少,但也知道和尚不能结婚呀,难道这就是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区别?我边想边长长的“哦”了一声。
旺波站起来,有些严肃的问我:“你觉得僧人就不能动凡心吗?”
我微微皱眉,思索片刻,边走边说:“不会啊。出家为僧,研习佛法,是为了普渡众生。我认为,出家并不是要抛弃家人,斩断俗世,相反,苦心修行不就是为了能为家人祈福,拯救百姓于苦难。只有把别人的父母也当作自己的父母般敬爱,把别人的子女当作自己的子女办疼惜,才能真心诚意的为他们诵经念佛啊。可是若不爱自己的家人,又怎么去爱世人呢?所以,简单来说,不懂得小爱,如何能懂得大爱。”这套说法,我是借用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同时还套用了《西游降魔篇》里关于大爱与小爱的关系。
我的藏语不好,又是第一次表述这么复杂的意思,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我转身看他,他正皱着眉,思考着。突然,他大笑起来,还叽里呱啦说了一通晦涩的藏语。然后笑呵呵的向我走来,一把抓住我的肩。
“卓玛,你真有趣,明明连话都还说不溜,却对佛法有这么精辟独特的见解”他很开心的样子。看来我是歪打正着了。我有些小得意,可是转而一想,哭笑不得,他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居然这么明着说我连话也说不溜,可我居然不生气。
“是啊,我连话都说不溜,那你教我吧。”我装的苦哈哈的样子。旺波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如果他能叫我藏语,从语法到词汇,应该都能比姐姐教的好。
“当然好啊!”旺波爽气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