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4.浮华长安城 ...
-
04.浮华长安城
济元年的长安,看似繁华,实则在这繁华背后的阴影即将笼罩。
幼帝登基不过堪堪三年,丞相孟敛便将朝中来了个大换血,这桩事情做的隐秘,旁人看不清,而身在其中的官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列位还未被孟丞相盯上的臣工战战兢兢,见了丞相的手段之后,心中一开始的不满都化为了惶恐,生怕明早一上朝,被丞相揪了小辫子,罢官回乡和老爷子一块儿种田去。
是夜。
月亮初上枝头,春日里新绽出的新叶在月光下反射出几点晶亮的莹光,府院中,灯火依旧亮着,这个夜晚,才刚刚开始。
“余州有情况了吗?”年过五旬的老丞相在书案前正襟危坐,仿佛不是在自己家中,而是在参加宴会。
这便是权倾朝野的孟丞相孟敛。
在孟敛面前,一个中年人单膝跪地,低头恭敬地回答道:“暂无,风平浪静。”原本就此打算闭口,而顿了顿,又道,“只是晋王一直闭门不出,在府中已是一月有余。”
“嗯……让人盯紧了,此子不可小觑。”谁都知道仙去的老晋王是个多厉害的主儿,养出来的儿子怎么会平庸。
“诺。”
孟敛摩挲着袖中的羊脂玉扳指,静默一会儿,缓缓道:“那……吴州呢?”
“吴王长子病了,他也一直在府中,但是不理政务。”
孟敛眯着眼点点头,又道:“四娘怎么样了?”
“四娘偶尔出门去城西……”中年男子犹豫着。城西是长安的贫民窟,那里的条件不比城东的富贵人家,常常是乞丐的集合地。
孟敛皱了皱眉,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又细细思索一番,才道:“由着她去吧,派人封锁着消息,我不希望听到有关四娘的传言……”
孟府的四姑娘孟卿前年才从明州接回长安,孟丞相多年未见唯一的宝贝女儿,自然是视孟卿为掌上明珠,孟姑娘想要天上的星星,孟丞相连月亮都能给摘下来,可惜了,孟姑娘只想要天上的星星,不想要月亮。
孟丞相现在可是对这个女儿头痛得紧。孟姑娘不爱红妆爱武装,虽然没到女扮男装的地步,却喜欢武艺刀枪,虽然这个女儿家医药会一点,诗词会一点,女红会一点,厨艺会一点,家务也会一点,样样都会最是不错,可是一般的大家闺秀哪会和男子一样喜欢打架的呀?
虽然孟老爷子野心比较大,但却是个一夫一妻主义者,虽然妻子早亡,让他成了鳏夫,但这只会加剧自己对女儿的疼爱——男孩贱养,女儿娇养。更甚是,连远在余洲的方梧知晓孟敛这幅德行,也得连连点头称赞这是个绝世好爹。
绝世好爹是佞臣,孟老爹自小就有一个宏伟的梦想,就是不让别人欺负。孟敛小时候苦啊,一出生就是没爹的孩子,跟着老娘改嫁到一户小地主家里,自小寄人篱下,受尽屈辱,好好的一朵祖国的花朵被浇上了毒液,生生地长歪了。
往事不堪回首,小小的孟同学自小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弱小就要挨打”的潜意识。一股戾气长年不断地缠绕在他眉间,支持他在官场上摸滚打爬,闯出一番天地下来。后来,官位渐高的孟大人收养了一个孤女,也就是当今的孟太后。
世人皆知孟太后乃孟丞相之女,却不知,孟丞相的亲生女儿只有一个,那便是排行老四的孟卿。于是这桩辛密事就在孟敛的刻意隐瞒下,也浮不出水面。孟丞相有了个入宫的女儿,是个宠臣,愈发在朝堂上如鱼得水。
“交代下去,看好各方诸侯。”孟敛道,“而吴州么……我自有打算。”
桌案上的油灯突然爆了一个灯花,屋中的光线又暗了暗。
丞相府另一处院中,灯火晦明,昏暗的光线映照着木质的窗沿,留下点点树叶的影子。这是孟家四姑娘的闺房,孟卿坐在桌案前,读着一本发黄了的书。
孟卿面上表情淡淡,而右手搭在书案上时不时地敲打着,显露出激动的心情。
孟姑娘手上这本书是她在明州的时候,在自家仓库里得的。孟姑娘自小对草药感兴趣,后来得了这本书,孟四娘也便从一开始的想想到实践,后来跟着一个老大夫去习医,别看孟姑娘是个女儿家,在医药方面还真的颇有些天赋。
这次回长安来也不是她本意,她还计划着离家出走,准备到余州去看看,听说那里山明水秀,是个好地方。而孟姑娘比较单纯,今年芳龄十六,依旧缩在自己的药房里配置草药,没有她老爹孟丞相一般的雄心壮志。
孟卿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千山万水走遍,笑看浮生百态。
***
而同样的时间在余州,与长安的孟卿一般,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晋王府中,依旧是灯火明灭,而这样的灯火,已经亮了两个晚上。
就算是痞子,此时的邵承也不得不开始认真对待长安与余州隐秘的交锋。舆部的密报现在直接交给了邵承管理接收,再加上余州各地官员的上报,若是无人帮忙,处理的事务只会越来越多。更倒霉的是,现在晋王府也只有他处理。
现在,邵承后悔放过那两个姑娘,若是将这些交给她们去处理,绝对会轻松很多。
现在这张密报上写的是:“孟家女归长安。”
简简单单几个字,虽然内容只有这么一个,而这个“孟家女”可以影响到很多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孟敛,孟丞相宠爱女儿的事迹邵承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也是因此,邵承最想不通,这个野心勃勃,欲谋朝篡位的佞臣怎么会有这么个软肋?
然后就是整个孟氏,孟四娘今年刚满十六,正好是嫁人的年纪,孟丞相就算是再疼爱女儿也不会不让孟卿嫁人,而这个婆家的选择自然是得深思熟虑,当时候孟家与长安哪一家权贵结亲,又是一阵大动荡。
如今孟四娘归长安,多半是准备出阁,谁也猜不到孟奸臣的心思,到底孟四娘会嫁进哪一家,谁也不晓得。
邵承的头发又愁白了几根。
“孟家女孟家女……”邵承恨恨道,“姓孟的生个女儿出来想干嘛?怎么孟四就不是个男的呢?”晋王爷这是被愁死的。
孟家的势力有点大,邵承扳不倒奸臣,还是因为太穷了:他们缺兵、缺人、缺粮食。就算萧庭的生意都做到西陇国去,依旧不会有富可敌国的情况发生,国家要收税,这税钱一收,原本十成,最后只剩下了六成,生意做得越大,收的税也多。
萧庭本来就是个穷人,白手起家,赚来的钱四成给了国家,五成是流动资金,只有一成可以买粮买其他什么东西,说到底,还是穷!
现在眼看着国家要乱了,萧庭没日没夜地处理事务,计划蓝图,希望将战争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关掉几个可能要陷入战场的铺子,把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来,可能将来这唯一的乐土也只有余州了。
乔哲倒是接受了看紧长安来的人的任务,一边晒着盐,一边找着余州的探子,顺便给探子们下一点迷药,误导他们一直往“风平浪静”的方向想去。
但到底是三个流氓最忙了。
闲得很的两位姑娘家,一个在魁楼里谈听着各种消息,顺便招呼好客人,另一个窝在医馆里教育着小胖子,顺便研制一些伤天害理的草汁药丸。
方先生拎着小胖子瑜昌到她的房间里去检查功课,顺便给他上上启蒙。
“《千字文》读过了没?”方梧问道。
小胖子点点头:“先生教了一半。”
方梧有些苦恼,这是她第一次教这么小的孩子读书,怎么教是个问题。嗯……想想她当年是怎么读书的。
流氓们的师父是老酒鬼,自小老酒鬼喝着酒眯着眼,半骂半说地给还不是流氓的小同学们讲课,说起来,也不算是讲课,是胡扯,从道德伦理扯到天文地理,从诗词歌赋扯到人生哲学,幼年的流氓们听了千奇百怪的事情,觉得老酒鬼真是厉害。
方梧回忆结束,于是决定给小胖子讲点有营养的东西,于是便道:“你先生给你讲过春秋史吗?”
小胖子摇摇头,奶声奶气道:“但是阿爹给我讲过,后来我还想听,阿爹却不讲了。”
方梧点点头,道:“那我先给你讲齐公的事情……”
从周室颓废到齐国称霸,小胖子听得津津有味,方先生最后说的有些词穷,可是小胖子睁着大眼睛看着她,眼中传达着“快讲快讲”的信息。
方梧:我是脑抽了才想要教这胖子的!
最后还是方梧忍受不了瑜昌,把小胖子丢回了明儿的屋子里,方大夫裹紧了身上的衣袍,提着煤油灯进了药房继续研制某种奇怪的东西。
药房里的桌案上瓶瓶罐罐不少,都盛满了药粉或者是药水,方梧大约能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功能,但到底方大夫第一次制作那么复杂毒药,还是需要试验。
学神农尝百草的是傻子,方大夫还想留着自己的这一条小命苟且偷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再去踏遍大好河山,于是方大夫捉了几只老鼠,用细绳子绑上,饿它们几天,小老鼠们自然乖乖的吞下了各种奇怪的成品或是半成品的毒药。
别以为方大夫是什么善良的、爱护小动物的人,方大夫相信将来她连人都敢喂毒药。
方梧拿着本子在一边记录着小老鼠们的中毒现象,有解药的将解药喂给它们,然后解药没问题了,继续饿着,留着下次喂毒药。一个晚上,方大夫便确定了一种剧烈毒药,两种中性毒药。
剧烈毒药方梧取名为“浮华长安”,因为在小老鼠中毒的那一刻没有痛苦,其中还有一味是致人产生环境的药——正如此时的长安一般,看似繁华无限,实则凶波暗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