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9、挫骨扬灰 ...
-
郾城郊外,银装素裹,大雪纷飞。
一辆花梨木青辕马车踏雪疾行,车上的幔帐厚重考究,车内宽敞舒适,安神香丝丝袅袅。主人锦衣华服,手捧描金手炉,一脸威仪。
车外两名侍卫模样的人黑衣黑甲,全神戒备,车前车后还跟着数十名侍卫。
“还有多久才到?”
“回主上,就在前面不远。”
车上正是大渝皇帝萧倬云。
萧倬云在获知真相之后,心生愧意,但他忽然发现,萧倬言死后,军方势力依旧尾大不掉,反而为了同一个目标拧成了一股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离王萧倬然接替了他七哥的地位,以为七哥翻案为由接管了渝国军方。当今的渝国,离王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查清了靖王的冤屈,在皇帝面前揭露真相,一步一步走得极为稳当。
如今他在等,等皇帝幡然悔悟。如若皇帝坚持不翻案,萧倬然没有办法向当初的曜焰旧部交待,自己的位子怕是也不稳固。
但于萧倬云而言,他不是不愿意为靖王翻案,但是,自己后悔了和被别人逼着翻案是两种感觉。他隐隐察觉,军方大有“你不肯翻案、我就逼宫”的架势,这是萧倬云所不能容忍的。
可惜,萧倬然不是第二个萧倬言,皇帝几次试图削减军方势力,都未能成功。如今的离王不会逆来顺受,韩家父子又早早退出了朝堂,沐清、孙小雨、秋于心这一帮子曜焰旧部全面掌控着军方,一个个都不是善茬儿。
更可怕的是,后宫中,连他的皇后都有偏向于萧倬然的意思。只因皇后膝下无子,而他的两个不懂事的妃子刚生了儿子,就开始对皇后不敬了。对于皇后而言,与其日后被人欺压在头上,不如扶持和她情同母子的萧倬然上位。
正当军权与皇权胶着之际,皇帝萧倬云突然称病,躲起来不见人了。实际上,他已经轻车简从悄然出京。
军方如今肯听离王的,起源是因为靖王之死。那么,如果萧倬言还活着呢?
决定找人的事儿,萧倬云没有惊动军方,亦没有使用龙骑禁军,选择让修罗军去找人。修罗军只忠于皇权,但同时又曾是靖王旧部,不至于做出对靖王不利的事情。
修罗军掘地三尺,寻到了燕十三的踪迹,甚至有人传言在燕十三身边见过酷似靖王之人。
萧倬云一收到消息,就火速赶往郾城,为了避开众人耳目,他轻车简从,只带了鬼焰、修罗和部分修罗死士。
如果萧倬言还活着,怕是会举朝震动,到时候就有好戏看了。
篱笆院落,雪压青瓦,一座农家小院陷入孤山。简陋,却打扫得干净整洁。
修罗死士上前敲开院门。
燕十三打着哈欠,慢悠悠来开门,只瞄了一眼,“啪”得一声将门栓死。
“燕将军,我看见你了,你快开门。”
燕十三郁闷道:“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你是鬼焰还是修罗?”
修罗踏前一步道:“燕将军还是分不清我与大哥么?”也难怪,鬼焰和修罗双生兄弟,长着同一张脸、同样的一脸寒霜,军中就没人分清楚过。只是不知为何,萧倬言倒是能一眼认出来,从未弄错过。
“你等会儿,我衣衫不整,换好衣服就开门。”燕十三飞奔入屋,迅速检查了屋内所有的东西,确认没有萧倬言还活着的证据。
靖王已死,就不该再活着出现。
万幸,苏维与萧倬言早早出门了,没被撞上。
鬼焰等了半响又催促道:“燕将军,快来出来见过主上。”
燕十三大惊,萧倬云亲自来了?他来做什么?难道他知道萧倬言未死?
燕十三一脸寒霜的开门。
鬼焰修罗等人低头侧身,让出一条道,露出满身华服的萧倬云。
燕十三万般不情愿地屈膝下拜:“草民燕十三叩见陛下。”
“起来吧。委屈朕的军师了。就你一个人在家?”萧倬云毫不客气地踏进院子,左顾右盼,四处打量。
“回陛下,就草民一个人在家。”
萧倬云心中一沉,在屋中坐定,开门见山问:“萧倬言人呢?”
燕十三疑惑道:“陛下何出此言?崇明八年,靖王殿下薨逝于刑部大牢,陛下亲自下的定罪诏书,陛下不记得了?”
“放肆!皇后已然全部招认了,人是被你救走的,你今日还敢欺君不成?”
燕十三心中咯噔一下,皇后到底还是说出去了,口中依旧嘲讽道:“当日草民的确心生不忍,救了靖王一命,只可惜殿下身中剧毒,数月前已经如陛下所愿不在人世了。娘娘既然把所有事情都告知了陛下,就没有说千日劫之事么?”
萧倬云豁然起身:“不可能!千日之期未满。”
燕十三心中大定,只要知道千日劫就好办,他冷笑一声:“陛下见识过千日劫么?陛下可知,此毒能让人生不如死,中此毒者尚无一人能活满千日?”
萧倬云不信,下令搜屋,众人将院子前前后后仔细翻了一遍,修罗回禀:“这里住了两男一女,一共三个人。”
萧倬云问:“除了你,另外一男一女是谁?”
燕十三淡淡道:“两个江湖上的朋友。陛下以为是靖王么?这未免太可笑了吧!”
萧倬云道:“七弟不会就这么死了。”
七弟?燕十三只觉得无比荒谬,时至今日,竟然从陛下口中听到七弟的称呼,当真好笑得很。他淡淡嗤笑一声:“血肉之躯而已,有什么不可能的?”
“是朕错怪他了,朕找了他这么久,朕会补偿他,你告诉我他到底在哪儿?”
燕十三正色道:“既然陛下见识过千日劫,陛下认为,一个人的血肉之躯能忍耐多久?”
萧倬云脸色大变,他还记得,那几个中了千日劫的死囚,片刻之间在他面前自杀了。那么,他的七弟又能撑多久?
燕十三接着道:“陛下每次利用他,都说会百倍千倍的补偿。只可惜陛下的补偿太过可怕,靖王殿下消受不起。”
鬼焰忽然插口:“燕将军,放肆了!”
燕十三侧目看鬼焰:“怎么?做了陛下的走狗,连良心都不长了么?”
鬼焰闭嘴了,像木头人一样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他忽然醒悟过来,燕十三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备而来。憋了太多年了,也该有人说句良心话了。
燕十三一步上前,字字如刀:“外界都说靖王殿下是自焚而亡,但陛下您清楚,当日是您亲赐毒酒鸩杀靖王,既然有心杀他,又何必再来找他?”
萧倬云心中一痛。
午夜梦回之际,他与萧倬言的点点滴滴总是一一浮现在眼前。他从未曾想过,萧倬言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受了那么多苦。他从不知道,萧倬言直到死前最后一刻仍在为他考虑,力保大渝一片安宁。
可惜。他曾经真的动了杀心。
是他要杀了他。
是他亲手赐的毒酒。
今日又何必后悔?
萧倬云叹息一声:“是朕负了他……”
仅仅只是辜负吗?燕十三只觉得怒火蹭蹭往上冒:“陛下今日说这些,不觉得太迟了么!”
萧倬云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你告诉朕,七弟是不是还活着?”
燕十三仰头大笑:“陛下!您是真的希望他还活着么,您就不怕他若活着,会威胁到您的江山社稷、皇帝宝座?抑或又有要利用他的地方,才想起来找一个死人?”
“放肆!”萧倬云压低声音,居然有那么几分心虚。
“还是他若活着,您就准备再杀他一次?”
“住口!”萧倬云往后退了一步。
修罗看不下去了,本想上前喝止燕十三,被面无表情的鬼焰一把按住。嗯,燕军师说得其实挺有道理的。
燕十三再踏前一步,咄咄逼人:“陛下今日再来关心靖王的死活,不觉得可笑么?陛下为三城之赌牺牲他,为宫妃之情重创他,为太子之死责难他;为平皇后之气押他入掖庭,放任别人折磨他、下毒害他;最后,为保渝国百年安宁,一杯鸩酒毒杀他……陛下待他苛酷无情,今日又何必假惺惺的悼念?”
萧倬云再退一步:“不……不是这样的,朕是中了秦人的奸计,上了梅妃的当……”
燕十三极为僭越地抓住萧倬云的手腕,目光冰寒。
鬼焰暗戳戳拦住试图上前“护驾”的修罗,如果陛下都没说什么,他们其实不必那么着急的。
燕十三愤恨道:“陛下逼他与兄弟为敌,与恋人开战;逼他四处征战、处处树敌,成为满手鲜血的刽子手,却不记得保护他呢。他在金陵城郊被楚国人追杀的时候,陛下在哪儿?他在函谷关险些丧命的时候,陛下在哪儿?他被林云的反间计陷害入狱、惨遭折磨的时候,陛下在哪儿?他被陛下的妃子下毒毒杀的时候,陛下又在哪儿?……陛下怎么就不想想,秦人、楚人、月氏人何以要对付他,不过是因为他不计代价、不顾生死的为陛下打下了锦绣河山、创立了万世基业。到最后,陛下还好意思怪秦国人设下了陷阱,楚国人发动了死士,月氏人串谋了毒计?陛下为一己之私,将他置于万劫不复之地,却从未想过要好好护他周全!”
“不是这样的,朕从未逼迫过他。”
燕十三狂笑:“最可笑的是,他心甘情愿地沦为陛下手中的利刃,从不当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为了陛下的雄图霸业,他牺牲了自己的身体、感情、尊严、名誉,就连他自己的生死,他都当作了一盘棋,一步步算计好了为陛下铺路,为陛下拔除最后的隐患。可是陛下为他做过什么?陛下口口声声称他为七弟,又何曾真正当他是弟弟、当他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陛下……又何曾真正信任过他?”
“燕十三!朕从未怀疑过他。”
燕十三冷笑:“陛下若真信他,谁又能设计害他?陛下若真信他,谁又能下毒杀他?陛下啊,那些事与秦国人、楚国人、月氏人都无关,你才是将他一步一步推入绝境的刽子手!你明知他在朝中处处树敌,而不回护;你明知他在战场上仇家无数,而不甄别;你明知皇后和梅妃对他有恨,而听之任之。为什么?因为你忌惮他的能耐和权力,害怕他威胁到你的位子。”
“不……”不是这样的。
“你敢说当他权倾天下之际,你没有杀他之心?你敢说最后那杯毒酒,不是你亲赐的?”
萧倬云哑口无言,的确,是他杀了萧倬言,他退无可退,颓然坐到地上:“不,我们兄弟之间不是这样的……”
燕十三终于将憋了数十年的话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却一点儿没有报仇雪恨的快意,心中只余无尽悲凉:“今日再说这些又有何意义,靖王已死,陛下即便有悔意,他也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萧倬云抬头,眼眶微红:“七弟……七弟真的死了吗?”
“死了!”
“葬在何处?”
呃……葬在何处?这个可不好瞎编了,万一陛下抽风要去祭奠怎么办?燕十三微一恍神,旋即镇定下来冷笑道:“‘居功自傲,藐视皇权,通敌叛国,畏罪自戕’这是陛下最后的落笔吧!靖王说,他身为武将却背负叛国之名,无颜再见世人;即便死了,九泉之下亦无颜再见昔日兄弟,不如挫骨扬灰散于青山,连魂魄都不必留了!”
“你什么意思?”
“我已经将他的尸骨一把火烧了……”
萧倬云如遭重击,揪住燕十三的衣领,目眦欲裂:“你……你怎么能让他尸骨无存!”
燕十三断然道:“荣光尽毁,身名同灭,又何必在乎一具皮囊!将他毁灭殆尽的从来就不是我,而是陛下!”
萧倬云面如土灰,整个人都似乎苍老了几分。是这样的么?是他一步一步将七弟逼入绝境?逼得他身死名灭,对世间再无眷念么?
挫骨扬灰?散于青山?萧倬云是真的后悔了:“如今……如今……我该去何处祭他……”
燕十三冷笑:“陛下若真有愧意,望山而祭便是。何处青山不埋忠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