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0、靖王薨逝 ...

  •   皇后带着十余名心腹侍从踏足天牢,与她一同来的,还有皇帝身边的首领大太监李公公。
      李公公低头疾行,一路小碎步,手中稳稳托着一只盘龙楠木托盘,上面搁着一只白玉瓷瓶、瓷质通透流畅,一看就是宫中上品。只是此刻,他觉得手中的东西重逾千斤,遍体身寒,一股凉气从背后嗖嗖直冒。
      陛下要鸩杀靖王,又允了皇后来见最后一面。李公公暗暗心焦,天知道这东西会给渝国惹来多大的祸事?
      皇后一言不发,面色难辨,只盯着毒酒愣神,仿若暴风骤雨前被刻意压抑的宁静。

      天牢重地,阴森寒冷,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皇后扫视身后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胸中无限烦闷:“你们都给本宫退下!”
      众侍从纷纷退到门外。李公公依旧托着鸩酒立在原地。
      “李公公,你把东西放下,出去等着。本宫有话要单独对靖王说。”
      李公公迟疑了。
      皇后脸色如冰,不怒自威:“怎么?公公连本宫都信不过么?”
      “奴才不敢!”得罪了皇后,他不是找死么?李公公迅速将那东西搁在石桌之上,躬身告退,托盘落于石桌,发出轻微的声响。
      皇后身子微微一抖,莫名心惊。

      天牢之中,只余皇后与萧倬言二人。
      萧倬言神色安宁,屈膝下拜,开口第一句话:“娘娘,臣弟有事相求。”
      皇后苦笑了,他所求之事,哪一回不是要命的事?
      “上一回,你求本宫替你将梅妃引来,转瞬便杀了她。你倒是手起刀落,十分痛快,为本宫、为陛下、为大渝除却心头大患,还将本宫摘了个干净,你可真是我渝国的栋梁啊!”皇后说得咬牙切齿,萧倬言不知该如何回话。
      皇后长叹一声:“上一回,本宫照做了,却一手将你推入死地。这一次,你又要让我做什么?”
      萧倬言低头惭愧道:“是臣弟连累娘娘了。”
      皇后倏然垂目,到底是你连累了我,还是我利用了你?其实……我欠你太多!“你若是真肯连累我,我倒是能心安几分!”
      皇后突然问道:“七弟,你就从未想过,引梅妃来此,我即便一时想不到,过后,就真的猜不透你想做什么么?”你就不觉得,我在利用你?利用你攻击梅妃,最好的结果是杀了梅妃?
      萧倬言微微不解,旋即释然了:“娘娘不必多想,梅妃一事因我而起,也该因我而终。是臣弟一直在连累娘娘。”

      皇后苦笑:“说吧,无论多难的事,我替你做到便是。”
      “无论何事?”
      “无论何事!”
      萧倬言心中感激,皇后肯信他至此,此生也算无憾了。
      他迟疑了一下,先说了一件私事:“娘娘,秋娘原是您的陪嫁丫头,她跟随臣弟多年,臣弟负她良多,不想让她不得善终,求娘娘照拂于她。”
      “祸不及家人,靖王府中的人,本宫都替你保了!那丫头原就是给你做通房的,不想这么多年,你居然不曾要她,如今她也不可能再嫁人了。罢了,我把她带回宫中,绝不让人欺负了她。”
      萧倬言拜谢。
      “你要求我的,怕不是此事吧?”
      “娘娘,陛下不允许军方之人再见臣弟,求娘娘做个信使,替臣弟送三封信出去。”
      “给谁?”
      “韩烈、沐清、萧倬然!”
      三封信,送给军中最有权势的三个人,信一旦送出去,若是萧倬言有反意,相约谋逆,大渝顷刻间就要血雨腥风。皇后一惊而起。
      萧倬言瞳孔猛缩:“娘娘肯么?”他也明白,这要求太过耸人听闻。
      皇帝一直不许军中战将探视他,防得就是他们串连谋反,他却要求皇后替他联络渝国军中主帅。这种要求对于皇后来说,实在太过为难了。
      萧倬言又道:“娘娘若是不放心,大可拆开来查阅。只是……只是信中内容就不必告知陛下了。”
      “好!我替你送!写什么你自己定夺。”
      皇后命人笔墨伺候,萧倬言提笔疾书。
      皇后走到一边,未曾旁观,写好之后,她看也不看,封入信封,命人即刻送出去。
      送信侍卫转身疾奔,萧倬言霎时瞠目结舌,几乎有些气愤:“娘娘!您怎能如此盲目地信任臣弟?”
      皇帝的鸩酒就在眼前,萧倬言命在顷刻。他若在此时生出反意,皇后将这三封信送出去,就是置皇帝于万劫不复之地!
      “娘娘太过草率了!”萧倬言微微不悦。
      皇后凝视他半响,忍不住道:“实话告诉你,原本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真怕这信送出去,会惹出什么泼天大祸来……我只是……只是欠你太多,不忍心当着你的面儿拆了,再伤你一次。”如果是一封安抚三军的书信,她当面拆开看了,萧倬言只会更心寒。可如果不看,是一封相约谋反的书信呢?要求三军为他复仇的书信呢?其实,萧倬言如今命在顷刻,又何必还在乎他是否会伤心?
      “娘娘……”
      “本宫也怕,但本宫想赌一次,赌自己没有看错人。现在,看你气成这个样子,我倒是真的不着急了。”
      萧倬言垮下肩膀,无奈道:“娘娘!防人之心不可无!”
      “七弟,你太小看我了,也一直将我保护得很好”,皇后有些遗憾,“我只能告诉你,你三嫂能走到今日的位置,绝非一时幸运。我并非没有防人之心,亦不是没有手腕。只是我已经错待了你一次,不想再错第二次。”有些感情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即便是再亲的亲人也禁不起一次次的利用、猜忌、消磨。“三嫂对不起你,我……我后悔了,我只求你别恨我们,别恨陛下。”

      萧倬言低头沉默了,半响,缓缓吐出几个字:“不恨!无怨!亦无悔!”
      皇后转身背对着他,眼泪霎时簌簌而下。
      是这样的么?
      陛下,今日杀了七弟,您确定真的不会后悔么?
      皇后袍袖微动,芊芊素手将鸩酒递于萧倬言眼前:“即便这样,也不恨不怨么?为了子桓,我迁怒于你,差点儿杀了你;为了陛下,我又一次不得不杀你!七弟……天家无亲情,这个道理先皇明白、陛下明白、本宫明白,你……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为了一个从未把你摆在第一位的所谓亲人,真的……值得么?
      萧倬言接过白玉瓷瓶,眉睫轻颤。
      “三嫂今日能为我说出这番话,萧倬言死而无憾!”
      萧倬言抬手,将鸩酒一饮而尽:“倬言还有一事相求,求三嫂成全。”
      “什么事?”
      “臣弟死后,娘娘务必一把火烧了天牢,将引火的油灯塞入臣弟手中……”
      “你说什么?”皇后豁然起身。陛下未曾明旨杀人,为了稳定局势,她是想伪造成萧倬言自杀或者牢中发生意外,但这话从萧倬言自己嘴里说出来,怎么就那么令人难以接受呢?
      “你想制造自焚而死的假象?曜焰军会信么?”
      萧倬言断然道:“会信!也必须信!此事必须这么了断!天牢阴湿,没有帮手臣弟做不干净,所以,只有拜托娘娘了!”
      皇后突然猜出了三封信的内容:“你甚至连遗言都写好了?”
      “没错。所以他们会信。”
      皇后呆呆看着他,看着他和往日一样指挥若定,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自己的身后事,像是在安排着别人的生死:“傻孩子,值得么……”
      萧倬言正色道:“此事不用问值不值得,而是必须去做!不是为了陛下,而是为了渝国的安宁,更是为了臣弟一生的心血不会付诸东流!”
      皇后颓然坐下,苦笑,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了个干净,泪珠顺着鬓间没入发丝。
      萧倬言开始头晕了,眼前恍惚:“娘娘,鸩酒之事不能让人知道,切记,今日是我亲手引燃了天牢。”

      皇后按照萧倬言的遗言,引燃了关押靖王的牢房,还命随侍四处点火。
      受命的侍卫心中忐忑,却不敢质疑。他们都以为,这是陛下要毁尸灭迹,为此执行得无比彻底。
      牢房是木质栅栏,地面全是稻草,一旦有火星很快烧了起来,大火熊熊呈燎原之势,直接烧了整个刑部天牢。烈火浓烟之中,天牢里的人犯跑不出来,不少人被活活烧成焦尸。
      这些人犯本罪不至死。皇后突然动了恻隐之心,眼看他们镣铐在身、难以自救,遂命狱卒将牢门和锁链悉数打开,允他们火场逃生。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不少人被活活烧死,更多的人则是被浓烟呛晕,运气好的被人抬了出去,运气不好的则死于窒息。

      刑部尚书沈清河匆匆赶到的时候,整个刑部大牢乱作一团。
      皇后反咬一口,大怒道:“刑部尚书疏于看管烛火,致使靖王纵火自焚,该当何罪?”
      沈清河是有苦说不出,这么大的火势,岂是靖王一个人能点起来的?
      但是,如果不是靖王又能是谁?
      在场的只有皇后,谁敢指认皇后纵火?
      更可怕的是,如果没有陛下的默许,皇后哪里敢纵火?
      这……这分明是皇帝要借机烧死靖王。
      如今,一个小小的刑部尚书能指责皇帝、皇后才是真凶么?此案干系太大,真相一旦揭露,怕是军方哗变、国祚动荡。他即便再糊涂,也不能做如此蠢事。
      三日后,沈清河引咎辞官。

      关于这场大火到底是谁放的,后世史书众说纷纭:
      一说是靖王萧倬言畏罪自杀,纵火自焚。
      一说是武帝萧倬云杀人灭口,纵火行凶。
      一说是武帝赐死靖王之后,皇后纵火,毁尸灭迹。
      大渝正史载为:“崇明八年,刑部大牢失火,靖王萧倬言,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