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第二天一早,祁扬就到村口处集合。

      村口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两辆牛车,一辆车上两三个男人围在一起抽烟说话,另一辆车上坐着六七个妇人,不时传出一阵笑声,还有两个小孩子在一旁玩耍。

      祁扬童年的记忆里也有这样一棵大树。

      小时候外婆怕他孤单,便给他点零钱,打发他去和村子里的孩子们玩。这时候,他便去村中央的大树下蹲着,大树是村子的一个标志,人们都爱聚集在这里闲聊。

      他则是和卖爆米花的王爷爷下象棋。每次有客人到了,边看老头熟练的扭动开关,过一会就放入原料爆谷,嘭的一声,白烟四起,米花壁栗剥落的绽了开来。王老头有时候还会给他爆栗子吃,绵滑可口。

      似乎来到这个世界后,记忆深处那些温柔的回忆又一点一点的复苏,最近总是很轻易的就想起那些童年的时光。

      祁扬走近一些,一眼便认出当中一位穿深蓝色印百花的妇人便是林婶儿。林婶是典型的农村妇女的性格,淳朴热情不拘小节。

      林婶儿瞥见他,热情的招呼“扬扬,快来。”

      祁扬小跑几步,过去和人们一一打招呼。

      然后妇人们又开始东拉西扯。

      刘家婶子抑扬顿挫:“你们知道不?前年嫁到邻村的李惜萝偷偷回来啦,我昨个儿看到她家烟囱冒烟了。”

      刘家的婶子是村西刘铁匠的媳妇。铁匠早些年当兵,退下来后靠着门手艺吃饭。刘铁匠脾气不好,所以这刘家的在家唯唯诺诺,在外则唯恐天下不乱的传播是非。

      让她把这话题一带,几个妇人又开始家长里短的说着这几年的新媳妇,谁穿什么、吃什么。说的那叫一个惟妙惟肖像是现场播报一般。

      祁扬对这些可没什么兴趣,暗吁口气,走到男人圈里。

      这车坐着村长李长文,林生叔,和一个叫戚富年轻小伙儿。

      祁扬坐了过去和他们随意聊了几句,问林生:“叔,我能从哪儿找个做饭的呢?”

      村里七八岁会做饭的孩子不少,可绝对不包括眼前这位。祁扬昨晚准备在自家吃饭,可成果,只能说是糟蹋粮食。

      这点祁扬也很无奈。他做过美食节目,知道很多菜谱,也知道做菜的每个步骤,可真心败给厨具和灶台了。锅,不是一手就能端的那种;火,超出能力范围;刀,又笨又重。他想这次去草市找个下人,哪怕找个添柴加水的助手也行啊。

      村里一点风吹草动都会人尽皆知,祁扬没了爹妈,可怜巴巴,已经成了村子里感叹命运无常的话题之一。很明显,另两位也都知道他的情况。

      “扬扬啊,你要不去奴隶市场看看。虽然贵点儿,但可靠长久。”村长李长文建议,他很少见祁扬,没想到这孩子看起来还不错,当下多指点几句。

      “奴隶?”祁扬惊诧,现在不应该是封建社会吗,难不成还有奴隶?

      “对啊,多花不了几个钱,可是用的放心。”

      “就是,要一个年龄大些的,能照顾人的。”其他人附和。

      祁扬听了几个人的意见点点头。

      赶车老头姓钱,另一名年轻些的是他的儿子。钱老头赶了一辈子的车,走了一辈子的路,熟悉这条道路上的每一颗石块儿,熟悉道路旁的每一颗大树。

      去草市一文钱,去镇上两文钱,这也算钱老头一大块儿收入,还经常买一些必需品到村子里卖。一来二去,和村子里的人都熟悉。

      祁石在镇上做工,经常往返于镇子和村里,是他的常客,彼此很惯熟,听说他们家的事后还叹息一番。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祁扬,总感觉他和人们口中那个文静娇弱内向害羞的孩子不太一样。

      这个孩子娟好静秀,温和有礼,看着就很让人喜欢。坐在车边儿,也不怎么说话,但不知怎么形容,总是和村子里的人不一样的,就像是去踏青似的浑身上下透着股惬意的劲儿。

      套好车,钱老头吆喝一嗓子,要出行的人们就坐上车,其他人群就逐渐散离。

      原来树下的人大都不去,这只是农忙时抽空的聚会。

      祁扬闭上双眼,晨风迎面,缱绻安柔,身下的车缓慢而有节奏的起起伏伏,男人低沉的絮叨,女人娓娓的闲话,声音中的鲜活感染着他,复苏着体内沉静细胞。

      没有狂热的粉丝,没有危险的拼杀,他也有一天,在阳光下,在微风中,享受一份悠闲。

      牛车悠悠,不多时,就见到一座木牌坊。用“座”可能夸大了些,这牌坊很简陋,两竖两横,四根木头组成。两根横木之间,有一块儿木牌,牌上的字看不到一点墨迹,只隐约的能看着几笔刻痕。

      牌坊内,是两排看不到头的草棚。

      钱师傅在牌坊前停车,众人下车,定在申时二刻集合。

      林婶拿了筐鸡蛋,和几双布鞋跟女人们结伴离开。

      祁扬被安顿给林生大叔。

      “扬扬,你要买什么?”

      “主要是看看奴隶,其他的没有必需的。大叔你有要买的东西吗?先买您的。”

      “你婶子说了,我今天就陪你了。”昨天自家两儿子从祁家拿回那么多东西,真的很过意不去。为此,林生今天都没有下地。“那咱们先闲逛着,午饭后去看奴隶。”

      “好的,大叔。”

      道路两侧生意人彼此起伏的吆喝着,各种小吃香味扑到鼻子里,让人食欲大开。

      祁扬好奇的看着:“大叔,买个饼子吧。”

      林生以为他饿了,就点点头。祁扬买了两个饼子,林生推却不过,也就接了过来。

      没想到在下一个摊子,祁扬又回过头问:“大叔,买点儿尝尝吧。”

      “恩。”林生刚刚因为祁扬掏钱买饼,还有些别扭。他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让孩子掏钱。所以这次主动给祁扬买了一块儿糕点。

      祁扬看大叔只买一块儿,也没拒绝,掰了一口,有点太甜了,就还给林生。“太甜了。”

      又走到下一个铺子,这里卖着各种饮品。“大叔,买点儿尝尝吧。”

      林生左手拿着饼,右手拿着糕点,看祁扬这劲头,哪里不知道,这孩子是打算一条街的吃下去呢。

      “不要买啦,浪费钱。去后边些,看看其他的。”果然是个孩子,不会过日子。

      “哦。”祁扬吃着饼子,跟在林生身后,向里走去。

      下一段的店铺主要是卖手工艺品的。经常是一个村的租用一两个店铺,人们的手工艺品摆放一起,集体买卖。

      祁扬最爱手工制品,总觉得比机器制品多了份感觉。前世的手工品可都价值不菲,看到这里的东西,虽然精致不足,但着实便宜。

      白色棉布角落处绣点儿花草的手帕,可以当毛巾,买。

      大小不一的小竹桶,可以做调料罐,买。

      手工编织的小筐子,好精致啊,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买。

      “扬扬,别买啦,别乱花钱。”林生看不下去,这孩子怎么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这要是他儿子,早就开骂了。

      “我不乱买。”祁扬肯定回复。殊不知后世他在追着“双十一”,“双十二”时,相信他这句话的经纪人看到账单后有多么想哭。

      继续向里,就到了蔬菜、调料地方。

      买了一些调味品后,居然在这里看到林婶。

      “林婶,王婶。”祁扬上去打招呼。

      林婶就在这里卖鸡蛋,她的鞋给村里的人拿到手工制品那边去卖了。

      “怎么买了这么多。”林婶看两人手里满满当当,嗔了林生一眼,道:“你怎么不拦着些。”

      林生走了一路,已经无奈了。他们买了太多东西,零零总总都有个三两银子了,而这些东西在他眼里,一半是没有用的,另一少半是可有可无的。而这些已经是在他左劝右劝下收敛后的结果。

      两人把东西放下,轻松上路。

      又一番扫荡后,走到卖活禽家畜的地方。

      几只小羊嘴里嚼着草,温驯的咩咩。小鸡在筐子里拥挤着,奶声奶气的叽叽声叫成一片。小奶狗则无精打采的趴在倒扣的木筐里,提不起越狱的兴趣。

      “这只小狗好乖啊。”祁扬蹲在地上,一只手指探到笼子里摸着一只小奶狗下巴。

      “扬扬,这种狗看不了家的。”林生又开始无用的劝说。“买些小□□,养大好下蛋。”

      “不要。我不会养。”

      林生这才想起以前祁扬娘在的时候也没养过动物,好像是怕院子脏?

      真是娇养出来的毛病。不过这孩子以后一个人了,什么不得学,看看自家的两儿子,什么不得做,四五岁就能养鸡喂鸡了。于是,在这种对比下,林生滋生出有一种骄傲自豪感。

      “以前有你们家条件好,可以后呢?总不能坐吃山空。你花钱又大手大脚的。”林生无奈的劝说,语气重了不好,轻了不顶用,要是自己家的孩子......

      祁扬嘴里说的知道了,但还是在逗小狗,看都不看鸡。

      “再往下是牲畜,就别看啦,咱们先吃点东西,然后去买奴隶。”林生又一次妥协,又开始“这要是自家孩子,自己早就......”的臆想。

      两人回到林婶的摊子处,林婶王婶两个人还正在忙,让他二人先去吃饭,不过出于礼貌,祁扬还是等了一会,最后大家一起吃饭,一人一碗汤饼,两文钱。

      连汤带面,配点儿酸菜,还可以看着面点师傅刀片飞扬,虽然祁扬固执的认为这是后世的刀削面,但并不影响他吃的畅快。

      酣畅的午饭后,祁扬和林生就要去人口市场。

      走前,又被两个婶子耳提面命一番,绝对不可以再买东西了,可劲儿的保证一番。

      溜溜达达的来到人口市场,里面的情况映入眼帘,祁扬简直以为又穿越一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