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如意令 ...
-
初到李园那年,她不过九岁。
家族在云王一案中被株连,男人斩首,女人发配边疆。不知道是谁把她偷出来的,套上麻袋带回一间香喷喷的大屋子里,蒙眼的黑巾一摘,看见一个折扇纶巾的背影。
那人只一转身,她就认出这是女扮男装。
只有女人转身的时候,腰与肩会轻巧又柔媚地错开一丝先后。
“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问她。
“我姓朱,我叫……”
“从此刻起,忘记你原本的姓氏。”那人居高临下,“身在帝王家,有人通达有人不幸,你的运气不太好。李寻欢托我救下你,你和他之间,就算是恩怨两清了。”
那人说,“从此以后,你跟着我,就叫如意吧。”
从金枝玉叶坠落成命如草芥,不过是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惊鸿仙子这个名号,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只用了短短几年。那人手底下的规矩,自然是非常严格的。小女孩子要洒扫服侍,读书习武,要背得出五十年内的江湖大事,也要熟知一切有名有姓的江湖人物。除此之外,要学会看眼色,学会说官话,但又不能学得过火,失了本性。条目繁多,缺一不可。
如意打从心底里不承认自己的落魄,终于有一次挨了训斥,按捺不住,把热茶泼在年长的侍女身上。当时那人正在案前写信,距离很近,手腕被飞溅的茶汤烫到。那人皱了一下眉,抬腕看了一眼。并无疾言厉色,甚至没有说话,但屋子里忽然就静默下来。
对于那人,她从没有当面呛声过。说不清道不明的,不是不敢,或许,只是不愿罢了。
很长的时间,她讨厌过那人,恨她的居高临下,恨她的轻描淡写,恨她永远三言两语就把自己打发,就算出言顶撞,都换不来一句稍微在意的训斥。皇室血脉,骨血里的尊贵,如果没能发出光芒来,也就只是等闲。
只值得彻头彻尾的冷淡罢了。
那一年,江湖上最轰动的大事,莫过于山西李园的盛大婚宴。喜炮声声,满目是大红喜绸,三千珍珠的凤冠华贵耀眼,满座宾客尽皆是那第一流的风云人物。李寻欢策马迎亲,亲自挽弓射箭,他形容清贵高华,宛如潇洒的世外书生,而惊鸿仙子盖头遮面,再如何的英雄少年郎,也只能眼睁睁看她嫁衣火红,跨入李家的门槛。
那人穿戴梳妆的时候,如意就在旁边捧着妆奁。她早几天曾见过那些首饰,金花镶嵌着珊瑚玛瑙,当时觉得很是俗艳,但此刻戴在那人的乌发间,却美得动人心魄,犹如珠玉之有宝色。
那人便是这样的,名字里用了个最寻常的艳字,但任何人念着她的名字,只会觉得相得益彰。
这样华丽的人,任何金玉绫罗与她相配,都是平生幸事。那,娶了这样的人为妻,又该要如何对待才好呢?是当神像膜拜着,还是当公主宠爱着?是要千依百顺,绝不可违逆她的心意的吧?
如意漫漫想着,看到那人眼睫低垂,连那垂落的眼睑上,也绘着娇艳的红线,一时长久看着,看得那人不禁回望了她一眼。
直到这一眼,那人方才对她露出笑容了。
婚宴喧闹了整日,午夜的时候,如意得到空闲,便跟着湘江旧居来的老仆,坐在廊下的暗影里守夜。那老仆是杨家三十年的管事,如今只是得蒙主人家的眷顾,在这里颐养天年罢了。
她们说起许多关于杨艳的旧事。年幼时母亲如何薄命早逝,父亲如何忙碌,又如何六七岁上就跟着镖队远行,坐在镖车顶上哼着歌。那人的本性天真执着,但遇事十分冷静,早年那些日子里,已让人觉察到与众不同的性情。
她的天资聪颖,从师学艺后更是刻苦,但奇怪的是,无论遭逢挫折或者委屈,甚至是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事,她的脸上总有笑容,嘴角微微翘着,让人看着放下心来,看着很欢喜。
后来,她的武艺与琴棋书画都有所成就,开始在武林中崭露头角。
后来,她出落得越发尊贵美貌,人们已经不在意她在做什么,只要能追逐着她的身影,就心满意足。
世人皆如此,她同我讲,唯有那个人待她是不一样的。那个人,特别好。老仆笑呵呵地说。
“其实,也不是多么的不一样,人心总是差不多的。不过嘛,这人世间,怎么可能真的万事如意呢?心甘情愿就好。”
心甘情愿就好。
如意听得痴痴然,远远望见那探花郎从席宴中过来,他一身喜服,走得很慢,酒意微醺中,眼光里似乎有许多怅惘。
十二岁上,如意正式成为杨艳的贴身侍女。
她出身王侯公卿家族,算是见过大世面,待人接物与武艺学识都不错,很快在孩子们中间冒了尖。
那人与李寻欢成礼后的头几年,往往意见不合,有一次实在无法说到一起去了,那人就叮嘱如意守口如瓶,带着她悄然出门。在荒郊野地的迷雾里,那人以她为诱饵,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但杀人只用了一瞬间。
热气腾腾的血腥味。
四周乱起来,几个男人低声怒吼,迅速合围。她起身想跑,那人立刻捂住她的嘴,退回迷雾中。
那人的心跳很平稳,气息笃定,襟怀里有百合香的味道,还有极其轻微的,一点点药味。
如意常年随侍在侧,不多一言,所以,那人也会把一些隐秘的事情透露与她。就像,李寻欢太过在意龙小云,在他长成出师之前,都不想要自己的孩子。
人总难免有不可理喻的时候,虽然无法认同,但若真的非常重要,那人也会依他顺他,不作勉强。
不知为何,如意的心安定下来。
敢杀人么?那人用眼神问她,目光含笑如常。
如意点点头,听风辨形,三枚流星镖一一打中敌人眉心。沉稳精准的动作,俨然有大家风范。
一刻之后,浓雾尽散,她们顺利回到李园。
亲缘情缘皆是天定,纵有万般无惧,又岂能尽得如意。
后来的一些年里,如意和绿荷一起,成为那人的心腹臂膀。如意和其他的孩子是不同的,她天生高贵骄傲,眼神睥睨,出门时常被误认为贵胄子弟。那人非常喜爱她的气派,若有要紧的场合,往往带她在身边。
如意见过许多人,杀过一些,也爱过一些,但终究留在李园,留在那人身旁。她从未提过报仇雪恨的事。也不是不恨失去亲人,而是从未想过,这种苦难要报复到别人身上。
世事岂能尽得如意呢。
好在,这片曾经空寂的庭院,后来也终于有孩子的笑声。李曼青多年以后成为非常出色的男人,而那个姗姗来迟,几经磨难又体弱多病的女孩,后来嫁去了繁花似锦的江南。
江湖上风云变幻,自百晓生亡故后,兵器谱上盛极一时的武林名宿已经或死或伤,湮没大半。
李寻欢仍然活着。那人与李寻欢,历尽磨折,始终还是在一起。年深日久,万事已淡,万事都是自在随意。清凉的夏夜里,那人喜欢赤着脚在屋中长久作画,秋风肃然的时候,她也会与李寻欢书信传情,写些意味隽永的诗句,好像又回到最初相逢的年月。
昔年传颂武林的那几桩大案之后,他们还暗中做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只是他们都珍惜平静的日子,不愿再露面招惹是非。千山万水,悠悠岁月,远比这个恶浪滔滔的江湖更重要。
这样恩爱逍遥的,到底也能说一句,如人所愿吧?
想来,心甘情愿四个字,多么平淡无奇,却要耗去人一生的时光。遇到或者未能遇到,都是幸运,亦都是不幸。因缘二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