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 第一章 香引 ...


  •   东海之滨养育渔民十万,渔船多不可数。百川由这里汇聚流入东海,所以此处鱼虾,海鲜则特别丰盛。但是这里的海域风浪凶恶,海底深不可测,海面上万里无云。一般其他地方的渔船皆不敢从这里轻易航过,捕鱼撒网。因为所有出海捕猎的渔民都知道这里栖息着海神,每年这里的渔民们都要举办海神祭保佑出海的渔民平安,风调雨顺。

      不同于其他渔村举办祭祀用的牛羊牲畜,香火酒水更或者是嫁海神新娘的陋习。嘉裕村这里举办海神祭用来供奉的是鲜花,又以各色莲花最美,想来实在风雅。这个习俗源自于一个遥远的传说。大约在三百年前相传有一日,出海捕猎的一艘渔船被海里一庞然巨兽掀起的巨浪打翻,村民们都以为那位渔夫必死无疑,谁知七日后,到了出殡的日子,那名渔夫竟然毫发无损的返回村里。

      众人皆以为他是水鬼回来要抓替身索命,惊吓之余拳脚相加险些让那名幸存的渔夫堪堪踏出鬼门关的一脚又缩了回去。后来经过众人百般证实的确是活人后,村民们便好奇地追问他是如何从深不可测的海域侥幸逃得一命。

      根据那名渔夫所说,那日,海怪掀起巨浪后他的渔船便在一瞬间倾覆断裂成三瓣。他跌落船只后本来也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想到家中妻子儿女从此无依无靠便心里酸涩,又想到自己在家中藏的银钱就此埋失,心里更是忿然。想来想去,本来就要淹死的恐惧反而不见踪影。

      后来逐转想到他自幼天赋异禀水性极好,在水中能够屏息十刻不溺。见到海面逐渐回返平静,他突然猎奇心起,想去一探事情究竟。竟然悄悄尾随海怪,辗转游到了那巨兽的巢穴,原来在水下一处较为浅的海域,有一条裂隙横穿海底。裂隙四周有色彩斑斓,晶莹剔透仿似霓虹的水晶柱四立,绿藻漂浮,血色珊瑚隐匿,银鳞鱼群四处嬉戏,海底景象美轮美奂,不似人间所能想象。裂缝深处光不可见,直通幽冥,海怪便是栖息在哪裂隙的深处。

      本来渔夫见到如此水晶宫般的奇景后脑中臆想如梦似幻,更将自己隐约比喻为海龙王的女婿,想到要是能在这水晶宫中与鮫人舞乐,赏玩海底无尽奇珍异宝,该是多么美妙的人生一大幸事。无奈人体功能始终有限,肺中空气不足,五脏钝痛,眼前更是模糊黑暗。只是昏睡窒息前双眼依稀见到远处一残碑,上面刻有两句碑文,狠了下心,吞舌倒气,游近一窥。

      渔夫虽不识大字,不过长年捕鱼靠的都是天生对于方向和路线的记忆力,因此倒也勉强将那几句碑文死记了下来。众人当即便起哄让他将那几句碑文写出来,渔夫到也毫不吝啬,在家中胡乱翻出妻子画眉的油墨盒,取来一根筷子,沾了少许墨色,随即大手一挥,在一条布帷上游龙走凤起来。片刻后,只见他将墨筷一扔,颇有大家风范的暗自欣赏了一会儿后便将布帷钉在墙上,任由众人赏评。众人神情复杂的看着布帷上凌乱斑驳,神鬼莫辩的字迹,实在是看不出个名堂。无法,只好请来村里唯一熏陶过几本诗书的张秀才来一探究竟。

      请来了张秀才,奉上了粗茶,众人便让张先生一观渔夫的墨宝。张秀才对于平白无故被人请来评价一名渔夫的墨宝实在是不太乐意,只是见到众人盛情难却也只好从了。奄奄叹了一口苦涩老茶水,张秀才走近墙面一看,仔细观赏,突然双眼一瞪,两撇师爷胡一竖,问道;“你可知这是什么字!”

      众人;“什么字?”

      张秀才一叱;“什么字都不是,这是符,道家的符。现今圣上崇佛禁道,要是让人知道你们将道士画的鬼画符四处散播,小心你们脖子上的头!再叫我来,莫怪我翻脸不人人!”听到此处,渔夫方才脸上炫耀的神采立即退得干干净净,唇色发青,心虚不已。扔下了一席话的张秀才当下便作势要走。众人急忙挽留,说尽了好话来安抚张秀才。

      这时一人小声问到;“那到底画的是什么?”
      杂吵乱闹的小屋内一凛,众人转头瞪向发问的那人,让他犹如寒芒刺股,冷汗淋淋。

      “哼,”冷笑了一声,张秀才道 “上面写的是,此地囚厄,困于海狱,百斩其身不灭,入者死,魂魄同葬五幽,不得超生!”

      “那不是说这里有头妖怪吗,那大家谁还敢出海,家里娘们小子不都要喝西北风了吗!”
      “对啊,那可怎么办” 村民们交头接耳私语。

      “秀才,你是读书人,你可得想想办法救救大伙儿!”村长附声。

      “莫要吵,上面还有一句,唯有莲花安之。依我看来,当初囚兽立碑的人是要我们用莲花来祭祀供奉它。” 张秀才急忙拍板定棺下了结论。

      “可不是吗,观世音娘娘最喜欢莲花了,寺庙里的和尚都说莲花白净,漂亮,驱邪最管用了!”
      “对啊,对啊”
      “那说定了,赶明儿,谁家有养莲花的,都采来,没有就去塘里找,大家伙一起去供奉海神。”

      “什么海神,上面都说了它又凶又厄的,肯定是只妖怪。” 渔夫的女儿说到。
      “你敢对海神不敬,要是出了事,就拿你下去给他当新娘子。”

      “不要不要” 渔夫女儿急忙躲到老父身后。

      数日后,在秀才和村长的带领下一众村民开着一条盛满各色莲花的小渔船,迎着风向,划到渔夫指出的那处海域,又由村长开头带领,将莲花纷纷倾倒下水,只见本来平静无波,犹如镜面的海面突然开始波流不停,不到一刻的功夫,四散的莲花便都沉入水面不见。见此奇事,众人不免开始双手合十,嘴里也都是喃喃有词,只是不知祈求的是那路神佛。

      这次举村上下共勉的祭祀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村里的习俗。每年都要举办,鲜花的种类也由一开始单一的莲花演变到四季各色花卉,只是洁白,清静的莲始终占据了主位。也不知是那残碑上的字句属实,还是天意如此,自从每年开始以莲祭海之后,出入这片海域的渔民们每每都能平安归来,也让这一代的渔民满载而归,逐渐让这里的村民富饶起来。这也将海神祭变成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每次主持祭典的人选也由村里地位崇高重要的人接手。

      这一年的海神祭是它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三百次,所以今年来观礼的人也特别多。不仅有富商乡绅想要一沾它的福气,就连文人雅客听闻到以莲祭海的奇妙雅事,也纷纷结伴齐聚来到此地游玩。

      说巧不巧,今年还真就发生了另一件奇闻。一条由北面流来的小河这次不仅带来了雪山上冰洌的雪水,还带来了数以百计的青色莲花。小小的清莲,素雅清透,一朵朵像是用碧玉打造而成,而且还伴有慑人异香,三月不散。让河流穿过的整座渔村如同陷入幻梦中。吸入莲香的人即使三日不食不饮,也不会感到饥饿干渴。这件异事即可被当地官员当成祥瑞上报皇都。一向礼佛的皇帝听闻此时,龙颜大悦,下令免去此地三年赋税,并且特意册封海神,允许当地民众起庙供奉香火。

      不管陆地上的皇帝怎样翻云覆雨,这位海底的王已经沉睡了很久,很久。当初那名渔民见到的水晶柱早以轰塌损坏,倒是四周的银鱼群不曾散去过。这日,当河水带着散发着奇异香馥的青莲流入东海的时候,海底无丈深渊里沉睡的巨兽也被唤醒了。香气随着海水飘来,在海面上盘旋,凝聚不散,不升反沉,落入广大辽阔的海水而且越来越浓。海龙随着上方传来阵阵的香气,逆流而上,游向它的源头。

      当度过被囚禁在这苦寒东海之滨的第三百个年头,巨兽终于得以脱困。然而不知是前世太过久远,还是日日恍人心神的海水终究是洗去了它的记忆,对于它是谁,从哪里来,又为什么会被困在此处,海龙的记忆里是一片空白。

      它只记得自它由迷梦中醒来,发觉自身被四根水晶柱困在这无底深渊,无法逃脱后,每当它精疲力尽的想要挣脱囚笼无法,脱力沉入梦乡时便会出现一股淡淡的香味,因该是莲花的味道,在它脑海里始终盘旋不去,伴随它度过了这漫长幽静的时光,也随着岁月沉淀,让它魂牵梦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