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6、义子 ...

  •   成安王府。

      刘承回到府中直奔逸心苑而去。李媛已经在焦急等待中了,见刘承进来,李媛急声问道:“怎么样?”

      刘承表情还算平静:“与你所料相同。”

      李媛追问:“那皇上可是应允要启用昭奕?”

      刘承摇摇头:“殿上并未明示,但少康既然敢提出,便是做了万全的打算。媛儿,你如何考虑?”

      李媛看着窗外,凝眉沉声道:“临危受命,是劫而非福。我太了解姐姐了,她好不容易才有今天,断然不会又将西北军权让与我们。他们启用昭奕是逼不得已,待战事平稳之后,必然会弃而杀之!”

      刘承也早已想到:“那怎么办?若真是皇上下旨启用,昭奕也必须披挂上阵。”

      李媛点点头:“这个不言自明,即便昭奕也从未想过就此弃甲归田。现在我们要想的是皇上和皇后如何排兵布阵,咱们如何以守为攻!”

      刘承叹道:“我会让耳目尽量打听,媛儿,你也要让昭奕做好准备。”

      启用昭奕的消息远比想象中来的更快。第二日,李媛刚刚起床,内廷便传来旨意,皇后娘娘将于巳时凤驾至大将军府。李媛赶紧梳妆打扮,匆匆赶回府中,还没等与昭奕说上话,凤驾便已经在府外停下。

      李媛匆匆在昭奕耳边说道:“姐姐来者不善,咱们切不可大意。”

      正待李媛说完要出去接驾时,昭奕伸手拉住她的手臂。李媛诧异回头,昭奕目光深沉,语气恳切:“媛儿,昭奕已经重生,你尽可以信我!”

      李媛愣住,只觉得心中猛然一滞,一种不祥的感觉冒了出来。

      皇后一改往日简朴,高调而来。凤辇到骠骑大将军府门口黄沙铺路,清水泼街,金甲神兵列队两旁。李媛和昭奕跪在门口迎接,皇后下轿徐徐而至,行至两人身前,轻声开口道:“都是自家人,快起来吧。”

      李媛起身,昭奕随后也跟着站了起来。皇后走到昭奕面前,看着他空空荡荡的右臂袖管,语带哽咽地说道:“昭武校尉受苦了。”

      昭奕退后一步,躬身行礼:“断臂之苦再甚也不及西北战事惨败之痛!”

      皇后点头道:“昭武校尉真乃忠义之士!”

      李媛看了昭奕一眼,满目尽是担忧神色。

      迎皇后进府。李忠义与李茂都已经穿着官服坐在正堂等候,皇后进屋看见父兄,神情有瞬间变化,眼眸中的嫌弃神色清晰异常。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一切悲喜神色都在她身上幻化成可以随意调配的情绪,她快步走到父亲面前,不顾皇后之尊,蹲跪在李忠义膝边,握着他的手眼泪瞬间滑落:“父亲!”

      皇后语气甚悲,形容甚挚,跟随在她身边的宫女太监还有内廷的官员无不动容。拜过父亲之后,皇后又看向李茂,李茂最是了解她不过,眼眸中除了惊恐还有抗拒。皇后握住李茂的胳膊,轻声唤了句:“哥哥,你可好些了?”

      李茂下意识躲避,却被皇后拉的紧紧的。李媛见状连忙上前,扶住李茂对着皇后说道:“回禀皇后娘娘,哥哥身体好了很多。”

      皇后松开手,点头道:“那边太好了!”

      皇后归家,带了女官仆从和内廷官员三十多人,其中便有少康。李媛看着阵势便料到今日这出戏是想唱给天下人看!

      正堂接驾,皇后坐好,她看了眼昭奕直奔主题:“昭武校尉果然是从军之人,尽管失去一臂,但英勇之气更胜当年。”

      昭奕始终保持着克制神情,低头不语。

      李媛淡淡说道:“壮志虽犹在,但毕竟右臂不存,骑马打仗皆不似往日”,说着李媛看向昭奕:“而且昭奕除了右臂不存,还受了内伤”。

      皇后一脸疑惑看着昭奕:“是吗?不知是什么伤病?”

      昭奕欠了欠身:“谢娘娘关心,其实在下并无大碍。”

      李媛皱眉,语气含嗔:“昭奕,你的眩晕之症来时寸步难行,怎能无碍!”

      昭奕看向李媛,本欲辨驳,但见她神情期切,又不忍开口。此时皇后微微笑了笑:“没关系,今日本宫正巧带了太医随从,正好可以给昭武校尉诊治”。

      皇后一边说,眼眸一边扫向李媛,心道无论有什么借口,今日无论如何昭奕必须披挂上阵。

      李媛岂能不知,如此大的阵仗就是为了逼昭奕重新出征,好在这早已在意料之众,现在她争取的不是让昭奕称病不去,而是一个条件!

      太医上前给昭奕把脉,把完之后跪地回奏:“皇后娘娘,昭武校尉身子虽虚,但仔细调理定会健壮如前!”

      皇后得意看向李媛,李媛轻轻一笑:“既然如此,昭奕出征也是理所当然。”

      皇后没料到李媛如此痛快,眸中的得意一下子褪去,别有用意地看着李媛。李媛冲昭奕点头微笑:“昭武校尉无一时一刻不想着重回沙场,报效朝廷,一直等着皇上皇后的启用之诏。”

      昭奕也猜不透李媛的用意,只是随着她的目光和语气点了点头。

      皇后看了看昭奕又看了看李媛,顺着她的话头说道:“昭武校尉受伤以来,皇上与本宫一直记挂在心,本不忍再让校尉披甲上阵,可现在西北战事吃紧,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本宫特亲自前来请校尉出征。”

      说话间,王嬷嬷捧着一个黄稠遮盖的托盘上前,皇后亲自揭开黄稠,原来里面是一件玄黑色战袍,两肩着金甲。皇后亲自接过托盘送到昭奕面前,昭奕立即跪下接受。

      皇后叹了口气道:“本宫也是李家女儿,昭武校尉伴随我父亲多年,忠心耿耿、义薄云天,本宫常听媛儿称呼昭武校尉为昭奕叔叔,可见李昭两家为主仆,但亲如一家。还望昭奕叔叔为了父亲、为了大周,能穿次战甲,再征西北!”

      这一番话说得情义真挚,李媛冷眼看着,心中对姐姐这番表演万分佩服!昭奕单手接过,语气平淡:“谢皇后娘娘。为了大将军,为了大周,昭奕义不容辞!”

      李媛此时开口道:“昭奕现在只是个昭武校尉,皇后娘娘赐他金甲,未免僭越了。”

      皇后笑了笑:“虽然这话并不该由本宫说,但咱们都不是外人,本宫便先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吧。皇上已经下令擢升昭奕为天佑军大都督。”

      李媛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看向昭奕欣喜道:“给天佑军大都督道喜!”

      昭奕眉头拧紧,媛儿为何如此欣喜,他要得并不是这个虚名啊!

      皇后颇为得意看了眼少康,少康却在冷眼旁观,脸上半分得意也没有。李媛对着阿姜点了点头,阿姜拿出一个蟠龙金盒。李媛接过双手送到昭奕面前。那金盒华丽之中透着肃穆,尤其是金盒上的九龙逐日,一看便是出自宫廷。众人好奇看着昭奕缓缓将金盒打开,打开之时,一声惊叹在屋中响起。

      皇后和少康脸色一下子青灰了起来,昭奕也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这……这……昭奕万不敢受!”

      李媛表情严肃:“昭奕,这并非是我沽名钓誉送给你,而是父亲早有此意!若非今日皇上与皇后娘娘晋封,我也不会拿出来。这丹书铁券是当年先皇赐给父亲之物,父亲一直带你如亲生儿子,今日你受封为将,自然应该传之与你。”

      李媛伸手将丹书铁券从金盒中取出。那丹书铁券是陨石玄铁所制,正面朱砂阳刻“见符如朕、传于无穷”,背面烫金阴刻“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的确是先皇所赐之物,不仅能够免死脱罪,而且还能在危机时刻号令天下!

      少康眸中闪过一丝寒光,李媛这样做无异于跳过皇上将昭奕置于西北军绝对统帅的地位,日后张康带兵入军也只能听他调遣!想到这儿,少康上前一步,对着李媛说道:“王妃以丹书铁券赠与昭武校尉,可见与昭武校尉情义极深!”

      这句话已经是话中有话,刻薄阴毒!不过李媛脸上笑容不改,目光也依旧平静。

      少康继续:“不过,丹书铁券乃皇上赐于骠骑大将军之物,就算传授也只能在李氏家族之众。昭武校尉虽然军功赫赫又与李家情同骨肉,但终究还是外姓,以丹书铁券相赠即便是李老将军之意,但不和朝廷规矩亦不能做数。”

      李媛听他说完才慢声开口:“少康大人错了,昭奕与我李家并非只是情同骨肉,而本就是一家!”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李媛微笑道:“父亲早已将昭奕收为义子,列入李氏族谱!”

      昭奕身子猛然一颤,目光如火一般看着李媛,她怎么知道的?!他从未对她吐露过半个字啊?!

      李媛从袖中拿出父亲盖着章印的文书和李氏族谱送到皇后面前:“昭奕从小便在父亲左右,在西北时,父亲一直以亲子看待。昭奕是遗腹子,从小没有父亲,此次回来,父亲本想行礼祭祖正式将昭奕续为义子,可是还未等行礼,便出了这样的变故。我也是在收拾父亲从西北带回的行李时,发现了这个文书。所以说,昭奕并非外人,而是我李家的大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