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第一章 缘浅情浅或情深 ...
大炎武帝十九年,衙门刚刚开印便热闹起来了,因为大理寺卿孙逊亲自过问的第一个案子,居然是一桩十五年前的旧案。
被告季顾北,在东都的公侯世家里也算得上一个闻名遐迩的人物,这份盛名和他的父亲礼部侍郎季宇归脱不开关系,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靠他自己——他在父亲的荫蔽下进了礼部任员外郎,官居从五品。从那之后次次考评都得一个不上不下的评价,愣是十余年没挪过窝,做人也小心谨慎胆小怕事,算得上官场一棵“菟丝子”,只要他爹不倒,他就有饭吃。是以知情人提到季顾北都是一副促狭的神情,也有混的更不如意的,那份表面的揶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什么情绪,就值得推敲了。
不过,秦恪己跟白文柳提起他的时候,那满满的都是鄙视啊,还隐隐带着一丝“求表扬”的神情,仿佛他没靠锦亲王就谋到工部的差事,还做的不错是一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她不禁暗自吐槽,你做的那些事有几样是工部职责范围内的?想归想,她还是很捧场的对他的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奖励就是在他脸上狠狠地啄了一下,一向英明神武的世子爷摸着脸傻笑了好久。
呃,扯远了,再说回那桩旧案。
十五年前,季顾北刚进礼部不久,有父亲保着,仕途无碍,家有贤妻美妾,正妻李氏是户部书吏的女儿,在闺中就有才女之名,嫁进季家也算高攀,不过她为人谦和贤惠,长得也算出众,倒是过了好几年夫妻恩爱和顺的舒心日子,一年后诞下了季家的嫡子嫡孙,季延朗。
本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平淡如水的过下去了,没想到在进门四年后,出了一件大丑闻——李氏手脚不干净,偷婆家的东西接济娘家妹妹,失主就是季家的庶女,季茹,事情被几个碎嘴的婆子捅了出来,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不少人去李家门上指指点点。那书吏是个好面子的穷酸书生,听闻大女儿做下了这样的事,又在二女儿那里找到了失窃的发簪首饰,老先生一口气提不上来就过去了,临走的时候,撂下狠话说再也不认大女儿,也不让她来送自己最后一程。
李氏知道父亲被自己气死了,在头七那天,也一根绳吊在梁上,结束了自己的性命,季家念及她这几年对上孝顺父母,对下慈爱幼子,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以正妻之礼下葬,灵位也供奉在祖祠里,逢年过节都有人祭拜。
市井之人叹息的有之,嘲讽的有之,但都一致赞叹季家为人做事真厚道,到底是诗礼传家的大户人家。过了约莫半年,季顾北娶了皇商之女苏氏,这事也就如船过水无痕,慢慢平息了。
没想到十五年后会有人旧事重提,而这个人就是李氏的亲生子,事发那年不到四岁的季家嫡子嫡孙——季延朗。据说,他一直对生母的死心存疑虑,后来离家到县衙当个小小的捕快,就是为了一人在外好寻找当年的知情人,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三年里奔波了不少地方,找到了原先在季家做事的几个下人。
七拼八凑便对照出了实情,原来季家虽说是几代为官,但是家底并不厚,尤其是到了这一代,季家人才凋敝,官场上就没几个能站得住脚的,族里吃闲饭的占大多数。其实就连官职最高的季宇归也没什么能为,武帝留着他是念及当初季家祖辈为自己登基做出的牺牲罢了,横竖礼部多一个唯唯诺诺的侍郎也不碍什么事。
想当年季宇归为自家嫡子挑上李氏,就是图那书吏清廉好学的好名声,后来季顾北不知怎么地搭上了皇商之女苏氏,还暗地里有了首尾。一家子鸡鸣狗盗之徒商议过后,定了个奸计,先污蔑李氏偷盗,再害死她后做出畏罪自杀的假象,如此这般,既得新人又得名声。
季延朗查明真相之后,便向大理寺递了状纸,要求严惩他的生父和继母,此事一出众人皆惊,一时间酒肆茶寮里都是议论纷纷,还有人趁乱要把锦亲王府拉下水,提出当年那参与害人的小姑子季茹如今是锦亲王继妃,季家算是有倚仗有靠山,怕是动不得。好多不明事理的人听了都异常激愤,锦亲王府也挨了不少唾沫星子。
没过几天舆论风向大转,有不少知情人士透露季氏在王府没做什么好事,这些年没少苛待王爷的庶长子以及先王妃遗下的嫡子,就连此次世子爷遇袭的事情都与她脱不了干系,要不怎么锦亲王三个儿子,除了她亲生的那个,其余两个一个伤另一个重伤?
那为什么这么些年来锦亲王没有休妻呢?谁敢啊,嘘,这是个秘密我偷偷告诉你啊,当年这婚呐是太后赐的。
百姓们根据隔壁有后娘的人家推断,世子爷童年过得一定苦,没准和二柱子一样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于是,这些天秦恪己出门总觉得身后有人用怜惜的眼光看自己,让他不知道到底是该哭还是该笑。心中暗叹,白文柳这招虽然不够光明磊落,但是真真的有效,瞬间就让他们处于被害者的地位,这算是彻底和季家划清了界限。
白文柳每天在屋里听秦恪己说外面的事情,忍不住洋洋自得,敢跟我玩舆论攻势,现代那些媒体公关战,微博营销手段,还有半真半假吸引眼球的谣言,她可都是经历过的,害怕这点雕虫小技?仗着陪嫁的酒楼往来的多是中下层的客商,和锦亲王他们商量好台词以后,派几个跑惯了江湖的暗卫,大马金刀往大厅一坐,藏头露尾故弄玄虚的“透露”些要点,其余的,全靠群众脑补,他们的创作力量无限大,已经弄出个后娘虐待继子,而后遭了天谴的戏本子正在加紧排练,演出来居然大获成功。
经此一事,大炎朝的后娘们对待继子的态度都好了许多,呃,也算是个意外之喜。
这个案子并没有耗费孙逊多长时间,因为季延朗搜集的证据全面,又说服了侥幸逃出没被灭口的下人当堂对质,外加季顾北是个脓包软蛋,抓进去几乎不用审很快就全招了,当场判了他和继室苏氏杖责二十流放三千里。
季家出事,季宇归作为现任族长难辞其咎,上书自请辞官,炎武帝也全了他这个脸面,毕竟辞官比贬官说出去要好听得多,不过这也就是骗骗自己罢了,毕竟事情闹得这么大。
至于锦亲王继妃季氏,因为只是从犯,而且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她参与了杀人的过程,便从轻发落,以“品行不端”为由关进了东麓山山沟中的十洁庵,那是专门惩戒犯了错的皇族内眷的地方。
武帝趁机下旨夺了季氏的封号,也销了她在玉碟上的名字,从此她与锦亲王府再无相干。季氏是第一个由皇上下旨褫夺封号的亲王妃,这一举动狠狠的驳了当初赐婚的太后的颜面,也昭示着武帝踏上与太后分庭抗礼的道路。
这几个人都好办,唯一不好处理的便是原告季延朗,他以子告父犯了《大炎律》,依律当断其一肢,孙逊那刻板的老头子都打算扔筹子行刑了,百姓却上了万民书求法外开恩,发起者是季延朗的顶头上司云麓县七品知县。万民书细数了季延朗这些年做捕快的兢兢业业,上面还有被他帮助过的村民按下的血手印。
孙逊挠了半天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一股脑儿把这些东西交至御前,请武帝自行发落。约莫三天后,武帝的旨意下达,念及季延朗事出有因,而且状告父亲是为了让母亲沉冤得雪,于是免其断肢的处罚,改为当众落发以示小惩,并且永生不得蓄发。
在大炎朝,人们相信头发集一身之灵气,落发,尤其是当众落发是对一个人很严重的羞辱,季延朗在大理寺门口那条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被剃头匠刮光头发的时候,伸手抚摸着腰间荷包里的丑布娃娃,恍惚间觉得轻抚他头顶的是娘亲那双温暖的手,这是他对娘亲唯一的印象。他想象着天空中会浮现娘亲欣慰的笑容,可是那个慈爱的女人究竟长什么样子,他完全不记得了。
后来,云麓县有了一个光头捕快,再后来,他娶了县衙书吏的女儿,同样是个温柔的女人,就这样过了一辈子,平安喜乐,仿佛和旁人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他每年佛诞日都自请去云戒寺维持秩序,直到他老的再也走不动了。
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现下,养在深闺里的姑娘什么都不知道,她正拽着自己的嫂子控诉正月十五在正阳楼前遇见登徒子的故事,这是她几天内第五次说起了,仍旧是一脸气愤。季延朗当众落发之时,小姑娘没有像传说中那般有什么感应,人与人之间或许就是这样,缘分太过浅薄,好在,情也并不很深,因为她,什么都不知道。
我现在已经发展到看见不掉收就心满意足,若是涨一个收都喜出望外的情况了。
呃,我这么胸无大志,一定不能让编编知道。
昨天家里有事,明天加一章季延朗的番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5章 第一章 缘浅情浅或情深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