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十三章 高床软枕妒他人 ...


  •   德太妃目送着锦亲王和秦恪礼一前一后地走远,不露痕迹地在心中叹息一声,以往因为与继妃不对付的缘故,她和这个孙子就不甚亲近,再加上这回季家会做出这样的事也是为了让他能当上世子,日后好继承锦亲王府,自然是越发气不顺。可秦恪礼不论怎么说也是锦亲王的儿子,而且冷静下来想想,他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知道什么?还不都是季家惹的祸,因此再看他虽算不上态度大变,倒也觉出几分怜悯,见他慢待哥哥嫂子,也不忍指责,只是心疼自己的儿子还得处理这种烦乱的家事,也希望这孩子能早日转过弯来——他娘的事,是她自己作的,与旁人并无半点干系。

      不过对后院里软禁着的继妃,德太妃就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了,自从知道她谋害秦恪诚嫁祸秦恪己,还在前事未成的情况下与外人勾结要取秦恪己的性命,就恨不能啖其骨肉。连带着也记恨上了当初下懿旨赐婚太后,那人就是见不得我过得好,德太妃想着。

      说实话,太妃非要赐季家的庶女给锦亲王做继妃,一则是因为季家早已依附了太后母族,二则也的确是为了恶心德太妃。

      她们两个明争暗斗了大半辈子,明面上的赢家自然是太后:她是兵部尚书李毅的嫡亲妹妹,自小锦衣玉食的养着,半点没受过委屈;是先帝的正妻,唯一一个由礼部置办嫁妆从正门嫁进皇宫的女人,而其余的人都是一顶小轿从侧门抬进来的;虽然怀孕八个月流产了,但是名下养了个生母早逝的六皇子,之后又顺利登基当了皇帝,自己也水涨船高成了后宫最最尊贵的女人。

      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从小金尊玉贵的是不假,但样样才艺都依着进宫的标准严格要求,生活里毫无乐趣可言,嫁人对她来说,就是从一个小的牢笼进一个大一点的牢笼;她嫁给先帝作正妻不假,可他不仅仅是她的夫君,也是大炎朝最有权势的人,后宫佳丽近百人,对她也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除了初一十五很少踏足凰坤宫;在“七活八不活”的当口落胎,她很清楚这里面不只是杖毙的那几个丫鬟嬷嬷的事,会牵连出那些嫔妃也不过是先帝借此清理后宫罢了,她不仅保不住这个孩子,她还永远不能生下流着李家血脉的孩子,李家掌着天下兵马,先帝用着李家,也要防着李家。

      至于记在名下的六皇子,与她连基本的母子情都没有。生母去世之时,他还是个婴儿,若是太后悉心关怀,也跟养了个亲生儿子没有差别,可惜那时她刚刚落胎,见了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婴孩,只觉得心烦意乱,恨不能摔在地上,凭什么那个低贱的宫女生下的孩子能活,而她一场大罪诞下的却是一个死胎?

      所以别说爱意,连个眼神她都吝啬施舍给六皇子,不过她还有几分清醒,知道这孩子是李家未来的希望,特意吩咐寻了文武师傅尽早开蒙,严格要求,却没想到他长成后因着和九皇子关系极好,对德妃比对她这个嫡母要亲近得多。

      要问太后这一生最羡慕或者嫉妒谁,她面上一定会露出不屑的表情,可心里却浮现出德太妃的脸,从年轻的到年老的,每一个时间段那个女人似乎都比她活的要滋润的多。

      德太妃没入宫的时候是南边附属国海川的小公主,是海川王的老来女,娇宠异常。先帝登基的第五年,老海川王去世了,新王为了显示和大炎交好的决心,献上许多珍稀贡品,其中最最珍贵的就是他的小妹妹,海川明珠。

      小公主入宫的时机很好,先帝坐稳了皇位,大炎国运昌盛、河清海晏、万邦来朝,彼时胡狄刚分了西胡和北胡正忙着内斗,没空来犯,于是,先帝有的是时间来宠爱一个属国敬献的小公主,尤其是海川国还非常的乖,岁岁上供,小公主长得也艳丽无双。说起来,帝王之爱也委实太过可悲,他要先确认那个女子以及她的家人没有野心,才会放下心来宠,至于爱,或许也是有一点的吧。

      厚待海川公主也是为了引四面属国来朝,于是她一入宫就是嫔位,诞下九皇子就被封为德妃,宠一个人也会慢慢变成习惯,况且她也确实恪守本分,没有恃宠而骄。就算日后再有什么新鲜的女子进宫,也没有动摇德妃的地位,几十年的宫中岁月过的有惊无险。

      后来,李家权势日盛,先帝就将九皇子封为锦王,出宫建府并握有小部分兵权,再后来,先帝驾崩,九皇子保着太子登基,年纪轻轻就被加封为锦亲王。搬进紫宸宫的太后还没来得及对付德太妃,她就被儿子接出宫去颐养天年了。

      凭什么她独占先帝几十年的宠爱?凭什么她能出宫养老?凭什么她可以含饴弄孙,甚至弄重孙?每当炎武帝逆了太后的意思,太后便怨恨他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时也嫉妒能和儿子生活在一起的德太妃,于是一把年纪像个孩子一样,幼稚的没事也要给德太妃锦亲王他们找点事。

      本以为秦恪己娶了白文柳那个名满东都的野丫头,能闹出点笑话让锦亲王府丢人现眼,却没想到那丫头嫁进王府以后居然没闹出一点事,这些天大街小巷更是传遍了,说锦亲王世子妃英勇救夫,不亏将门虎女本色。太后偷偷的啐了一口,只觉得德太妃一辈子是撞了多少个大运,才会这般顺遂。

      此时德太妃左看看右看看也觉得自己运气委实不坏,有三个孙子辈的孩子围在身边聊天凑趣,小嫣绝口不提季家的婚事,一夜之间像是长大了不少;恪己和文柳穿着同色系的衣服,看上去真真的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昨儿庄子上传来消息,说秦恪诚的伤势大好,不多时就能启程回来,二月之前准能到家。唯一不太平的是秦恪礼,不过孩子还小,又有他父亲在,定能教回来,哦,对了,她差点忘了一件大事。

      “小嫣啊,今儿是上元佳节,你准备一下,用过晚膳随我去正阳楼坐坐,你父王订了顶楼的包厢,咱们娘俩去看晚上的灯会。”德太妃端起红枣茶呷了一口说道,孙侧妃在生产之时落下了病根,每年冬天都过的很艰难,恨不能一步不离开屋子,这为小嫣相看人家的事情,还需她老太婆出马。

      秦嫣是古代闺秀,早就知道上元佳节的意义,东都的大户人家也多在这一天带着少爷小姐们出门,若能看的上眼,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他们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正阳楼。是以她有些羞赧,却也感激祖母对她的用心,于是低头嗯了一声,面上微微发红。

      白文柳对灯会倒是极感兴趣,对着德太妃撒娇道:

      “今儿有灯会啊,我也要去,祖母偏心,只带小嫣都不带我。”许是适应了这具十六岁的身体,她的心理年龄也有幼龄化的趋势,撒娇卖乖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不过,白文柳忘了,这古代十六岁的女子有的都是孩子的妈了。

      秦恪己闻言面色微微一变,轻轻咳了一声,稍仰着身体对德太妃一边摇头一边挤眉弄眼,意思是您老人家可千万别答应啊!

      德太妃对上孙子做怪相的脸含在嘴里的红枣茶一时间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想笑又怕呛着,想严肃点又忍不住,神色极为精彩。陪着她坐在上首的秦嫣也目睹了她向来规矩端方的二哥这般表现,忍着笑低头,离了座位上前几步挡住祖母看向二哥的视线,顺便给她拍背顺气。

      白文柳见情况不对,忙回头用探究的眼神看向秦恪己,却见他一脸担忧的看着德太妃,好似方才害得祖母就快呛着的人不是他,只好疑惑的转回视线,正好这时德太妃也勉强忍住笑咽下了口里的茶水,合掌含笑说道:

      “今天可是上元佳节,我这样的孤老婆子只能找小嫣这样的小姑娘陪着看灯,旁的人啊,自然有人陪。”她边说边斜睨着白文柳二人,眼神里颇有一种“哈哈你们干坏事被我抓住了吧”的意味。

      自互相挑明心事,白文柳就没少见这种眼神,知明院的下人每次看见她和秦恪己在一起都流露出这样的表情,虽说是早就见惯了,可毕竟德太妃是长辈,况且还有小嫣这个小姑娘在,还是不太自在,于是她哼了一声,嘴里说了一句:

      “谁要人陪啊。”便胡扯了几句,硬生生的把话题扯到了今天早上吃什么啊,厨房里准备了什么馅的元宵,等等等等。

      德太妃和秦嫣含笑对视了一眼,就随着她把话题越扯越远,秦恪己松了口气,看了一眼白文柳慢慢变得通红的耳垂,才加入到她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他不知道,自己方才的眼神是多么的温柔。

      秦嫣却看得真真的,刹那间有些失神,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夫君对自己,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眼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第十三章 高床软枕妒他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