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二章 疏忽皆因不在意 ...


  •   对于这样“同一屋檐下,两两不相见”的生活,两个当事人都表示没什么异议,一个优哉游哉练字看书吃点心,另一个……呃,另一个不知道在干嘛,整天早出晚归神龙见首不见尾。旁观者跟着起急,比如程嬷嬷天天给白文柳捯饬不同的发髻,为了配不同颜色样式的衣服,梳妆匣子里常用的步摇发簪都被用了个遍,又开了私库抬了嫁妆里的一箱首饰放在耳房里以备遴选。不出三天她就知道这么做没什么用,打扮的再光鲜亮丽,世子爷也看不着,这些天他愈发的忙起来,有时候连给德太妃请安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看一眼世子妃了。

      如果说程嬷嬷是只能着急上火嘴角起泡,那德太妃绝对是个行动派,拟定了无数个撮合小夫妻感情的计划,就等秦恪己有空歇下来。

      秦恪己歇下来的时候,已经是他回来十余天之后了,炎武帝亲自过问了南淮州贪墨案,又在朝堂之上定了徐功志的罪,锦亲王就没有必要时不常的叫他去核实南淮州的情况。许是年关将近,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市井的闲话虽然还有人说的津津有味,却不像前些天那么铺天盖地了。

      谣言的源头不好找,不过,在里面参合了一脚的人却不难发现影踪,谣言里涉及到锦亲王府的部分虚实相间,定然有王府的人参与其中,另外在酒肆茶寮的暗访之中,只要有人说起锦亲王世子,总能在人群里面发现几个面孔次次都在,饶是衣饰不同,打扮不一样,可那几张故作兴味盎然的脸却不会认错。顺藤摸瓜查下去,是继妃的陪房。

      秦恪己不确定继妃在这件事情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始作俑者,抑或是推波助澜的小人物,甚至只是听个乐子的纯听众,但是他觉得这个流言只是一个前奏,定然还有后招,抓着这事不放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养精蓄锐,日后小心应对才好。

      这天清晨,在书房和乾元殿憋了快半个月的锦亲王临时兴起,在演武场练了几套拳法之后,非要和秦恪己对几招,好不容易爷俩都歇下来,切磋一下,也可以缓解前些日子紧张的情绪。

      爷俩你来我往相互喂招,开始时都没有拿出全力互博,十几招之后二人放开了手脚,招式大开大合,虽然注意不往要害的地方招呼,但是也算是各尽全力,打的相当精彩,只看得小胖子秦恪礼目瞪口呆的,扎着的马步都忘记站起来,最后腿酸到直接坐在地上。

      秦恪己虽然年轻力壮,武艺不俗,但锦亲王正值壮年,临敌经验丰富,秦恪己一个不察,被锦亲王拨了手里的木剑,只得认输,这一次打的真是酣畅淋漓,当回过神来的小厮送上毛巾擦汗的时候,已经是卯正三刻。

      赶到听松院之时,父子三人还是气喘吁吁的,秦恪礼要按时去书院上课,只磕了个头就匆匆离开了,继妃也随同离开去安排儿子的早膳,秦恪礼行礼后挨着锦亲王坐下,正坐在白文柳的对面。

      德太妃皱着眉头看看坐的那么远的孙子和孙媳妇,开口却是向锦亲王问话:

      “你们这些天的公事终于忙完了?”

      “是的母亲,可算忙完了,剩下的时间也能陪您在家准备过年。”

      “哦,那恪己呢,工部也没事了?”

      “回祖母的话,年后怕是要忙,此时却没什么事。”修缮先帝陵寝的活并不急,寒冬腊月木材质脆,如果现在开工怕是会事倍功半,再加上几个手艺好的匠人要赶回家乡过年,就索性把工期推到来年春天。这些天他协助锦亲王梳理南淮之事,以及暗查流言的情况,都是打着往工地运送木材的旗号在外面跑,昨儿木材也运完了,匠人也安排好了,委实没什么大事了。

      “哦,那就好,我今天啊,特别想吃正阳楼的八宝鸭子,又不好意思叫下人知道说我老太太嘴馋……”德太妃抱着白猫儿,眯缝着眼睛说道。

      “祖母您放心,孙儿马上给您买去。”秦恪己接口道,作势就要站起来。

      德太妃赶紧拦住:

      “唉唉唉,用完早膳再去也来得及,你现在去,那正阳楼还没开张呢。”

      白文柳在边上低头装路人,心里头充满疑惑,他们还没进来之前,德太妃正说到最近口淡,实在不想吃油腻的食物,怎么一转眼就馋八宝鸭子了?

      “恪己啊,文柳嫁进来也有一个月了,一趟娘家都没回过,正好,你今儿也有空,就陪着回去一趟呗。这民间啊,可还有住对月的习俗呢。”德太妃的这句话暴露了她真正的目的,也刻意换了对白文柳的称呼,以显示对她的喜爱之情。

      锦亲王闻言,点点头说道:

      “是我思虑不周,恪己也该去给白将军上柱香,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好了。赶着年前,文柳也应该去老家拜拜祖先的。”秦家的祖先就是大炎朝开国之君炎元帝,从北边荒漠发迹,一路南下夺了天下,百年之后,放不下那里的天高地阔,临终前要求将遗体送回漠北安葬,从此之后,每当皇室添了新人,除了大婚当天要上玉碟之外,还要在当年年底之前去拜祭元帝。

      两位家长都开了口,秦恪己也推脱不得,只得胡乱应了,当即就被轰回了知明院,准备出门。

      白文柳走在回去的路上,只觉得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云上,飘飘然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一副乐淘淘的样子,终于能出门了啊!

      她在现代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宅女,这样每天两点一线的日子过了整整一个月,憋得都要长蘑菇了。陪着德太妃的时候还算好,老小孩老小孩,哄好了还能撒个娇,一点也不累,最烦躁的就是请安的时候遇见继妃,得听着她秀良好出身的优越感,还得当她们婆媳暗斗的筏子,只能忍着不能翻脸。如果锦亲王和秦嫣在场,继妃还收敛一些,若是只有她在,那可就得听半个多时辰的废话,头都大了。

      幸而有个小胖子秦恪礼,三天两头的装病逃课,继妃为了圆场,会把儿子接来内院照顾,可就顾不上来请安了。时间一长,东儿她们都找到了规律,若是哪天白文柳从听松院回来就笑眯眯的,那天肯定没有碰到继妃,美好的一天,从请安见不到她开始。

      今日请安拖得时间有些长,程嬷嬷见白文柳过了辰初还没回来,就吩咐小丫头将掐着点端上来的早膳送回小厨房温着,自己则站在院子里等着,上回小姐落水的事情吓到她了,只要白文柳出院子的时间长了一点,她就惴惴不安。

      还好,没多久白文柳就回来了,只是在她前面跨进院门的是好久没见过的秦恪己,或许,严格的说,是好久没在白天见过的。程嬷嬷愣怔了一下,赶紧俯身给秦恪己请安,他随口应了一声,就从身边掠过,白文柳脚步轻快地跟在后边,扶起被惊了一下的程嬷嬷,开心地挽着她的胳膊,耳语道:

      “嬷嬷啊,今儿世子要带我回娘家一趟,前几日不是有人带口信来说喜旺哥哥学艺回来了嘛,您赶紧收拾收拾,等会跟我回去一趟,多带些换洗的衣服,你和喜旺哥哥多聚几天。”程喜旺在山上学花艺,师父要求严格,每年过年的时候才会放人下山,而他这回下山就不打算回去了,结果到了将军府才知道一年时间真是天地变色,就托了王府采买的婆子捎了口信进来。

      程嬷嬷虽然不是将军府的下人,但是王府的人都以为她是签了卖身契的陪嫁嬷嬷,进了王府进出当然不能自由,纵然很想念儿子,但也只是白想想,出不去。如今听了这话,反应了一会,就乐的见牙不见眼的,连声说道:

      “好好好……”似乎除了这个字,她再也说不出来别的了。

      用早膳的时候,白文柳一直咧着嘴笑,有时候想起来注意仪态了,就收敛一下,但过不了多久,又忍不住笑开了。

      秦恪己极力假装自己看不见对面傻笑的那个女人,最后还是放下碗筷,说道:

      “出个门就这么高兴吗?”语气里不自觉地带着一丝笑意,眼前有个笑的这么开心的人,任谁都能被感染到。

      “当然了,我都多久没有出去过了啊。”白文柳也放下碗筷,早膳算什么,能出去才是重要的。她太快乐了,以致于忘记了一个常识,在古代,就算她是个将门虎女,也不能满大街乱跑的。

      秦恪己不露痕迹的皱皱眉,想要开口提醒她一下,白夫人怎么教的他管不着了,现在当人妻子了,就别老想着出去,可是看着她兴奋的神色,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算了,回娘家之前,还是不要影响她的好心情了。他轻咳一声,问道:

      “你哥哥都有些什么爱好啊,初次见面,我该备一份见面礼才不显得失礼。”这也有赔罪的意思,毕竟三朝回门的时候,自己没有陪白文柳回去,新婚期又去了南淮办皇差,准备一份厚一些的礼物,也算是做给娘家人看的,意思就是一句话“我挺看重你家闺女的”。

      白文柳的动作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他,轻描淡写地说道:

      “那就不劳世子费心了,你今儿见不到我哥哥,他半个月前就赴任去了。”语气没多大变化,好像前几天当着秦恪己的面,跟德太妃聊起哥哥白文渊外任的那个人不是她似的。

      秦恪己有些尴尬,带着歉意笑了笑,当人丈夫的丝毫不关心她娘家人在做什么,似乎有些过分,更何况这个“娘家人”是她如今唯一的亲人。白文柳毫不在意的起身进内间换衣服,她一点儿都不觉得秦恪己做错了什么,他不过是不在意罢了,她想着。对于这样的疏忽,白文柳也不觉得难过,说到底,也不过是因为她也不在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