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六章 民生真相难两全? ...
第二日,天气晴好,久违的阳光穿过湿漉漉的空气已经没什么热度,却仍旧能让清晨街上来往的人变得快乐一些。
锦一换下了那身破旧的棉袄,穿上一套泗水城内常见的夹棉土布裋褐,脚蹬一双布鞋,头发用一根木棍绾起,衣服虽然有几个补丁,但是收拾的干干净净,走起路来昂首阔步,再加上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怎么看都是一个家境普通却勤劳忠厚的年轻人。就是那种,最受街坊大妈热爱的好青年。
辰时不到,街面上大多数的店铺门板还没有卸下,锦一按照早就烂熟于心的路线图来到城里最大的米铺——李记米铺的门口,被挤挤挨挨的队伍吓了一跳,犹豫了一下,排到最末尾。米铺也还没有开张,只有几个小学徒在门口擦着锃光瓦亮的招牌,队伍里的人们都在左顾右盼,寻找相熟的人寒暄,手里托着各色自家做的早点,互相交换,边吃边聊。
排在锦一前面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娘,身材健硕,面色红润,许是同伴没来,正百无聊赖的四处张望,感觉到身后来人,就回头看了看,友好的露出淳朴的笑脸。
锦一见状,连忙上前搭话:
“这位大娘,我有年头没回过泗水了,怎么现在买个米这么难啊,还要这么早来排队。”
大娘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说道:
“我说我怎么没见过你呢,小伙子哪的人啊?”大娘显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的想法,一句话就岔了题。
“哦,我是宋庄村人,六岁就跟着舅舅去外面做生意了,一走就是十几年,前儿遇见个老乡,带话说我娘病了,几天前才赶回来,老娘都病的爬不起来了,就想吃口新米饭,来了几天都买不到米。”宋庄村是泗水治下最偏僻的小村,人多地少,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去外地讨生活,锦一找这个身份当背景,是经过一番探查的,其实这个借口还有一个漏洞,只不过人不问就没必要都说出来,编瞎话的不二法门就是说一半藏一半。
“哦,这就难怪了,你不知道,今年雨水多,收成本来就不好,还得分出一部分给灾民吃,留给我们的自然就不多了,每天都得天不亮就来米铺排队呢,还指不定能不能抢得到。”大娘体谅的点点头,似乎一点都不觉得庄户人家吃不上米饭是什么新鲜事。
“啊,这么难买啊,我就不信了,我拿三倍的钱,掌柜的还会不卖给我?”锦一一副毛头小子有俩糟钱不可一世的样子。
“小伙子,你这就不知道了,每天米铺都有限额的,官府就让卖这么多,当天卖光了当天去府衙取,多一担都没有,有钱都没处买去。”边上一个大哥三口两口啃完了手上的包子,抹抹嘴,顺口教育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此时米铺门口打扫卫生的小学徒都忙完了手里的活,准备开始卸门板子,看这个情况,人们也顾不得讨论邻居家的新媳妇了,都骚动起来,直把一个瘦弱的小学徒送刚卸下一扇门板的空隙里面挤了进去。
锦一站的靠后,又一时没反应过来,差点被人挤出去,幸亏大娘拉了他一把,才堪堪站住。
“小伙子,还不快把粮筹拿出来,一会就来不及了。”她从挎着的小篮子里面拿出一个小小的竹牌,上面刻着几个字,点着一个黑色的点。
锦一发觉这个好像就是昨天他在客栈大堂里远远看见的掌柜捏在手里的东西,难不成这东西是买粮食必备的?
大娘一面拉着锦一向前挤一面回头催促他拿粮筹,看他没什么动作,着急的用大嗓门嚷着:
“哎哟,你不会没带吧!”
“堂屋里是有这么个东西,我又不识字,也不知道干什么使的,就没带来。”锦一摸摸脑袋,一脸懊恼。
“这真是越忙越乱,就算你娘病糊涂了,也没个亲朋好友的来告诉你买粮食要粮筹的啊。”大娘跺着脚,无视身边汹涌而去的人群,一心替这个给母亲买新米的孩子着急。
“抢米行动”很快告一段落,不到半个时辰,米铺前就没什么人了,账房先生在柜后面算账,小学徒出来打扫乱哄哄的店面,还真的是全部都卖空了,一担米也没留。
锦一拎着大娘热情的塞在手里的一小袋米,在其余人忍着笑的神色里,绷着一张脸跟秦恪己一五一十的汇报消息:
“泗水城自三年前这一任南淮州知州上任以来,就开始实行一项新政,由各级府衙出面买下农民一年产出的大部分粮食,因为给的粮价不低,还省得自己粜米,农民一般只留下自己的口粮,其余的都叫府衙买去了。不种地的人家想要买粮食,还得凭着府衙每年按人口发下的粮筹去买,多一担都不卖,也不让人们自行买卖粮食,前两年因为大丰收,农民赚了些钱,又省事,人人都夸赞府衙做了件好事。可是今年灌浆期正好遇见大雨,粮食产量不高,府衙收上的粮食大幅减少,配给每个米铺的就更少了,就造成了如今这样买米要早起排队的情况。”
秦恪己听完不禁有些困惑,南淮州官员这三年来任何一份折子上也没提到府衙收粮统一处理这回事,若说是为百姓谋福利,只怕早就嚷嚷的天下皆知了,哪会像现在这般遮遮掩掩的。这里面一定有阴谋,扯上粮食,这事情小不了,于是当机立断,下达命令:
“锦一和锦三今天晚上跟着来送粮食的人去一趟府衙的粮仓,探探虚实,你们二人不要显露行迹,查到什么马上回来向我报告。”锦三有个过目不忘的本领,这件事情派他去正合适。
此时,早上被派去探查西南角安置所的锦四和念一一道回来了,提着几包泗水城的特产进了边上秦怀义的屋子,对着空屋子大声说道:
“小少爷,小的们今儿一大早就出去给您找了好些玩意,特意拿来孝敬您……”话音未落,两个人就趁四下无人,悄悄越过凉台,进了秦恪己的屋子,大白天一堆人挤在同一间屋子里总归太惹人注意。
“弄得我跟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做了幌子的秦怀义不满的嘀咕着,语气像极了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屋里面每个人嘴角都泛起一丝柔和的弧度,使得严峻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锦四和念一行了礼,随手将纸包放在手边的柜子上,站直身子,低声说道:
“我们去了西南角的安置所,虽然已经驱赶了一些灾民,但是那里的人依旧很多,而且大多都呆在屋外,我们借口找人在那里流连了一会,也和一些灾民搭了话,安置所外观看上去还算差强人意,据说呆在里面一点也不暖和,而且我们俩试着捅了捅外面的墙,不甚结实的样子。这也就是南方秋冬季没什么风,要是搁东都,估计真的能吹塌喽。”
这一番话倒是没怎么引起太大的反应,和大家先前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不过是更坏了一点罢了,秦恪己让屋里的暗卫都退出去,留下刚刚就忍不住想要说话的秦怀义。
等人都消失在屋子里,秦怀义终于开口了:
“在来之前我一直想不通,父皇那里已经有暗线收集的证据,为什么不直接抓了贪官就好了,还要我们来做什么?证据确凿,还有什么可探查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最终可以出宫所带来的喜悦掩盖了疑惑。
秦恪己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举了一个例子:
“你知道白启将军是死在什么时候吗?”
秦怀义摇了摇头。
“是死在西胡递了降书以后,说是被一个心怀不满的西胡小兵刺杀了,西胡纳降的将领斩了那小兵以后,就自刎谢罪了。可是白将军纵横疆场十余载,怎么会这么容易找了别人的道,不管内里有什么乾坤,这替罪羔羊一死,事情就算了结了,再也翻不起浪花。”
秦怀义虽说年纪尚轻,缺少经验,但举一反三这种简单的事情还是会的,若有所思的说道:
“你们是怕随便推出一个人担了所有罪责,抓不住最大的黑手?”
“最开始皇上也有拿这件事给我们兄弟练练手的意思,贪墨这样的事情,官官相护,勾连众多,怕是一时半会查不清楚。不过如今事情更复杂了,若南淮州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和上缴到国库的数量能对的上,就罢了,若是对不上,私自屯粮,可是大事,就更不能打草惊蛇了。若是直接抓了人,不就暴露了皇上有暗线盯着这里,到时候证据一清理干净,不就钓了小虾米,放跑了大鱼嘛。”
“可是……现今的天气还不到最冷的时候,难不成就一直暗中探查不管灾民死活了,这安置所的样子你刚刚也听说了,要是撑不了多久再塌了,水患之中幸存的人死在了府衙手里,万一激起民愤,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恪己沉思半晌,二人都没有说话,是啊,改善灾民生活状况必须得明里来,要探访南淮州的情况又要暗里去,暴露潜伏着的暗线或者他们真正的来意都会震动南淮的地方官,这该怎么办才好?
下一章的逻辑我有些混乱,继续改……越写越觉得我之前觉得详实的大纲,还不够详实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二十六章 民生真相难两全?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