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伍夜 ...
-
和林宇分手,好像是必然的事。当初在一起,根本就是因为我太寂寞了。
寂寞,于是想要有个男人陪在身边,自说自话地谈一场恋爱。其实到头来,什么都不是。我已经没有办法爱上别人了——至少,在我不爱祁寒之前。
“怎么不找男朋友?”徐央问我。
我笑,“突然发现单身生活还不错。倒是你,最近好滋润啊,多久才回来一次,我看你是乐不思蜀了。”
她红了脸,“讨厌。当初可是你叫我主动的。”
“怎么样?还不错吧?”我凑近她。
她一把推开我,“还好啦,色女。”
“其实你们已经处于半同居状态了,索性完全住在一起不好吗?”
“我从未想过要同居,虽然现在的生活距离同居也不差多少,但同居——毕竟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我听不懂。
“我不知道”,她很无奈地道,努力想将自己心中的意思表达清楚。“同居这个字眼太大。一旦同居就好像做出什么约定似的。”
“需要把同居看得那么严重吗?”
“怎么说呢?我的意思是,和他谈恋爱,我觉得很好,一切ok,但如果要发展得更进一步,比如同居或者结婚,我真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她很艰难地表达着。
“难道你从来都没有想过你们终有一天会发展到那一步?”我很是惊异。
“没有。更准确地说,我避免去想这些。”
我奇怪地望着她。
“因为,我不能确定,他是否值得我去托付终生。”
听她这样一说,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她颓然地坐下,“提到婚姻,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父母。当年,爸爸何尝不是深爱妈妈?诚如你所说,男人是靠不住的,感情也是。我很怕,怕我对他的爱终有一日会成为他伤害我的神兵利器。”
“可是,你对韩彬真的这么没有信心吗?且不说这样的好男人已经不多了,光是凭你爱他这一点,就足够去冒一次险,而且赢的机率很大噢。”
“我不知道,”她轻轻地道,“可我确实很怕。韩彬很好,他待我好并且能保护我,但我害怕这些终会有个期限。”
“徐央,像你这样知足的人,一定会得到幸福的。”
“我已经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她笑,“从小一直以为自己很可怜,幼年时差点被父亲抛弃,之后又不断遭到他那恶毒后妻的侮辱,更是跟随母亲颠沛流离辗转于多个城市生活,永远寄居在教师宿舍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后来直到和你和夏彤合住,才发现妈妈真是把我照顾得太好了,活了近二十年,我连一双袜子都未曾亲手洗过。夏彤在比利时念书的那段日子,全是自己照顾自己,书虽然念得不怎么样,不过倒是习得了一手极棒的厨艺;你更是自小独立惯了的,什么家务活都会干。在刚开始的那段合住岁月中,一直都是你们在照顾我。”
“我们是心甘情愿的。”
她上来拥抱我,感动得流下泪来。徐央总是这样,她的眼泪好像永远都不值钱似的。
我知道她心里有一个疙瘩。
徐央是不相信婚姻的人,和我一样。她总说单亲家庭出身的小孩,唯一好处是没有人会逼你结婚。真的,坏榜样就在眼前。
她是非常率性的女生,喜怒哀乐全部写在脸上,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从不藏心事,什么都痛痛快快说出来。我有时候不免会想到,如果当初我爱的不是祁寒而是韩彬,也许事情就不会变得像今天这样糟糕了。
徐央不会像夏彤那样叫我害怕,她会找我大吵一通,甚至打上一架,把所有事情都挑明了说清楚。无论结果怎样,我们终归是朋友。她不会一声不吭,更不可能远走他乡。
这样爽快、这样快乐,她好像理所当然是受欢迎的女生,人们都会愿意同她做朋友。可是以前的徐央,也是吃过许多苦头的。
她一直为自己父亲那边的家庭不齿,她痛恨徐家,可是又不得不在成年前每年至她父亲家度过假期。这是法律,他是她的监护人。
我深深明白她的委屈。
就像夏彤,虽然被徐央所爱,却十足是她心头芒刺,夏彤的存在,就是不断提醒她,她永远都无法和徐家脱离关系,她身边的人与事,往往都同徐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许这就是徐央爱夏彤不如爱我多的原因。
她心底的隐痛,仿佛永远都除不了根,不管她现在笑得多开心,不管她多么与世无争、很容易满足,那种伤痛,仍然是在的。韩彬再爱她,也帮不了她。
真的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吗?
我想,其实是有那个人的,可惜他已不在。我的意思是徐央再也找不到他,而不是他已不在世上。那个上海男孩。
徐央一生中最痛苦的三年,恐怕就是在上海了。
当时她小学刚毕业,跟了母亲去上海念中学。她每次提起那些年的往事,都要回忆一番痛苦的经历。
上海是一个对于外来者不怎么友善的城市,那里的人极其骄傲、虚荣、精明,他们以说上海话为荣,排斥外地人。可怜的徐央,在学校里就是被排斥的对象。
她长得美,所以没有女生愿意理睬她,好像同她走得近一些,就无端端成了她的陪衬。男生虽然对她颇有意思,却也不屑于追求一个外地女孩子。他们平时总是用上海话交谈,很明确地同她划清界限。
在那样的年纪,置身于这种被排挤的环境里,是相当苦闷而悲伤的。
直到有一天,和所有的童话故事一样,我们的女主角徐央也等来了她的王子。
那是高中部的一个学长,放学后留下打篮球,看到在操场上哭泣的她。这是一个徐央一辈子感激的人。
我常常听徐央谈起他,那样温和、亲切的少年,似乎人缘很好,身边总是有很多朋友。他并不介意徐央不是上海人,耐心开解她,教她说上海话。一直到最后他毕业离开,他们才失去了联系。
徐央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和长相了,但心底总有一个位置为他而留,他是她的恩人。如果不是他,也许徐央至今仍是那个畏缩自闭的小女孩,不会懂得开朗大笑,更不会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必定会遇到许多个“恩人”,也许你当时并未多加留意,可是那些人,往往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你的命运,使得你往另一条人生道路上走去。像徐央这样善良的女子,注定是会得到美满结局的,她现在,只是缺少那个可以帮她解开心结的关键人物,让她勇敢地踏出一步,离幸福更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