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贺兰景自然没有应下皇后的话,但还是减轻了对于侍卫宫女们的惩罚,而皇后求情的举动也足够叫侍卫宫女们心下感激了,毕竟细究起这事儿来,确实是因为皇后引起的,他们不敢明面儿上责怪怨恨皇后,但私底下谁会没有怨言呢?

      然皇后并未落井下石将责任推到他们身上,还为他们求情,已然是给了他们活路了。何况这处罚打得还真不重,宫里行杖刑的宫人都是受过训的,得了皇上授意,他们执杖刑时自然使的是巧劲儿,宫人们的伤不过是外边看着严重,实则躺个一两日便可痊愈,况提挨了杖刑后,皇后还命人送来伤药以及银两以示慰问。

      这是后事,阿盈现在自然是不知道的,如今的她,却不如先前那样敢于依赖皇上了,天子之威被牢牢地烙印在阿盈心里,皇上一国之君的身份绝不等于她所定义的那个好用的护身符。

      皇后事后刻意疏离自己,在回龙乾宫的路上宁愿揪着步撵扶手也不像当初一般揪着自己的衣角不放,贺兰景看在眼里并未多想,只认为方才的事情太过突然,皇后被吓着了而已,缓个一两日便好。

      且皇后方才的表现让贺兰景十分满意,有条有理、进退得度,看来皇后伤了脑袋不只是开了阴阳眼,性情似乎也有所改变。然而这改变是贺兰景所乐见的。

      阿盈自然不知道皇上此时在想什么,只是扭头偷偷看向坐在一旁的人,猛然与皇上的双眸对上后,阿盈迅速撇开视线,自以为不留痕迹的挪得离皇上更远些。

      贺兰景瞧着皇后这小动作,只以为皇后是害怕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当即决定派人去请道行高深的道士法师等入宫作法。

      基于皇后方才的表现,甚至于贺兰景已经开始考虑等皇后痊愈后,指派宫里一老嬷嬷跟在皇后身边伺候,含霈毕竟只是皇后身边的宫女,年纪尚轻眼界有限,如今在皇后身边点拨几句还行,教导皇后一事上,还是颇有难度,派个有经验的老人儿指点皇后,应当不至于再出现皇后被欺负的事情。

      只是贺兰景高估了自己的皇后,当日阿盈情急之下的表现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回了龙乾宫确定那小鬼并未在宫内后,阿盈便彻底的龟缩在龙乾宫,一步不肯迈出去。
      然朝堂之事并没有给贺兰景喘息的时间,日日焦头烂额,龙乾宫都难得回去一次,甚至请人入宫为皇后作法的事情都被耽搁下来。

      东黎国在一旁虎视眈眈,近来频频到边城挑衅,随时可能挑起战事,然西北近几年时有旱情,粮食产量锐减,即便朝廷已经减免赋税,但西北灾情还是让许多百姓食不果腹,是以西北粮仓每年都要开仓赈灾,这几年下来根本存不上什么粮食,更难以为镇守边关的众将士提供军需。朝廷便决议从江南粮仓开仓调粮,不调则已,一调粮竟发现粮仓内贮量实则不足三成。

      江南一带水土肥沃、物产丰富,乃大晋储粮重地,近几年并无灾情,是以江南粮仓理应充裕才是,然现况如此实在是教人怒不可遏。

      关于江南一带官员追责之事,朝廷之上更是吵得不可开交,其中吏部尚书何敬尧与工部尚书李立文是针锋相对,恨不得当着百官的面掐起来。至于主管户部事物的郑思远,早在事发当初便被撤职抄家,举家流放北部冰寒之地。

      “皇上!臣以为江南粮仓一事牵扯其中的官员无数,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恩科未开,皇上若是将涉案的官员全处置了,那么这些官员的空缺一时难以补上,州县无人管辖岂不是乱了套?还望皇上从轻发落,叫涉案官员将功赎罪。”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何敬尧,江南粮仓一案爆出后,经皇上彻查,竟发现江南官场之上大大小小的官员近半数至多竟参与其中,相互报信,串通包庇之事数不胜数,如何叫贺兰景不震怒。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下属官员们私底下一些小动作贺兰景未必不知道,但凡不危及家国社稷,贺兰景也就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如今细思,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养得一些人胆子越发大了。

      同时工部尚书李立文也不甘示弱,“难道何大人的意思是放任这些蛀虫留在原本的官职上继续亏空国库?难道何大人不知一而再,再而三的道理?若是叫臣与此等贪官污吏同朝为官,臣等绝不愿意,并深以为耻!”

      贺兰景坐在大殿的龙椅上,手指轻抚着龙椅扶手上的龙头,冷眼看着底下这群人你来我往的吵就是吵不出个章程来,别看现在这两位尚书争得面红耳赤,像是恨不得要掐起来一般,贺兰景可知道这二位私交甚笃,是属同一派,现在争锋相对不过是做个样子给他看罢了。

      “好了。”许久,贺兰景才出声制止他们,“江南官员涉案人数以及涉案情况朕心里有数,如何决断朕心里有数,二位爱卿不必再争,多说无益。”

      短短几句话让方才殿内争锋相对的情况像是笑话一般,也叫众臣子知道,这回,皇上是不打算将此事轻轻揭过的。

      果然,不出两日,关于江南粮仓一案的涉案官员,重者株连九族,财产充公,轻则抄家流放,三代子孙不得入朝为官。至于空缺出来的位置,则暂由个州县的副手管理,待朝廷恩科再开后,重新分配。

      这个处置结果在众人看起来是重了些,只有明白人才知道,皇上为何会这般处置。
      不管外人如何道皇上这决议,锦衣卫却早早将此事执行起来,行事风格是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一时间江南各地的菜市口均出现了血染满地的景象。

      贺兰景这里因政事忙得焦头烂额,阿盈身为皇后却十分清闲,也不知是不是龙乾宫龙气冲天自有神佑,反正一直窝在龙乾宫内足不出户,阿盈是再没有受到惊吓。

      加之外伤渐渐痊愈,日常行动并无太多限制,含霈几个无时不刻向阿盈普及日常知识,养伤的日子皇后过得也不无聊。

      一段时日下来,在含霈几人的普及下,阿盈对于后宫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心想着此时自己应当搬回凤栖宫,否则后宫妃嫔积蓄已久的不满该爆发了,毕竟皇上已经许久未踏足后宫。再说阿盈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此时提出搬离龙乾宫再合情合理不过。

      理虽如此,但阿盈心底对于凤栖宫到底还是一丝抵触,抵触的原因自然是那神出鬼没的小鬼,即便这些时日呆在龙乾宫平安无事,可心底的惊恐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消失的,搬与不搬这事儿真是叫阿盈好生纠结。

      在龙乾宫住了已经一月有余,今日太医把脉,宣布自己外伤已经痊愈,余下只需静养便好,这一消息在后宫无疑是瞒不住的,阿盈决意择日与皇上提上一提,还是搬回凤栖宫好了。

      含霈日日跟在主子身边,不难看出自家主子的心事,况这些时日主子对于皇上的疏离十分明显,这般大的转变亦是叫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而主子又闭口不谈。

      而含霈就自己的私心来说,是不希望自家主子此时就搬回凤栖宫的,宫中只知道皇后娘娘受伤失忆并不知其他,娘娘如今状态不稳,回凤栖宫定免不了要与妃嫔打交道,宫里的嫔妃人精儿的不少,难保主子不会被人发现端倪,这无疑会变成外人攻讦主子的把柄。

      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得想法子请人为娘娘驱邪才好。

      含霈并不是没有往宫外递消息,只是镇国公府最护着娘娘的那位,如今正戍守西北边关,即便再有心也一时长鞭莫及,含霈倒是猜出皇上心里已有章程,可她是个什么身份,还能去催促皇上不成?

      思来想去,含霈与含霜四个讨论一番,倒是心生一计。主子如今情绪愈加稳定了,只是还是不敢出门,害怕碰上不干净的东西。龙乾宫虽是个极好的躲避之地,但主子总不可能永远不出门罢?含霈四人决心趁着在龙乾宫住着的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好好给主子练练胆。

      训练胆子这事儿倒不是含霈她们心血来潮,外人或许不知,但作为伺候主子长大的含霈四人来说,皇后并不是生来就胆小怯弱的。

      当年一场变故让机敏聪慧的主子心性大变,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受惊吓,公爷与夫人去世更让主子倍受打击,轻易不肯出门与人交际,在京都的交际圈内活得几乎跟个小透明似的。

      镇国公夫妇去世后,主子作为镇国公夫妇唯一的子嗣,国公府嫡出的掌上明珠,这般怯弱还不得被旁支给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于是大公子下令不许再惯着主子,那段时日主子受的惊吓并不比现在少,比起看不见的鬼,看得见的人更可怕。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主子被逼得急了,也不是没有反击之举,只是主子早已经养成这样怯弱,万事不争的性子,情急之下时常有惊人表现,可一旦危机解除了,又迅速恢复原状,她们也没法子。

      现在主子这是又能看见人又能看见鬼的,处境更为可怕,哪里还容得主子再缩在壳里。

      含霈几个倒也没下什么猛药,“见鬼”这事不是人人都有体验的,世间关于鬼神样貌的说法多是人们的臆想,可怖与否含霈几个不得而知,也不敢贸然带着主子直接出了龙乾宫去,只每天让主子出了殿门,在龙乾宫里转几圈儿权当散心,而阿盈却十分配合,也不需她们哄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事乃长久之计,只要主子配合,就一步步来,循序渐进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