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第二十八章 ...
-
太后日前大手笔将内务府整顿一番,新提拔上来的管事们因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办起事情来不敢松懈,至少短时间内如此,是以那些个地位分嫔妃手头也宽松不少。
对于皇后已经接手宫务的消息众嫔妃并无太大反应,前些年皇后都是挂个名而已,并不真的接触这些事物,如今也没有人认为皇后会真的接管过来,但内务府大总管张德子倒是日日往凤栖宫跑。
半月之后就是端午佳节,自初一起直至端午节当日,各宫殿大门处都需摆放插有菖蒲和艾蒿的花盆,这个自有内务府去置办,不需阿盈操、心。
按着往年的惯例,端午节当日龙舟宴才是重头戏,众位大臣及皇室贵胄将会携内眷入宫一道共度佳节,观赛龙舟,品端午宴。
说是皇后准备此事,但细节处皆有宫人们仔细考量后,将最后的方案呈上来供皇后拍板决定即可。
参宴之人较多,即便准备的得再周全,也难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喜好及禁忌,阿盈看了手中龙舟宴的菜品单子,龙舟宴上桌的除却果子糕点外,多是些龙虾、鳝鱼等鲜物。
阿盈沉吟片刻,随即与张德子吩咐道,“用洒金栗笺将菜品的名字及食材用料誊写上,每张案桌上搁一张,入席之人若是有什么需忌口的,叫他们直接看菜单就明白了,省得闹出甚么事儿来。”
虽是参加宫内宴席的臣妇贵女们都是宁愿挨着饿,也不会过多食用案桌上的菜品,但御赐下去的五色粽及雄黄药酒等,是必须要食用的,提前将这些菜品的主要用料写明白,好叫入席之人自个心里有个底儿。
总不至于入席的皇室贵胄、众大臣们及他们的内眷都不识字罢。
张德子还未回话,阿盈又补充道,“不需写得太详细,写上主要的食材用料即可。”
能搬上宴席的,多是御膳房的厨子们的拿手菜,多是密不外传的,如今只写上大致的主要的用料并不会造成他们的厨艺外传,是以厨子也不需过于担心。
张德子随即领命下去办,能够在宴席上上桌的菜品自然不会有什么相克之物,但耐不住入席的宾客自身有碍,皇后娘娘如此吩咐倒也省事。
到了给太后请安的日子,众嫔妃自不敢怠慢,早早聚到凤栖宫,然永宁宫那厢传话,太后身子不爽利,免了今日的请安,嫔妃们倒没急着告退,阿盈便趁此机会吩咐了一番端午佳节的事宜。
宫内每逢年节假日,总是要赏赐一番的,皇上那里的赏赐自然由内务府去办,如今佳节未到赏赐自然也还没有下来。而身为皇后,阿盈却是直接多了,今儿个便按着位分高低每人赏赐了一套头饰,两匹布料,看着不多却是整个后宫的嫔妃们都有。
加起来也算是大手笔,阿盈对她们窃窃私语视而不见,只柔声吩咐道,“距离龙舟宴还有好一段日子,众位妹妹们自个儿佩戴的五毒荷包和香囊也该备起来了,到时候好好打扮打扮,好叫宫内热闹一番。”
众嫔妃纷纷应是,众人不免又闲话一阵,到底有按捺不住的嫔妃,一茜色宫装的秀丽嫔妃神色忐忑地与皇后进言道,“皇后娘娘,臣妾有个疑惑不知当问不当问。”
阿盈功课做得好,又有宋嬷嬷及含霈等人在旁协助,只扫了说话之人一眼,随即得知这是枕溪阁的宁贵嫔,娴雅秀丽,为人亲切随和,按着彤史簿所记载,皇上对其“性”趣一般般,不冷不热的,按着皇上那里的标准,不冷不热的就是个好的。
总之呢,宁贵嫔就不是个爱闹事儿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她被收拢到了昭贵妃手下。
既然不是个爱出头冒尖儿的,那就是被当枪使了,阿盈便浅笑回答,“既是不知当不当问,那边不必问出口了。”
这把宁贵嫔的话头堵住,叫她不知往下接什么才好,别看皇后娘娘说话的语调仍是柔声软语的,其中的意味却是不容她造次。
高贤妃又忙给卢荣华使眼色,而一向爱凑热闹爱说话的卢荣华,也就是降了位的瑶妃如今仍是顶着还未消肿的脸蛋,垂首稳坐不动,整个人都显得恭顺起来,全然没有接收到高贤妃的指使。
无人接话,宁贵嫔没法子,只得硬着头皮道,“皇后娘娘,如今......皇上许久未踏足后宫,叫臣妾们不免...”
宁贵嫔的意思殿内之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会自己去说,而宁贵嫔也知道直白说出口太掉价儿,是以细细斟酌了字句后,才开口,“叫臣妾们不免有些担忧皇上的身子,皇上毕竟是一国之君,不仅肩负着江山社稷更是...您看...”
语音一落,心怀期待的嫔妃们齐齐看向皇后,而阿盈看她们一脸“皇后您倒是想个法子”的神情,心知她们担忧皇上身子是假,想要夺得皇上重返后宫第一夜的临幸才是真。
阿盈嘴角弯起的笑意更深,“众位妹妹的意思本宫明白,你们所担忧之事自然不可能发生在皇上身上,如今边境不稳,想必皇上是政务缠身,也是身不由己阿。”
众嫔妃不免对皇后这打太极的意思弄得有些扫兴,阿盈却是心下暗暗腹诽,皇后还真是不容易,居然还肩负着催促皇上临幸后宫的职责?
不过自那日在凤栖宫过夜之后,皇上确实未曾召幸嫔妃,阿盈视线随即触及下首第一位,一身石榴红工装的昭贵妃,如今昭贵妃身后仍是黏着那团乌漆的血雾,然已经了解始末的阿盈不再惊慌于它,反倒觉得妆容精致的昭贵妃更面目可憎。
视线在昭贵妃脸上过了一圈,听闻昭贵妃亲自出马都未曾邀宠成功,皇上到底如何想的?
但阿盈深知拔龙须的后果,皇上不愿意,她才不会为了表贤惠大度再胡乱试探皇上。
只柔声安抚了诸位“欲求不满”的嫔妃们,“众位妹妹们不必着急,来日方长,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今该好好拾掇拾掇自己才是,省得皇上召见时,叫妹妹们措手不及。”
皇后这一番话亦是有理,至少叫嫔妃入了耳。散了之后,宫内的针线局却是忙碌起来,宫内各处均有嫔妃将布料送至针线局,都是急着赶制新的衣裙。
针线局的管事倒也拿不准安排谁先谁后,不敢拿此事去烦问大总管张德子,只好按着位分高低排先后,便是得罪也得罪不到上头。
而畔春居内,陈嫔还在养病,早早就有凤栖宫跑腿的小太监前来传皇后娘娘的口谕,叫陈嫔好好养病,这些日子不必前去请安,又将赏赐的首饰布料送到。
陈嫔面带感激的谢过,然这小太监一走,陈嫔神色不由忧愁起来,倒叫勺儿瞧见了,“小主忧愁何事?”
陈嫔悠悠叹了口气,才道,“你这一闹,到显得本嫔里外不是人了,如今皇后娘娘赏赐,昭贵妃那里少不得要将我划到皇后一派,我又该如何自处。”
勺儿的伤还未痊愈,亦是拖着病体照顾陈嫔,听完陈嫔这一番话,倒叫勺儿犹如一盆凉水从头上浇下,原来自己所做之事在主子眼里竟是多此一举。
勺儿也不为自己辩解,只安抚道,“小主,这是皇后娘娘提前赐下来的端午节赏赐,宫内的主子们都有,您尽可放心。”
陈嫔点点头,仍是忧心不已的样子,勺儿深吸一口气,端起水盆出去了。
如今畔春居已经不是以往闷热得不能住人的样子,殿内已经摆上冰盆子,新摘的芍药花瓣上还带着露水,殿内燃着果香自然淡雅,早就不需要门窗大开散热了。
才出殿门便看到小卓子立在外头,欲言又止的样子,勺儿知道小卓子想说什么,两人对望一眼,而后各自摇摇头走开了。
阿盈不需处理公务时,便端坐在书房内抄写经书,晌午冯大路竟是到了凤栖宫,后头抬了好几个大箱笼,原是皇上知道她上午赏赐出去一堆东西,这会子给她送补给来了。
谢恩之后,阿盈不免问含霈,“原先本宫赏赐东西时,皇上也都这样吗?”记得看过自己的私库,并不是很穷的样子阿,怎的前脚才赏赐出去,后脚皇上就跟怕她库房被搬空一样送东西来了?
含霈笑笑,“您以前可没这么往外赏赐的,多是叫内务府去办的。”
皇后以前哪里肯多与后妃周旋,每回请安都是草草了事,更别提赏赐东西了。
阿盈表示了解,这几日,她算是弄清了这后宫的女人们总共分为三派,第一大派是昭贵妃一派,第二则是中立一派,第三,就是皇后,孤家寡人一人成派。
竟无一人依附于她,可见她这皇后在后宫嫔妃那里的确没下过什么功夫,如今她也不打算拉拢什么人,保持现在这样简单分明的派系反倒叫她更好判断后宫的动向。
阿盈如今对于这后宫仍是带有几分惧意的,别看现在面对嫔妃们已经开始游刃有余,但这一半源于宋嬷嬷的教导,一半源于阿盈自身强撑出来的。
想要改了自己的性子谈何容易,她不可能立马达到众人期望的那样,端庄贤能,身具一国之母的风范,众人瞧着她的改变,一时可能觉得警惕,但时日长了,难免不被人发现她是外强中干。
是以如今阿盈只得不停鞭策自己不敢放松,不论能不能坐稳皇后的位置,但至少要将身边的人护得周全。
许是觉察阿盈周身气息变换,一旁呆着一直不出声的阿软便扯扯阿盈的袖口,直说自己无聊得紧,撒娇要阿盈给他找玩具,阿盈也不忍告诉他,给你找了你也碰不到它们,能愉快的玩儿吗?
将这事与含霈一说,而含霈听完阿盈想要一些小孩玩儿的玩具,倒是满脸笑意,直直奔入私库翻找,还想着顺带给自家主子再普及普及关于生小主子的事情。
一直绷着精神的含霈都难得放松下来,叫阿盈也松快了些,便带着众人看不见的“小主子”阿软一道入了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