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书斋偶遇 ...
正月虽过,京城的热闹气氛却丝毫没有衰减。如今天下承平已久,三年一次的抡才大典就显得尤为瞩目。举国上下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各地进京赶考的才学出众的举子身上。各家客栈、会馆也被赶考的士子挤得满满当当。酒肆茶馆的说书先生也乘着这场东风,每场除了原本的段子外,另介绍些各地乡试中出类拔萃的学子生员,得了不少赏钱。又有那各家书斋出的历年考试集子,请往年参加过春闱的举子,写些考场心得装订成册大肆贩卖。贾家那点流言蜚语早就被人抛到九霄云外,无人问津了。毕竟再有趣也是别人家的八卦,自家有那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要关心,哪还有闲心管别人的家事。
史氏如今放下一切闲杂琐事,一心扑在小儿子的学业上,每日不断的给贾政熬汤进补,又传令各方一切只紧着二爷赶考。就连贾代善和贾敏在现在的史氏心里都倒退了一箭之地。政儿的前程可是关系到她在府里得地位的!史氏在贾代善失望的眼神中感觉到浓浓的危机,虽然还主持着府中中馈,手中权力也半点没少,但是史氏就是觉得以前奉捧自己的下人都转到贾赦门下,自己威望大减。
史氏性格中偏激的一面被完全激发了出来,世人都有贪嗔痴恨爱恶欲,汝不得解脱,只弥足深陷。史氏出身金陵百年望族,不只在本朝,早在前两朝也是钟鸣鼎食的世家。史氏的父亲跟随太祖逐鹿天下,才有了后来迁十房易居都中的保龄候,保龄候只一子一女,身为家中长女,自小受尽宠爱,后父亲早逝,跟随母亲管家理事也养成了说一不二的性格。她是要什么有什么,没有的,使些手段也能得了。史氏从来没受过这么大的挫折,所以她现在完全将贾赦从自己的归属中切割了出去,贾赦在她心里不是儿子,而是一个鸠占鹊巢的外人!
不同于史氏的信心百倍,贾代善觉得贾政毕竟太过年幼,就是有大才,也还需要再缓一缓才好。所以虽然也指点了些考官的喜好,时政让贾政私□□会,但也隐晦劝他不必把这科看得太重,现在不过是试试水,了解一下考试制度罢了。就是没中,也不可妄自菲薄。这些贾代善都没有避讳贾赦。老大也该学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了。想到妻子史氏的所作所为,贾代善在心里暗暗叹息,好在老大对老二倒是没什么芥蒂的。贾赦早让人在坊市搜寻了厚厚一叠历年科考题记,也不管好坏真假,由乡试、到会试,弄得十分周全,一股脑儿给贾政送去了。贾代善对贾赦此举大为满意。他倒是从来没想过要断了贾政的出路。先不说贾代善尚在,就是贾政出息了,根据科举历来的风俗,贾政也必能认识几个出身、人品、才华相当的人物,这些都可能会是他以后的资源。要是贾政不行,他也没什么损失。
越是临近考期,贾政越觉得压力,他才十二岁,在现代也就是个刚小学毕业的孩子,虽然国子监的馆师说他“仍需再读”言下之意不看好自己这科;但是每次看到母亲眼里满满的期望,听到父亲时不时的提点,他都只能在心里暗暗焦虑,并不敢把馆师的话告诉父母。
贾赦虽然看出贾政的心神不宁,但是他也没兴趣做知心哥哥。红楼梦中对国家朝廷都是模糊处理一笔带过,所以贾赦最近一直在看书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人文,风俗轶事。对比他原来知道的历史竟然出奇的相似。这个名为大雍的朝代一应制式礼仪沿袭旧朝,倒像是宋明清三朝的结合,虽谈不上重文轻武,但世人对有识之士尤为推崇。贾赦对要不要入仕十分犹豫,毕竟他以前研究的都是纯理论的东西,对于实际操作都是由师兄带着浅尝即止。但是贾府的结局像是达摩斯之剑,时刻悬在头上,让他寝食难安。
贾赦踌躇了小半天,还是没拿定主意,索性换了衣服,准备出去走一走。芳茜一叠声的指挥小丫鬟拿了荷包坠脚、扇子佩环,芳茜因为贾赦得了势,如今府里见了都要叫一声“姐姐”,惹得贾赦大笑,一并推了,只说清爽些就好,一应身份物件皆无就出了院子。他今天不适合带着些。
贾赦带着新配的小厮全栓儿和顺儿打马出了正门。和顺儿问了贾赦的去处,便牵着马引着贾赦到了西市坊间。长桥街因着八百年的石桥命名,因各省会馆多建于此地,所以坊间林立着各色书斋,书画古玩店铺,都是风雅的事物。临近大比,各省各地生员云集,显得尤为嘈杂。以前的贾赦是从来不会到里的,西门市的酒肆梨园才是他的去处。
因为人多,贾赦早下了马,让全栓儿牵着。随意走进一家看着清爽雅致的书斋,掌柜也不大声招呼,只是恭敬的笑了笑,挥手比了个请,就自埋头看书去了。自有店小二前来招呼着,贾赦觉得果然是文化人的做派,很有兴致。
“这位大爷,您要买书就在一楼看,若是不买只抄也可以,只是抄书得抄两本,一本您带走,一本留在店里抵作书资。二楼是会客清谈的地方,自有茶水招待。您请自便,有事寻小的就是。”店小二问明了贾赦,将他引到大堂就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贾赦寻了几本本文史通集、论坛略略翻看,正准备拿了其他几本书一同会帐,手却捏到另一只手上。
“抱歉,我本是想拿书,倒是冒犯了阁下。”贾赦伸回手,对着那人施了一礼。
“不妨事,阁下看得如此入神,想来也是饱学之士,可是今科的考子?在下李铭越,字志章。”李铭越今日陪同几个好友,到常来的书斋品茗论政。恰逢几日对经义典籍争论不休,李铭越遂自荐查阅典籍,见到贾赦风毓之资心生好感,又见他是个好学的,起了结交之心。
李铭越是个热情的性子,两个人互换了姓名,见贾赦合他心意,便邀请贾赦上二楼一起闲谈。贾赦暗自琢磨下“李志章”这个名字,忽而笑着点头跟着他上了二楼。
楼上三三两两聚集着不少人,都是有学问的人各自轻声慢语,人虽多却不吵闹。李铭越带着贾赦引荐了他的几个好友。考进窗沿的桌子满当当坐着四人,都是形容出众的年轻人。见到李铭越带着个陌生人前来,都站了起来。
“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钱慎,字逸夫,与我家是世交,也是江南人士。”李铭越抬手一引,是位穿蓝衣的高大男子,眉目深刻,长得堂堂正正,一见便知是个正派人士。
“这位是林辉林厚道,王之涵王悦池,杜仲杜如晦,同是江南人氏,与我和逸夫在路上结识,人品才学俱是好的。”李铭越又分别指了三人。“这位是我在楼下结识的贾赦。”几人见贾赦衣着华丽,气质温雅都有些好感,也不计较李铭越的突兀。互相抱拳全礼,才坐了下来。
因为是初次见面,钱慎几人也不知贾赦品性如何,都没有继续刚才议论的话题,只说些江南风仪。贾赦听他们几人侃侃而谈,谈吐文雅见识不凡,就知道几人出身必定不错。他年纪最小,因而并不贸然多嘴插话,让几人好感更甚。年轻人之间,阶级相当又意趣相投,不过几刻的功夫就熟悉起来。几人正说道江南莲池书院十二景,“莲池初名雪香园,后经历代修缮,园内琼楼、各式奇花珍卉、先秦雕刻陪衬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水之间,因而书院又有“小蓬莱”美称,信步莲池,随处可遇佳境。”李铭越言语间洋洋得意,引为自豪。
“志章兄也是莲池书院的弟子吧?”贾赦清嗅茶香话说的漫不经心,语气却是笃定。好像看出李铭越的惊讶,贾赦又说,“看你如此自豪,分明不打自招。”
李铭越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正准备说话,忽然听见一阵喝骂,又有吵闹声从楼下。二楼众人皆皱眉望向楼梯。李铭越是个呆不住的,立时站起来就看向钱慎,开口说道:“咱们也去看看吧。”几人一起看向钱慎。
钱慎在六人中年纪最大,贾赦也看出他在众人中性格最坚毅沉稳,是几人中领头的,他又和李铭越相交久矣,哪里不知道他生性最好热闹,也点点头,几人遂起身去了。
楼下早围满了人,贾赦见众人都簇拥着一个穿七分新棉衣的男子,那男子手抱着一包麻布包裹。等看清那男子的长相,连贾赦都不由呼吸一窒。那男子生地极艳,面如皎月,眉带风流,眼含嗔情;因是初春,那男子却只穿一件月白色泛旧却洗的十分干净的单薄棉衣,衣物贴着身体,显得男子身姿若柳扶风,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实在是贾赦平生所见第一人!因着生气,两颊生晕更显出一种吓煞人的艳丽!
这般长相,竟是个男子?众人哀哉,无不叹息。被男子丽色所逼,整个大堂一时脉脉无语。
莲池书院的原来在保定,被我移到江南了,罪过罪过。借用一下莲池书院的设定哈。
莲池书院因莲花池得名,古莲池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初建于1227-1234,后因地震而严重损毁,直到明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直到1903年停办,先后存在长达170年之久。(出自百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书斋偶遇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