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议定亲事 ...
-
一场清宴几人兴致都还好,张简安又问两个晚辈的学问。这是贾政的强项,贾政少年心性,被冷落了这么久,能在自己偶像面前坛经释义很是激动,不说能得多少真知灼见的指点,万一能被张大人看上收为弟子……贾政心里又热了几分,说起来是之乎者也头头是道。贾赦答得慢,也不全对照讲义,偶尔有些与经义注解不符的个人观点被贾政一一指了出来也不生气,只是含笑点头。
贾政看张简安听得仔细,更止不住了,贾代善一连给贾政使了好几个眼色,可惜贾政全没注意。贾赦看到了笑的更加深沉,半点劝阻贾政的想法都没有,任由贾政施展。
张简安心里对贾府两位公子也有了个大概。贾政书念得多,但是姿色平平,无章目不识体,只这一点若不狠狠磨砺,以后入了仕也怕是走不远。反观贾赦风韵自成,虽说底子有些薄,倒颇得灵性,性子也不骄不躁,以后或可成材也未知,对贾赦的评价又升了两分。
贾政想到张简安为大哥介绍的必是饱学名士,有些眼热。只是贾代善没开口带上他,他也不可能厚颜自求,所以一心想得到张简安的赏识,却不知道已经得了个中人之姿,不识大体的评价。他也不想想,张简安给贾赦介绍老师是看贾赦是他未来的女婿,有亲自看顾的意思,贾代善心里清楚,所以对让贾政一起进学的事连提都没提。他贾政又有哪里能得张简安另眼相看呢?
宴后张简安和贾代善订下贾赦过府的日子,贾代善亲自把他送出了大门。回到府中已是月上中天,张夫人好不容易等到丈夫回来,也顾不上其他的,挥退了端茶的下人,亲自把茶送到丈夫手上张口就问,“如何?”
张简安深知妻子一直忧心女儿的婚事,放下茶杯也不喝,老神在在的说道:“尚可。”
“你做这样唬弄你的手下去,少来唬弄我,尚可是什么意思?他人品如何?性子好不好?和咱们女儿可是相配?那个贾赦,小时候我倒是依稀看过几眼,就是不知现在是个什么样?”张夫人白了一眼,他们少年夫妻相濡以沫几十年,年轻时在外交际常还颇为得意嫁了个人家,夫君乃名门高士,老了老了却越发看不惯老伴这幅样子。
“人还算实诚,长得倒是一表人才。”
“还有呢?那家里不清不楚的没个正经样子,京中传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贾家老太太一去,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形?”张简安虽然没见过贾赦之前也有些担心,但也不容妻子质疑母亲。
张夫人嫁人几十年自有一本‘夫人经’,不等张简安说话又缓和了口气说道:“我也信老太太的眼光,可淑仪是我的心尖儿肉,看她一点一点长大,我哪里舍得她受半点苦。我是恨不得把那个贾赦里里外外都扒透了,能知道个一清二楚,老爷倒是说清楚些呀?”说到后面也有些哽咽。
张简安想到儿女也大了,心里也有些酸楚,拍了拍夫人的肩膀安慰道:“你急什么,一大把年纪还这么急急躁躁的,也不怕人笑话。”把跟贾赦见面的情形细细分说一遍,又说了贾代善的态度,“人看着倒不差,就是学识底子薄点,我打算让他去叔安那里进学,再看看吧。我这明日且忙,你……算了还是我亲自去说罢。”张夫人娘家姓秦,张简安给贾赦介绍的老师正是张夫人的胞弟,秦宪和。张简安想了一会,觉得还是亲自去给贾赦说合。
“宪和那里?也好,我让端儿也去。”张夫人擦了擦眼泪,心里也相信丈夫看人的水准,到底还是有些私心,再让儿子把把关看个透彻才好。夫妻两个又说了些话儿,方才各自梳洗,总算能踏实睡了。
与此相比,贾代善今天在席上就一直压着火气,只是天色太晚,也不便再拖着贾政说教一顿,才放了两人回院里安歇,见了史氏顺着就撒了出来。责备贾政不通世情,不会看人眼色,想到贾赦今天的表现心气儿才平了些,又夸老大是真长进了,得了一门好亲事。史氏听得糊涂不以为意,张家官做得再大,也是个没爵位的,驳了两句,她的政儿哪里不好了?不就是考校学问时多说了两句?这也是政儿学得好,才能说得多。再说政儿还小呢,以后慢慢教导也就是了。贾代善跟史氏掰扯不清,倒头睡了。史氏翻来覆去想着贾代善睡前跟她说的话就睡得不大安生。这些日子光顾着政儿考试,老大也太得意了些。
好不容易捱到第二天,史氏匆匆伺候贾代善早膳送他上朝,遣人去请贾政。贾政有些意外地听史氏的丫鬟请他去太太那里用早膳。史氏怕他累着,从来不在早上唤他的,也没多想就去了。史氏问过他身体如何,又不叫他念书太操劳,才问起昨晚上是不是说错话,惹老爷生气?贾政想了想没有什么问题啊,他说的都是正经学问,纸上写的书上印的,一字一句都是仔细推敲过得,怎么会错!他倒不觉得在大哥的未来岳丈面前,给大哥纠错有什么不对,文章千古事,如此神圣的事,怎么能明知有错,却不改正呢?
只是可惜张大人虽然欣赏他,还是没开口收他做弟子,总是他学问不够,以后还得更发愤些。史氏听得不明白,索性叫他仔细讲来。贾政老老实实说了,又说了张大人对大哥和他的称赞。史氏听他说起张大人赞他多,赞老大少,心里有些明白也松了口气,政儿不过是老实过了,不知道这是张大人相看女婿,无意中抢了老大风头,也值得老爷生的这场气,回头她亲自给老大说说就好,就此撂下这事不提。母子两用过早膳,史氏用让人送了补身子的汤给贾政,送他回书房念书去了。
贾赦这边照常早早起了,用过早膳,先在书房里写了几张大字,才开始读书写笔记。毛笔字贾赦以前学过,不说顶尖,但是比起原身猫横狗竖的,可是天上地下。不单单是写字,才学、见识、能力贾赦都在一点儿一点儿显出来。
不得不说,贾赦过来的时间太好了。原本贾代善再被史氏挑着不满意贾赦,偏心幼子,对贾赦的管束也从来都是严厉的,贾赦也没胆量挑战他父亲的权威,有那些狐朋狗友撺掇着大错也是一点不敢犯。到贾赦成亲之后贾代善才正式松手放开了管制,贾赦也松了心放得更开,使得贾代善愈加不满贾赦,都成亲了还没个正行,更偏向老二,一直到贾代善死了之后贾赦才彻底放诞无忌。现在一切都变了个样子,贾赦自己愿意立起来,也是身体力行朝着好路走,史氏现在说话行事也谨慎,大面上总是一碗水端平,贾代善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大爷,喝口水。”芳茜看到贾赦停了笔,不知道在想什么,轻手轻脚的走过去请贾赦抽空喝口水。要不是贾赦自己停了,芳茜是不敢出声的。在她看来做学问是件神圣的事,她也希望大爷能做好学问,得到老爷的喜爱。所以但凡进了书房,不管贾赦在干什么都不自觉放轻动作,生怕打扰到贾赦。平时也把贾赦的小书房管的死死的,一纸一笔都不许旁人轻动。
“芳茜,事办的怎么样了?”贾赦接过茶杯,闭着眼抿了一口。
“王管事去看了几次,没什么发现,那旮旯院离大厨房太远,都是单起灶,用度多是隔几日自取,因离得远也和其他下人没个往来,没甚稀奇的地方。要不,再让王管事看看?”芳茜也不清楚贾赦为什么要管北边旮旯院的事情,大爷吩咐她照着做就是。
自从那天立威,贾赦很小心收了几个能用的人,王新旺也是其中之一,他主管园子里花果树木,常在各处走动,探查贾府护院的事却是正好不过。贾赦在贾家能真正信任的只有芳茜,手上几条线都是芳茜扯头,凡事都没有避着她。
“不必了。”太刻意了也不好,贾代善总还有好些年的命,有什么疑问慢慢来就是。正说着,慧珠在门帘外传说史氏身边的丫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