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考校之意 ...


  •   “张世伯,晚辈贾赦。”贾赦面对自己未来泰山不敢含糊,行云流水的行了偮礼。

      张简安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带着笑意虚扶一把,“大公子请起,我和你父亲同朝为官,虽来往不多,但是对你父亲的为人还是敬重的。”

      贾赦一本正经收了笑意,才和贾政一同入了坐,回道:“是,晚辈听父亲说起张世伯年轻时不惧灾异,为万民请命也殊为佩服,实为血性男儿,不输武将。”

      贾赦说的实心实意,张简安年轻时游历西南遇上云贵之地天灾,而当时的云贵两府知府是个黑衙门,与各级衙门层层勾结,京中的一些大佬也是心知肚明,朝廷拨下的救济款被私吞了七成,百姓得不到救治,弄得民不聊生。张简安见官府如此猖狂,借其父威名,连上三道秉天告书慷慨激昂,历数云南官场之黑暗,京师震动,当时的宗皇帝也是随太祖征战四方的铁血皇帝,一怒之下肃清两省官场,只京中受牵连者就达数百人,张简安也因此名动天下。

      外人都道张太傅学究天人,为当世清流泰斗,世人敬重。不过贾赦佩服的不是他忧国忧民之心,而是他能在仇敌四立的情况下杀出一条通天之路!不算已经被处置的云贵官员,当时京城中受牵连的人恐怕生吃了他的心都有。自古伴君如伴虎,这些人只要稍稍动动手脚,下下绊子,一不留意就能让他栽个大跟头,还是爬都爬不起来的那种!可是张简安还是一路高升,到今天已经位极人臣,恐怕这才是这位受天下敬仰的张太傅的真本事!有这样一位泰山岳父,贾赦真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舒心的很呐。张简安称呼贾赦大公子言下之意便是还没有承认贾赦是自家女婿,贾赦倒是厚颜吃定他了。

      “老夫少不更事,只凭一腔热血,莽撞的很,不比你父祖威名。”张简安听到贾赦的恭维倒是摆了摆手,并没有引以为豪的谦虚客套一番,似乎往事不堪回首的样子。

      贾代善也露出笑意,似乎对张简安的称赞与有荣焉的模样。贾赦笑的腼腆,这次却没有谦虚推拒。贾政突然站了出来对张简安躬身一礼,很是慷慨激昂的说道:“张世伯太谦虚了,当年张世伯三书成名天下惊,为国为民,乃我辈楷模。”

      贾赦心里白了一眼,连贾代善也皱了皱眉,当然的事他是知道张家的艰难。张简安很明显是不想多谈当年的事,贾代善都顺水推舟并不开口,贾政真是个没眼色的,难怪在工部当了十几年的郎中都没挪过窝,贾代善怎么会教导出这样的半截子成品?平时看着挺聪明的,一到关键时候就犯蠢。

      张简安笑了笑,开口说道:“听说二公子这科也要进试?真是后生可畏,我像二公子这般大的时候还只知道混玩。二公子好学之名我也是听过的,大公子想必也不差?”张简安赞了贾政一句,又回过头看着贾赦,这话明着是问贾赦学问,实际是问贾赦志向。贾政听张简安转过话头问起贾赦,虽然知道是应有之意,还是有些遗憾不能多聆听张世伯教诲。

      贾代善看看贾赦又看看张简安,他对老太太定下的这门亲事也是满意非常,贾家武侯出身,一向和文官没什么瓜葛,这次好不容易能借着张家在文官清流站一脚,以后贾家由武入文也能徐徐图之,对贾家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时也提起了心看着贾赦作答。

      “晚辈不比二弟,正经学问学的少,只爱看些杂书,倒是叫父亲为难了。况且先老太太去世,祖母亲自抚养晚辈长大,晚辈已立志为祖母守孝三年。”守满孝是原身的决定,贾赦这时候挑出来也是个说法。看张简依然一脸笑意安抚着胡须,顿了顿又带着豪气回道:“大丈夫横行天下,当百无禁忌。晚辈平日只求慎其所立,日后能顶立门户足矣!”

      “大公子纯孝之人。”张简安对贾赦的孝顺很赞赏,对贾代善夸赞了一句,贾代善自矜的笑了笑。只是听贾赦的模棱两可的口气,追问道:“大公子要顶立门户其志不小,只是,大公子无权无势该当如何?时不我与又当如何?若后世子孙不孝又如何?”

      贾政本来听到贾赦立志守孝三年,想到自己满打满算只守了两年就要考试,闹了个红脸,又听张简安夸赞贾赦纯孝,自觉十分尴尬坐立不安,被贾代善瞅了好几眼,只能强撑着不动声色,后来想到春闱乃是立业大事不可耽搁,又镇定下来,心里还是有些别扭。听到张简安连发三问,一面看着贾赦,一面想着若是自己该如何应答。

      张简安这是明白的考校了,贾赦知道对张简安这种人瑞,靠小聪明从来得不了好的,坦诚的孩子总比自作聪明的孩子更得大人的喜爱,沉思一刻便道:“晚辈无所事事十几年,最近大病一场才算是幡然悔悟,又得几位好友教化,颇有善意,正对张世伯所问,一点浅见,世伯勿怪。”张简安示意贾赦但说无妨。

      “晚辈十几年勿修德行能为,何谈权势?天机不测,抑而伸,伸而抑,晚辈居安思危,天亦无听用其伎俩矣。且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此乃其二。由来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自先而施于后者。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此乃其三。”

      贾赦话说得光明正大,贾代善听得十分意外且欣慰,自己的儿子自己能不清楚么,虽然这些日子他冷眼看着大儿子处事不再像以往那样糊涂,但是能把话说得这么漂亮,想来是真的发愤图强了。果然,贾赦接着便有些羞愧的说道:“晚辈无为日久,现在也只望勤能补拙,日后不至行差踏错,不负尊亲期望。”

      张简安听了点头,不管贾赦是听别人说的,还是真的大彻大悟,能说出这番话,就证明贾赦不是个笨蛋。这比他预期的要好上不少,贾赦要真是个憨货蠢物,他是怎么都不肯把嫁女儿过来的。对于贾赦说自己无德无能,避而不谈第一个问题也不在意,张简安对贾赦这种诚恳的态度非常满意,现在听贾赦说的坦然,倒觉得他很有自知之明,肯学踏实,人只有心明才能身正,这心放下一半,言谈之中也更慈和,便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贤侄能有这番明悟想来也是吃了苦头的。”

      他对贾家年前的事也留意过,关系到女儿未来夫家张夫人也在各夫人堆里打听许久,贾家这么多年偏爱幼子也不是新闻,瞒不了人的。好在这次前来贾府,贾代善的态度明确,贾府总是要交到贾赦手上的,这就够了。张简安心里沉吟一会,像是打定了什么主意,说道,“贤侄切不可妄自菲薄,只是现在天下承平,文章仕途才是出路,就是大家子,身上没个功名也难免让人看轻了,听贤侄谈吐,想来也有些根基在,贤侄如今师承谁家?”

      贾代善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张简安是有心提点贾赦学业,忙到“我名下原有国子监的监生名额,老大原来无心,只好给了幼子。犬子如今只在家念书写字,我倒是想过些时日找个开明的夫子好好教导。”国子监的监生名额是史氏私下直接给了贾政的,那时候贾代善也没反对,现在却不好明说。好在老大大病一场,没了恶习,现如今每天只读书写字,说起来也算不难看了,想到这里贾代善也有些得意,总还是他教导有方,能让浪子回头。

      “既如此,老夫倒是有个人选,那人虽没什么功名,学问却是一等一的,小儿也是常在他坐下听讲,更难得的是为人开化,似贤侄这般从头倒立的,倒不好寻个迂腐严厉的先生,束缚太过恐失了向学之心。国公意下如何?”张简安这番安排也是煞费苦心,端看以后贾赦自己能不能成器。

      “学问上的事张大人说好,定然不错。那就多谢常德兄了。”两人虽同在禁中都是简在帝心之人,但是张家一脉深得任重,为人谨慎,与贾代善这样的勋贵常保持距离,现在能和张简安拉近关系,贾代善也十分欣喜,连带对贾赦也更满意。只有贾政一直端坐陪客,少又能插嘴的时候,与之前贾代善每次请客,自己比大哥总是风评大好出尽风头,自觉失落。以前可不就是贾赦和贾政掉个个么。贾政不是没有感觉的,以前老爷总是更关注他些,而现在即使他才是能给家里挣荣耀的人,老爷似乎也更重视大哥些,明明以前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贾政慢慢低下了头。

      贾赦也连忙谢过,知道自己的婚事八九不离十也很满意。张简安怕贾赦一时不适应,倒是又提点了几句,“贤侄既有心想学,也不必急于求成。都说成家立业,你还年幼,为时未晚,何愁前路无明?”

      谁还没有个年少无知的时候?其实如果不是贾赦自身有问题,张简安也不愿轻易毁约,一则,毁婚多是女子名节受损,二则,当初定下婚约的总是自家母亲。现在贾赦既然有心向上,人品也算差,贾代善又是个清明的,以后再有自己帮衬着,他一个未来国公府继承人也不算辱没了自家爱女。

      张简安的话几乎就是许诺了,以贾代善之精明如何听不出来,当下就要贾赦去置办席面,又让贾赦、贾政作陪,留张简安用膳,张简安也不客气,未来女婿总是多多了解才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