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转机 ...

  •   “这是……给我的”小全子望着眼前这碗炒饭,嘴里不断地冒口水。饭粒金黄,似是加了鸡蛋,里面还有火腿丁、香菇丁、玉米粒等,不但色泽绚丽,香气更是袭人。“是,还不快吃。”怡宁答道,卷起袖子朝水桶边走去。天,这水桶真是重,那些太监真是都该千刀万剐,竟然让一个小孩子提这么重的桶。小全子见状,连忙跑过来:“姑姑,不行的,你不能提这个,我自已来就好了。”“闭嘴,给我去坐着吃饭,其他的事少管”听得一声吼,小全子只得捧着饭碗乖乖地呆在一边,到底是小孩子,没两下就被眼前的食物勾去了心神。坐在那狼吞虎咽起来。

      玉棠劝阻无效,只得一起帮忙,合着两人之力,顿时轻松了许多,没多会,小全子吃过饭也来搭手。可到底都是半大的人,粗重活做的少,约莫一小时左右,怡宁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只得稍停,三人坐在台阶上休息,小全子一脸感激:“今天真是谢谢两位姑姑了。”怡宁反驳:“叫姐姐。”小全子愣了愣,顺从喊道:“谢谢两位姐姐。” “等挑完了再谢吧。”怡宁揉揉肩膀,把手甩了甩问小全子:“你明天还要挑水吗。”小全子忙摇了摇头:“张公公说罚我挑三天就行了。”三天,那就是说他之前已经挑了两天了,难道手上惨不忍睹。怡宁不由叹了口气。小全子似乎没发现怡宁的伤感,望着地上的空碗犹自回味:“姐姐,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炒饭呢。”那当然,这可是扬州炒饭,乾隆吃了都说好的,虽然仓促之中,准备不充分,可也算不错了。想起以前罗全也很喜欢吃扬州炒饭,心头又是一叹,笑道:“你喜欢就好。”

      正说着,突听一阵脚步传来,不多时,一个和小全子差不多年纪的小太监出现在面前,两方相见,都觉得有些意外。只听见小全子喊了声:“小行子。”接着走上前去把那后来的小太监拉过来对怡宁道:“姐姐,这是小行子,是我朋友。”然后转头对小行子道:“这是我刚认识的两位姐姐。”小行子听后对怡宁和玉棠行礼道:“两位姐姐好”怡宁也点点头回了个礼。看这太监的年纪跟小全子似乎差不多大,望过来的眼神也有些忌惮,怯怯地半天不敢动作。小全子忙拉了拉他:“两位姐姐人很好的,没事的。”听后那太监才放松了些,从身上掏出个白面馒头递给小全子:“给,今儿的剩菜不多,只藏到这个,快吃吧。”说完边卷袖子边走到缸前,一看之下,大惊:“这,怎么挑得那么快,平常不是还没一半吗?”小全子回说:“是这两位姐姐帮我挑的。”望着小行子的举动,怡宁不免对这太监好奇起来:“你们认识很久了吗?”小全子答道:“嗯,我们是一起进宫的。”怡宁笑笑,有个好朋友陪在身边,看来小全子还不算是太孤单。接下来,四人合力,总算是赶在落日前将水缸挑满了,而此时怡宁也快累趴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怡宁经常趁找书的时候去看小全子。话说这小全子跟小行子真是难兄难弟,摛藻堂里小太监不多,宫中的生活又是压抑沉闷的,一些大点的太监受了气没处发,只得找这些小的出气,因此两人身上老是伤痕累累,其间又受罚挑过几次水,你帮我挑,我帮你挑。怡宁看在眼里也是无计可施,自已也是自身顾不得的人,如何能帮他们俩呢。想了半天,决定教他们俩认字。虽说识了字不一定能出头,但不识字一定出不了头,宫中有头有脸的太监基本上都是粗通文墨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那就争取改变将来吧,只希望他们能撑到那一天。可怡宁没想到的是,第一天教他们写名字竟然就有一大发现,小全子的名字叫李全,这没什么问题,而小行子的全名竟然叫顾问行,康熙年间的敬事房总管太监啊,现在竟然窝在这儿被人又打又骂,这命运的大起大落还真是神奇,有这么一个把兄弟,小全子的未来应该不会很差吧。怡宁欣慰地想。

      八月初五,这天正是小全子的生日,怡宁一大早起来就忙开了,这里没烤箱,蛋糕自然是不能做了,只有做寿面了。但面条搁久了会糊,从永寿宫到摛藻堂说近也不近。想来想去,还是做干拌冷面最好。先把面条放进锅里煮,熟后捞起沥干。放入黄瓜丝、熟肉丝、绿豆芽,再拌上用芝麻酱、醋、香油等混成的酱料,一道三丝冷面就完成了。一旁的玉棠闻着香味道:“想不到主子做菜的手艺这么了得,这面跟那天的炒饭我还没见过有厨子做过呢。”怡宁笑笑:“我也只会做这种小东西而已,你要真叫我炒菜做饭,肯定是一塌糊涂。”

      怡宁以前有一段时间狂迷张爱玲的小说,对她那句‘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特有感触,趁着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就拉着邱云准备去学烹饪,可到那儿一看到大堆人每人拿着把大铁锅抡啊抡的就泄了气,自认没那份腕力,最后退而求其次,选了面点,做些点心小吃也算沾点边吧。可怡宁现在却有点后悔,早知道要来这连个烤箱都没的地方,真不如学做菜呢。不过,以她在这的身份学了貌似也没用。

      “今天是你生日,这个就算是寿面吧,一定要吃完啊。”怡宁对小全子道,顺道也分了小行子一碗,可两人捧着都不动筷。怡宁问:“怎么了,不想吃吗,还是觉得不好吃?”他们这时候的人吃的都是汤面吧,也不知道这种他们习不习惯。小全子忙摇了摇头道:“不是的,只是,我从来都没吃过寿面。”怡宁惊讶:“你以前在家也没吃过吗。”小全子捧着碗,脸上俱是落寞:“我老家在泉州,家里很穷,小时候天天吃的就是红薯、窝窝头,面条太稀罕了,过年也不一定能吃到。等我到了8岁,家里连红薯也吃不起了,所以爹娘才送我进宫,想着有条活路,不会饿死。”小行子在旁点点头:“我也是。”听得怡宁心一酸,眼泪又快出来了,忙眨眨眼睛,用力拍了拍小全子和小行子的肩头:“好了,过去的伤心事就不要再想了,从现在起,每年你们过生日的时候我都做寿面给你们,好不好?”“真的吗?”怡宁笑说:“当然是真的,不过现在,你们先把手上的吃完吧。”

      吃过面,怡宁开始考查他们的功课,因为怡宁不能天天往这跑,所以一般都是隔个三四天才来,其他时间就得靠他们自已了,所幸两个人学起来都很勤奋,一个月的时间一篇三字经已经教到了四分之一。“姐姐,你看,你上次教的我都会写了。”看着小全子兴奋的脸,怡宁不禁有点恍惚:‘姐姐,我这次得了第一名,老师特地当着全班的面夸我哦。’那是罗全几岁,是一年级的时候吧,那时的他就是这个样子,兴奋地眼睛都直发亮的表情。胧朦中,仿佛那时罗全的小脸跟小全子现在的脸重合了,怡宁不禁抬起手摸着小全子的头。蓦然,手上摸到的不是软软的短发,而是光秃秃的一片。怡宁一惊,顿时清醒过来,忙缩回手对小全子歉意道:“对不起。”小全子笑笑带着几分了然道:“姐姐是把我当成你那个弟弟了吧。”怡宁点点头,惊讶他敏锐的心思,或许宫里的人都这样吧,时时都得揣测着上头的心意,没点眼色劲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我跟他真的那么像吗?”听着小全子好奇的话语,怡宁又点了点头:“嗯,不只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就连名字也一样。”“真的,跟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要是我能见见他就好了。”怡宁苦笑:“我也很想,但恐怕没那个机会了。”小全子安慰道:“姐姐不用难过,等你以后出宫就又可以看见了。”怡宁摇了摇头:“就算出宫我也看不见,可能,我这辈子永远也不会再见到他了。”小全子一惊,脑海里起了不好的联想。想问又不敢,还是旁边的小行子问了出来,小心翼翼道:“姐姐的弟弟,不在了吗?”怡宁明白他们的潜台词,道:“他还活着,只是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他见不到我,我也见不到他。”

      气氛一时陷入僵局,半晌,小全子道:“姐姐不用伤心,我相信姐姐一定会再见到你弟弟的,等他长大了,一定会来找姐姐你的。”怡宁被他坚定的语气逗笑了:“谢谢,希望如此吧。”“嗯,一定会的,反正我跟他长得一样,在他没来之前如果姐姐太想他的话,就看我睹物思人好了。”睹物思人,怡宁不觉笑喷:“这个成语可不是这么用的,你当自已是东西啊。”小全子挠挠头:“反正意思差不多嘛,睹物睹人都是睹嘛,而且我会动,比物品好多了。”说完,怡宁再次笑喷,旁边的小行子和玉棠也乐了。宁静的后院,飘出一阵阵轻笑声,友情亲情都在这笑声中慢慢地滋长着。同时,也吸引了另一个陌生人。

      怡宁从食盒中拿出酸梅汤道:“你们也都累了吧,先休息一下,喝点酸梅汤吧。”小行子道:“这就是酸梅汤吗?”“嗯,你没喝过吗。”小行子摇头:“我们只是看张公公他们喝过这东西。”像冰镇酸梅汤这种东西在这里一般都是主子们才能喝的,再来就是有点权势的大太监,像他们这样的小人物当然是分不到嘴的。怡宁边递汤给他边道:“那你们今天就多喝一点吧,把它都喝完,不过,这汤里没冰,可能味道要差一点。”小全子喝了口道:“哇,酸酸甜甜的,好好喝,这都这么好喝,那加上冰块不是更不得了吗?”“那当然,冰镇酸梅汤可是清凉消暑的最佳饮品呢,要不怎么各宫的主子们天天喝,还有一首诗专门就是写它的呢,好像在什么燕京杂咏里,不过我早忘了。”怡宁边喝边随口说着。

      这时,身边突然传来一阵声音接口道:“梅汤冰镇味酸甜,凉沁心脾六月寒。挥汗炙天难得此,一闻铜盏热中宽。”怡宁听后忙点头:“没错没错,就是这首,我总记不起来。”说完才发觉有异,连忙回头,只见一个年轻男子正从不远处徐徐踱来。相貌略显瘦削,但清隽温雅、悠然脱俗。还没等怡宁细看,一旁的小全子和小行子已经赶忙放下碗跪下来请安了:“纳兰公子吉祥。”怡宁听着,一个名字脱口而出:“纳兰容若。”也只有他才能配得上如此气质吧。纳兰容若微感诧意:“你认识我?”怡宁忙跟玉棠也跪下请安,随即回道:“我,奴婢只是随口猜的,还请纳兰公子不要见怪。”纳兰容若摆摆手道:“都起来罢。”对怡宁笑笑:“随便猜猜都能猜中,你这丫头还挺厉害的嘛。”说完越过怡宁,看向院中,只见地上摆着两个长约一尺半,宽约一尺的木托盘,盘中满载细沙,上面还留有隐隐字迹,问道:“这是谁的?”怡宁忙道:“是奴婢的。”边答边以眼神暗示其他人别开口。“你在教他们认字吗?”“公子误会了,我们不过随便拿它来画画图,打发一下时间而已,并不像公子所想的那样。”怡宁小心回道。

      宫中能识字的太监都是经过挑选的,选中后会送往长房官学,即内务府所属太监学校,学习满文、汉文和蒙古文,要求能够识字,粗通文墨就可以。怡宁不知道私下教授这种情况算不算是犯禁,宫规没提过。为免多事还是不要声张的好。纳兰容若听后也不追究:“罢了,我也是随口问问。”转头凝视怡宁:“不过,你会汉文该假不了吧,那首酸梅汤的诗。”“奴婢也只是略懂皮毛而已。”“是吗,《燕都小食品杂咏》可不是一本很出名的书呢。”听着像质问,可语气里竟透着一股戏谑的意味。怡宁无奈答道: “那首诗是奴婢无意中看到的,上面只略微提了提它的出处,奴婢早就忘了,还多亏了纳兰公子的提醒。”这次怡宁可真的是没撒谎,当初她在现代时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介绍酸梅汤的文章,里面就引用了这首诗。一瞄而已,确实是早就忘了。怡宁心中直打鼓,这宫中个个都是人精,话一出口都是祸,还是避免他再问的好。

      想及此,连忙盛了一碗酸梅汤出来递给纳兰容若道:“纳兰公子呆了这半天,一定口渴了,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喝碗酸梅汤解解暑吧。”纳兰容若笑笑,接过喝了一口,半晌,神色稍异:“这酸梅汤怎么好像跟平常的不大一样。”“可能,是没放冰块的缘故吧。”可纳兰容若好像并不满意这个答案,摇头道:“不是这个原因,这里面有一股很特别的香味,很熟悉。”说完闻了闻,又喝了一口细品:“嗯,没错,是桂花,这里面加了桂花对不对。”怡宁点头:“嗯,奴婢的确是放了一些桂花进去,这样可以增添酸梅汤的香味,去暑热的效果也更好,这个是奴婢自已做的,是不是不太合公子的胃口?”纳兰容若复又摇摇头:“口感酸中带甜,浓醇的酸梅香味中透着淡淡的纯柔花香,我觉得很好,你做得比宫中御厨做的还要好。”怡宁忙摆手:“公子太过奖了。”在现代自已的手艺或许还算不错,可在这个全国厨艺精英汇集的地方,恐怕连打下手的资格都不够。纳兰容若道:“我说的是真的,没想到酸梅汤加上桂花竟然会有如此风味,真是特别。”纳兰容若连连赞道。

      好不容易把这尊瘟神送走,怡宁终于舒了口气,道:“为什么纳兰容若会来这个地方。简直要被他吓死了。”小行子接口道:“纳兰公子每年的这几天都会来这一次的。”“咦,为什么?”“因为纳兰公子的表妹进宫后就是在摛藻堂当差的,可惜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所以纳兰公子每年快到他表妹忌辰的时候都会来这凭吊。”怡宁惊讶不已,“你说他表妹去世了,不可能啊,他表妹不是……”怡宁说到一半及时刹车,把良妃两个字生生的又噎回了肚子里。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纳兰容若的表妹不是良妃,而是另有其人,这野史果然是不能信。可是……,怡宁又发现一个疑问,问小行子:“你说纳兰公子的表妹在这当差,这里不是都是太监吗,宫女也可以来这吗?”“以前这里太监和宫女都有的,可后来改了规矩,只许留太监了。因为来这取书的人多,比如陪皇上读书的一些宗室子弟,宫女在这就有些不方便了。像刚才的纳兰公子,他就是进宫来陪皇上读书的。”“原来这样”说白了就是怕这些贵族子弟跟宫女有私情吧,难怪当初钮钴禄娘娘反对她来这,大概就是怕自已会碰到他们吧。怡宁想着不由轻笑。

      这次的事怡宁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偶然,并没放在心上。人生中经常都会碰到许多的偶然和意外,有的没什么,可有的却足以改变人一生的走向,而这次,它是否会给怡宁已成既定的命运带来变故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