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南唐李璟 ...
-
公元943年后晋天福八年
冬
入冬后,后晋同契丹的关系持续恶化着,频频传来的消息让天子脚下的汴梁城蒙上一层可怖的阴影。
十一月,杨光远秘密召回其子单州刺史杨承祚。晋帝石重贵知杨光远心怀异志,赐以玉带、御马、金帛加以慰抚。
十二月,杨光远暗中勾结契丹,以晋主石重贵负德违盟,境内大饥,公私困竭为由,建议乘此攻之,则一举可取,赵延寿亦劝之。
契丹主耶律德光信杨光远之言,征调燕云诸州兵五万人,拨归给降将赵延寿。
朝廷得知契丹与杨光远联合举兵,遣使在南乐筑城并设置德清军,征调附近各道的兵力,以防备契丹。
至此,后晋契丹兵戎相见已成定局,战事一触即发。
【李璟】
公元943年
三月。
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保大,册立王妃钟氏为皇后。
七月。
李璟遵循烈祖李昇懿旨,任用其弟,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金陵尹燕王李景遂为诸道兵马元帅,徙封为齐王。天平节度使、守侍中、东都留守鄂王李景达为副元帅,徙封燕王。
宣告中外,约以传位。
公元944年
正月。
南唐中主李璟致书闽帝王延曦、殷主王延政责备二人兄弟相互征讨。王延曦引唐太宗诛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等故事自比;王延政则复书斥责南唐篡吴。南唐遂与殷绝。
三月。
朱文进、连重遇杀闽帝王延曦,朱文进遂自称闽主,进据福州,称臣后晋。连重遇总领六军,收王氏宗族五十余人,皆杀之。葬闽主曦,谥曰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同月。金陵
“陛下”,一把娇媚的声音传进帐里,“陛下,你已经三日未上朝了,该起了”。
来人伸出一只仿若白玉的手撩起遍纹银线海棠花的轻纱帷幕,帐中的淡淡香味让她只想再躺回上面,依在心爱之人的身边。
只是现在不行。
她伸手轻轻碰了下背对着自己侧睡着的人,“陛下”
那人发出轻缓均匀的呼吸声,正熟睡着,钟婵音终究是不忍叫醒他,便坐在床边看着。
“皇后娘娘”,身后传来一声焦急的轻唤,来人是梁公公。
钟婵音不满地瞟他一眼,又看向熟睡中的人,伸手准备叫醒他。皇上却一翻身便坐了起来,光脚踩上了白玉如意祥云纹的地面,睡眼惺忪地不知道望着哪儿出神。
“启禀陛下,大臣们已候着了”梁公公赶忙提醒,只是这皇上李璟仍旧不紧不慢,没听到似的不发一言,只挥手示意他退下。
待梁公公退下,钟婵音将整个身子凑过去,柔声道,“陛下,该去上朝了”
李璟侧过脸看向她,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虽说他们早已经是夫妻,可钟婵音还是害羞地低下头。
“朕不想上朝,就想陪着你”,李璟淡淡开口道,这温柔深情的一句话足以使任何女人心动,她自然不例外。
李璟从床上站起身来,一头乌发轻散开,月白丝质的长袍寝衣直垂下来,曳地而行,尽显雅致风流。钟婵音脸微微泛红,上前几步帮他更衣,“陛下三日未上朝,南面的闽国出了这样的大事儿,建州的王延政不知会有什么动静,一会儿啊那帮老臣定是有大把道理要讲,陛下可有想法了?”
他略微蹙眉,扫了一眼眼前的人,“不谈这个”。
钟婵音自知失言,便沉默着替他穿朝服,李璟开口道,“对了,一会儿下朝朕去凌妃那儿用早膳”,钟婵音不解地望着他,笑吟吟道,“臣妾已经让小厨房准备了陛下平日爱吃的小菜,陛下一下朝就可以吃了,何必去凌妃那儿,那么麻烦”。
他神情不变,只淡淡笑说,“朕宠你,可也不能总冷了凌妃”
听了这话,她一下两颊绯红,含情脉脉地望着李璟,似嗔非嗔,“陛下可得记得说的话,别去了凌妃那儿就忘了臣妾”,说着作势难过起来。
说话的功夫,已经穿戴完好,李璟理了理头上的金冕冠,几步走上前由身后揽住皇后,“好了好了,朕要去上朝了,别耍小性子啦”
钟婵音哪里是真生气,此刻正心上抹了蜜似的,被爱人揽在怀中。
她自小便跟着李璟,从太子妃到如今的皇后,这些年了,皇上的后宫人也不少,但除了她和凌妃,都是些小角色,皇上一年也不见得会去一次。
她哪里需要害怕,那些话不过是寻常的打情骂俏罢了。对于后宫中的女人而言,皇上的恩宠就是一切,而她是最不缺恩宠的人。她是有自信的,皇上是爱她的。
只是她此刻若是稍一侧脸,便能看见自己心爱之人的表情。不同于她的满脸幸福,李璟是一脸漠然的,仿佛刚才那些动人情话不是由他口中说出。
李璟走后,她才又唤人,随即五六个着粉色宫装的宫女拿着一应用具鱼贯而入,一一站定。走最前头的,步伐轻快盈盈带笑的便是钟婵音的贴身侍女芷钰,不过十五的年纪,皇后近身的事全由她张罗。
钟婵音命她梳凌云髻,加以精致繁复的海棠玉钿,最后簪一支金累丝镶玉双鸾点翠步摇,垂五彩玉,又坠一对白玉滴珠耳环,日光下看着清雅温婉却又不失尊贵。
几番收拾打量,方才走至门口,院中的十几株垂丝海棠叶茂花繁,丰盈娇艳,又夹杂了几株西府海棠,正值花期,浮花飘香,美不胜收。
“今年的海棠开得真好,我记得去年刚住进瑶光殿时都没有这样好”钟婵音莲步走近,立在树下喃喃道。
“娘娘喜欢的花,自然会开得好,有句诗不是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吗?我看换成海棠更好”,一路跟着的芷钰灿然一笑道。却不想钟婵音眉头一皱,看她道,“什么诗不好,偏拿这首来晦气”
芷钰一下明白过来,连忙回道“娘娘恕罪,奴婢愚钝,只是见娘娘花容,比过这海棠千倍,所以......”。
钟婵音不等她把马屁拍完,便低声出笑,手指轻点了下芷钰的脑袋,“你呀,老爱说些好听的话来唬我”。
只是话才说完,钟婵音就一下思绪飘远,表情有了细微变化,连芷钰轻唤的几声娘娘都未听进,过来许久才开口道,“许久不去绿苑池了,带上点鱼食,我们去坐坐”。
芷钰问道,“娘娘不是...不喜欢那边吗?”
钟婵音莞尔一笑,看她一眼,“所以本宫才要去”
芷钰不解,但还是略微欠身道,“是,娘娘”
绿苑池位于同心殿左侧,同心殿是先帝最爱的顺妃娘娘的住所,现下并无人居住,往右穿曲水长廊是皇上平日看书休息的怡和殿。
绿苑池中注入碧波清水,又引数千红白、大正、昭和锦鲤,四周叠太湖石砌成假山,又设迂回曲折的山洞,可通山顶一座重檐六角的访幽亭。池的四周只植翠竹,水上另设有涌翠亭,两边汉白玉栏杆游廊,细长曲折,连接两岸。
池上横卧一座小型的白石拱桥,钟婵音侧坐其上,一袭水蓝色白蝶牡丹绣纹裙装,映衬在水中,仿若牡丹开于水面。池中各色成群的锦鲤围在下方,争抢鱼食。
芷钰拿着装鱼食的小瓮同钟婵音闲话着,又有两个着粉色宫衣的使唤宫女遮阴摇扇。
不多会儿,钟婵音便觉得乏了,命两人退下,远处候着。只留芷钰,钟婵音十四岁时嫁给李璟,第一个想到带去的丫环便是她,芷钰是绝对信得过的。
钟婵音目光看向远处,那是一大片茶花树,只是花已经谢了,只剩满目的绿叶。而顺妃娘娘生前不爱花草,只爱翠竹,因此这绿苑池过去又被宫里的人叫成“竹海园”,只是顺妃意外过世后,宫中人大多觉得晦气就不愿来这里。
“有时候本宫觉得自己就像是这池中的鱼,每日望着石桥,盼望着有人停下扔点鱼食。终于有人扔鱼食后,却必须得同周围的鱼去争去抢。”钟婵音缓缓开口道。
“娘娘怎么会这样想?”芷钰完全相信皇上的真心,她都看在眼里,“在这皇宫里,皇上在意的只有娘娘啊”
钟婵音摇摇头,“是啊,这皇宫里没有,可宫外有”
“宫外?”
“你忘了吗?那片白山茶,是皇上去年回来后兴师动众弄出来的,全是蕉萼白宝珠。年初大雪的天,皇上来过好几次,就盼着那花开,偏偏又不遂他的心意,只开了不到一月就都谢了。”钟婵音嗤笑一声,“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罢了。”她继续痴望着,“他从前是喜欢海棠花的”
芷钰轻声道,“娘娘,那山茶花不也都谢了嘛,现在开得正好的是娘娘院中的海棠。皇上知道娘娘喜欢海棠,总是留意着和海棠花有关的一应玩意儿送给娘娘,这样的心意别人可是求不来的”。
“我知道,可是心里还是有些不安”钟婵音收回目光,眼神坚定了几分,抬眼看了芷钰一眼,笑笑道,“我累了,回去吧”。
行至半途,便遇上正欲去凌妃宫中通报的梁公公,行过礼后,钟婵音命其他人退下,只留他二人和芷钰。
“公公近日的差事可还轻松?”钟婵音笑问,梁公公低头回道,“谢皇后娘娘关怀,奴才谨听娘娘教诲”。
钟婵音笑笑,随即面色稍沉,正色道,“教诲谈不上,只是皇上近日国事繁忙,烦心的事儿能免则免,公公说对吗?”
梁公公应道,“这是自然,娘娘放心,该办的事儿奴才都记着,一刻都不敢忘”。
钟婵音拨弄了几下护甲,抬眼瞟他一眼,见梁公公恭敬地低头等话,便轻声道,“那就好,差事做好了自有你的好处,公公是明白人”,梁公公忙应承几句,便说还赶着知会凌妃皇上用膳之事,钟婵音颔首点头,命他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