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昨晚因为噩梦没睡好,林玲儿今日状态不佳,好在她没课,但这不代表可以呆在家。
一起床,母亲已准备好热腾腾的小米粥和几样小菜,林玲儿真的就只负责吃。每每这时候她就巴不得赖在家里一辈子。虽然听父母唠唠叨叨的时候很想搬出去一个人住。
用过早餐后,林玲儿将昨天的事情告诉父亲:“爸,您听说没有?我们初二的一个老师因为补课被举报了。”
林贤倒没太惊讶,“听说了,不是还有记者来了?”
“是啊,昨天教育局来我们学校调查,我也被找来谈话。”
“是吗?这种情况下问什么你都说不知情,反正和自己无关或者涉及到这类事情的就不要瞎掺和。”
“哦……爸您别说,有些老师做得确实不太对,你说学生年纪这么小,补课能起什么作用。有些更过分,上课时不讲,留着补课的时候再说,这分明就是让人不补不行啊。”
“社会风气就这样,有时候家长也有责任,太望子成龙,有些还求着老师补呢。”
“还有这样的?看你和我妈当面都没把我送去补课,照样还是很聪明。”林玲儿只有在极亲近的人面前才会这样说话。
林贤听到这儿笑了,顺便感慨女儿长大好像就是一瞬的事儿。
当初因为夫人何玫,也就是林玲儿母亲头胎流产,原本就羸弱的身体经过这一打击后身心俱疲,何玫更是整日郁郁寡欢。时日渐逝,试了很多求子方法仍是没有起色,夫妻俩甚至做好了领养的打算,渐渐心态也放轻松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没过多久便怀上了林玲儿。
所以林家父母对林玲儿又宠又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父亲无疑是宠她的那一方,林玲儿自己也觉得和父亲的感情更亲近些。
如今女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不再是当年那个仍然架在他肩膀上的小女娃。
回忆,真是回忆。
————
下午四点,正是下午茶的时间。可是因为坐班,谁都不能乱动。因为没课,作业也已经批改好,林玲儿偷得闲和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闲聊。
他们的办公室是一个年级组一层,都在办公楼里。按科目划分办公室,语文组的一个办公室,数学组的又是一个办公室,依次数过来,林玲儿她们英语组在第三间。
初二有十二个班级,英语老师统共有七名,几乎每人要带两个班级,尤其是最近有休产假的,有些甚至要带三个。
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性,只有一名男性。年龄最大的今年刚满五十,最小的就是林玲儿,明年才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本命年。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这么多女人聚到一起。
但终究不能敞开聊,因为上午他们都收到了一条短信,要求下午务必严守上班纪律,有领导要来视察。
突然一位老师刚下课回到办公室:“各位......领导来了……刚看到刘校和王校他们一群人,好像往我们这栋楼走来……”
“听说有大领导来噢……”说话的是号称“百事通”的吴欣慧,人如其名这个词一点都不适合她,全校的八卦事就几乎没她不知道的,也不知道她是去哪听来的。
有人问:“终于来了……坐的我屁股都疼了……慧姐,到底是哪个领导来呀?”
“教育局长,刚看到了。”刚下课的老师接着说到。
“哇哦!听说那可是我们榆惠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小姑娘们,你们还不赶紧坐好,说不定他待会来我们这儿走一圈,看中了哪个姑娘呢。”吴欣慧继续发扬她的八卦精神。
“慧姐说得在理,我妈还指望我飞上枝头当凤凰让她过好日子呢。”
在坐的都笑了起来。
林玲儿虽然没表现出来,但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吴欣慧的话有些物化女性,并不是每个女人都只看重男人的钱和权的。
不一会儿,办公室又安静来了下来。
林玲儿自去年毕业后来该校教书到现在都没见过这个大家口中的陈局长,因为她只是个小老师,开会一般都是中层领导以上才参加。
听父亲说三十来岁,但都这年纪,还没成家,如此身份找另一半并不困难,该不会很风流吧……
————
陈森经过考虑后决定还是借着视察高考工作的名头到榆惠中学走一趟,敲山震虎。
随行的还有一名副局长和高招办主任。因为临时决定,他也不要求听什么汇报,直接就实地走访。
这是陈森到任以来第一次到榆中。他主要查阅了高三年级学生的试卷和作业,到教室巡查老师和学生上课情况,询问学生学习情况,接下来就是到办公楼检查老师的到岗情况。
校长刘爱群在前面为他们领路。整个办公楼一共有七层,最顶层是校领导办公室,第六层是高三年级组,第五层是高二年级组,依次下来。
陈森决定一层一层看上去,没有电梯。
一楼情况良好,没课的老师们都坐在座位上要么批改作业,要么在备课,陈森看到此景,甚是欣慰。
接着到二楼,林玲儿这时正好出来上洗手间。没想到一出门,倒把她给愣住了。
眼前这一伙人莫不就是传说中的检查组?她怎么这么幸运,这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别人都看到她,这时候如果退回去就太不礼貌。她赶紧灵机一动,主动上前喊了一声,“领导好。”
为首的一个年轻男人向她点头示意,“你好。”
“领导,这是初二年级组办公室。”接下来榆中校长刘爱群做介绍。
林玲儿很识相地退到边上,与这一行人错开。好大的阵势,林玲儿心想。
不知为何,快下班时,办公室主任让她留下来,待会一起去吃饭。
提到饭局,林玲儿第一反应就是想推辞,一来她实在喝不来酒,二是她在酒桌上不知道该说什么,重点是她讨厌这样的场合,觉得自己是人民教师,又不是陪酒的,为何要在这样的场合卖笑。
虽然不想拒绝领导,但她还是艰难地开了口:“那个……主任……我可以不去吗….我不会喝酒,”
主任看了一眼林玲儿,笑着说:“没事,不会喝酒没关系,就只是吃个饭而已,不用紧张。”
鬼才会相信这话。
但领导都这样说了,林玲儿还能再拒绝吗,去就去罢,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到时候她坚决不喝就对了。
陈森作为教育局长,就因为教师有偿补课这事是不需要亲自到榆中,但为了引起各学校的重视,他觉得还是走这一趟。
校领导见上级第一次莅临检查工作,都知道是为着什么。
对于教师补课这事他们有时候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人主义的思想在里头,但很多确实不知情,毕竟学校这么大,补课又都是私下进行。
没想到这次闹这么大,居然把记者都找了来。
度不准领导此时的用意是什么,都在担心自己事后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或是做得不够好,各自都暗自捏一把冷汗。
陈森怎能察觉不出来他们的心思。
此行目的已经差不多,也没必要做得过于紧张,便对旁边的孙爱群说:“孙校,在你的带领下,榆中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大家有目共睹,无论是教学水平还是校园风气。”
刘爱群连忙说:“这都是领导您的英明领导!”
“榆中是我们县重点,姚书记和吴县长十分关注我们的发展,而且我们也要起到表率作用,希望我们再接再励,扬长避短,类似补课这样的问题要扼杀在萌芽状态,树立我们校园更加良好的风气,让我们榆中的发展越来越好。”
孙爱群连忙在一旁点头。
行程结束,校领导坚持要留陈森他们下来吃饭,他原本想推辞,但这帮人果真是教书育人的园丁,把吃饭一件事说得比天都大,好像不去吃饭都对不起他们似的。
罢了,毕竟这是新上任没多长时间,头一回来,也不失为一个增进感情的机会,随他们去罢。
————
在县中校领导的簇拥下,陈森一行人来到了凯达酒店的丽江包间。
他很意外,包间门口站了四五个年轻姑娘。在办公室主任梁琦的介绍下才得知她们全是该校的老师。
陈局长的第一反应是:我县的人民教师什么时候这么年轻化了。
几位美女齐声说:“各位领导好。”
一道这么靓丽的风景线,让眼前的男人们如沐春风,一下子就从工作模式切换到了娱乐模式。
陈森微笑地回了礼,“你们好。”
说话的同时顺便用眼睛扫过这几个女老师,都挺年轻。其中一个穿薄荷绿连衣裙的肤色很白,还有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这是男人的本能,凭外表看女人。他始终觉得这个女孩面熟,但不晓得自己有没有认错人。
林玲儿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和陈森接触。这时候的他看起来比白天更意气风发。
不知道是谁提议,要男女间隔着坐,更让林玲儿没想到的是,她坐到了陈森边儿上。她原本有些不自在的姿态此时变得更拘谨,就感觉旁边放了颗定。时。炸。弹。
“男的喝白的,女的喝红的,领导您看行不行?”孙爱群问坐主桌的男人。
“就依孙校的。女生就随意吧,想喝什么就喝什么,就当大家一起聚聚了啊。”
陈森另一侧坐的是孙爱群,所以倒酒的任务便落在了林玲儿的身上。
比起喝酒,她不知道有多乐意倒酒。酒过三巡,校领导就开始接连不断地敬陈森,空杯的速度实在太快,有时林玲儿在一旁才刚把酒瓶放下又要拿起。
林玲儿一边倒酒一边想:原来当领导的不仅要有能力还得酒量过人。
这些人分明就是白酒当白开水喝来着。数杯酒下肚,人家陈局长仍然面不改色。
正在往酒杯倒酒时,陈森突然开口对林玲儿说了句:“我可以自己来。你多吃菜,别饿着了。”
如果林玲儿识相,这时候就应该说“能为领导倒酒是我的荣幸”或者是“为领导倒酒一点都不觉得累。”
可偏偏她只说了句实话:“谢谢领导,我没事的。”因为她只想说这句......
旁边的孙爱群听到了这对话,怎能放过这调动气氛的话头。“我们陈局长就是会怜香惜玉啊。”
于是立即有人接过去说道:“小林可是我们初中部的美女,985北京高校的高材生,前年才毕业,来我们这儿还不到两年。”然后又转向林玲儿:“小林,陈局长这么照顾你,应该敬领导一杯啊!”
听到这句话,陈森确定自己没有认错。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林玲儿最怕的就是这句话,可是自己的领导发话,哪能无视。
不知道谁这时开始起哄“坐这么近,交杯!交杯!”
林玲儿心想别看这群人平时看起来都正经八百的,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后这么放得开。
她很是郁闷,自己这么极力隐藏,怎么就成了焦点了?她只得举起装了红酒的高脚杯,“领导,我敬您一杯,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
“美女敬的酒我一定喝完。”陈森用杯子碰了下林玲儿的高脚杯后便一饮而尽。
“谢谢领导。”
“我也谢谢你。”谢谢当年的举手之劳。
随后迸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经过这次饭局后,林玲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领导几杯酒下肚后一般都比平时工作和蔼可亲。
就校长孙爱群来说,以前总觉得他高高在上,虽然面带微笑但还是给人一种距离感,不料今天,他还主动和林玲儿说起刚工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就像一个长辈一样。
人到底有多少面?
————
饭局散后,各自领导都有车接送或是开车来。林玲儿暗想,这群人酒量真不是盖的,尤其是那个陈局长,喝了这么多仍然能保持那么清醒。
她没车,也不想麻烦别人蹭车,于是准备走路回家。
她喜欢这种感觉,夜晚吹着风一个人散步,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她也经常这样,经常遇到朝她吹口哨的年轻小伙。
有种解脱的感觉,不过她对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局长不知何来的好感,感觉他平易近人,颇具风度,没有领导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