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章 ...
-
由于还在比赛期间,短节目前三名的记者会上并没有人会不识相地问些太过尖锐的问题。叶渺只需要表达出“能获得好成绩很开心”,“四分多的差距并不大,不会掉以轻心”,“会着眼未来,好好努力,不负祖国人民的期望”类似这样的意思即可。
黄经理在记者席一侧看着叶渺回答问题时,一人凑到他的耳边小声地报告了一件事情。
黄经理扭过头看了看那个人,“叶渺的舅舅?叶渺没有母家的亲戚不是吗?”从叶渺十三岁被万通赞助以来,他的身世就被万通调查得一清二楚。现在叶渺有了一些名声,万通更是上下打点,花了大力气安抚了他的那一帮七大姑八姨,怎么现在又冒出来一个亲舅舅来千里认亲?
那个工作人员也表示他对那位“舅舅”的身份存疑。
黄经理想了想,吩咐道:“叶渺现在要比赛,分不得心,你先想办法把那个舅舅稳住,别让他出来瞎蹦跶,等比赛完了再说。”
而叶渺这边还有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一位记者站起来,提问道:“叶渺选手您这一年表现都非常出色,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花滑的最高水平。当然,您今天的短节目更是优秀,不知道您的父母会对您的表演打几分呢?”
记者的话音落下,原本笑得轻松的叶渺在那一瞬间放下了自己的笑容,有些回避镜头地用手抚抚自己的鬃角。
一旁的负责人狠狠剜了一眼负责审核题目的下属。
恍然大悟的下属也恨不得把自己拍死到当场。这个问题原本非常普通,但奈何叶渺的身世并没这么普通啊……
那位记者其实是一个资深的社会新闻采编,平时忙得脚不沾地,对叶渺这样的明星选手也不过是只认得脸的程度,这回来参加这个发布会,不过是因为他们社会版的一个大的广告商用了叶渺的代言,因此指名要求他们版面给他留一个位置。没办法,他只能临时准备了几个最简单最讨喜的问题来充数。
当他问完,看到叶渺脸上的表情,并感受到会场莫名的氛围时,他自己心里也咯噔一下,觉得可能搞砸了。
只见叶渺半垂着眼睑,摸了摸面前的麦克风,在一阵“噗噗”的声音之后,直视着那位记者说道:“我开始学滑冰都是因为我的父亲,他为了我真的付出了一切,我相信,如果……他今天能看到,他也会很开心的。”叶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得很清楚,看到记者领会后仿佛有些懊恼的表情,便歪了歪头,笑道,“当然,他从来都对我严格要求,所以今天的表现也许他只会给我六十分吧……”一边说,还一边吐了吐舌头,逗乐了许多在场的人。
负责人松了一口气,打手势让主持人赶紧收场。
但不等主持人说话,叶渺低了低头,又凑到话筒前,说道:“至于我的母亲……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她对我会是怎么一个看法,我只希望,她如果看到我的节目,能够开心。”一路说着,一路看向远处进行录制的镜头,扯开一个微笑。
当天夜里,叶渺的这个微笑就被特写进了各大媒体最新快讯之中。
“世界冠军的悲惨身世”之类的话题永远都是媒体最最热爱的。
一夜之间,叶渺在“天才花滑选手”“努力勤奋的三好青年”等等头衔之外,又被加上了“不屈拼搏的孤儿典范”这一名头。
于是,挤占体育大幅版面、偶尔在娱乐版面插花的叶渺,如今竟然也有了向报纸社会版面进攻的势头。
严宇看着网上那些或怜惜或质疑叶渺的声音,严令黄经理等人务必看好叶渺,至少在这段比赛密集的时日不要让某些不知趣的媒体打扰到他。
黄经理这边挂了严宇的手机,马上就往伍德的房间走。他到底只是个经纪人,有很多他跟不到的地方,就得麻烦伍德他们了,所以,跟教练通好气是很有必要的。
敲开了伍德的门,黄经理一走进房间,便看到米兰和韩平熙坐在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叶渺和费德兹吃晚餐。
看到黄经理过来,叶渺等人便一一和他打招呼。
叶渺笑着对黄经理说道:“黄叔,你吃过饭没?”
黄经理点点头,下意识地看了看叶渺面前的饭菜。
五色的杂粮饭、看起来还算新鲜脆口的蔬菜,这些都还可以,但有一盘白花花的肉丝可就不大好。
黄经理忍不住指着那盘肉丝问道:“这是什么?也太寡淡了。”虽然他知道叶渺一向喜欢清淡的饭菜,但这种看着就完全没有佐料的油汪汪的肉丝想都知道有多难以下咽。
“用麻油和生蛋黄泡过的鸡胸肉丝。”叶渺一边回答,还一边热情地夹了几根到盘里的空白处,“黄叔要尝尝吗?”
黄经理在听到叶渺的回答后,就皱了眉头,再看费德兹在吃进肉丝时的表情,立刻摇了摇头。
“那东西几乎没有什么味道,不对,应该说叶渺他们这些饭菜几乎都没什么味道,连那炖汤也是——料倒是足,但油盐几乎没有。”韩平熙摇摇头道。
米兰察颜观色,大概知道他们在聊吃食,便插话道:“这些菜能提供大量热量还不易发胖——黄先生你配的营养师还是不错的。”
黄经理闻言,大惊道:“这是我们营养师做的?”要知道,当初派这名营养师过来,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擅长运动员膻食管理,另一方面还因为他在厨艺方面也很精通。严宇不希望在任何一方面委屈了叶渺。
叶渺看着黄经理一脸为难,安慰道:“但凡要精确提供运动热量又不能发胖的食品,不管你怎么做,都不大好吃的。”这里每一份食物里的各种成分都是经过计算的,这种用量杯、天平以及各种公式来制作的东西,本来就没打算具备满足人味觉的功能。
韩平熙感慨道:“我还以为像我们跳舞的得保持身材,才会吃这些东西,没想到你们运动员也得吃得这么精打细算的。”
“我们搞花滑的,一副好身材不但能在冰上舞得好看些,更是完成难度动作的根本。特别是跳跃,但凡重上一点或者肌肉的位置变了,重点和旋转轴心都得再改,稳定度就无法保证了。”叶渺解释道,“平时还好,但在比赛期间,不要说吃东西摄取的成分了,就连喝下的每一口水、要走的每一步路,伍德他们都恨不得算好——毕竟,花滑实在是一门需要高精准度的运动,但凡一点偏差都会影响比赛时的状态。”
黄经理听了叶渺的话,想了想,找了个理由先从伍德的房间退出来,之后又想办法调了两个保镖过来帮忙守着叶渺。
这是一个繁忙的赛季。这之后的短短三个月中将会有三个重大国际赛事在等着叶渺,绝对不能出岔子。
就在这样紧张的备战状态下,全国选拔赛的男子单人自由滑比赛正式开始了。
在前往场馆的大巴里,叶渺窝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听着音乐。
密集的行程让他的身体有些不堪重负,只靠着精细的饮食和身体管理吊着一口气。
他抱着怀里的肥猫玩偶,开始昏昏欲睡。
坐在他一侧的两个人互使了个眼色。
“啊!”一个人忽然大叫一声。
叶渺蹭地坐起来。
另一个人拍拍那个人的肩膀,捏着嗓子道:“臭小子,小声一点儿,可吓碎我的小心肝了?”
那个人大声地回答道:“说什么呢,给你开个玩笑,别娘娘腔个没完啊……”
因为场馆入口有媒体守着,冰协强烈要求所有选手必须乘坐同一辆大巴前往比赛,好让记者们拍到几张华国花滑运动员一起凛然赶赴赛场的照片。
因此伍德和米兰此时只能坐在后面的教练用车里。
面对突如其来的刁难,叶渺没有办法,只能调大耳机的音量。
但两个人的声音实在太大,连耳机里的音乐都压不住他们的说笑声。
叶渺又忍了忍。
两个人却说得越来越大声。
苏金雨在一旁看得闹心,正想站起来说话,却被一个人抢了先。
“你们说话小声点,别吵着别人。”一位二十出头的男子站到他们面前,和气却坚定地说道。
大叫的那人看了他一眼,笑道:“哟,这不是刘畅言师兄吗?兄弟可想死你了。”说着,就要上手搂过去。
刘畅言一手撑住他的肩膀,“这两天不是见过?”
“只是合乐和比赛时见过,都没好好说过话。”那人仿佛很热络地说道,“自打你被退回省队,这都多少年没和兄弟们好好聚聚了?等今天过完,我做东!你可一定要赏脸啊?”
刘畅言点点头,接着说道:“好兄弟,我这两天累得很,就想在车上睡一觉,你们就小声一点……做你师兄这么多年,你也清楚我这受不得人吵的毛病。”
那个人脸色顿时有些不好,正想说些什么,又发现车上一些女队和双人的选手正在注意这边。华国体育界除了以成绩定输赢,对辈分也是十分看重的。这“师兄”二字是他喊出来的,现在就得照着师兄弟的规矩来。
把那两个人按了下去,刘畅言就势坐到了叶渺的身边。
叶渺看着他,点了点头,“刘师兄好。”
刘畅言也点点头,倚着靠背,闭上了眼睛。
刘畅言大叶渺六岁,叶渺和他并不在一个教练手下呆着,两个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交汇,留给叶渺的印象只是“队里有一个滑行不错的刘师兄”罢了。
刘畅言在国家队算个异数。
华国队的传统是能多早上四周就多早上四周。比如当年的欧阳光在青年组时,就凭借早早掌握的两种四周跳叱咤冰场多年,遗憾的是,升入成年组后却因为滑行、表现力不足而频频遭到裁判的压分,之后不久又由于年纪小时强上四周积累下的伤病爆发,也就慢慢沉寂下去了。
而刘畅言的父亲本身就是个花滑教练,家里就有冰场,从小就由他的父亲带着训练。他的父亲早年在扶桑住过一段时间,学得一手用刃极深的滑行技术,也就全都教给了刘畅言。但刘畅言在凭借出挑的滑行被选入国家队后,却由于发育等原因,迟迟上不了一个稳定的四周跳,自然也就得不到重视。
直到叶渺升入青年组,刘畅言还得和小他许多的师弟们一起争夺参加世青赛的名额。随着国家队擅长跳跃的苗子一个个地冒出来,刘畅言连参加B级赛的机会都渐渐地少了。等到叶渺十六岁夺得世青赛冠军,在成年组挣扎多年都未有显著成果的刘畅言从国家队退回了省队训练。
在这之后,被自己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的叶渺再也无暇去关注刘畅言的消息。一般而言,被退回省队的运动员几乎没有能坚持一年不退役的。更何况,他的家乡还是一年到头不见冰雪的南粤。没想到,到了今年的全国选拔赛,他居然还能被推出来做为南粤代表参加比赛。
叶渺有些想要与他搭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大巴里经此一闹,变得安静极了。
寂静的氛围一直持续到汽车抵达场馆。
车外聚集了一堆记者与粉丝。看到大巴到达,一群人便立马围了过去,只由工作人员拦住,堪堪留下一条小路。
运动员们陆续下车,车里总算有了些人声。
刘畅言起身时,与叶渺点了点头,道了声“加油”,便跟着大队伍慢慢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