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七章 ...
-
世锦赛赛前发布会可谓人山人海,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奔着孙兰儿去的。男单这边记者人数相对而言并不太多,但是依然有许多太极国的媒体纠着叶渺和费德兹不放。
“请问您二位对现任的教练有什么看法?”太极时报的一个女记者如是问道。
叶渺和费德兹对看了一眼,同时对着话筒笑道:“他很好。”
“我和米奥都是背井离乡、为了提升花滑的技术而必须长期生活在非母语的异国,伍德不仅教会我们四周跳乃至所有高超的滑冰技术,还总是很温柔地关心着我们的生活,对我而言,他就是我在枫叶国的父亲。”费德兹发挥了斗牛国天生深情的天赋,将这一番话讲得声情并茂、闻者落泪。
“我完全同意里尔……选手的话。”叶渺叫惯了费德兹的小名,差点忘了加上他的敬称。
“您二位都是现役选手,这注定您二位总要代表各自的国家互相争斗。”一位男记者跳起来,再次指名费德兹回答他的问题,“但您和叶米奥却依然共享一个教练,就没担心过会发生一些状况吗?”
费德兹的前任教练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却一直忽视了当年还没出成绩的费德兹。他一直被耽误到了十八岁,才遇到了肯用心培养他的伍德。因此“偏心”这个问题一直是费德兹的逆麟。
“当然会有状况,比如说大卫在比赛期间从来不能穿任何与我国或华国国旗颜色相似的衣服——虽然他挺喜欢红色和黄色的。”费德兹的话引起一片笑声,“或者万一我们抽签抽到了一块儿,那可怜的大卫和爱德华就得劳燕分飞,而不能一起跟我们在等分台合影了。”在那种情况下,米兰等分伍德守人是早就说好的分工。
男记者发现自己的问题被费德兹晃了过去,便不甘心地再次向叶渺提问,“您的积分在本赛季一路高涨——目前世界排名已经超过了费德兹选手,请问您对您的同门费德兹选手有什么看法?”
叶渺无视了男记者一长串的铺垫,只是轻轻地展开眉头,笑道:“里尔……选手是一个非常有天分又努力的人,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有时候我甚至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他和我一起练习,我才会站在这里。”
费德兹闻言,扶着身前的话筒,笑道:“不用谢,兄弟。”
叶渺笑出声来,与身旁的费德兹握了握手。
不多时,又站起来一位脸尖得像锥子似的女记者,尖声道:“我们知道枫叶国这回也派了非常强大的选手前来比赛,而您的教练也是枫叶国人,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叶渺已经有些厌烦太极国人一直围绕伍德下套了,便皱眉道:“大卫教练和他的团队是非常专业的跨国教练团队,我相信他们——对我而言,伍德俱乐部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我的家人一样亲密而可靠。”
这时主办方似乎也觉得这种追着咬人的情形太过难看,便开始将提问权交给太极国以外的媒体。
工藤信树等人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国外的媒体对伍德这个已经入选花滑名人堂的教练没有恶意,却非常热衷于询问各位选手对于对手的看法。各位选手便竭尽全力地称赞了所有的对手。
于是,发布会的后半场和乐融融地结束了。
黄经理却依然非常不满。那些太极国的媒体简直比华国的狗仔还难缠,发布会结束后还死死粘着叶渺和费德兹,一个劲地问一些毫无营养的问题,而应该出来保护选手的安保和志愿者行动却非常麻木迟缓,若不是他带着几个身强力壮的工作人员护着,恐怕叶渺得整个溺死在记者们的口水里。
而这也导致在之后的公开训练中,叶渺的状态非常不好。
于是第二天太极国的所有电视台都在不断地播放叶渺训练时不住摔倒的画面,还总要配上太极国选手朴恒在跳跃成功的场景。
“朴选手发挥稳定,表现力更是精妙非常,简直是世界第一!”电视中一个专家口沫横飞地称赞着,“他为我国豪取三个名额的可能性简直是百分之百。”
“真是荒谬。”黄经理听说时,从鼻子里喷了一口气出来,“这个朴恒在连大奖赛分站赛的前三都没拿过,还妄想拿世锦赛前两名?”世锦赛规定,在只有一人参赛的情况下,必须取得前两名的成绩才能为祖国取得三个参赛名额。
“也难说,当年太极国足球队是怎么在世界杯上拿到八强的?”陈总教练摇摇头,“还是小心为上。”
而伍德这边也是一肚子怨言,“那个太极国的选手怎么回事?训练的时候总是凑到你和里尔的路线里,结果搞得合乐都没办法专心……”
米兰已经跟伍德一起向冰协反应情况,但明显无法立即解决。所以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叶渺和费德兹根本无法安心训练。
比赛的副馆是可以供选手练习的,但只要叶渺和费德兹在那里上冰,便总会有人在他们的滑动路线出没;而叶渺一伙人在太极国也是人生地不熟,根本不可能自己寻找冰场练习。
最后在华国花滑队和斗牛国官员的联合施压中,叶渺和费德兹得以在副馆闭馆之后重新上冰,再做一次合乐训练。
这时,灯火通明的副馆引起了孙兰儿的注意。
她因为要应付媒体采访而晚归,却在路过副馆时,疑惑地问道:“这应该是闭馆时间了吧?”
她的教练表示时间到了,但为何没闭馆他也不清楚。
孙兰儿一时兴起,决定过去看看。
三年多前,她一举炒了她的教练和经纪公司,现如今她的团队以她马首是瞻,自然是不会反对她的任何决定的。
走入场馆的孙兰儿,一眼便看到了冰场上不停跃动的叶渺和场边上大喊大叫的伍德教练。
伍德有个习惯,当他的学生在冰场中表演时,他会在外面跟着做关键动作,还会大声地提醒,哪怕选手聚精会神表演时根本听不进他的任何话语。
但是他总还是这么做。“至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冰场中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总还有人陪着练习……”
叶渺为了增强体力极限状态下的身体应激反应能力,戴着一个厚厚的口罩合乐。口罩阻断了他的大部分空气,让他有种快窒息的感觉,手脚沉得快要舞不起来,耳边却一直传来伍德“跳起来、跳起来、跳起来!”的声音。
跟随而来的陈总教练等人也跟着给他打拍子。
跳完最后一个联合旋转,举起手,摆出最终姿势,叶渺在音乐终了的那一刻一把扯下口罩,大口呼吸,整个人跪到了冰面上。
“哦,亲爱的,别趴在冰上,快起来,把身体动起来。”伍德在场边大力拍掌,就像在呼唤一个刚学会走步的小婴儿。
意识恍惚的叶渺向着掌声源头一步步地走过去,终于一头扎进了伍德的怀里。
伍德拍着叶渺的背,替他顺气。
缓了好一阵子,叶渺这才直起身,对着伍德道:“真是累死我了。”
伍德伸出手,揉了揉叶渺的头,笑道:“真是个好孩子。”
叶渺挠挠头。
米兰这时过来接手伺候叶渺喝水擦汗的工作,让伍德能继续监督他的大弟子合乐。
孙兰儿站在观众席高处的入口上,看着下面那一小群热闹的人们,面无表情。
曾几何时,她也是其中的一员。
如今,她的教练胖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但依然中气十足地带着他的学生各地征战,抢占各处花滑高地。
而她在解约后的两年中,除了太极国内的几场冰上秀,几乎不进冰场,直至一年前被太极国冰协三催四请地重新穿上冰鞋训练。
太极国攒了多年的人品好不容易出了孙兰儿这么一个天才,在得瑟一阵之后发现了后继无人的重大问题,为了冬奥会的名额,也只能用尽手段逼孙兰儿重新出山。
孙兰儿这些年在祖国被捧上了神坛再也不能下来,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妥协。
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在枫叶国冰场上跌爬滚打、只为赚取冰协参赛各额和赞助的小女单。她早已想不起当年上冰时的勇气和不屈,甚至连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的激动也快要遗忘了。
打磨多年的身体对于滑行和跳跃的记忆仍在,她依然是那个动作标准表现魅惑的花滑女王,但是再也没有人在她的身旁大喊大叫,让她摔倒了爬起来。
“这不是摔倒,你没有摔倒过——也不允许任何的摔倒。”现在她的身边全是这样的声音。
其实从拿到金牌的那一刹那,她就累了。不管是被迫的还是自愿,她心里的冰场早已融化在一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
完全没注意到观众席上动静的米兰从叶渺胸前取下测量体能的仪器,将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
叶渺抬头擦汗时无意地看向观众席,不期然地与孙兰儿对视了一眼。
孙兰儿在伍德俱乐部也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叶渺总是能从众人嘴中听到孙兰儿的各种事迹,其中包括她的天分、她的努力和她坚强的心志与开朗的个性,当然也包括了她夺金以后的种种作为。
“我并不清楚她为什么会离开我们。”安娜莉与他说,“但很明显,奥运会之后的她对训练越来越厌烦。虽然陪在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但她却越来越沉默。”
孙兰儿向叶渺点了点头,便带着人走出了训练馆。
叶渺看着一旁依然投入的伍德,只是低下头,摸了摸围栏上的肥猫玩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