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楔子2 长安星 ...
-
楔子2 长安星
十六年后,景龙四年六月初二,长安城。
中宗暴死于神龙殿,韦后秘不发丧,召集诸位宰相入京,于长安城驻兵五万,自揽朝政。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草拟中宗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帝,由韦后主持政事,免除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职务。
六月初七,年仅十六岁的殇帝即位,改元唐隆。
不久,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延秀等人劝说韦后杀殇帝,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并立安乐公主李裹儿为皇太女,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安乐公主惧怕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与诸人合谋除去他们。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自潞州归长安,私下召集智勇之士,与太平公主合谋铲除韦后一党。
六月二十日夜,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领羽林军等于玄武门外,待凌烟阁前鼓声大噪,带领羽林军冲入太极宫中,准备斩杀韦后。韦后惶恐,携侍从逃入飞骑营中。
—————————————————————————
夜空忽然被无数光亮划破,流星散落如雪,它们正急速地坠向皇宫的方向。刹那间,宫城内点起如盘龙般蜿蜒曲折的宫灯,将整个皇城照得恍如白昼。
一时间鼓声大噪,撼动了整个长安城,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他们点灯披衣,撑起临街的窗户,伸出头来向皇城眺望。巡夜的武侯喝令百姓紧闭门窗,不准他们窥视皇城。没有人知道今夜的皇城发生了什么事,只有寥寥数人看着天上那轮被流星掩去光华的月,一句意味深长的长叹:“要变天了。”
醉汉从酒肆左摇右晃地走出来,他看了一眼天上的月,月色朦胧,似也带着三分酒气。长街的另一头忽然传来飒飒的马蹄声,醉汉一个摇晃,想要回头去看,双脚却如泡了水的麻花,瞬间失了劲道,一头栽了下去。只听“咯吱”一声,手掌如花蕾般绽开,醉汉闷声一哼,疼得面色惨白。刚才的酒气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抱起那近乎被马蹄碾为齑粉血肉模糊的手掌,险些将自己的舌头咬断。
只有那么一眼,醉汉瞥见那抹绝尘而去的身影,一个鲜衣怒马的女子,有寒冰般发光的珠子坠在脚下,如一阵急速的风,在又如一柄出鞘的剑。
这一人一马自西门入得掖庭宫,横穿守卫森严的皇家之地竟如入无人之境。
马鞍上那垂坠的水晶珠子,以及她手中那只有半掌大小的白玉令牌都是一种危险的信息,太平公主的府邸细作——凌波女。今夜,她们活跃在大唐皇宫的每一处地方,为的就是在此番诛杀韦后一党的行动中能够为太平公主拔得头功。
当那女子在太极殿前勒住烈马,摊开手掌,向南牙卫兵出示玉牌时,她凌厉的目光已是落在太极殿中,除了士兵以及守灵宫女,太极殿中空无一人。
隐在纱笠下的容颜有些疑惑,她唤起一名士兵,嗓音如天上那已带着剑气的月华,凉入心扉,她只问了两个字:“韦后?”
“刚......才临淄王带着羽林军冲入太极殿,韦后逃向了飞骑...... ”
“嘶——”马啸划破长空,女子调转马头,如一柄离了弦的箭,冲向了飞骑营的方向。回旋的风撩开了她笠上的白纱,只那么一刹,士兵瞥见了一个深目、高鼻、肌肤若雪,有着明显胡人血统的美貌女子,就像拓印一般嵌进他的心里,那女子美得凌厉、张扬却又有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飞骑营中的羽林军尚未有所反应,便感觉到一阵飒踏的风向这边逼来,马蹄的“哒哒”声由远及近,营中忽然扬起一阵眯眼的风尘。能够察觉有一道急速的光自眼前一闪而过,紧接着便是银针落地而可闻的寂静。
所有人都紧盯着那女子的手,没有人知道她是如何办到的——那颗原本还高高挂在韦后脖子上的头颅竟已落到了她的手中。女子包起头颅,收剑,上马,整个动作有序而利落,没有丝毫慌张。
看着女子自眼前飞驰而过,薛崇简的嘴角露出毫不掩饰的笑,他对着身旁的临淄王李隆基说:“想不到你我费了那么多周折诛杀妖后,却还是被我母亲的家奴抢了先,真是不值,不值!”李隆基端坐于马上,深邃的眸子定格在那女子的背影上,随后淡淡一笑,不甚在乎。
正当上官婉儿香消玉殒,宗楚客、武延秀等人被斩杀殆尽之时,韦后的头颅已被悄无声息地送入了太平公主府。
卧榻上的美貌妇人抬了抬双目,秋波流转,飘到那颗曾经与她说笑,与她私语,与她攀比的高贵的头颅上。幼时的玩伴,少年的知己,如今也只是一颗丑八怪的头颅,太平公主嘴角向上牵了牵,柔柔的缓缓的嗓音问:“是谁拔了头筹?”
“是凌波女云涉。”
太平公主笑意难掩,张扬的笑声响彻整个公主府。
只有一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