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比武 ...
-
再次醒来的时候他躺在自己的床上,旁边玉儿哭得梨花带雨,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
此语一出,周围瞬间安静。半晌,凌虚说,我在想你可能没死。周围再次安静。
萧柯硬挺挺的躺倒,心想,怎么交了这样两个朋友啊。
一天之后,所有人站在大殿上,萧柯从每个人面前走过,因为师父叫他指认那天晚上打他的人。这时候,忽然有个人小声说,你最好聪明点,不然我还要打你。
萧柯说,那好吧。
然后这人被关进了柴房。其他人都没事。
下午练剑,凌虚说,你就是根基太差,才被人打。练到我这样就没人敢欺负了。
玉儿在一旁做个鬼脸,吹牛。
这天,他们一起回去,门口挤满了人。凌虚走过去,问,怎么回事?有人说,昨天下午正殿供奉的一本南华经不见了。现在在大家的房间里搜查。
晚上的时候,萧柯跪在正殿前。清逸说,说,为什么要偷南华经?
萧柯说,不是我。
清逸拿起戒尺啪啪就是两下,打得萧柯哇哇乱叫。清逸又问,为什么偷南华经?
萧柯说,没有!
啪啪,又是两下。
凌虚站出来说,师父,真的不是他拿的,昨天他和我还有玉儿一整天都在一起,不可能是他。
清逸说,你怎么就知道不是他?他就不能趁上茅房的时候去偷?
玉儿说,就是不是。我说不是就不是!
玉儿是清羽的侄女,所以在武当谁都不怕。她最看不惯的就是阴阳怪气的清逸。
凌虚说,那师父以为他为什么要偷南华经呢?
清逸没想到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会这样问,一时语塞,说,我不是他,怎么知道他为什么要偷呢?
凌虚又说,既然你不是他,你又怎么知道他要偷呢?
清逸顿时语塞,他没想到一个孩子说话竟有这样的机锋。他吼道,你是师父还是我是师父?再说经书确实是从他房间里搜出来的。这样还能抵赖?都给我关到柴房去!反了,连师父都敢顶撞!
凌虚淡淡的说,我却知道一定不是他。说完转身就向柴房走去。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低年的几个部。而凌虚和萧柯都被关了十天。
之后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目击者都会不约而同的指证事情是萧柯干的。最最夸张的事情是有一次两人同时指证萧柯在同一时间里分别在厨房偷吃做午饭用的豆腐和紫霄殿偷吃供奉的鲜果。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每次被冤枉之后,他都会跑到后山林清源和徐莹的坟前痛哭。后来被冤枉的次数多了之后,他会在那里坐上一下午。玉儿和凌虚只能远远的看着他们的朋友,默默无语。十一岁的时候,武林中举行每四年一度的少年英雄比武。萧柯又一次被关进柴房,这次的理由是,扯真武大帝的胡子。所以,他与这次比武擦肩而过。当所有低年部的弟子都去参加比赛的时候,他被罚在后山砍柴思过。
砍柴的时候,他把那些奇形怪状的枝干都当成那些冤枉他的人,手上忽然有了使不完的劲。远处,一枝树枝上,老爷爷静静地看着他,不住叹气。
晚上,睡在柴房里,独自一人躺在柴房里。夏天外面各种昆虫的叫声让夜空显得那么空灵寂静。
萧柯在墙上刻划经文,这些年隔三差五就会光顾此地,无聊的时候就在墙上刻字,床后面的墙上密密麻麻刻满了经文。
这些是什么意思呢?萧柯忽然觉得有人在耳边问。
萧柯又从头看一遍经文,老君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道,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萧柯反复念叨,忽然一股无名火从心底里蹿出来,他抓起油灯狠狠的摔在地上,说,哪里有什么门?道有什么用?他又不能让我不被人冤枉,老君又怎么样,还不是被人逼得骑青牛出塞?哪里又有什么逍遥了!
外面,一个声音说,你不开门,如何会有众妙之门呢?
萧柯打开房门,一根石柱上站着一个人影。萧柯走到跟前,跪下叩头说,爷爷,弟子错了,弟子只是一时气愤,弟子不该说老君的不是。
老爷爷说,你说老君什么不是了?举凡圣人,哪一个不是历尽磨难,尔后才有所悟,才有道的?所有的圣人,起初的时候还不都是凡人。本派创派祖师三丰祖师,最初的时候不过是少林寺的小沙弥。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东西,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大事,领悟常人无法领悟的真谛,才是圣人。
萧柯说,爷爷,小柯不想做圣人,只想做一个凡人,只想能和大家一起,不要被大家排斥。
老爷爷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如你所想的。
我也想去参加比武,但是现在只能希望师兄和玉儿能有好的成绩,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老爷爷说,争勇斗狠,不去也罢。你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你睡不着的话,可以练剑啊。
萧柯说,对啊。还请爷爷指教。
老爷爷纵身飘下,说,好,那我就来指教指教。我站在这里不动,你来刺我。
萧柯说,这个,不好吧?
叫你刺就刺。
萧柯捡了根树枝,抬手就刺。老爷爷身形微晃,轻轻巧巧就避过了。萧柯惊奇的说,咦?挥剑又刺。但是无论他怎么劈,撩,扫,点,刺,到老爷爷身上的时候都会失之毫厘。老爷爷微微一笑,一抬手,一个剑指已经抵到萧柯的额前。
中门大开,怎么会犯这样的错呢?老爷爷问他。
萧柯说,我以为爷爷只会闪避,不会出手,所以进攻的时候完全没了顾虑。
老爷爷说,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虚实相合。
何为虚何为实?
你觉得呢?老爷爷问。
弟子不知。
何止你不知,武当山多少人练剑十余载,也未必参透这个虚实相合呢。比如攻和守,有时攻为实守为虚,但是有时也反过来。
萧柯抢着说,看你是要攻还是要守。
老爷爷点头说,嗯,差不多。但是无论攻守,缺一不成其为剑法。一味胡劈乱砍,与樵夫何异啊?道家剑法,讲究圆转如意,端凝而不失飘逸,动静相生,灵动而不失稳健。一静一动,一进一退,前后方位,轻重缓急,皆是虚实。譬如步法,前三后七,前为虚后为实,即使是前脚踏在薄冰上,也不会陷下去。
萧柯说,我想起师父说过的,迈步如猫。
归结起来就是,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要使尽全力。全力进攻是鲁莽,全力防守是怯懦,都不可行。
这样才有转圜的余地,才能生出变化,对吗?
嗯,悟性不错。再来。
萧柯一剑又刺出去,老爷爷轻轻避过,伸手点他双眼,萧柯倏忽后仰,手中树枝一带,往老爷爷手腕撩去。老爷爷手腕一翻,一探,点中他肋下。萧柯一笑,说,原来刚才是虚招啊。
老爷爷手中剑指又点过来,说,你不守它就变成实招了。
十几招拆过,萧柯渐渐使得得心应手,翻腾跳跃也越来越灵动自如了。
旭日初升的时候,老爷爷问,现在还觉得委屈吗?
萧柯说,练剑练得都忘记了,现在听你说起来,还是觉得有一点。
老爷爷说,那你觉得委屈的时候就练剑吧。
之后萧柯每天都想着剑法,砍柴的时候,柴刀是剑,吃饭的时候,筷子是剑,写字的时候,手中的长毫是剑。多年之后,萧柯的书法变得飘逸灵动,剑气纵横,也是因为他写字的时候想着剑意。
再说少年英雄比武,这最初是少林和武当发起的,每四年一度,旨在促进不同门派少年英豪之间的武术交流。说到底,其实就是大家聚在一起搞个比赛,赢了的话,又能增加一点人气,顺道大家一起吃喝玩乐,顺道再让年轻一辈的提前漏脸,有利于日后的发展。后来峨眉,昆仑,崆峒诸派也先后加入进来。丐帮因为太穷,交不起赞助费,所以被几大帮派排斥在外。此外,一些比较有钱的江湖中人也可以送孩子来参加比赛,不过为了保证比赛质量,参赛的孩子除了要参加预选赛之外,还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所以坊间又称这种选送为保送。
所以,能被保送的,家里一定比较有钱,而且本人也要有点本事。当然每年不乏站着上去躺着下来的,对于这种情况坊间也有专属的称呼,叫做送死。虽然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乐意将子女保送进去。
举办比赛的资格也是需要竞争的,因为在哪里比赛哪里就能赚到不菲的赞助费,所以通常举办资格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竞争的方式是比武。因为掌门身负要职,不能轻易犯险,所以通常参加比武的都是各派除掌门外最厉害的人物。但是令人尴尬的是,少林除开方丈大师慧空,慧字辈的高手还有六七十个,而且个个身怀绝艺,彼此不相上下,所以为了避免自己门派的人因为参赛资格打起来,少林寺的选人方式是,抓阄。武当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清字辈的高手也有四十余人,他们的选人方式是抽签。为了防止举办资格在少林和武当里循环交替,其他各派提出,一轮里,举办过的门派没有资格参与下次举办资格的竞争。起先少林和武当对此都表示抗议,因为这样以来,很多高手估计一辈子都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无奈群众的呼声太高,只得屈服。毕竟,为了一个举办资格就打起来实在太没有英雄气概了。
相映成趣的是,如昆仑,每次出赛的都是轩辕子,崆峒每次出赛的都是云中子,黄山每次出赛的都是天南星。。。。。。
这次比赛的场地是黄山。黄山派比较惨,历次比试他们都被打败,而且是最先被踢出去。得益于前述的规定,其他各派都举办过比赛了,轮了十几年终于轮到了,合派上下都激动不已。
去黄山的路途不近,所以清逸带着低年一二三部和中年一部的弟子提前几天就出发了。
到了黄山之后,武当的弟子都对黄山的秀丽景色叹服不已。本朝有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果然不虚。凌虚看着黄山云海,胸中的豪气瞬间变得像眼前的云气,升腾翻涌。
这次比赛的结果是,凌虚和少林的圆通并列第一。每次比赛的第一不是少林就是武当,这次终于有点新意了,并列第一,其他门派的人对此只能说,这样也可以啊?
比赛的过程比较漫长。别的门派的人为了避免和少林、武当的人照面从而造成参加决赛的只有少林和武当的人的尴尬局面,提出了一个分组制,将参赛选手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是少林和武当派内部消耗,乙组是昆仑崆峒诸派群豪争锋,丙组是富家子弟打打闹闹。每组两人进入决赛。
在武当,凌虚是低年部里最具实力的弟子,进入决赛的时候感觉像是热了个身,圆通也一样,表现得无可挑剔。
决赛的第一场安排的就是少林和武当比——这绝对是他们的小阴招,少林的慧静和武当的清逸都表示抗议,但是很不幸,抗议无效。不过圆通和凌虚都表示得很淡定。
比赛当天天气晴好,和风微煦。圆通对着凌虚深深一揖,凌虚也非常客气的一揖及地。然后两人久久对立。台上诸派的重要任务看得一头雾水,心想,这两人是拼耐力吗?
嗯,很好,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啊。慧静笑着点点头。
一旁的清逸一脸的鄙夷之色,想,装什么高人,连先发制人这样的名句都背错,真是。
但是,场上两人真的想的都是先发制于人。因为先行进攻的必然会有破绽,后发者便可以逸待劳,但是如果发得比较快的话,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飞了。所以这个东西都是相对的,至于哪一种更好呢,这取决于,个人喜好。
几乎同时,两人都向彼此冲过去,然后抬肘互撞,凌虚是横肘,圆通是立肘,这一点上看,这两人还是比较有默契的,如果两个人都是横肘或者立肘的话,估计两个都得歇菜,其他门派就可以将前三收入囊中并且嘲笑说,少林和武当的人多逊,一招就歇了。
撞完之后两人都停住不动,崆峒的云中子吐着瓜子皮说,耍什么帅啊。
其实不是耍帅,是两个人的手都比较疼。
缓过来之后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旋踢。从他们比赛的经过看,两人真的很有默契,比如凌虚是踢面门,圆通就扫胫骨,换到凌虚扫腿的时候,圆通又踢向上盘。两人前后转了二十多圈,连彼此的衣服都没擦到,更没有出现两腿撞在一起的尴尬场面,确实难能可贵。
玉儿看得晕眩不已,说,清逸师叔,他们不晕吗?
清逸示意她不要说话。
不晕才怪。但是又不能停下,停下就要被踢中啊。
然后两人同时跃开。凌虚说,我才热了个身而已。圆通说,我也是。
然后两人才摆开拳势,噼噼啪啪的拆起招来。凌虚的太极拳是所有弟子里面练的最熟的,里面的快慢轻重,开合收放,大圆小圆,都了然于心,并且运用自如。
少林的拳法精要在于刚猛迅疾,每一招都凌厉凶狠,又奥妙无穷,凌虚一招招接过,都赞叹不已,打到后来居然满脸的笑意。而在圆通这边,也对凌虚的借力卸力叹服不已,所以每一招都不敢使得太老,好几次差点还被他手上的绵柔之力带走。是以在一些变化比较多的招式后面都藏了阴险的后手。
这一点萧柯已经帮凌虚补过课了。圆通的阴招和萧柯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每次拆招,凌虚都会中很多小阴招,有好几次小弟弟还被萧柯抓住,让他在玉儿面前尴尬不已。所以作为报复,每次他都会重重的把萧柯放出去,摔得鼻青脸肿,或者拧住他的关节到他讨饶为止。
如果萧柯参加比赛,站在这里的人当中也会有他吧?凌虚想。
这场比赛治好了困扰慧静多年的失眠。因为他们打到当晚的亥时仍然没有分出胜负。台上众位裁判早已哈欠不已,慧静长老更是呼噜打得震天响。于是主持只好宣布比赛暂停,约定到明天辰时初刻再战。
这次裁判们彻底晕菜了。他们连续斗了三天,拆过了数千招,依然分不出胜负。无奈之下,只得宣布少林和武当平局。然后崆峒派提出少林和武当谁都没有胜出,所以就不用继续比赛了。对此慧静坚决抗议,说,要不要让他们当中随便哪一个和贵派的少侠过过招啊?崆峒的人瞬间语塞。
诸派的重要人物为此争论了三天,峨眉的晓风师太更是飞鸽传书回去请示掌门师太晓云,得到的结果是看着办。
最后诸派都作出了一定的妥协,商定凌虚和圆通可以继续参加决赛,但是比赛完了之后两人要在加赛一次,负者要排在决赛的最后一名。
连他们都知道凌虚和圆通肯定会将其他人都打败。
不幸的是,加赛的结果依然是平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