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四哥 ...
-
“今为国计,特开科取士。凡有才者,不限门第,不限资质,不限年龄。一扫天下之陋规。君其来者,同赞我大夏中兴之大业。”
大夏国的科举缘起敦历年间,从此数次改革。如今,律法言明:科举每年一次,秋天各个地方开始初试,一月后二试,再一月进行三试。只要过了三试进入四试,就算上是儒生了。春天时上京开始四试、五试。科举共有经论算骑射五科,每科成绩分五等。在四试时,除《论》是必考科目之外,学生可任选擅长的两科,前五十名可进第五试,称为学士。五试是面试,会由皇帝陛下、四位肱骨大臣及僧庙代表圣子大人共同评定。前三甲仍袭古人称呼:状元、榜眼、探花,可直接上任为官,其他的学士则需进入天学院学习为官之道,毕业后才可为官。换句话说,大夏国万千学子进入高考,每年只有五十人能进入高校,这升学率可谓是中彩票的几率了。所以大多数人只期待进入四试,提高社会地位罢了。
乐子尘几年前为了外出方便,就考过前三试,只等过两月参加四试。
他所建议夏祁悠考科举是走的另一条路。权贵世家不忍自家娇惯的公子哥儿们参加科举是受苦,近几年新出来一条惯例,只要交一定的金额就可以第一试免试。不用忍受简陋的房间,寒冷的天气,冷硬的干粮。
现在是初春,时间刚好,夏祁悠可以现在交钱,半月后补试二试,再一个月后同大伙儿一起进入第三试。过了三试后就是儒生,今后经商也可是儒商,也算有些地位。毕竟这个社会就是用科举联系的关系网,儒生的同门中难免有官员大臣,所以人们也不会怠慢。
乐子尘自己打算五科全报了,因为只有考过五科,别人才不会对他直接到翰林院任职有异议。他来上京就为了那庞大的藏书量,他可不希望有什么状况发生。而他给夏祁悠的建议是报论骑算三科。
《论》是必考的科目,需要补习一段。这个时代没有八股文,乐子尘打算将四个考官的出题习惯,个人喜好,政治见地找到交集,猜好题后再让夏祁悠写文背会,然后再模拟考几次就好。
《算》是夏祁悠幼年的爱好,虽然断了几年,但再抓起来也不算太难。
至于《骑》,这就完全看运气了。反正贫苦人家的子弟是不擅长这科的,夏祁悠跟随夏父走南闯北,骑术还不错,可具体是什么水平,还得看临场发挥。
经过昨晚乐子尘一分析,夏家两位家长虽然仍觉得不太靠谱,可是孩子上进是好事。一大早,夏恒就亲自给儿子报了名,交了钱,找到乐子尘要的所有资料。
夏恒跑前跑后劳累了一上午回家后,便看到这样一幅情景:自家儿子细细的将鱼刺剔除再放入乐子尘碗中,而乐子尘头也未抬很自然的指挥说,虾。夏祁悠立刻开始剥虾。
哎,心酸啊,这辈子也只有子尘这孩子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了。忽视心里这份羡慕,夏恒大步迈入饭厅“祁悠、子尘。”
这其实是夏祁悠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还在洛城时,夏祁悠到他家蹭饭时发现,他那些哥哥把为乐子尘吃鱼挑刺等行为当作喜欢弟弟的表现,一顿饭下来,乐子尘的筷子都不用往盘子里伸。似乎照顾好乐子尘就代表乐家兄弟自己长大懂事的荣誉,于是,他也就加入弟控大军,吃饭时习惯在一旁关注乐子尘的喜好。
“夏叔。”/“爹爹。”
“嗯,与乐,给你要的资料。”夏恒坐在乐子尘身边。
“夏叔,您吃饭了吗?”
“没有呢。”
“爹爹,你不和娘亲去吃饭,挤在我们这里干嘛。”夏祁悠低声抱怨。
“小悠。”乐子尘拿胳臂肘撞了他一下。
“爹爹一定忙了一早上吧,快坐下休息一会儿。”夏祁悠瞬间完成变脸,热情的站起身来迎接老爹。
夏恒更加嫉妒了,凭什么这样,他是给乐子尘养了个孝子吗?(夏老爹,你是不知道弟控的存在啊。)
乐子尘吃完午饭,舒坦的睡了一觉后,收拾一番,准备拜访四哥去。
上京的房价可不便宜,乐子语只在上京西面有一套不大的小院。
乐子尘见到哥哥穿着青色斜纹织锦锻袍,上绣银色的图纹,一头黑发的发此时梳的齐整,上面系着悬金带扣。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三年未见,他五官渐渐明晰,眉若远山,眉峰清俊。面容沉稳,整个人变得成熟了不少。
乐子语也很惊讶,他是收到家里的信说乐子尘近日会来。但他还是惊讶乐子尘的变化,熟悉的眉眼,可站在那就恍若水中月、镜中花,看似离你很近却捞不到摘不下,梦幻泡影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但他却实实在在的站在你面前,就像一幅画一般,让你宁静下来。
乐子语高兴惊喜的将弟弟接进来。
“嫂子没在吗?”
“岳母过几天大寿,我让她先回去住两天。”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家里的情况,然后就说起当今朝堂。
当今昭元帝有八子,与以往的皇帝相比实在不算多,可问题就在于这八位皇子各有所长。
大皇子、八皇子是皇后所生,身后有母家汪将军的支持。二皇子是丽贵妃的孩子,身后站有丞相。三皇子是德妃之子,身后有一品大员武大人,武家更是太后的娘家。四皇子、七皇子是贤妃所生,贤妃是异姓王祝王爷唯一的女儿。五皇子虽然背景上差了他们一大截,可是本身也算是有资格的,而且这位这几年差事都做的不错。六皇子则是传说中的那位师兄,他虽说是上了玉牒,可是却没有进入皇家权利中心,反倒是成为佛教与朝廷之间的制衡工具,成为了僧庙圣子,自然也就是皇位最无力的竞争者。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乐子尘道,“四哥,不要着急站队。斗争刚刚激烈,接下来几年,被牺牲的官员会大把大把。”
“我没有站队,你又不是不知祖父一家是有名的中立派。”
“说谎啊。第一,你说起三皇子时,眼睛会略微睁大;说到大皇子时,嘴角会微微上翘。很明显,虽然你没有站队,但你心中偏向的是三皇子。”
“嗯?你是怎么,恩,这是为什么?”乐子语很是惊讶。他自认为这几年官场生涯让他面不改色。
“人的五官之中,眼睛最不好控制,嘴巴最好控制。所以当人们要情绪掩饰时下意识的会控制嘴巴的角度。也许你掩饰成了习惯,不会有失礼之处,但仍会显露出来。”乐子尘解释道。
“那也是你观察仔细。你刚说第一,那第二点呢?”乐子语微笑着说,可他的双手却握起拳头。
“提起祖父一家,你会不自觉的抬下双肩,虽然动作轻微,但说明你对他们有不满。但如今明面上是支持的,可见你心中已有人选。”
“你观察的好细微,一般人可不会注意这些。”
“我这种未进入官场的都能看出来,更不要提那些老狐狸们。永远不要小看能在朝堂站立不倒的人。他们察言观色的本领我拍马也不及。”乐子尘严肃的强调:“再重申一遍,永远站在皇帝一面,只要一天没有坐上那个位子,他就不值我们全力支持。”
“不过你也不用这么担心。”看到乐子语紧张的握紧双拳,乐子尘又安慰道,“你该感谢我们小门小户,没有太多接触最高层的地方,那些老狐狸还没有发现你。否则以他们现在的势头一定会拉拢你的。”
乐子安沉默片刻后,道:“你比我适合做官。”
“四哥又错了。咱家最适合做官的就是你。旁观者清,你对权力有欲望,才迫不及待的想要站队。你愿意为了权力付出很多很多,而这些我完全不可能。”乐子尘怀疑自己给四哥这一棒子打击的过了头,赶快再给颗糖。“再说,你是我哥么,所以我才对你的小习惯很熟悉啊。”
“你去祖父家了没?”乐子语备受打击,只好转了话题。
“打算明天去。这不就要让你接济一下,我要送什么礼。”
“家里说你要科举,有什么目标吗?”
“我乃状元之才,哪怕不走动也出不了前十的。”乐子尘自信道。
“嗯,你。”乐子语让噎了一下。“看来你对仕途没什么要求,那这次送礼我就包办了。”
“谢谢四哥,四哥最好了。”乐子尘粲然一笑。
乐子语也不禁笑着拍了拍弟弟的头,刚才被他智珠在握的样子震住了,现在发现他还是当年那个的孩子,那个明事理、爱家人的孩子。现在上京正乱,只愿自己还能纵容者他享受着生活。
“哥,给我说说祖父家的情况呗。”
“好。”
乐子尘祖父共有三子。乐子尘的大伯乐蒙子承父业,如今还在夏金边界上镇守边疆。三伯乐铎则长的像祖母,现今在礼部当官,每天和大金使臣接触。
“说起来,小儿子像母亲可是乐家传统。咱家大伯家的乐子棋,三伯家的乐子路,咱们家的你,都是像母亲多一些。不过他们都没你生的好。”
“那是。咱娘最好看。祖父家的人好相处吗?”
“很好相处,全家老少,大都是武将,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乐子安想:全家都是武将,会不会一家都是孔武有力的壮汉?没想到竟然把这想法说了出来。
“是这样的,你不知道我第一次上门拜访时,吓了多大一跳。”乐子语又说了很多乐家趣事,乐子尘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你呀,就外表能唬人。”乐子语拍着笑趴在他身上的弟弟。这个弟弟总是一副谪仙样,实际上孩子气的很。
两人不知不觉亲密很多。乐子尘又看到他熟悉的四哥。像是儿时,每次吃点心,乐子语担心他抢不到,就拼命的和五哥抢了点心,然后偷偷给他留着;怕他在家孤单,每次下学后会将朋友带回家;一到下雨天,就各种理由缠着他,后来才知道,他小时候怕打雷,担心弟弟也会怕雷声。
乐子语不像乐子安心里有什么总是说出来,他只在一旁默默的做,默默的付出。
这就是我的四哥啊。乐子尘很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