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洗尘之旅 ...

  •   联邦是一个文化荒漠。

      联邦的历史源自星球移民,移民之后,一部分强权霸权团体组织的建立起了帝国,另一部分想要和平的团体建立起了联邦。

      然而不论对哪一边来说,新的星球需要大力建设,文史艺术都是不需要的,一切知识都以实用为主。

      几千年后,星球科技发展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开始需要精神慰藉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缺少文化的。

      移民时被束之高阁的书籍成了国宝,人们通过影印版的书籍去探索之前的星球文明,人们从书里的只言片语中研究,甚至大量的运用虚拟影像模拟的那个时代的纪录片出现,一大堆《文化之旅》,《文明探索》之类的节目迅速火了起来。

      据乐子尘的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应当是:科技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文化建设。

      而大夏国相反,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

      这里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就有五千年之久,之后无论如何动荡,人们都完整的将典籍传承,这似乎是所有人的不言而喻的底线。

      这个时空的科技十分落后,只有对国家有利的才值得发展,理论创新方面差的一塌糊涂。他们跳过科技、经济两大台阶直接在文化上传承发展,宛若空中漫步,但奇怪的是这样的现象已经延续维持了几千年。并且在科举制度诞生后,人们对文学素质的重视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百十年,这个民族又将上一层台阶,径直迈向信仰文明。

      穷苦人家为生存烦恼,商人为金钱烦恼,学子为了功名烦恼,官员为了权力烦恼,世家为了家族烦恼。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苦楚里,这时宗教便给了他们心灵的依靠。佛教、法教虽说都是政治工具,但是能把宗教利用到如此地步,让乐子尘好奇不已。

      ┉┉┉┉┉┉┉┉┉┉┉┉
      上元寺两日游可以说是每年科举后的一个仪式,被称为洗尘之行。

      上元寺建在上京城外的五陵峰上,是天下第一寺庙。

      站在山下,向山上望去,只见晨雾之中数不清的台阶延向远方,五十名学士随着早在山脚等待的几个褐色衣衫的僧人开始漫长的攀爬。

      台阶两旁的绿色盎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山身体上的疲倦。

      终于进了寺门,这里似乎只是一个大院子。四周是几间佛殿,中央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有一青铜铭文大鼎,香烬几乎要填满了大鼎,里面还有数不清的香头,僧人让众人在原地小憩片刻。

      大多数人此刻累的快要虚脱,一听能休息,就忙着坐在廊下的长凳上。

      乐子尘虽然也很疲惫,但这些年登山涉水,倒是还可以走动。捏了捏腿,放松一下肌肉后就在院内闲逛起来,今日的上元寺是不对外开放的,没有香客的院子显得空旷。

      透过佛殿大门,里面一览无余。各色佛像,画栋雕梁,彩绘鲜艳的晃眼。

      院子一侧有一两人宽的小木门,出了门,便突然豁然开朗。

      放眼望去,山上数不清的台阶,数不清的殿宇,数不清的游廊,在目光极尽之处还有一高塔隐隐约约的显现。

      似乎一出院门,就自觉矮小。

      又过一会儿,几名青色佛衣的僧人来接他们。

      寺庙的衣服是象征地位的,他们依资历天赋被分为五等,着不同衣装。从下到上分别是:褐色佛衣、青色佛衣、黄色佛衣、红色法袍、白色法袍。

      乐子尘想起上辈子看过的典籍里记载佛教讲究众生平等,可是在这个世界里除非疯了才会说这些奇怪言论。

      虽然没有进入殿宇拜佛,但整个上午才走了一半的路。

      中午,众人又被带进了一个院子吃午饭。

      上元寺的斋饭远近闻名。

      每人面前放有一钵,碗盘都有固定位子,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相互之间不得交谈出声、恣动。

      这种宁静中,让人不自觉的深思。

      不论是上山时豁然开朗之感,还是路上静穆的氛围,抑或现在吃饭时的宁静,上元寺极尽所能的让人们感悟,洗尽蒙尘。

      这大概就是通常人们所说宗教圣地对人有一种精神的启悟,有一种心灵的洗涤的缘故了吧。

      下午一行人接着爬山。不过参观了一处碑林,两个大殿。还有幸旁听主持大师讲了一段经,住持大师举重若轻的讲述着拗口的佛经,谈吐圆熟。

      可惜的是只听了一小段就结束了。

      当晚,乐子尘这一行人入住上元寺。

      住的房间很小但很干净,一张小床,床脚放着一小柜,柜内则是卧具。

      虽然走了一天,身体已然疲惫,可是心情却是亢奋不已。倚在窗边看着天空明月,月亮惴惴的挂在树杈上,而清辉则黏黏软软的贴在地面上、树枝上、墙头上。一只忘了时辰的鸟雀在树叉上笨拙的跳舞,此刻的月像一背景板,映着小鸟的剪影,趣味横生。

      让人想要大声笑,大声歌,逸性遄飞。

      第二日清晨,僧人打着板将将残梦从枕边赶走。

      今日要去的是后山,听圣子讲经。

      一行人集合吃过早餐后之后,往后山走去。

      随着山势每次峰回路转,都能看到一条岔路延伸向不同的景色,乐子尘不禁期待下一处转弯,没想到路的尽头的风景会让人震撼。

      近二十米高的佛像突兀的出现在眼前。任何东西放大数倍都会让人觉得震惊,上元寺的这尊佛像放大了数倍更是让人有一种因渺小而产生的颤栗与敬畏。

      佛像肉髻高耸,长眉细目,鼻梁高直,嘴角上翘,微微颔首。身披袈裟,左手放在盘着的腿上,高举的右手雕刻的细腻丰满。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一直是美的终极追求。上元寺里的佛像不论大小,总是庄严优美,垂着双眸,悲天悯人。

      面前这尊线条柔和、颇赋神韵的大佛亦是俯瞰尘世蝼蚁的姿态。

      大佛前的空地上已经摆好了蒲垫。乐子尘随众人盘膝坐在垫上。

      圣子名曰檀钺,并未剃度,一头长发自然垂下,只用一根白色发呆绑紧。穿的白色长袍,黑金丝线在上面绣着经书。眉目清晰如画,双眸平静无波,双唇抿成一条线。他立在那里就像是一块儿石板,坚毅而凛冽。

      乐子尘只觉得真不愧是师兄啊,一举一动都好熟悉。

      师兄从婴儿时期就跟着师傅,言行举止不自觉的会沾染一些,像是他们走路姿势,说话动作,还有一些小习惯都是相似的。乐子尘虽然也是很小就遇到顾秉之,可他是活过一世的人,行为性格早已定型,顾秉之对他的影响只停留在思想层面。

      乐子尘当然不会直接冲过去告诉他:我是你师弟。这样只会被疑心过重的人阴谋论。

      乐子尘也不会傻傻的去问:为什么会成为圣子,这样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拿着刀子捅对方心口。

      乐子尘只会互不干扰,也许在某些方便的时候,帮上一把。

      圣子檀钺的声音清扬: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身心世界,尽是无常,凡愚执常,恋恋不舍。身是无常,生老病死,色身苦痛,无人能替。心是无常,生住异灭,受想行识,念念不断。境是无常,成住坏空,因缘聚散,实无常在……生灭实无,更无可灭,无常而常,清净常乐。

      他讲的是佛家的无常观。人世多悲欢,自然要寻求一种合理的人生态度。

      乐子尘渐渐收拢心思,沉浸到檀钺的讲经中,似乎迈入了一种新奇的境界,整个世界都是慢镜头播放。

      看大佛呈现优美的线条,这些线条又随风飘扬,飘扬的线条向着灵魂蜿蜒。古树在风中低吟,树叶上的绒毛悄悄生长,鸟儿在树之间跳跃,树干上有蚂蚁爬下小树。树下的小草丛里有几块儿碎石,碎石下的小草费力的顶着头上的石头,石头倔强的拒绝小草的生长。不远处的台阶上青苔缓慢的攀延。画面像溪水般孱孱通畅,抚慰人心。

      画面突然定格,然后便听到时间滴滴答答的流走,倒带一般,青苔缩了缩身子,小草开始休憩,蚂蚁原路倒退回去,空气中的线条淡化成青烟回到佛像身上。画面像是海滩上的退潮,冷不防的退走消失,追都追不上,只余下荒荒的水意。

      乐子尘从思绪中退出,圣子檀钺的声音依旧,刚刚那一瞬千年之感不复存在。这个过程十分微妙,好似一点痕迹也无,似有所获,但却说不清道不明,只能在心中怀缅回味刚刚的感觉。

      “今日讲经就到这里。望尔等都有所得。”檀钺清扬的声音让乐子尘彻底清醒。赶忙站起身来,对圣子行礼告别。

      是夜,月亮影影绰绰的藏在云层后面,乐子尘外出散步。院内还有有几个学士在谈着这两日心中所得。

      乐子尘和他们打过招呼后便出了院门。

      在院子周围逛了逛就打算回屋睡觉,没想到檀钺在院门前一颗树下立着。

      “圣子大人。”乐子尘点头打招呼。他感觉到对方的目光在他身上,却不理会,准备进院。

      两人正要错身而过时,就听檀钺道“我知道你,师傅给我来信说过你。”

      乐子尘顿了一下,颇为无奈道:“我还以为他会给我选择的机会的,没想到先告诉你了。”顾秉之还是想要自己帮帮这个他视为孩子的人的。

      两人之间默契的没再交谈,乐子尘径直走回自己的小屋。彼此知道身份就好,还没到时机,现在太多交流反倒会成为彼此阻碍。

      檀钺完全可以什么都不说,必要时利用师兄弟的身份来达成一些目的。可如今他的坦诚却是将主动权交回乐子尘手里,明明白白的表现自己的诚意,似乎是展现师兄弟间的情谊。

      可是实际上檀钺的坦诚意味着他给乐子尘规定了两条路:主动尽心尽力的提供帮助,或者被动的被利用彻底。

      乐子尘有些无奈,师傅的信中最多提及到自己,让师兄在无退路时可以找到自己。可自己这位师兄啊,太心急,第一次见面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拉到他的船上。真的把自己当做不经世事的璞玉,乘着未琢之时先拉拢过来,可惜,自己还有一辈子的经历,见识多了,也就不容易被美好的大饼引诱。

      第二日清晨,乐子尘一行人便下山离开上元寺,洗尘之行就此结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洗尘之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