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一朝挂帅胜须眉 ...

  •   天子亲临,兵将人人奋勇,保家卫国,一时前线捷报不断。
      原来,五月十四日,萨都王子下令猛烈攻打樊城,攻势如火如荼,北周军队远来疲弊,兵士却不惧伤亡,拼死攻城。京城子峻命守军坚守不出,只在城头投石放箭,北军久攻不下,只得自行撤退五十里。京城子峻利用十里汉水沙丘起伏,沼泽纵横,芦苇丛生的有利地形,预先设下五千伏兵,屯于大小五百只战船之中,沿江布成口袋形的阵式,又令河令官故意松卸河防,引诱北军从汉水强渡,哪知正中了京城的伏击之计,北军五万水军全军覆没。初战告捷,南越三军无不士气大振。京城子峻一面加派人手坚固城防,一面派樊城太守李梦成率两千铁骑从樊城后山小路绕道出城,直待时机一到,立即反守为攻。
      三日后,萨都王子率军卷土重来,紧逼襄城外扎下足足三十里营寨。扬言攻城,襄阳危急。京城子峻由浮桥渡去襄城,天明时登城台高望,却见寥寥敌兵倚着兵器站立,营寨上方飞鸟集结,心下顿时领悟,萨都王子瞒得过众人,他却小觑了京城子峻,他看出这定是座空营。萨都王子原来是在声东击西。明里攻打襄阳,暗地里却要进逼樊城。京城子峻将计就计,他只拨樊城二百步兵砍伐树冠,树冠上皆撒上尘土,命步兵举树木摇曳摆动,急急由浮桥奔赴襄城,似作大批援军紧急救援襄城之状。暗地里却命襄城太守潘嘉忠引水军八千于星夜由汉水偷渡增援樊城。
      又过二日,萨都王子果然率重兵突袭樊城东正门。
      京城子峻一面令早先由后山出城的两千铁骑于凌晨偷袭敌军大营,纵火烧了他们的粮草。又亲率三千骑兵从南门出,袭击北军侧面,萨都王子没有料到南越军竟出城劫营,阵脚大乱,派出三万精骑迎战,李梦成率领六千铁骑劫营后火速赶至,正与京城子峻的三千精兵合兵一处,与襄城太守潘嘉忠望从西门外引至的八千军士两面夹击。东正门又有潘嘉忠之子潘峰以滚木檑石,利箭弓弩相击。一时之间,北军旌旗扑地,溃不成军,萨都王子也在部下的拼死护佑下突出重围。
      京城子峻与其部下愈战愈勇,趁胜追击三十里,北军几日后便后撤二百里结营扎寨,转眼月余已过,一直毫无动静。三军声势高涨,不灭北军,誓不回朝。
      见捷报传来,我心中窍喜。京城子峻首次亲征,却不负众望,令朝臣刮目相看。
      又过了数日,听说萨都又增援兵十万至襄阳,京城子峻仍在紧张应战中。又过半月已余,仍未见京城子峻班师回朝。
      宫里的日子真是不好消遣。每日给太后请安,皇后偶尔会前来与我叙叙话。闲暇之时,总想起僻静院落中邱元机与太后幽会时所说的那些话,还有京城昭说我父亲心存异心等等,心中百思不得其解,很想放手去查,又因为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只感觉长日漫漫,百无聊赖。到了夜间,更觉得辗转难侧,顺手拿起那卷《阴符经》,正欲摊开,却见一丝绢呼之欲出。我拾来一看,丝绢中字迹隽秀,道:
      致一宸
      弄月拨云溪,清风已绕指。思君独醉饮,相去几千里。会面无所期,断肠又若兮。哀愁何命定?春雪覆青丝。情海迷茫未有期,奈何挥墨赋新诗。千山逢客逐流水,藏月笔头风雪词。
      云牧笛笔
      我反复吟颂,心中万千纠集。往事重现,胸中柔情乍起,清泪不知何时充盈。
      入宫四月有余,也不知师父师兄安好,心中十分挂念。于是拿出笔砚,写下家书两封,无非问师父师娘身体是否安康,其他师兄是否安好,可给云牧笛写信时,握笔,踌躇再三,心中似有许多话说,却又感觉难以开笔,一连写了许多页,读后都觉得不妥,于是卷起来随手胡乱扔在案上。纠结了半日,索性只写了封平常的家信,只问他功课是否长进,写好之后,又想起我曾与师兄一起去集市,见到有江湖先生专给人雕琢印章营生,内心感到十分鲜新,于是硬吵着师兄花上二两银子给我们一人刻了一个名字印章。我一时兴起,拿出我那印章盖上。又找来我从谷中带来的那对黑鸽,让它们为我传递家信。
      “小姐,出事了。”罗兰慌慌张张地进来,后面紧跟着新封的禁军统领萧逸琛前来求见。
      “萧将军,夜深求见,可是有要紧的事?”传闻他生得美,细细打量之下,面如璞玉,眉清目秀,风仪俊雅,心中暗暗吃惊,他的容貌跟师兄竟有几分相似。
      “萧某有紧急军情禀报娘娘。”萧逸琛低首,拱了拱手道。
      “什么军情,请萧将军细细报来。”我神色镇定。
      原来,九江北门的守军被东瀛偷袭,镇守城门的守军酒后误事,被东瀛大将瞿瑛用计打开,东瀛的铁骑闯关而入,九江城池已被瀛军占领。九江的大街小巷全是黑衣黑甲的铁骑,在冲天的火光中,他们的到来宛若鬼魅一般恐怖,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喊马嘶,九江军队开始还涌向东门,想要将敌军赶出去,但是在东瀛残酷的杀戮下,很快就败退了,满街的残兵败将开始逃命。东瀛军甚至闯入民宅杀戮掠夺,强抢民女,九江城,在血火中惊慌呻吟。
      我心头一震,东瀛还真会趁火打劫,知道京城子峻不在,前来突袭。
      “皇上不在,宫中事务自有太后作主。纵有紧急军情,何须本宫越俎代庖?”我直言问道。
      萧逸琛抬首望向夜色幕深沉,徐徐道:“皇上临走之前,已示臣下,如有大事,定先与娘娘商议。”京城子峻信我至此,心底莫名闪过一丝欢欣。
      “更何况,臣来昭阳殿之时,已经去求见过太后,太后却不在仁寿宫内。”萧逸琛接着道 。
      “哦,太后深夜都不在宫内?”这就怪了,突然想起那座破旧的院落。我顿了顿,蓦然领悟,难道跟邱元机私通的人是太后?却不动声色地问:“那皇后呢?”
      “太尉大人近日旧疾又犯,皇后也回太尉府侍候去了。”萧逸琛道。
      “原来如此。九江地处交通要塞,为东瀛进犯我境的咽喉之地,萧统领有何高见?”我目视他透明清澈的眼睛,问道。
      “九江为军事要地,切不可以丢失,我等应先斩后奏,奋力夺回此城。还请娘娘示下。”萧逸琛紧握手中佩剑,眼神流露几分坚定。
      “好一个先斩后奏!”我目光灼灼,“军情刻不容缓,萧将军速去准备三万兵马即刻随我出征,其余禁军,需交由可信之人调遣留下守护皇城。切记,禁军调兵之事,切不可泄露外人,三万兵马必扮成平民百姓,分批混进九江城。”
      “是!”萧逸琛应声退下。
      我急召来赵荷,他手下有五千壮士。平日里经我与赵荷训练有素。现在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与赵荷精密部署之后,已至三更。我浅睡了一会,待晨鸡报晓时便早早起身,换好行装,上了赤骥,与罗兰快马往九江奔去。待我到了九江行馆时,萧逸琛与赵荷已经各自领军分批神速赶往了九江,按我的吩咐,都藏在了九江南侧的隐林之中。
      九江城前临一条大河,为沔水支流,后山倚着陡峻高山。大河山林皆为天然屏障,本来也十分坚固,那日守门的将士纵酒疏忽,着了瞿瑛的道,开了城门,不若此,瞿瑛哪能如此侥幸夺城?
      听说为了减轻汛期时的水压,早在兴建微九江城台之时,工匠就在城墙基角下特设两个水洞,水涨时可引水进入基角内侧,从另外一个方向分流而去。为此我已派手下潜入水中,此等说法果然属实。此是夏季,河水上涨,深深没过九江城墙基脚的水洞。我心中暗喜,真是天助我也。
      我从赵荷的军中挑了五十名身手矫健,谙熟水性的军士,说与他们,欲在星夜潜入城墙基脚,攀着内侧墙壁登上城台。
      六月初五深夜,残月如钩,夜空沉谧,各部军士都已部署妥当。
      五十位水兵身着贴身黑衣,整装待发,为不被人发现,下水的地点设在离九江城门两里处河堤。
      萧逸琛赵荷见我也穿贴身紧衣,才知道我也要随他们一起潜水攀城,心中震惊,齐声劝阻道:“娘娘一介女流,深夜水凉,恐伤娘娘玉体,还请娘娘珍重。”
      我毅然道:“此举为全盘策划的关键,我当亲自率领他们前往,随机应变,确保万无一失。你等不必多虑,只管回去各尽其职,大功可成。”
      “可是娘娘万金之躯,一旦有失,臣下以何交待?”萧逸琛道。
      “此时本宫与诸将并肩作战,皆是在保卫家国,并无尊卑之分,二位再不必多言。”我决然。
      见我决绝如此,他们不敢再劝。各自带领了将士各就各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