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一 ...

  •   长安初秋的清晨,天空中似有雾霭,灰蒙蒙不见阳光,萧萧瑟瑟。些微雨丝飘落,更添几分肃杀之气。长安城门上的守城将士呵欠还未打完,睡眼仍惺忪。忽然城下一骑快马飞驰入内,向着皇城方向去了。

      马上青年身材颀长,一身灰衣肃穆,犹带着几分冰雪气息。他自百里之遥的太华山赶来,已有好几天不曾好好休息。然而青年脸上并不见疲惫之色,仿佛这些许苦楚,根本不需挂心。

      半个时辰之后,大明宫北面的街道上,忽然降下一道巨大的影子。北宫门的守卫纷纷抬头,只见半空中一只蓝色大鸟,扑扇着翅膀要往这里降落了。守卫们惊得四处逃窜之时,忽然黑影一收,大鸟不见踪影,倒是空中落下一个蓝衣青年,轻巧跃下地面。

      守卫纷纷磕头不止:“神鸟降临!神鸟!”

      蓝衣青年忍不住哈哈笑了一声,他衣兜里的小鸡也蹦到他头顶上,唧唧叫着嘲笑这群人不识本尊。

      守卫见他会说人话,战战兢兢地抬起头来看,顿时大失所望。那青年不知淋了多久的雨,一身蓝衣尽皆湿了,一缕湿透鬓发贴在脸颊上,还沾着枚碎叶。这副狼狈样子与神鸟的形象相差实在太远。

      青年笑道:“各位大哥,我要找夏夷则,夏天的夏,七月之律的夷则。可否代我通传一声?”

      守卫们面面相觑,似乎并不知道宫里还有这么一个人。青年又搜肠刮肚了一番,绞尽脑汁才想起来,欣喜道:“对了,他原名叫李焱,是你们的三皇子!”

      夏夷则接到宫门通报,穿越偌大的皇宫过来时,见到的便是乐无异倚在宫墙上,嘴里叼着根草叶没心没肺的惫懒模样。他一贯含冰带雪的脸上,似乎不经意便笑了起来。

      “乐兄?好久不见。”

      圣元二十九年,圣元帝突发急病,终日昏睡于病榻之上,眼看就要办身后事,却还未立太子人选。储位人选中,大皇子李俶早年于上林苑行猎时被人重伤,自此落下病根;二皇子心机深沉,手段狠辣,乃是争储第一热门人选;而三皇子李焱,不知所踪。京畿局势一时波云诡谲,朝中大臣仍在观望。

      乐家乃是长安首富,家主乐绍成十七年前官拜征西大将军,于捐毒一役大捷而归,封定国公,无论权势财富都是煊赫之极。但乐绍成已辞官多年,只以一介商贾身份活动,是以朝中之事,尚未波及乐家。

      乐无异抱着爱猫肉包,舒舒服服地在自己房间的床榻上翻滚。他有大半年不曾归家,此番回来自然如鸟入天空,鱼入江海,轻松愉快得很。夏夷则在房中嵌玉虎纹桌旁坐下,离他远远的。乐无异见了便眯眼笑:“夷则,咱们那么久没见了,你怎么忍心离我这么远呀?快过来,咱们兄弟坐着说会话儿。”

      夏夷则眼观鼻,鼻观心:“你怎么不过来。”

      乐无异满床打滚:“你看我鞋子都脱了,懒得穿了啊。”

      夏夷则想起他方才见到傅清姣时那副乖巧模样,与现在这个顽皮实在难以等同,不由摇了摇头。若是傅清姣见到这副情景,少不得又将这人吊起来搔三天的脚心。

      心里想什么就来什么。傅清姣于门外经过,唤了一声:“异儿!”

      乐无异一骨碌爬起来,一边手忙脚乱地套好靴子,一边嘴里嚷着:“哎,娘,我在这儿,这就来这就来!”弄好了便匆匆忙忙冲出门去,还险些给门槛绊了一跤。

      夏夷则不由抬手遮去唇边笑意。

      是时乐绍成敲门进来,见他表情有异,料想是自家儿子又闯祸,行礼道:“小儿顽劣,不通礼数。凡事还望三殿下多体谅些。”

      夏夷则温和道:“何来此说,无异他很好。世伯特意前来,可是有话要说?”

      乐绍成落座,道:“那乐某便直说了。三殿下在此时节回京,想必已惊动各方人马。乐某斗胆一问,三殿下有何筹码,能与另外两位一争天下?”

      夏夷则虽为皇子,却是由太华山清和真人抚养成人的,一年到头也不见回宫一次。在朝中自然没有人脉,母亲淑妃又是净身入宫,全无背景可言。若说他唯一一点优势,便是与他两个不成器的哥哥比起来,他确是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但这一点优势,在他的半妖血统前便消弭无踪了。

      淑妃实为鲛人,夏夷则继承了她的一半妖血,虽以易骨之术脱胎重造为人。但是宫中向来捕风捉影,厌胜巫蛊之术也能导致满门抄斩,若夏夷则的半妖血统流传出去,再要争储简直是痴心妄想。正因他希望实在渺茫,所以夏夷则回京,并未影响到京中局势。

      乐绍成道:“陛下也对三殿下青眼有加,想来绝不会毫无准备。听无异说,殿下今早先去了一趟宫中,想必得了陛下什么吩咐。”

      夏夷则双手不由轻颤,袖中那一卷丝帛几乎滑落。

      他入宫原意是要圣元帝立下遗诏,传位于他。却被圣元帝嘲道区区一纸遗诏有何用处,接着便给了他这卷丝帛。他还没来得及看,便被乐无异拐来乐家。却不曾想乐绍成同圣元帝心意契合至此,竟然猜出他身上必有信物。

      丝帛之上,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满三行人名,皆是三省六部中关键人物。乐绍成按着丝帛,逐字指认,告知他何人为圣元帝心腹,可以依仗;何人已归于李俶李泌麾下,需得提防。其中如乐绍成、李密一般的老臣,虽已辞官退隐多年,但在朝中仍有一定影响力。

      夏夷则手指轻轻覆上以红圈标记的一处,那处人名为武辅国,现任司空一职。司空位列三公,自是位高权重。但此人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圣元帝特地标出呢?

      乐绍成叹道:“陛下对此人太过信赖,竟将禁军兵权交给了他。如今武辅国拥兵自重,更是频频干涉朝政,恐有窃国之心。三殿下若与此人接触,要千万小心。”

      夏夷则想起太华山上,血玲珑提及圣元帝目前受制于人,思绪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照亮天际。今早紫宸殿前,李泌曾拦截他不许他拜见圣元帝,便是皇后从重重封锁的紫宸殿前出来,亲口为他解围。

      他慢慢道:“当朝皇后也姓武,莫非他们有什么关联?”

      乐绍成道:“皇后与武辅国,确实同出身于武氏宗族。但武辅国自小被送入宫中净身,与宗族关系不睦。”

      原来如此。血玲珑对他围追堵截,同时又有人留书示警;软禁圣元帝不让他同外界接触,却又有皇后出面让夏夷则同他会面……这两支人马对彼此的行动都一清二楚,又似乎互相猜、彼此提防。

      夏夷则沉思不语时,乐绍成道:“朝中旧臣,可由乐某代为联络。另外军中也还有几个乐某说得上话的人。只是昔日上林苑一事,三殿下的身份……却要自己想办法了。”

      夏夷则自然知道乐绍成如此尽心,是为乐无异的缘故,略一思索,拱手道:“多谢乐老将军。若在下将来得登大宝,此恩没齿难忘。”

      他顿了一顿,方道:“即便不能成事,也必不连累乐家。”

      乐绍成温和地看着他,道:“无异视你为知交,对他中意的人,他向来是掏心掏肺的。既然他做出了这个决定,乐家上下自然戮力同心,谈何拖累。不过,也多谢三殿下这一番话,让乐某确信无异没有看错人。”

      乐绍成起身道:“那乐某便代犬子,先行谢过三殿下。”他后退一步,忽而屈膝跪地。夏夷则扶之不及,眼睁睁看他下拜叩首,受了一个君臣大礼。这一叩之下,便是契约达成,由此乐家便与夏夷则同进退,共荣辱。而他孤独的夺储路上,也终于得到了第一份助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