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2)惊鸿一瞥 ...
-
上了马车之后甘十七忙着问我这一个多月来我都干了些什么,赫赫则时不时地插上几句。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赫赫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但在我们面前赫赫总是很轻松的样子,有的时候也会说上几句俏皮话逗我们开心。
“我一直待在府里,都没有出去走动过。每天就是和珠儿说话解解闷,或者去母亲那里练练字,读读书。这一阵子府上没有什么人过来,整日里都冷冷清清的。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都打算翻墙出来了。”
我不是在开玩笑。翻墙这种事情我干过不止一回,谁叫府里的围墙不高,我又身手轻便。
“孟允呢?”甘十七问道,“他没有回去?”
孟允是我的哥哥,长我六岁,在孟府里排行第三。我和他一直不对付,这十几年来的恩恩怨怨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他没有。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的行踪连母亲都没有告诉。我猜他要么是离开都城了,要么就是找了哪家客栈住着,整日吃喝玩乐就对了。”我的口气有点不屑。孟允总是这样,一消失就会消失好久,怎么也找不到他。有的时候我还怪想他。
甘十七耸耸肩。他其实一直在暗地里对孟允怀有一种崇敬之情。孟允是他见过的最擅长享乐的人,只是孟允太过放荡不羁,甘十七也并不想去效仿他。
我掀起帘子向外面看了看,外面连个人影都没有。
街道上空荡荡的,空气里都散发着一种生疏的味道。连吹糖人卖珠串的小贩都还没有跑出来,这个时候那家糕点铺怎么会开呢?
我纳闷地看向甘十七,他回了我一个同样纳闷的眼神,但很显然我们纳闷的对象并不相同。
马车晃晃悠悠地向前走着,甘十七和赫赫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各自府上的事情。他们两个似乎也因为种种原因有一阵子不曾见面了。
他们说起甘老爷又纳了一房小妾,岁数比甘十七长不了几岁;说起赫赫前一阵子到北方接一位出了名的说书先生到都城来,那位先生一路上对赫赫喋喋不休地宣扬着大道理,批评如今朝廷政治的腐朽,到最后又说什么赫赫到了年纪该娶亲了,不要拖到他那个年龄才开始向往红尘。
我听到这里笑出了声。
赫赫向那位先生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不会,私下里想着那位先生估计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却还是没有妻妾,再怎么向往红尘也未必会有结果了。
我很喜欢赫赫这点——他在人前总是表现得像模像样的,无论他心里怎么想,永远都不会失体面。不像是甘十七,甘十七的口无遮拦招惹过不少麻烦,可他自己却毫不介意。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下来。
甘十七先跳了下去,赫赫拉着我下了马车。
我向旁边看了看,四周的酒楼上挂着金灿灿的招牌,都已经向街上匆匆行走的路人敞开了大门。空气中飘着股蒸包子的香气,混杂着烧鸡烧鸭的味道,顿时让我感觉到了腹中的空空荡荡。
我不记得我自己曾经来过这里,但当我顺着甘十七和赫赫的目光看过去的时候我却恍然大悟。
远远地,我看到了南桥。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但奇怪的是我一眼就能认出来这个地方。
南桥本身不过是座宽阔的石桥,由灰白色的我说不出名字的石料砌成。桥头雕刻着一座一座的小巧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座桥乍一看去和都城里无数的石桥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但偏偏是南桥成了都城里一个最为热闹而引人向往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
南桥的两侧琳琅满目的全是卖不同有趣东西的商铺,有卖特色小吃的,有卖竹笛的,有卖内部绘了细腻的图案的瓶子的,有卖青花瓷器的,有卖胭脂的,有卖古籍的……总之所有能想到的东西,这里都有。而想不到的东西在这里也层出不穷。
我记得上次来这里的时候,一个匠人用围棋棋子雕刻成一朵朵黑白的石花,还有一位画师在椭圆的石头上绘制鸟兽的图案,那些本来在普通不过的石头一经他手便变得样子憨态可掬。
南桥上的许多商铺在都城内都远近闻名。比如我曾听人说起过,卖竹笛的萧师傅十几年前是都城里最擅长吹奏竹笛的人,他曾经以一曲自创的《逍遥醉》扬名都城,还被宫里请去专门为皇上和他的一众嫔妃演奏。后来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吹不动笛子了,便在南桥上买了摊位,开了间竹笛坊,专门为喜欢吹笛子的人制作竹笛。萧师傅做笛子的手艺好得不亚于他吹奏笛子的技艺,他的竹笛坊很快便成为了南桥上最受欢迎的商铺之一。
等尝完了糕点,我一定要去萧师傅那里转转。虽然他不认识我,我可已经认识他很久了,说什么也该去拜访一下。
甘十七领着我沿着河边走着,他说糕点铺就在河的这边,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桥。我记不清楚竹笛坊在哪里,又不晓得那家糕点铺在什么地方,所以只能一边走一边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这个时候的南桥还很安静,只有零星的游人经过。他们像我一样四处看着,似乎在琢磨该往哪里去好。河两边的商铺有的已经开了张,有的却还遮着帘子隔着门板。我终于找到竹笛坊的时候,竹笛坊的帘子正好被掀开。看起来像是萧师傅的人影露出头来看了看,然后转过身去从里面拿了几支裹着红色毡布的竹笛出来。
我从来不知道南桥还能是这样的。我印象里的南桥是熙熙攘攘的,那时孟允死死拽着我的胳膊硬拉着我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使劲踮着脚越过人们的肩膀才能依稀看到商铺招牌的一角。可是那个时候我就很喜欢这里了,只是孟允嫌我累赘坚决不愿再带着我一起来,孟老爷又不允许我自己来这种容易受伤的地方,而我自己每次和甘十七和赫赫玩闹得开心,就又会忘记都城里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甘十七回头看到我满足的表情,有些疑惑:“你还没有吃到东西呢,怎么就这么开心?”
“当然开心啊,这里人这么少,我想看哪里就可以看哪里,想逛哪里就可以逛哪里,而且前面还有好吃的等着我。”
甘十七停下了脚步,他向旁边看了看后冲我耸了耸肩,面露难色:“盈歌,咱们恐怕得等一会儿了。”
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等什么?”
甘十七指了指斜上方的一块招牌。我绕到他身前,抬起头来看着那块牌子。
牌子上“衡记糕点”四个崭新的金字在早晨的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黑色的漆面上一点灰尘也没有。相比其他商铺扁扁方方有些褪了色的牌子,这块牌子又大又醒目。
糕点铺此时正拉着帘子,显然还没有开始营业。
甘十七似乎感到很抱歉:“盈歌,你饿了么?”
我自然是很饿的,但我知道如果这糕点真有甘十七和赫赫先前说得那么好,等上一阵子也是值得的。而且我也没有想着要用糕点填饱肚子——南桥上好吃的这么多,我随随便便走一遭就能吃到什么也吃不下。
我正准备问问他们两个愿不愿意陪我一起去竹笛坊看看的时候,糕点铺的帘子却动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