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李安彦是在大年二十九那一天早上从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的。
病房是三人间,李安彦进去之前,里面靠门的床位上已经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李安彦就住在靠窗户的病床,中间的病床虽然没人,是专门留给看护老太太的她的儿女们的。
李安彦进去的那天,正好轮到老太太的女儿看护。老太太夫家也姓李,老太太的女儿是一个健谈的时髦中年妇女,在看见李安彦的病历卡的时候,就笑道:“哎哟,咱们还是家门呢,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容易啊,别见外,既然叫了我妈做奶奶,喊我就喊李老姑吧。”
李老姑是属于那种拉开了话匣子就关不住的人,因此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李安彦也从里面了解到:李老太太属于“公费”医疗,大前年就县里出了一场车祸,年纪大了,一直不见好转。
不过,当李老姑跟着一群一声推着老太太去例行检查的时候,李安彦刚醒来就遇见的那位刘姓护士悄悄告诉李安彦,说是老太太“公费”治疗没错,可是这院……住得也挺奇葩。
原来,大前年李老太太在县城里的确是出了车祸,还是被一家银行的运钞车给撞了。李老太太的儿女来了之后,也没跟银行说什么,直接就把老太太送进了医院……本来么,银行那边见李老太太的儿女这般行事,松了一口气,表示医药费银行那边一定不会含糊,却不想,李老太太的儿女就等着这句话。
李老太太在县医院住了半年后,银行那边的人发现不对劲儿了,刚来人交涉,好嘛,李老姑跟着兄弟几个正等着呢,银行那边的人还没说话,李老姑兄妹几个就表示:县医院医疗水平还是不行,必须送去H市的医院看看。
没办法,银行那边毕竟理亏,只好把李老太太送去了市医院。
市医院又住了大半年,李老太太依旧没痊愈,李家儿女这次主动了,表示:要不,去省城的医院看看?
好吧,人家是病人家属,这样要求……也不算不合理,李老太太又被送去了X市的医院。
X市有名的大医院住了差不多一年,银行方看着李家人还是没把老太太接出院的意思,里面的猫腻,傻子也能看出来了。于是,银行方表示:我们怕你们一家了,说个数儿,咱们私下里私了了吧!
李家人不乐意了,李家大儿媳妇儿和李老姑站出来,姑嫂二人哭天抢地,说是银行方诬赖他们,他们李家可是正经人家,怎么可能做出占国家便宜的混账事?银行方要这样说,私了什么的就不必了,咱们上法院上电视台上京城说道理去。
一番口水战,银行方早在处理事情的开头就失了先机,不得不继续被李家人牵着鼻子走……李老太的儿女们表示:既然省城的医院还是不能让老母亲痊愈,这样吧,咱们也不为难国家为难政府,还是回去县城里养着吧。
就这样,李老太太又被送回了县医院,迄今为止,已经在县医院吃好药用好药地又住了快一年了。
听了刘护士对李老太太事件的叙述,李安彦暗地里咋舌:这才是人才,绝对的人才啊!
年三十,李老太太的儿女都回去准备年夜饭了,病房里就剩下李安彦和李老太太。
李老太太眼神儿不好,也好个清静,因此李安彦不能看电视,倒是那刘护士跟护士长说了一下,护士长同意李安彦在病房里使用平板电脑玩手机……不然大过年的,一个年轻人独自在医院里过年,一点娱乐也没有,那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不是?!
李安彦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被允许在病房里使用后,刘护士还悄悄把她们医院内线的WIFI号和密码告诉了李安彦,让李安彦能在病房里上网……嗯,看春晚。
这会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随着医院外时近时远的鞭炮声响起,李安彦望了一眼窗外,似乎能嗅到空气中除了消毒水外,浓郁的年夜饭的香气,不免有些黯然,手指滑动平板电脑触摸屏的动作也慢了起来,网上接受亲人同学朋友们的新年祝福却不能置身感受,身入其中,这是李安彦自己才能明白的寂寞与孤单。
叹了一口气,把平板电脑和手机丢到了一旁,再也没心思上网的李安彦,木呆呆地盯着塑料导管里一滴一滴慢慢滴着的点滴,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嗯,看着一滴一滴的水滴,李安彦想去洗手间了。
其实病房里也有洗手间的,可是病房里并不是李安彦一个人,还有李老太太……好吧,就算李老太太是老人家,那也是她不是他啊……所以李安彦从住进来之后,就没有用过病房的洗手间,每次方便都是去楼层尽头的公共厕所。
及拉着拖鞋,李安彦一手举着挂点滴的架子,一手小心保持高度,不让导管回血的古怪姿势回到了病房,却发现原本出去时已经睡着了的李老太太睁双眼熠熠地看着他……怪渗人的。
“李奶奶……”您有什么事么?需要我帮您喊医生?
李安彦后面的话还没问出来,终于发现李老太太精神奕奕地看着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病床旁边的床头柜上热气腾腾的一盘饺子……他自作多情了。
可是,这是谁送来的饺子?不会是送错了吧?!
转身拉开门,发现外面的走廊空荡荡,除了偶尔从其他病房里传说来的说话人,李安彦连一根毛都没看到。
“李奶奶,这个……”李安彦只好走到床头柜前,端起那盘饺子,李老太太的眼神就像是黏在了上面似的。
李安彦囧囧地叹了一口,问道:“李奶奶,您想吃饺子了?”
李老姑说的耳朵背眼神不好使的自家亲娘李老太太,在李安彦问出这句话后,那脑袋跟小鸡啄米似的猛点。
一盘不知道是谁送来的饺子攻陷了李安彦认为的沉默的耳朵背眼神不好使的李老太太,李老太太一番平日不吭不气的模样,一般打着带韭菜味儿的嗝儿,一边跟李安彦絮絮叨叨地唠起了家常。
李老太太说,其实大前年那运钞车根本就没碰到她,不过当时在小儿子家受了小儿媳妇儿的气,老太太正没处发泄,索性干脆就躺在了那运钞车下“寻死”(骗死)……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老太太没想到这一“寻死”,几个儿女反而紧张起她来,让她失落的心顿时得到了满足,决定再接再厉,装病到底。
本来吧,这一切都是好的,可是,某一天,老太太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到了儿女们悄悄说的话:原来几个孩子都知道她是装的,不揭穿老太太就是为了赖银行,想要捞一笔。
老太太一辈子都是老实人,虽然因为年轻的时候受了婆婆不少气,现在反过来给媳妇儿们也想耍耍当婆婆的威风,但是老太太却从来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哪曾想,她真想寻死却变成了电视里的碰瓷骗死,给黑了心肝儿的儿女们由头,让她们去坑国家坑政府,这还了得?!
可是,事情已经不是老太太的能力能挽回的地步了,老太太没办法,被儿女们逼着继续“没痊愈”。
卧“病”三年,“孝子孝孙”们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据说老太太的两个儿子新买了房子,女儿多了一个铺面,下面三个孙子外孙女每个手里都开了一辆小十万的轿车),可是老太太躺得就差没发疯了。
眼看又到过年了,为了“配合”老太太身体还没痊愈,忌口忌得嘴里都淡出疮的老太太又指望不上一顿年夜饭,别说年夜饭,就是带点香气儿的东西也没有……结果,李安彦那边有人送来了一盘韭菜猪肉的饺子,正好医生护士和儿女都不在,看着李安彦也是一个和善的孩子,老太太装不下去了,口水咕嘟咕嘟地咽了半天,最后还是狼吞虎咽地一气儿吃掉了那一盘少说也是三四十个的饺子……老太太觉得自己活过来了。
听了李老太太的叙述,李安彦哭笑不得,真不知道同情老太太呢还是该可怜老太太。
不过,李老太太这样的性格,李安彦却十分喜欢……比较起自己的亲奶奶母氏,李老太太简直可爱的不得了。
于是,一盘饺子的交情,李老太太和李安彦和和乐乐地在病房里看起了热热闹闹的春晚,让过来拔针的刘护士给李安彦挤眉弄眼:“帅哥,你是怎么做到的?居然让老太太允许你看电视。”
李安彦但笑不语,侧头看着老太太竖着耳朵偷听的样子,忍俊不住道:“李奶奶觉得我一个人闷,就让我开电视了。”
刘护士偷瞥了李老太太一眼,摇摇头,也不点破,准备端着李安彦撤下来的点滴瓶准备离开时,李安彦喊住了刘护士:“刘姐,刚才谁来过我们病房?”
刘护士摇摇头:“没人啊,怎么了?”
李安彦见李老太太眨巴着眼睛在那边摇头晃脑,笑了笑:“没什么,就是问问。嗯,刘姐,你不回家吃年夜饭?”
刘护士笑着叹了一口气:“哎,没办法,要值班啊。不过我老公一会儿给我送吃的过来,我婆婆包的饺子很好吃的,一会请你品尝一下。对了,你们那边不吃饺子的吧?啧,你要是吃了我们这边的饺子,保准你回去之后就忘不掉。”
笑呵呵地送走了刘护士,李安彦一转头,发现李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坐到了中间的空病床上。
这“瞬移”闹得……李安彦觉得心里发憷。
“娃娃,我知道谁给你送的饺子,我认识那个后生呢!”李老太太望着李安彦,一副“问我吧问我吧,问了我也不一定告诉你,快问我吧”的表情看着李安彦,李安彦想到了那句“老小老小,越老越小”的俗语,暗地里深吸了一口气,憋住了笑意,做出一脸急切地看着李老太太,道:“哎哟,李奶奶,您知道?那您赶紧告诉我吧!”
“哼,你问我我就说?那我也太没面子了。”果然,李老太太脑袋一扭,做出了一副傲娇的模样,让李安彦再也忍不住由心底喷薄出来的笑意,笑弯了一双眉眼。
似乎。
就在此刻,面对这么可爱的一个老太太,李安彦觉得,在这个异乡的病房里,还真有了那么一点过年的欢喜气儿。
李安彦不知道,那个总在抱怨,总是对任何事都带着戒备不友好的李安彦已经渐行渐远,这一刻的李安彦,是那么容易满足,那么轻易地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