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和引用
[12]毕业生踩踏草坪:我查的资料说,根据伊顿传统,只有老师才能踩草坪,而学生只能在毕业的时候踩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我没去上过学啊,知道真相的同学请指教。如果按照这种传统,毕业踩草坪是一件很荣幸的标志性事件。
[13]加农场(Cannon Yard):这词我自己根据cannon yard翻译的,加农场有一门加农大炮,故而得名,在图书馆对面,据说那门大炮是真的大炮,在一战时留下来的,代表着伊顿学子们的梦想:向图书馆进军。
[14]荆棘鸟:到底是否存在这种鸟,我不知道,我查了半天资料也没人能给出什么回答。但我知道荆棘鸟,是来源于卡琳·麦考洛在1977年出版的鸿篇巨著《荆棘鸟》,被称为展现澳大利亚历史的《飘》,都是超级超级好的书。这部小说开篇精彩至极,这段话也成为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声比世界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的一刻起,它就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蛮荒的枝条之间展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卡琳·麦考洛《The Thorn Birds · 荆棘鸟》
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30年代的Draco怎么能知道70年代的作家写的小说,这是个bug,大家忽略吧,不好意思啊。
至于荆棘鸟是否真的存在,卡琳·麦考洛是自己想出来的这种鸟类,还是荆棘鸟是个古老的传说中的事物,被她再造了,由于她这书的名气实在是太大,我根本查不到在她之前的关于“荆棘鸟”的资料,各种百科的“荆棘鸟”词条都是引用她的话,所以我没处考据,等什么时候考据出来了,再补贴。
[15]这句话,翻译自艾萨克·牛顿的名言:
The Great Ocean of Truth lay before me, all undiscovered. by Isaac Newton
[16]引自维基百科词条“温斯顿·丘吉尔”:1940年5月10日下午6时,英皇基于共识,召见丘吉尔,请他组阁;一小时后,丘吉尔会见工党领袖艾德礼,邀请工党加入内阁并获得支持。3天后,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
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达了对丘吉尔内阁的支持。
之所以对这部分加注,是因为时间……本来这一段没什么需要严格遵守的时间点,只要在1939年9月到1940年7月之间就可以,但那样就要重新解释他们怎么在参与入伍训练的同时还能呆在学校,显然我的描写不是1940年5月,而是1939年秋冬,我实在觉得这个时间最合适,但丘吉尔就要提前讲话了orz,很无语,想到好点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