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三十九章 ...

  •   【今天还有一更,莫约在下午到晚上的时候更】

      窦氏的葬礼过去了,没有择吉日下葬,而是将棺木送入寺庙之中寄存着,待日后李渊归来时,也好让他送亡妻最后一程。

      府里总不能一直让外人当家,随着府内有关葬礼的物饰一件件被撤了下去,李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了阿妩的身上。

      起先看着阿妩是个新媳妇,府里的仆人们便觉她是个软弱可欺的,没少在明里暗里的给她使乱,阿妩也故作不知,在捋清楚府里奴仆三个派别的主要人物后,抓着几个严重的错处,把府里好几个重要位子上的人马给换了。

      毕竟她是代人管家,阿妩也不想做些惹得大嫂郑氏猜忌之事,所以她并没有趁机在府里安插自己的人,再者她也是不想掺和进这一摊事情里。

      现下,随着窦氏的离世,当年窦氏的陪嫁,也是这些年处在府里很多重要位子上的仆人像是失去了主心骨,终是底气不足;而同时这些年始终被压过一筹的李府老仆们在万氏的挑拨下,伺机等待着能够一跃翻身的机会;身为侧室的万氏不想轻易把权利让给长媳郑氏,心里盘算着在浑水摸鱼中得些好处,另一边身为长媳的郑观音自然希望能完完全全的控制着府里上下,也是希望能把自己的人马放在重要的位子上,以便于她日后能更好的管家。

      阿妩则利用着这三方的关系,在把一个派别的人从重要位子上捋下去后,她就把另一派的给换上来,几次之后,三派人能勉强能算得上是实力相当,为了保证现在的位子他们只好尽心尽力的做活,纷争与对峙仍旧持续着,但是并不再影响府里的日常秩序。

      “要我说还是郑家娘子好,为人温和和善不说,待我们这些下人也大方。不像长孙家娘子,看着冷冷清清的,怎么看也不是个讨喜有福气的......”李家厨房附近的屋檐下,几个婆子拿着簸箩一边剥着花生菱角,一边压低着声音在嚼舌头。

      指尖微微一用力,花生被掰成了两瓣,几粒圆润饱满的花生粒掉落在一个盆子里,另一个婆子急忙接上话茬:“我可听说,当初长孙家娘子嫁进来是冲喜的,结果一个月不到太太就走了,说不定太太就是......”

      “可是当时不是两个娘子一并嫁进府里来的?”一个年轻些的帮厨小丫头不解的问道。

      ”这哪里能一样!郑家娘子那是什么出身,却还能在明知太太身子不好的情况下主动提出嫁进来,那叫什么?“头先那个婆子一脸没好气的瞪了眼蹲在一旁的那个小丫头,“那叫深明大义。”

      “一个出身世家大族,家里长辈具在,人丁旺盛,论品貌教养在这长安城里也是一顶一的好;另一个年幼丧父不说,还没有家族撑腰,怎么瞧也不像是个有福气的......”更何况都是同一天嫁进门的,一个已经给李家怀上了长孙,另一个连半点动静都没,这到底谁有福气,谁没福气,还不是一眼就能瞧出来了。

      “嘘嘘…..别说了.....”这时候一个眼睛明亮的婆子看着从假山后面出来的人,吓得脸都白了,连忙推了推身旁还在滔滔不绝的老伙计。

      见到阿妩的出现,这群人急忙跪倒在地,因着心虚而胆战心惊不已,颤颤惊惊的说着:“给二娘子请安。”

      阿妩看着他们,面色如常,根本让人瞧不出什么端倪来,“这些日子府里的郎君娘子们都没有心思用膳,你们万不可因此而在膳食上有所忽视,更应该精心准备才是。”

      跪在地上的几人心里也拿不准到底先前那番话有没有被面前这二娘子听到,一个个正是怕的不行的时候,哪里还能顾得那么许多,慌乱的点着头连连应下。

      直到阿妩走远后,浑身冒着冷汗的几人瘫软在地,各个没了言语。

      “娘子,为什么不让我去教训那些人一顿?”娴娘气的满脸涨红,要不是阿妩拦着,她怕是早就出去把那些嚼舌根的人好好训斥一顿了。

      “你啊,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脾气。嘴长在他人身上,要怎么说也不是我们能管的,做好自己就行了。”阿妩驻足,回头看着娴娘,眼里多了几分说不出的情绪。

      伤心吗?

      阿妩扪心自问。

      没有,并没有。在上一世较这还更为难听刺耳的话她都听过,那时的她初入李府,就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婆母的骤然离世,以一己之力扛起整个府里上上下下的事情。

      她没有尝到婚后的美好与甜蜜,也没有等来郎君的温情脉脉,迎来的只有他人一句句难听的话语,她的阿耶阿娘被扯入其中,被他人肆意谈论着.....

      那时的她是何等的孤独与无助,年轻气盛,借着管家之权把所有的谣言都悉数压下,却压不下那一张张看着她满怀质疑的脸.....

      都说是她这个年幼丧父,又与家族脱离关系的儿媳甫一进门就克死了婆母。

      阿妩记得那年的她每每从梦中醒来都已然哭成了个泪人,又不敢与人言,蜷缩着身子坐在偌大的床上静静的等待着第二日太阳的升起。

      有时候,有些魔障了的她会想,这样的日子,她究竟还能撑多久?

      天亮之后,她依旧把自己打理的得体大方才踏出屋子,继续着在李府的生活,一丝不苟的打理着府里大大小小的事务。

      那时候,阿妩总那么告诉自己,她是长孙家的女儿,她不能因为自己而让阿耶阿娘还有整个长孙氏一族受人非议。

      后来,婆母葬礼过后,她在寺庙中与阿兄阿娘见面时,阿兄一见着她就拉着她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眼中的心疼溢于言表,“怎么瞧着阿妩像是变了个人?”

      阿妩心里一酸,眼眶热辣辣的,想扑进阿兄怀里好好诉说一番心里的委屈。

      “都已经是别人家的儿媳了,自是该长大了。”阿娘的一句话似一盆冷水向她倒去,阿妩一愣,有些恍惚,她直直的看向那个永远在佛前念经的背影,因诧异而不可置信,因浓浓的疏离而倍感失落,在那一刻她像是明白了。

      出嫁的她,已经不再是娘家的人,却也成不了夫家的人。

      天地间好似只有她一人是这般孤零零的。

      那日,阿兄骑马送她回李府的时候,在临上马车前,阿兄说:“不知道为什么,今日一见阿妩,我就觉得你像是长大了不少,不像小时候那般快活自在,也不似在舅舅家这几年的惬意悠闲,是不是在李家过的不快活?“

      压着心底的委屈,阿妩故作轻松的笑着,“阿兄多虑了,不过是这些日子府里事情忙,我有些疲惫。”

      纵是面上笑的温婉,阿妩心底却是不尽的戚戚然。

      成了别人家的儿媳,就再不能对阿兄像小时候那般撒娇了吗?

      阿妩不知道,无忌低头看着明显和他疏离了的妹妹,双眸中多了几分深沉,他没有多问什么,而是亲自把阿妩扶上马车,在掀起帘子时,他对着阿妩的耳边轻叹着:“我多希望你不那么懂事。”

      你这般的沉稳,让我见了心里是何其难受与揪心。

      阿妩咬了咬唇,一个快步进了车厢之中,把一切都阻隔在门帘之外。

      阿兄,这些内宅之事即便说与你听也不过是平增烦恼,你又哪里能帮得上忙。

      后来有一日,李二郎同她说,他被身为好友的无忌揍了一顿,不过无忌也没能讨着好处,硬是吃了他好几拳头。

      有一回她向着阿兄问起这件事时,阿兄说:“我是你阿兄,是你唯一的娘家人,你受委屈了,我自然要给你出气去。在李家,莫要委屈自己,只管活的快活就好,阿兄给你撑着腰呢。日后,我给你挣得功名,任谁都不敢欺负于你。”

      后来,她成为帝后之时,天下间又有谁人不说她命好有福气!

      所以,对于他人之言,她从不放在心上。

      “娘子总说我脾气急,我还不是想给娘子出气嘛!”娴娘不满的跺着脚,很是委屈的看着阿妩,也把沉浸在往事中的阿妩拉回到现实之中。

      “好了,回去吧,这件事我自会处理。”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嫁入李府,独孤无依,受了委屈只会躲在被子里偷偷抹泪的孩子了。

      “郎君呢?还在屋子里?”自打葬礼过后,李二郎就把自己一人关在书房里,阿妩知道他心里难受,加之宅子里事情繁多,就嘱咐身边的几个侍女都在书房外守着。

      还在闹着脾气的娴娘嘟了嘟嘴,回道:“可不是还在屋子里把自个儿关着呢,送进去的膳食都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娘子可是要过去看看?”

      “我受了委屈,自然是等着身为郎君的他护着。”阿妩淡淡的说着,望着书房的方向,暗道:二哥,我给你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吩咐娴娘去厨房准备一份饭菜,阿妩亲自端着托盘进了书房。

      屋子里门窗紧闭,一片昏沉,地上洒落着数不清的带着墨渍的纸团子,就见李二郎躺在榻上,衣裳松松垮垮的穿在身上,胡渣浓密,一派颓然。

      把托盘放在案几上,推开临湖的几扇窗户,当阳光透进来洒在李二郎脸上,在昏睡中的他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看见来人是阿妩,把头一撇,侧过了身子继续睡着。

      见状,阿妩也不着急,打理着凌乱的屋子,整理好书桌上的纸张,将随意放置的砚台与毛笔归置原位。

      “你不是不管我吗?还来做什么!”见阿妩没有离去的意思,李二郎透过眼睛的缝隙悄悄打量着她。

      “都好几日了,二哥也该用膳了。”洗干净了手,隔着案几,阿妩坐在了二郎的边上,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馎饦(面片汤)来放在桌上,又把盖着蒸菜的盖子都拿了下来。

      看着阿妩仍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李二郎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不明白,为什么阿娘离世,阖府上下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唯独她,他的妻却跟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还有闲心去打理府内的琐事。明明他已经好几日都不曾用膳了,他不信她不知道,可是为什么她宁愿去劝三弟用膳,都不肯来关心一下他?

      ”你不是安慰三弟去了吗?还来管我做什么!”李二郎背对着阿妩躺着,嘴里低声嘟囔着。

      没想到这事他也知道,还以为他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呢,阿妩睫毛一颤,掩下了那股莫名的情绪,平静耐心的解释着:“太太离世之后,府里很是消沉,三叔自小身子就不好,这回心力交瘁,又在葬礼上跪了这么些日子,那天一回屋子就病倒了,偏偏性子跟你一样,闹着不吃不喝的,下面的人没法,这才请了我过去看看。”

      李家三郎君——李玄霸,提起这个人,阿妩心中又何止是五味杂陈。

      “三弟现在可安好?”听到自己的弟弟病了,李二郎坐起身来,焦急的问着。

      “医师说静养些日子就没大碍了。”把蒸饼撕成小块放在李二郎手边的碟子上,“二哥还是先喝碗馎饦,暖暖肠胃。”

      回想起这几日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书房里呆着,思念缅怀着阿娘,而在他最需要有人陪着的时候,他的妻却成天在为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忙碌着,将他置于一旁。

      一想到这,李二郎忍不住同阿妩置气着。

      看着他这般孩子气的样子,阿妩不免有些想念日后那个做事沉稳的李二郎。

      绕过案几,跪坐在他的身侧,手里端着盛满馎饦的小碗,舀起一勺来。

      “二哥,我知你心中难受,所以特意放纵了你些日子。太太已经去了,老爷不在府里,我一个人撑的很累。”微微吹凉,递到李二郎嘴边,语重心长的说着:“二哥,该长大了。”

      李二郎浑身一滞,呆呆愣愣的看着阿妩,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阿妩喂着,他一口口的吃着。

      泪水就这么默默的淌下,一滴滴的,滴在了冒着热气的勺子上,滴在了阿妩纤纤皓腕之上…..

      不知为何,他想起了第一回见阿妩时,那个在长孙将军葬礼上默默流着泪的小人儿,不似别人那般哭的撕心裂肺,嚎啕大哭,就那么静静的不发一点声响的抹着泪.....

      原来在那个时候她就已经........

      张了张嘴,又觉哑然。

      看着比他小上好几岁,这般懂事的妻,李二郎的心里只剩不尽的怜惜与心疼。

      就这样,一个喂着,一个吃着,直至一碗馎饦见了底。

      在阿妩想要再乘一碗时,猝不及防的被他搂在怀里,李二郎埋首在她颈部,只听得嘤嘤哭泣声。

      并没有安慰些什么,自打婆母离世后,李二郎就不曾掉过半滴泪水,她知这男人心里难受,才会想着独自放任他一些日子。现在能哭出来,也就表示他已经跨过了这个坎。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阿妩觉得她的衣襟都已经湿透了,脖颈处更是黏黏糊糊的,知道他并没有睡过去,但也没有继续哭泣,伸手轻拍着他宽阔的背:“再用一碗吧,待吃饱了,二哥就该扛起这府里的上上下下了。”

      日后,再不能这么任性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第三十九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