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一九四一年我十三岁,跟随父亲去达拉特旗召圪梁(原属吉格斯太乡)打工放牛,父亲离开前准格尔旗给我揽下四头牛的活计,又在召圪梁揽了六头,我同那时候的两个伙伴,闫贵银,田玉山一同在田间地头放牛,闲时学着两人用绳子在梁上吊起秋千,想来虽是辛苦,但也是难得的悠闲时光。
      有一日太阳快落山时,召庙(蒙古族喇嘛教寺庙)忽然遮天蔽日般的飞出无数蝙蝠,那天我父亲去二老汉窑子村找魏锁办事儿,我在家做豆瓣子饭,将要熟时听到不远处传来炮弹的声响,不知所措中只能跟着召圪梁如倾巢后的蚂蚁般百姓向外逃跑,我跑到召南壕后听说炮弹是从二老汉窑子村的日本人从河东(当地对土左旗周围的称呼)打过来的,我失声痛哭,生怕父亲出什么意外,不知过了多久炮声沉寂了下来,远远的看着父亲端着一碗豆瓣饭向我走来,我才彻底把高悬的心缓缓放下。
      我和父亲秋后归家时,路过马场壕郎素营子的二爷爷家借住了一宿,二爷爷问道今年的年景如何,我父亲老实的回答道,“不行”,闻言二爷爷随口说,“你们就是讨吃回家。”我当时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却无可奈何。
      同年冬天,母亲要回塔拉沟湾的娘家,那时我姥姥还活着,我便跟着母亲一同前往探望,还和八舅舅家读了一冬天的私塾,我的文化基础也是在那个冬天打下的。
      到了一九四二年,我十四岁,给跟着哥哥去蔺家梁锄地,大哥每天挣十分我能挣七分,中午却吃的是羊□□泡荞面,还有拌苦菜饼子,现在回忆起来那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香的一顿饭。七月份我们赶着牛车,随二姐夫和登二小等人跑到暖水南梁的塞不拉运碳,返回郝家阳塔时碰见一片瓜地,本以为是废弃没人要的,便兴致勃勃的摘来吃,没成想跑出来一个看瓜田的蒙古人,拿着秤砣追着我们就打,最后我们只能付了瓜钱,才了结了此事,没有白吃到瓜,还被打了一顿,想来真真是得不偿失。
      一九四三年,大哥为了全家的生活到了达拉特旗的大红奎村,到冬天有怕有日本人过河祸害百姓抢夺食物,又搬到了杨秦圪台,不幸二儿子患了出水伤寒?早早夭折。为此他们一家又搬回了准格尔旗,父亲那时给德胜西张拉虎家油坊做零工,春节也回到了家中,为了节省木炭,我们一家老小都搬到了一个屋子里居住,直到第二年春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