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冷饭 ...

  •   婆媳两个这才解决了银钱事项,谁知石老爹的呻///吟却又渐渐低了下去。石青端着水盆过来,却见石老爹面白如纸,额上密密地冒出一层虚汗,闭着双目,嘴中含糊不清,显然已经发烧的模样。

      这可怎么办才好?石青唬了一跳,先前观了一出闹剧她还不放在心上,现在才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轻如咳嗽,重到昏迷,反正随随便便一个小病说不好病人就要去阎王爷那里报到。更何况,首先请大夫出诊要靠腿走,看病之后还要去抓药,汤药还得等着现熬,都需要耗费不少功夫,偏偏有些时候又耽搁不起,真真将人急死。

      朱氏和钱氏也没料到竟会这样凶险,顿时手忙脚乱起来。石老爹平时看着累赘,真要没了,却是万万不可的。

      钱氏急急忙忙地去隔壁跑了一趟,请鲍家兄弟替石老爹叫大夫,回来见到石青正朝她招呼道:“娘。”钱氏疑惑地走近,才发现她旁边凳子上正放着先前理出来的包袱,里头有法具法衣等物。

      “娘,这些劳什子可怎么办?”石青无奈道。

      “什么怎么办,先放着呗,都什么时候了!”钱氏不耐烦地准备绕过身去。

      “哎呀,”石青连忙拉住她的衣袖道,“娘,你怎么忘了,前头才收了人家的定钱去买米的,答应得好好的转眼拿了钱就变卦,人家指不定怎么编派呢。这还离得不远,算得上半个街坊,以后你还想不想做生意,咱们在这街面上还想不想做人了!”

      “你看我这记性,险些误了大事。”钱氏拍了自己脑门一记,恍然大悟,随即又开始发愁道,“人家那里也是紧要的,病人大夫看过,汤药吃过,都说不中用了,那家人正急着找人做法事。我说回来准备一番下午立时能去,人家才干脆地给了定钱。”

      “那就你先去,家里还有我姐和我奶呢。”石青建议道。

      钱氏立即否决道:“不成的,你爹这是急症,正需要人手的关头,我不好好看着怎么放心。你奶先不说,你和你姐两个小人哪里济事。”

      “要不,”石青眼睛滴溜溜一转,提议道,“我去替你跑一趟,你在家安心照顾爹?”

      “那哪行,你从哪想出这么些个歪主意!”钱氏越发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事情总要人去做,咱们有说话的功夫不如赶紧地行动起来。再说了,实在不行,我只替你带句口信,请人家宽限一点时日总可以吧。”石青也被气氛感染,带出了几分急躁脾气。

      钱氏见她抬脚便要往外头走,不放心正要阻拦,哪知后头一叠声地催来,恍惚是石老爹又吐了还是怎么的,正催着问郎中究竟请来了没。她想起过去从亲戚口中听过的旧闻,有位远亲寡嫂过去丈夫就是病快好时喝了碗凉水莫名其妙就没了的。

      一瞬间种种忧虑恐惧涌上心头,她顾得了头顾不住尾,石青趁机又朝前多走了几步,于是她忙在后头嘱咐道:“别一个人瞎走,小心路上有拐子,完了赶紧地回来。”

      “知道了。”石青朝她摆摆手示意道。

      沿着耳朵巷往前走,不远处有几个半大小子正在玩耍,都是左邻右舍家的孩子。石青正要出声招呼身量较高的那个丁家小儿,忽又觉得不妥,打消了念头继续走着。

      一则真遇上拐子那些小子不顶用,不过多一个受害人罢了,二则,她跑的这趟差事倒也不好张扬,小孩子家口没遮拦的,反而怕传得走了形。

      历来鬼神之事总能天然地引人好奇探究,就连石青本身虽不信,却对此时民间别样的风俗十分感兴趣。

      因为从小长在城市里的缘故,她对这类乡间旧俗因为陌生,反倒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她每日里忙着劳作,隔在小小的一方天地中,来往的人大多都是白丁,见识有限,兼之缺乏娱乐,打听与此相关的传闻不失为一种消遣。

      眼见快到路口,鲍家的馄饨摊就在前面不远。石青想着家中境况,于情于理都该上前问候一番。更何况,有钱氏的嘱咐在,她也不好违背。毕竟自己哪比得过钱氏熟悉,亲娘总不会坑她的。

      因为经常要走门串户的,钱氏对这类腌臜勾当颇有些耳闻。拐子们除了专门拐骗五六岁的小孩调///教,还有另一种更黑心胆大的,却是直接拐了半大的姑娘家卖到一些不见天日的地方去。石青平日里没少被钱氏拉着耳朵提醒,尽管究竟怎么个“不见天日”法是肯定问不出的。

      待她寒暄完毕说明来意,鲍大娘手中切着汤面上用的葱花爽快道:“不就是走路嘛,左右不耽误事儿,二郎闲着也是闲着。”

      这却是纯粹的客套话了。鲍家除了幼娘,就没个清闲的,走路都带着风。他家摊子随着儿子儿媳加入,生意稳中有升,现在除了馄饨,还会卖其他例如烧麦点心一类简单的吃食。据幼娘透露,他们家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盘一家铺面,真正地有个产业,将来也好留给子孙。

      不管怎么样,石青道了谢,鲍家二郎仍抽空陪她走了一路。这叫一事不烦二主,既然欠了人情,也不差这一会,将来该送布送肉的,钱氏自会打点。说起来,鲍家的亲戚似乎承过钱氏的情,两家邻居做久了,互相帮忙总少不了。

      这跟后世的情形又不一样,“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自有其产生的土壤。

      不多时到了地头,开门的乃是一个穿着棕灰短袄的小女孩,问明白情况后将石青领进了门。张家看样子布局与石家相似,都是前屋招待,后堂住人。应该说,这一片儿的民居大多采用类似的结构,但与石家不同的是,张家天井里中间铺了碎石子,两旁种了花木,屋子里不仅没有鸡舍杂味儿,反而有一股淡淡的水仙花香,可惜被院子传出的浓重药味给盖过了。

      “姑娘你先坐一会儿,老爷子病重,张叔张婶离不开身呢。”女孩儿端出茶点解释道,说完歉意地笑笑,又往后头去了。

      石青疑惑片刻,方才明白这小姑娘应当是张家的下人。现时城里手头宽裕的人家也会买一两个丫头下人伺候,但是没功名的普通人并不敢大张旗鼓地呼奴唤婢,因此下人称呼主人仿佛如亲戚一般。因为身份的缘故,小丫头不方便正经招待起来,故而赶紧地去寻主家。

      在一时之间前屋只留下石青二人,鲍二郎并不曾乱看,只是眼中露出一丝艳慕。她见鲍二郎尚要陪着等她办事,不由劝道:“谢谢鲍二哥,我看这里还要花费些功夫,你就不用陪着我耽搁了。”

      鲍二郎却是个实诚人,回答道:“这怎么成,等你说完了,我还要送你回去的。”石青对他的解释是替钱氏捎话来的,故而二郎觉得等一会儿无妨。

      “之前是怕我走迷了路,才劳动你的,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么近,拐个弯就到了,哪能再拖累你。摊子上事情也多,大朗又去替我爹请郎中了,我这里还要等着,你不如赶紧回去看顾摊子,下午生意好,鲍大娘恐怕顾不过来。”石青陈恳道。

      “这样……好吧,那你等会儿自己回去?”鲍二郎性子软和,终于有些松动了。

      石青心中庆幸,摩拳擦掌地准备等会儿大着胆子做出些名堂来。谁料到,正在这时门口晃进了一个人影,石青大吃一惊,仔细瞧去不是别个,恰是自个儿娘亲钱氏。只见她气喘吁吁,面上汗津津地,显然是跑着赶过来的。

      “娘,你怎么过来了?”石青连忙起身迎道,“奔出那么些汗,小心身子。对了,爹不是还病着吗?”

      钱氏听女儿小大人似的问了一串儿,少不得一一解释给她听:“家里没事儿,你前脚走后脚郎中就来了。你爹只是身体弱,冷饭冷风地夹在一块儿受不住,照常开方子吃药就好了。药你奶奶已经去抓了,你爹有你姐姐照顾,我想了想到底不放心你一个小人儿在外面,才追过街来看看。”

      说着,钱氏转向鲍二郎连连道谢,鲍二郎这才放心地去了。石青无语,冷饭先不说,现在好歹已经开春,躲在屋子能有多少冷风,石老爹真真脆弱得堪比娇花一般。她与钱氏好不容易安下心来,重新坐回椅子上,才发现小丫头香儿已经回到屋内守在先前的位置。

      下一刻,张家媳妇掐着点儿似的进入前屋,为方才的怠慢抱歉。钱氏顺势问候起了张老爷子的病症,双方的话题转到了正事上头。

      石青见张家人出现得这样巧,回想起刚才在别人家地头上来来往往地折腾,动静说不定全被别人瞧了去,她不免脸上有些讪讪的。钱氏倒浑似不觉,煞有介事地与对方讨论着,表情生动,情真意切,专业的业务员素质令石青自愧不如。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冷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