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 今年新春似深秋,知己红颜语皆愁 ...
-
遵化的春天似是迟了许多,眼见三月近末了却不见有丝毫春意,地上有时竟起了银霜,草木有的虽已曝了新芽,却仍是奄奄,没有丝毫生气,屋子里也尽是寒气,幸得这两日又有了些起色,桃花也相继开了,巧慧偶尔陪若曦到外面走走,驱驱身上的寒气,日子也就这样一日日的消磨了。
这日若曦从睡梦中醒来,左右思量,想着:如今身子是一日不似一日了,也该是时候交待些事儿了,于是便让巧慧去请十四爷,转眼间两人便到了。
十四笑着低声说:“如此匆忙的找我来可是有事。”
若曦惨白着脸,中气有些不足,说到:“没什么,就是有些事情想要劳烦你,不过听了可不许恼,我自然是有我的道理。”
十四笑道:“你这话倒是好生奇怪,我又何曾恼过你,以前不过是年轻不懂事才与你置气,况且我虽不似十三哥那般懂你,可还不至于如此不了解你的脾性,自然知道你不是个轻易乱来的人。”
若曦听他这么一说,微微一笑,言道:“那好,我求你一件事儿,我去后你把我火化了,找个有风的日子散去。如此,也不必受那些地底腐虫的作践。”
十四和巧慧听了若曦这番话都是一愣,异口同声道:“不行。”
十四语气里含着怒气,接着说:“绝对不行,我原以为你不个胡闹的人,如今看来却还似从前那般任性,即便是生那个人的气,也不必做出如此的事情来,挫骨扬灰?!我绝不答应。”话落,便甩了脸,径直走了出去。
若曦心下一急一面咳嗽,一面喊着“十四爷”,可十四的那股子蛮劲儿也上来了,愣是没心软,眼看就要出门了,十四只微微侧了身,说到:“旁的你不必忧心,好好照顾好自个儿的身子,放心,我不会让你有事的”,言罢便拂袖而去。
一旁的巧慧看着若曦现今的状况,一面心疼不已,一面却又禁不住责怪她的胡闹,若曦心里也是焦急万分,再加上止不住的咳嗽,身下一软便躺在床上,眼睛一闭,索性不去理会屋子里乱作一团的人们,心下一阵悲切:
亡魂归,情爱何?死生茫茫,无语隔;
前生疚,此生殁,泪眼婆娑,良人错。
人走茶即凉,人死体即伤。
何苦恋红尘,不如随风殁。
徒留骨肉又何如,终了不亦黄土坡。
一天就这样闹哄哄的过去了,转眼间便已是黄昏,若曦半倚在床上,只觉得身上越发的懒了,总是提不起神,正要躺下,门外却响起了丫头的请安声,“侧福晋吉祥。”
若曦心下一震,她来做什么?
话说这舒舒觉罗氏名义上虽是侧福晋,可自从去年嫡福晋去了,十四爷的家务便一直是她打理,虽不及当日□□那般精明强干,却也不是泛泛之辈,下人也广有称赞。而且,这舒舒觉罗氏膝下育有三女一男,如今十四爷虽已落魄,舒舒觉罗氏氏族也不似往前那般显赫,可她两个女儿竟还被皇上亲自封了和硕格格,不由让人另眼相待,而另一个女儿被封了固山格格,儿子也十分长进,让人看好。不过自打若曦入府以来两人也未曾有什么交集,偶尔有些简单问候也是冷冷的,隐隐约约的竟还透着敌意。若曦也未曾多理会,一则不愿参与什么女人间的争斗,况且她本就对十四爷没儿女之情,二则她来这儿图的不过是个清净,便愈发没道理去理她,她想怎样都随她,只当是看不到。不过若曦看的出来,这个女人对十四爷是有些特殊的情感,可又不似有所风月,而十四爷对舒舒觉罗氏则愈发称不上有儿女之情了。不过夫妻间也算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琴瑟相和了。思间,那人却已转过了屏风只见她: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黛画,双目艳潋含笑意,双唇微扬似桃花,如似仙人壁画。
若曦见她进来,心里一边发愁如今的名分是否须得请安,一边勉强支起身来。舒舒觉罗氏见她如此,赶紧走上前把她按在了回去,对着下人道:“你们先退下,我和妹妹说几句私房话。”
待下人都走尽了,方又笑道:“姑娘是什么身份,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如今你又病着,更是不能胡来,要是有什么闪失,我们可是担待不起。”
舒舒觉罗氏看着若曦脸上的表情,也猜出了她的心思,顿了顿,说:“姑娘或许奇怪我先前的态度为何那般冷漠,而今却又这般殷勤地探望。”
若曦听了抬起头去看她,福晋微微一抿嘴,道:“其实,我之所以给姑娘脸色看,全都是因为皇兄。”
“皇兄?”若曦心下一震,看向舒舒觉罗氏,心里更是一阵奇怪,这与四爷又有什么关系?
福晋见她如此诧异,微微一笑,道:“我料皇兄也不会同你说这些,怕是不想你误会吧。不过也的确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那时,我们家族正值鼎盛,徳妃娘娘为十四爷留意出身显赫的女子做嫡福晋,我就这样被徳妃娘娘看中了,不过,徳妃娘娘还真是心急,那时我才六岁,竟常被传至宫中,名义上是格格的伴读,私下却总不免受徳妃娘娘的教导。”
若曦听至此处不由同情舒舒觉罗氏,可转念一想:四爷为人向来谨慎,行事滴水不漏,我和他的事,外人怎又会知道,而十四爷也不是会乱嚼舌根子的人。心下疑惑便问道:“那这和皇上又有什么关系?”
福晋接着讲到:“妹妹莫急,容我慢慢说与你听。那时佟佳贵妃刚薨逝,皇兄回到徳妃娘娘那里,而娘娘又不知为何事开罪了圣祖爷,心中烦闷,对皇兄虽不至于责打,但无缘故的训斥总还是有的。那时皇兄一下子没了“额娘”,而宫中向来是势利小人居多,那时的皇兄第一次察觉到了嫡庶之别,看到了人间冷暖,性子便愈发的沉静内敛。可能是同病相怜吧,所以,我一受罚他便悄悄地带着十三爷来给我解闷,自个儿却在一旁冷着脸不说话,我私下里一直打量着这个冷脸哥哥,不过之后渐渐地也就相熟了,德妃娘娘知道了连着生了好几天的闷气。后来,我们家族开始没落,又因为我同皇兄走的近,徳妃娘娘便求圣祖爷把我许给十四爷做了侧福晋。阿妈和额娘都是心气高的人,知道后当然有些气不过,娣长女给人做了侧福晋,那下面的女孩子便在没做正妻的道理,可也没有他法,一时间没缓过神,竟病了大半年,多亏皇兄和十三爷,才又慢慢好了起来,其余的姊妹也多亏他们才没让人小看了。但自此,我便很少与皇兄来往了,毕竟,闲言碎语实在难防。可我对皇兄的情分就如同十三爷一般,丝毫未减。所以,我了解皇兄,他如是真心对一个人好,那便是掏心窝子的对她好,可你却弃他不顾,让他一人孤寂,自个儿却乐得清闲,我当然为皇兄抱不平了。”
若曦听罢,心下也是一震,:谨慎如他,那时,竟会不惧他人猜忌而探望不相干的人,怕是那时真觉得周遭皆是漠然人,想寻一丝温暖吧,真不知那些日子他是如何熬过的。
若曦正发愣,舒舒觉罗氏站在一旁,伸手在若曦眼前恍了恍,说:“姑娘该不会真的误会了吧?”
若曦定了定神道:“这是哪里的话?‘非关风月,只为真心’的男女之情,我又怎会误会。”
舒舒觉罗氏笑道:“好个玲珑剔透的人儿,难怪一向不苟言笑的皇兄会喜欢你。”
若曦亦是微微一笑,问到:“那后来呢?福晋怎么又原谅我了?”
舒舒觉罗氏听了,微微松了口气,言道:“刚刚爷醉了,下人们把他扶到我房里,你也知道他的性子,一壶酒下去就什么事都瞒不住了。”
若曦微微一点头,“原来如此。”
福晋又道:“我听爷说,你想让他将你火葬?”
若曦点点头,刚想解释,福晋却打断了她,接着说道:“我虽不知其中缘由,但依我对皇兄的了解,他不过是一时气急想不通罢了,你若真如此,到时让爷如何自处?让皇兄如何不自悔?他兄弟二人本就不亲近,你这般,到时恐怕会生出不少事端,若是他二人反目成仇了,又岂是你我所愿?”
若曦听罢,摇了摇头,苦笑一声:“福晋不知,我和皇上之间发生太多事,牵扯了太多生死,他该是早已恨透我了,又岂会为我与十四爷反目。所以,福晋大可放心,倒不如索性让十四爷将我火化了,大家都了无牵挂,反倒落个清静。何况,人已是死了,哪里还管的了身后事,办的再风光,不过是给后人看的,图的不过是个脸面。如今我身份尴尬,本就不必做这些表面文章,况且,我不想气味难闻,何必在地底受虫啃蚀。”
舒舒觉罗氏轻轻一叹道:“真是当局者迷,痴人一个,可事已至此,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其实我不想让爷火葬你还有一个缘由。”
言罢,她摇了摇手,示意若曦附耳过来,若曦将耳凑上前去,听罢,面色煞变一时竟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只是一声苦笑,说:“这法子行吗?”
福晋拍了拍她的手,眼中多了几分坚毅,道:“你好好养着,其余的放心交给我去做,对了,既然你同十三爷交好,那以后就不要叫我福晋了,叫我空晴就好。”
若曦点了点头,福晋轻轻一笑起身出去了。屋里只剩若曦一人,她看着窗外,轻轻一叹,不知道最后是失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