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紫禁庭深锁帝王,亲劳躬行情难忘 ...


  •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京城的三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三月的夜晚,如同是一张黝黑的大幕拉了下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黑暗里,总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是墨蓝色的苍穹里还有一轮皓月,几点闪烁的星,虽不足让黑暗褪色,但远远看上去,却总能给人以清冷却又充满希望的感觉。
      借着这点微弱的光亮看向北京城,城中百姓早已将灯熄灭,街巷里寂静一片,只留打更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阵阵喊叫,偶尔间还有几声远远传来的犬吠。唯有一处仍是灯火通明,蜡红初翦,烛光下仍有急书奋笔者。
      只见他身袭玄衣,剑般的眉,星般的目,鼻梁高挺,薄唇微抿,气宇轩昂,面色冷清,眼神深邃的似湖水,王气微张,让人难以琢磨,亦不敢有丝毫僭越。他眉头紧锁似是打不开了般,落笔成风,字字刚劲,而一旁的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有一丁点儿怠慢。
      这时,一女子微步走上前来,端上一盅茶,正准备放在书案上却正好碰上那人抬起的胳膊。瞬间,滚烫的茶水撒出,那人只将眉头又紧了紧,下意识的用另一只手护住被烫的手臂,却未出一声。而那女子一看,却早已魂飞魄散,赶忙跪下,着地的手肘和小腿止不住的轻颤。再仔细一看,书案周围也已是跪了一圈人,为首的早喊出:“传太医。”而其余的则大喊:“皇上恕罪。”各自都是战战兢兢的,正可谓是:
      何人仍秉烛?
      称孤道寡处。
      皆言奉茶苦,
      唯惧君薄怒。
      他正是若曦日思夜想的那个男子—雍正,爱新觉罗胤禛。
      只见胤禛微微一愣,似是想起了什么,微叹一口气,只是轻轻的挥了挥手,语气淡淡,说:“奉茶的竟还这般毛躁。殿前失仪,贬至辛者库去。”
      女子一听,心下一松,软瘫在地,继而又赶忙颤巍巍的跪好,言道:“谢主隆恩。”言罢,便踉踉跄跄的出去了。
      这时,为首的太监高无庸恰好领着一群太医来了,雍正轻瞥了一眼赶来的太医,未作理会,只道:“高无庸,给朕取一件干净的外衣,再把朕的那个茶杯取来,其余的人,都先退下。”
      高无庸自幼便跟在皇上左右,察言观色的功夫自然到家,主子的性子更是了解不少,只是匆匆到了外厢,把衣服和木兰茶杯取来,便引着太医赶紧退下,临关门前,只窥见雍正眼望窗外,手中把玩着茶杯,面色虽冷,眼神却与先前差别甚大,高无庸正要掩门,耳旁却响了一个声音……
      “咦,皇上又想姑姑了”,高无庸一听自是吓了一跳,低头一看,腋下竟不知何时竟冒出一个脑袋,而此人正是他的徒弟苏培盛。
      高无庸脸色一变,赶紧掩了门,狠狠的敲了一下苏培盛的脑袋,低声说道:“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主子的事儿也敢乱说,仔细你的脑袋。”
      苏培盛听了赶忙跪下,说:“师傅,不敢了,再不敢了。”
      高无庸严词厉色道:“下去领二十板子,看你以后还敢乱嚼舌根子,早说了,做奴才的最重要的就是谨言慎行,你是在皇上跟前伺候的人,别忘了自个儿的本分!刚刚那个宫女便是现成的例子,你要是不知轻重,到时候谁也保不了你!”
      听到这儿,苏培盛哪还敢多待,一溜烟儿的便小跑下去了。
      高无庸见他走远了,又看看殿门,摇了摇头,暗自叹了一声。
      这时,身后响了一男声,戏谑道:“高公公好不威严啊!”
      高无庸一转身,看到来人赶忙请安。只见高无庸将膝一屈,道:“怡亲王吉祥!”
      胤祥笑笑,说:“不必多礼。说吧,皇兄这是怎么了,为何把你们都撤了出来?还有啊,这一进园子便听你在这儿训人,到底出了什么事?”
      高无庸起了身,心想:怡亲王自幼同皇上交好,与皇上是谓同心同德,何况若曦姑姑的事他也是知道的,想来告诉他也是无妨的,说不准还可以帮着劝劝皇上。于是便道:“王爷,这虽本不是做奴才该说的,不过为了皇上也只好如实相告。”言罢,便将先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
      胤祥听了心里一叹,心下想:四哥明明放不下,却还如此,外人皆道他是勤政,却不知他多半也是想以此来麻痹自己,以免想到她罢了,那日见了遵化来的密函,虽说当下也没有说什么,可心里毕竟是不畅快,哎,真不知这两人要斗气到什么时候,人生匆匆数十年,若不珍惜一晃即过。
      于是便道:“既然这样,那我先走了,也不是什么要紧事,皇兄若肯召见了再来通知我吧。还有,一定要让皇兄看太医,虽不是什么大伤,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凡事小心些总还是好的。”
      胤祥正要转身离开,房内却传来了声音。只听胤禛喊道:“十三弟,你进来吧。”
      十三听了停了脚,微微一顿,便转过身去,临进时嘱咐高无庸:“让太医在外候着。”言罢,便转进了内厢。
      此刻的雍正一扫刚才的柔情,变得冷俊,果断,不怒而威,眼神凌厉的看向远处,只有在看向十三时才有些许的不一样,似是夹杂了一些对爱弟的疼爱。
      十三行至阶下,正准备行大礼,胤禛见了忙言:“现在又无外人,你腿脚不便,不必多礼。”
      十三知道自个儿皇兄的脾性,只道:“多谢皇兄。”然后对胤禛深深一揖。
      胤禛道:“以你的性子深夜来访还说没大事,如今朕根基未稳,国事可不能随便马虎。”
      十三忙回:“皇兄所言极是,是臣弟糊涂。”
      胤禛不忍多责备,问到:“出什么事儿了?”
      十三微微一抬头,低声说道:“是关于年羹尧的事。”
      胤禛一听脸色微变,只招他上前。而后,室内便只余耳语。十三说完便退至阶下。而胤禛听罢,面色虽未改,心下却暗想:这是明摆的不把朕放在眼里,朕要再不给他些厉害瞧瞧,他怕是反的心都有。这时,胤禛看向十三,又想到:而且,还有笔陈年旧账朕还未及和他算呢!
      胤禛心下虽已有了计较,面上却看不出丝毫波澜,仍是不语,只是提笔在书案上写了一字,写罢胤禛便示意十三上前,十三走上前去仔细一瞧与胤禛相视一笑,十三只道:“皇兄圣明。”随即便退下阶来,对胤禛一揖,低着头,突然道:”四哥,传太医吧,伤虽不重,可若再加上忧思于心,怕是吃不消了!”
      胤禛听他一声“四哥”恍若回到了从前,只可惜时光荏苒,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只道:“十三弟,我明白你的意思。”
      十三笑道:“那皇兄保重龙体,臣弟告退。”
      胤禛微微一点头,十三向后退几步转身离去,前脚刚踏出门,只听胤禛道:”十三弟,我很高兴,你能再喊我一声‘四哥’。”
      十三转过身,微微一笑,旋即离开,掩门。
      胤禛目送十三出去,信手将刚写的字放入香炉里,待焚烧殆尽方才传到:”高无庸,传太医吧。”话间太医已到,胤禛将胳膊伸出由着太医上药,眉头都未皱一下,只是目光却飘向了窗外,带了几分愁绪,让人愈发琢磨不透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