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十月秋风(1) ...

  •   自回到江州后,魏云音让柯西去置办了一应的被褥和衣物,一半时间在军中住,一半时间回江州的宅子住。

      景行的伤在十月底近乎痊愈,都是亏了舒窈的妙手回春,加上年纪轻,愈合能力强。十月二十又是发军饷的日子,魏云音揣着那二两银子,自然是不够的,身上还有五十两银票,其他的钱都交给柯西管着,一大家子要吃要喝。

      回家前她先去城中找了个老裁缝,成衣容易买,但怕不合身。魏云音在他那儿做过两次衣服,那裁缝也就认得她,一张老树皮似的脸见了她笑得出花来,老太太就从内里出来招呼她坐着先喝会儿水。

      裁缝老了,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稍好点的布庄等着的客人喝的都是茶,虽不是什么好茶,但好歹是有。

      魏云音也是渴了,便端着粗陶碗大口大口喝了,老太太又笑问她,“军爷可还再来一碗?”

      魏云音直摇头,老太太便不再招待她,转而去陪着老裁缝扯尺子量身段。她聚精会神地抱着剑看了会儿,是柄短剑,远没有她从前的长枪用着顺手。但两把短剑中有一把给了袁勖怀,这剩下的一把也便有那么点不同之处来。

      她镇日在军中操练,这把剑不是军中操练时使的,只是日日带在身边。

      有回和人过手,那小兵要来夺她的剑,被她掀翻过去摔在地上,一脚踩得那兵士嗷嗷直叫,再不敢和她过手。

      现在江州驻军里,也就陆翊能给她陪练几招,旁人根本不敢惹她。只道是不知道哪儿的江湖侠客投奔到军营里来了,本就有一身武艺,简直是欺负人。可她成日里不和人说话,都道她不好相与,校场空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在那儿练武,旁的人若是看,也由得看。

      老裁缝给个少年人裁完衣,迟钝地转过身,脚步已经十分缓慢。

      魏云音道,“大爷收拾收拾,我家的几个也要做衣服,还要您跟我走一趟。”

      大爷姓李,应她一声,便将皮尺揣在袖中,跟着魏云音,一前一后,一快一慢地往城西头走。

      边走二人边说话。

      魏云音问了几句铺子上的营生可好一类的事,李大爷一一答了。

      她这才知道,原来两个老人还有个儿子,儿子住在村南头。

      “我老头呀,才不和儿子媳妇儿一块儿住,麻烦。”

      “养儿防老,有儿子凡事多个照应。”魏云音说话得很大声,李大爷耳朵背得厉害。

      “用不着,我有老伴儿照应着,要是来日没了照应,我小老头儿就去陪她。”大概到了这年岁上,人生里许多执着都随着生命逝去,李大爷说得一脸幸福,笑容很是温暖。

      把人带到自家宅院,舒窈正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晃着脚念医书,见他们进来,便放下书走过来。

      魏云音把屋里的三个也喊出来,坐在一边静静看李大爷给他们量尺寸,记在一张纸上。她现在,也算是有家的人,她的家人还不少,舒窈、夏扬、景行、柯西,和舒窈的猫,寻常百姓人家也不过就是这样。

      但她心底里很明白,他们都是要走的。

      李大爷的活儿很麻利,让魏云音后日去铺子上取就是,她点头应了,让柯西去赶木板车将李大爷送回铺子上。

      不一会儿柯西回来,把一早做好的饭菜摆上桌来。魏云音同柯西分着酒喝,舒窈的黑猫蹲在她腿上,景行似乎有心事,略出神。夏扬饿得狼吞虎咽,一面咽一面竖起拇指大声称赞,“师父做的菜真好吃!”

      柯西经不得夸,脸带点微红。

      魏云音举起粗陶酒碗,同他一碰,笑道,“买你是买值了,否则这么大一院子人,我还真照顾不过来。”

      柯西大口喝酒。

      那天晚上魏云音又去南舟的目前看他,坟包小小一座,伫立在黑暗里。

      魏云音倒出来一碗酒泼在地上。

      黄沙乱溅,顷刻间酒香四溢。

      她盘着腿席地而坐,仿佛能透过坟包看见南舟的脸,清俊又温和,美而不妖。摸摸心口,那封信她一直贴身带着,就揣在怀中。

      一时间魏云音心头里笼罩着千般惆怅,缩了缩肩膀,抓起地上的酒坛,仰起脖子,酒液顺着脖颈流入领中。烈酒入肠,穿肠破肚般凛冽,激得魏云音浑身一颤。

      她微微眯着一双眼,睇睨南舟的墓碑,手指抚摸上去,一时间心痛得难以克制,忍不住把方才吞下去的酒都吐了出来。

      “借酒浇愁愁更愁,少喝点。”

      硬朗的男声自身后传来,魏云音扭头一看,又平淡地垂下眼转回头,心不在焉道,“找我何事?”

      来者正是柯西,他看着粗犷,心思却细腻,每次魏云音在父亲墓前烂醉如泥,都是被他拎回去的。

      “你打算什么时候回京?”

      魏云音一只手抵着脸,一只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说不准就不回去了。”

      “你会回去。”

      魏云音抬眼看见柯西一脸笃定,登时有点语塞,半晌才驳道,“要不回去怎么地?你还咬我不成?”

      柯西棕色的眼珠盯着她,然后抓起她的酒,也屈膝盘腿坐在一边喝起来。

      魏云音忍不住叫起来,“是我的酒!”

      “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你的,我不过喝你两口酒。”

      心安理得得让魏云音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她大概脾气太好,这家子一个个都骑到她头上去了。早上起来就要被舒窈叫去给她绑头发,夏扬早上要练功,要给他穿小靴唤他起床,景行更别说了,三天两头水土不服。现在连个买来的都要吃她的喝她的还不给钱。

      “这个月月钱不发了。”

      柯西瞟她一眼,“随你,我也没地方花用。”

      “……”

      柯西又拎起酒坛就是一口,魏云音眼巴巴盯着酒坛,忍不住咕哝道,“给我留点儿。”

      柯西把酒坛递给她,魏云音对着光看了看,还有那么两口,一时间舍不得喝了,叹了口气,不无遗憾道,“府上地窖里还藏着不少好酒。”

      “你们西陌的酒,没我们的好喝。”

      魏云音白他一眼,“那你带点来给我尝尝。”

      “等我回了族里,可以使人给你送点。”柯西一本正经道。

      难不成这买来的奴真随时随刻都打着回去的主意,魏云音免不得多打量他两眼,“你要走?”

      “来日有机会,还是想回家看看。”

      “那夏扬怎么办?”

      “带着他。”

      “你问过他了?”

      柯西摇头,面部线条坚毅,“他说想看看北狄的草原和牛羊,我们可以去一次,再回来。他是男子汉,男子汉四海为家。”

      “也好,把他交给你我也放心。”

      魏云音观察柯西这么长时间,发现他虽然膀圆腰粗浑然是武夫的形象,但重情重义,当了夏扬的师父便将师父的责任都记在了心上,训练夏扬时也是讲道理的,要求十分严格,并不因为夏扬是少爷就对他客气。

      正因为他对夏扬严格,夏扬对柯西分外尊重。若是能跟柯西离开西陌,也不失是一个好出路。

      魏云音郁结的心肠稍微和缓下来,最后两口酒喝完,两手捧起酒坛重重一摔。

      遍地乱溅的瓷片和那声碎响,反倒让魏云音大笑了起来,她口中连连称好,站起身时脚底虚浮,不过半步踉跄,又稳住了身,定定神,目光熠熠地盯着柯西道,“到时候给我捎几头全羊回来,逢年过节,回来看看我,对夏扬好点,有机会时,给他找个师娘。”

      柯西郑重点头,捏了捏魏云音的肩膀,像兄弟间那样,又按着她肩头,半将人圈在怀里,拍了拍她的右肩。

      魏云音在他耳畔低声说,“下个月,大军从音无班师回朝,我得回京一趟,你跟不跟我去京城?”

      “去做什么?”

      “去杀人。”魏云音的声音格外冷冽。

      “是仇人?”柯西问。

      “是,家仇。你要是那时候就带夏扬走,也无事……”魏云音话未说完,就觉得肩膀被重重拍了两下,登时骨头都格格作响。

      “去。”

      那夜月光皎洁铺了遍地,魏云音将韶容的横箫拿出来,见柯西有点好奇,给他解释了一下这是种乐器,随后吹了一首曲子给他听,战场上常常有人会吹西陌家乡的曲调,远征的人总是思乡。

      柯西目中涌动起不明的情绪,远望孤月的神情,让魏云音觉得,他一定也很想家。

      最后所有人都会回到家乡,纵然是命丧天涯,也终会有魂归故里那一天。这便是人的归宿。

      十一月的江州到了赶制冬衣的时候,江州的冬天来得比京城晚,但这时节也得穿两件夹层的衣袍才行。冬衣依旧在李裁缝那儿做,又多裁了两身冬衣,裁缝这儿不做皮甲,于是回头去陆翊那儿买了两张成衣令。

      军中每年发的皮甲装备铠甲一应物品都有定数,驻城守军几乎是屯田筑堤之用,没什么机会上前线,因此又格外克扣衣着兵器。

      九月里她已托陆翊把两柄刀送上京城,十月底韶容捎回来的消息,说在刀柄内侧发现了徽记,有“武”字样,确定是韶武所为。

      每封来信她看过后都随手烧掉,以免什么时候就漏了风声。十一月初,音无大军班师回朝,对音无一战大胜,音无皇帝与储君被押送回京。

      魏云音将韶容的信袖在怀中,往家中走,还没到,就见到一个人影坐在门口拿个树杈在地上胡乱写画。

      走近一看,是景行,他穿得单薄,瘦得光剩个骨架子,恐怕送到他爹娘面前也认不出来了。

      思及音无大败,魏云音略觉得心酸,摸了摸景行的头。手指刚碰到他的脑袋,景行就猛抬起脸,满脸滚满了泪水,胡乱拿袖子抹了去。

      “你……今天回来这么早……饭还没烧呢!”

      “柯西不在吗?”她装作什么都没看到,一径往门内走,边走边喊,“柯西,你主子回来了!饿了!”

      景行跟在她后头,听见这话,一时间哭也不哭了,小声告知,“他带两个孩子出去买零嘴,留我看家,一会儿就回来了,你累不累,累就先去歇会儿。”

      比之刚来江州,景行要懂事乖觉许多,脾气也好多了。这会儿给魏云音倒了杯热茶,她一边小口嘬,一边抬眼皮盯着他看,看了会儿放下茶杯,魏云音出了口气,说,“音无败了,你听说了?”

      景行一愣,沮丧地点点头。

      “也是意料中事,我们皇帝早想把南楚边界那几个小国都收入囊中,你也不用太难过,西陌不是野蛮民族,不会屠城,最多也就是派几个人过去接手管理,年年纳贡也就是了。”

      景行神色黯然,在门槛上叉腿蹲下,愣愣望着灰扑扑的院子。

      过会儿魏云音平稳的声音在屋里响起,“你想见见你爹和你哥哥吗,他们被送进京城了。”

      景行猛站起来,张口结舌话都快不会说了,“真……真的吗?你肯带我去看?”

      “还说不想回音无,口是心非。”魏云音不在意地嘲了句,两只袖子互相拍了拍,将身上的灰尘抖了去,才答道,“年关时候我要进京一趟,你乐意便一块儿,但此行凶险,我可能带着柯西,你就紧跟着柯西。到京城,看他们被关押在哪儿,不出意外,应当在大理寺。若是在刑部也好,但若在宫中,就要看情况,只能再说了。去不去,你自己看着办,要不愿去,我少带个人也好上路。”

      景行神色为难,魏云音也不逼着他马上决定。左不过皇室子弟,兄弟阋墙,为了个位子你死我活,谁也没有错,错的是天意,让他生在皇家。胡思乱想着,魏云音又想起了韶容和韶武。想到韶武,她脸色登时就有点不好看。

      “我……我还得想想……你容我想想。”景行小心答。

      “随你。”

      魏云音在床上躺了会儿,听见外面动静,天竟已经黑透了,闻见菜香,她立刻一个翻身打挺坐起来,披衣朝院子里走。

      饭摆在堂子里,大老远就闻见鱼肉的香味儿,上了桌看见是清蒸鲈鱼,又有口蘑肉片汤,并一只烤鸭两只手撕鸡。芦笋炒得油爆爆的,色泽诱人。

      她一边动筷子,一边问,“今日是什么大日子,怎么做这么多菜。”

      “徒弟过生日,带他们出去了下。买了糖饼面粉芝麻和糖,晚上给他蒸寿包吃。”

      魏云音含着筷子,有点不是滋味,“怎就没人给我过生辰,唉,没有师父的人命就是苦……”

      舒窈横她一眼,把黑猫放到地上,一声“喵”叫。

      “得了吧,做了你难道会不吃?都是沾了夏小弟的光,你就知足点。柯西师父,给我盛碗饭!”

      舒窈伸出手。

      魏云音眉毛动了动,一大家子人都坐着吃饭,鱼肉鲜嫩,芦笋香滑,魏云音先扒了几口饭垫肚子,然后说了要去京城的事情。

      “放两个小孩子在家,怕是他们不会照顾自己。又临近年关,万一来个贼还不好对付。”

      魏云音含着筷子含糊道,“我也是这么觉得,只有再麻烦陆翊一次了。”

      柯西点头。

      “今年除夕可能没法一块儿过,我们干脆过大年,等过几日我去把年货办了,各种干货都周全着办点。大年时候把家里好好装饰下,咱们也挂点大红灯笼啥的,整治点烟火爆竹啥的,去找李太爷求两幅好字挂在门上。咱们过个热闹年,如何?”

      两个小孩自然是拍手相庆,景行若有所思地发愣,似有什么心事,柯西看着夏扬,神色十分和缓。

      魏云音肚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这屋里要怎么整治才能像个热闹年的样子,回想起来,这些年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宫里过的,已经许久不知道什么是团圆滋味。

      这个年,一定要好好地过,热热闹闹地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1章 十月秋风(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