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禁足在家 ...
-
晚间时候,杨通手提用黑布罩住的鸟笼,哼着小曲一路从外面进来。
凤妤拿了一件居家外衣给他换上,说道:“婆婆在房里等你,你过去请个安。”
“父亲回来了么?”杨通边让进宝换鞋子,边问,杨夫人好糊弄,杨老爷可不行。
凤妤摇头,“公公还未回家,你……”她犹豫了一下,说道,“往后你还是着家一些吧,跟着公公做些正事,莫让两位老人担心。”
“我晓得了。”杨通蹦了几蹦,别扭地动动脚腕,“这鞋是不是小了,感觉有些别扭。我过去了,你等我回来。”
凤妤嗯了一声,送他出门。
杨通想起自己的鸟笼,回房取了提在手里,突然想起件事,转头嘱咐道:“以后你有什么不满,不要老是去二老面前告我的状,直接跟我说。”
凤妤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因担心杨夫人等急了,于是应了声好,催促她快去福寿院。
杨夫人在观音像前念经,跪了一个多时辰,腿也麻了。增福搀扶着她起来,拿了小木槌轻轻敲腿,打量着她的脸色,说道:“花奴也真是狠心,得不到名分,把孩子也给弄掉了。”
杨夫人闭着眼睛,轻叹一起,“这是造孽,都怪通儿不长进,弄出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来。”
“大人有错,孩子毕竟是无辜的,要我说,少奶奶也有错,自己的男人也留不住……”
杨夫人忽然睁开眼睛,增福忙收住话,低头专心敲腿。半响,听得杨夫人又叹一气,“我和老爷就通儿这么个孩子,难免宠溺了些,结果养成了诸事不懂的公子哥。少奶奶是个有主意有见识的,等到老爷百年之后,通儿还需她辅佐才能担得起杨家……”
门外响起敲门声,杨通在房门喊娘。增福眼睛一亮,放下槌子去开门。
“娘,看我今天得了好东西。”杨通掀开罩着鸟笼的黑布,现出一只小鸟,在笼子里蹦跶,叫声清脆。
“这是我从黄公子手里买下来的三黄雀,你看它头、身、脚,黄得多正!黄公子等着钱用,一百五十两便宜了我,要是放在别人手里里,二百两都买不到。”杨通拿了一根长茅逗鸟,引得它叫得更多些。
杨夫人啐了一口,“我去店里买只三黄鸡,照样从头黄到脚,煮熟了还能吃,不到一两银子,比你的雀可肥多了!”
“那怎么能比!”杨通护着三黄雀,鄙夷杨夫人的审美。
闲话不提,言归正传。杨夫人坐直身子,正色道:“你天天在外面胡混,今天闹出人命了知不知道?”
杨通不在意地嗯了一声,吹了声口哨逗鸟,“几个月前我喝醉了,醒来发现在她床上,也不知道怎么上去了,反正一晚上都迷迷糊糊的,那孩子不定是谁的。”
“你说得轻巧,人家今儿闹到家里来了,好好一条小生命就没了,这可是损阴德的。”杨夫人恨铁不成钢,可是又舍不得动粗,希望能晓之以理说动他,“最后还是你媳妇收拾了残局,给了她一百两善后,你媳妇为人不错,你得好好待人家。”
杨通不耐烦,放下鸟笼,“这事不是已经处理完了吗?回头我还她二百两不就得了!”
“这是钱的事吗?这是一条命!仗着你老子有几个钱在外面为非作歹,要是哪一天你老子不在了,你哭去吧!”杨夫人挥了挥手,缓气道,“这段时间你好生安分些,别再出去了,等你老子回来让他处置你。”
“您老别拿父亲威胁我!把我说得这么不中用,您老很有面子么?”杨通气哼哼站起来,提了鸟笼子摔门而去。
凤妤等了许久不见杨通回来,差添寿去夫人房里瞧瞧,得知他去书房安置了,知他在和自己生闷气,也不明白这气从何而来,怎么就落在了自己身上。因下午下过一场暴雨,晚间天气有些凉,于是差进宝抱了一床棉被去书房给杨通加上。
杨夫人决定将家中的事务交给凤妤处理,于是让多金去把少奶奶请来。
凤妤正在给杨通准备早餐。昨晚,杨老爷从商铺回来,听了杨夫人的话后大怒,因现有一笔大买卖要商谈,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没时间处置这个不孝子,便让门房守紧大门,命护院保护好四周,务必要把少爷禁足在家。门房又换了一条狗取名叫旺财11号。旺财11号的前任们皆被杨通肉骨头加大棒搞得下岗了,厨娘金娘在杨夫人的叮嘱下看紧了肉骨头,杨通没了法子,把自己关在书房生闷气,谁也不理。
凤妤把一碗红豆粥、一碟荷汁香菇鲜肉馅的包子、一碟蜜汁鸡腿、一碗火腿酸菜笋丝汤放进食盒里,吩咐进宝送去书房。
七喜朝着进宝的背影努努嘴,“小姐怎么还信她,上次是她污蔑了你。”
凤妤接过添寿递过来的勺子,放在粥碗里,“你是我的人,少爷现在不理我,怎会待见你,让进宝送去兴许还能吃一些。”
“那让添寿去也是一样的,没得让她处处得脸。”七喜犹自不服,见凤妤眼风扫来,自知失言,掩饰道,“房里的花快谢了,我去园子里采些新鲜的。”得了凤妤的许,便出去了。
凤妤没吃上几口,多金进来了,请了安,告诉杨夫人找。凤妤只好放下筷子,匆匆去福寿院。
杨夫人把杨府的账册交给她,将府里的情形跟她讲了个大概,凤妤便理顺了来龙去脉。未出嫁的时候,凤大娘主外,她主内,才十来岁就开始当家,因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必杨夫人提点太多。
杨夫人命多银把账本送到凤妤房里去,又让多金从药房里取出一支孩臂粗的人参,说道:“这是前年一个生意上往来的朋友送的,我一直舍不得吃,你带着它去瞧瞧亲家。这几日天气反复无常,但愿身体康健才好。”
凤妤谢过杨夫人,想起自己已有大半月未回娘家,也不知母亲身体是否如初,幼弟学业有无进步。
出了福寿院,添寿去马厩命小厮套车,她则返回招财院去换衣服。七喜拿着花瓶在那里摆弄鲜花,神思恍惚,连凤妤进来了也不知道。
凤妤清咳一声,七喜回过神来,面有慌张之色。凤妤见她似有话讲,让她去关门。
关上门,七喜挨近凤妤身边,踟蹰着开口,“小姐,我刚在花园……看……看见增福……”
凤妤拆了头发重新盘髻,问道:“她怎么了?”
“增福提了你早上摆置的食盒,往姑爷书房去了。”
凤妤愣了一下,把手中的梳子递给七喜,“等会儿要去娘家,你先帮我梳头。”
“小姐?”七喜以为凤妤没有听明白自己的意思。
“此事不得向旁人提起,先帮我梳头。”凤妤打断她的话。
七喜只好接过梳子,熟练地将她头发梳直,抓髻,簪了一直金步摇和一朵浅蓝色的绢花。凤妤摘下绢花,别了一朵玫紫色的上去,对着镜子看了看,觉得脸色苍白了些,匀了些胭脂抹上,又挑了一件百花穿蝶的月华裙。正好马车也准备好了,凤妤带着七喜和添寿往凤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