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揭竿而起 ...


  •   血溅在懿之的脸上,甜腥滚热,他却毫不动摇,手继续往前送去,直到木制的柄紧紧抵在肥厚的肉上。

      “你……”熊刺史颤抖的手指着懿之,不敢置信。

      懿之微笑,连眼底都是满满的笑意,他凑近到熊刺史的耳边,低声说道:“我的真名,叫做颛孙懿之……我在这里,你必须死。”

      熊刺史看着满面笑容的懿之,眼睛瞪得圆圆的,震惊无比,“你,你……”他怎么也无法相信传闻死于火灾中的宁王居然会出现在这小小的县城中,对他毕恭毕敬,而他竟是提拔他做了县尉……

      “知道自己为何而死,你至少可以瞑目了。”言罢,懿之快速地抽出匕首,温热的血液飞溅的到处都是,将熊刺史那一身漂亮的绸缎衣衫染得鲜红。

      熊刺史抽搐几下,歪在椅子里,没了气息,至死那一双无法闭合的眼睛仍透出深深的惊恐和震惊。

      懿之怕人没有死透,眼睛眨也不眨的在死人的咽喉狠狠补上一道。

      白花花的肥肉被染成鲜红色,妖异而恐怖,看着这一切的卓笙镇定自若,甚至在懿之慢条斯理的擦匕首时,悠然的饮下一杯美酒,一直僵硬的脸色终于露出笑意。

      懿之走到门口,对不远处的卓熹打手势,卓熹领着三五个人走进先前喝酒的屋子里。

      整个院子安静极了,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宛如一块黑色的帷幕,不见明月与繁星,唯有灯火散出的橙红色光芒将深沉的夜照亮,不至于让这个夜晚看起来阴森恐怖。地上的影子在摇曳,仿佛脆弱的茅草,无声无息的倒下。

      没多久,卓熹出来了,脸颊上星星点点的血迹显示出杀人时的狠决。

      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懿之放心的点点头,对卓笙说道:“该召集全城百姓来说明一下情况了。”

      “我明白。”卓笙点点头,亲自去办。

      很快,街上响起震天的锣鼓声,这个时辰绝大多数人家还没睡下,一听到那如战鼓似的“咚咚咚”响个不停的锣鼓声,纷纷跑出来看。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被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的校场上,乌压压的挤满了人,在夜色下几乎看不清那些人的脸。

      懿之和卓笙并肩站在临时搭起的半人高的台子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命人抬上熊刺史的尸首。

      人群中爆发出惊呼。

      白日里耀武扬威的骑马走过街市的熊刺史,此时此刻竟然变成了死人。

      “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说明情况。”懿之开口了,声音压过在场所有人。

      校场上逐渐平静,无数双眼睛包含着复杂的情绪盯着懿之。

      懿之早已备好说辞,此时以一种沉痛的语气高呼道:“天子昏庸无度,不顾百姓生死安危,强征民夫修葺运河,又抬高赋税只为自己享乐,而熊刺史更是为一己私利,亲口说出‘哪怕整个宜方县百姓饿死累死,也要凑够粮饷金银。否则,不仅仅是要了卓县令的性命,这里的每一个人将来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话说到此处,百姓们积压已久的怒气爆发了,阵阵议论声中无不是对朝廷和熊刺史的责骂。

      懿之看眼卓笙,继续说道:“为护得诸位父老乡亲,我只有杀死熊刺史!”

      “做的好,做的好!”百姓们齐声高呼。

      “事情已经做下了,绝无回头之路,而今唯有向前迈步。”懿之渐渐将话引向正轨,“郡城那边迟迟不见熊刺史返回,必起疑心,恐怕会派人来查。所以卓县令和我,会去自首,绝不能连累父老乡亲们。”

      “这怎么行?!”有人大喊道,“你是为了保护父老乡亲们才出手杀死熊刺史,我们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去送死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句话的作用下,在场数百号人高声阻止懿之和卓笙去自首。

      “可如今也唯有这一条路可走。”懿之十分无奈。

      “谁说只有一条路可走的?”先前说话的人再次开口,“当今天子和朝廷都不是好东西,要是我们不拿起家伙反抗,现在的苦日子仅仅是个开始而已!我听说外面造反的人一波接着一波,不如我们也起义吧!推翻这个残暴无能的朝廷,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安乐家园!”

      懿之向那人投去赞许的目光后,又说道:“起义之事乃九死一生,怎能……”

      又有人喊道:“老葛说的没错,留在这儿是等死,不如咱们争取一把!”

      “对,没错,好日子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如一波波海浪扩散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情绪振奋的响应起义的事情。

      但是懿之知道光有振奋的情绪还远远不够,百姓们或许仅是一时的冲动,或许没有考虑到更多的生死问题,也许到真正危难的时刻,会折败退缩下来。所以,很多难听的话要说在前头,让各人都做好了完全的心理准备,方才有走下去的可能性。

      “这条路漫长而艰难,会经历九死一生,会遇到难以想象的磨难,尹某不敢奢求所有的父老乡亲加入进来。若是哪位家中困难或另有想法,随时可以退出,尹某不会强留,还会好好安顿,赠些粮饷过日。”

      此举为懿之赢得了更多的人心,宜方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他。

      秦昌从下面跳上台子,一巴掌拍在懿之的肩头上,豪气万丈的说道:“我在外面走镖这么久,什么样的苦难疾苦没有看到过?如今宜方尚且安宁,但有朝一日也会被战火蔓延。与其放任不管,不如我们同心协力!尹弟兄,你有这份胆识和心胸,我老秦愿意跟着你干!”

      “谢谢你,秦兄!”懿之的眼中闪现泪光,攥紧秦昌的手。

      起义的道路定下来,卓笙做为一县之长终于开口了,“我钦佩尹县尉的胆识才学,而他平日里不求回报的帮助邻里乡亲,足以说明他乃是仁义之士,这样的人,卓某愿意奉他为首领,带领大家打出一片天地来,不知诸位父老乡亲的意思如何?”

      卓笙在宜方做了十数年的县令,早有人脉,再加上这一年多来懿之在宜方打下的声望,自然无人有异议。

      “多谢卓县令赏识。”懿之恭恭敬敬的欠身拜礼。

      卓笙连忙将他扶起,“你看,现今我们要如何做?”

      懿之略作思考,说道:“若我们只安于宜方一地,其它郡县会立刻派兵围剿,全城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我们现在不仅要严守宜方县城,还要拿下附近郡县,组成有利的防守之势,之后图谋向外扩大领地,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占据最有利的地势,才能保全自身。”

      “所以这条路也许很久很久之后,才会到达尽头。请诸位,务必再仔细考虑一下!打定注意之后,明日巳时整在此集合,共商大事。今日时候不早了,请诸位父老乡亲暂时回家安歇吧。”

      他仍要给所有人冷静思考的空间,不希望真正打出去了,会出现逃兵。

      百姓们议论着,离开校场,有几个年轻留着迟迟不肯走。

      “尹县尉,我们几个兄弟敬重你,愿意和你一起干!”领头的说道。

      懿之跳下高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向威。”那人说道。

      “好。”懿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回去休息吧,明天来此集合。”

      “好叻。”向威开怀大笑,招招手,带领一帮弟兄们离开。

      懿之在逐渐空下来的校场上四处张望,不停的有人从他身边经过打招呼,他只是草草的应付了一句。在找了许久,不见想看到的人影,懿之的内心不禁涌上一层失望之意。

      卓笙走过来,说:“我已经派人紧闭四方城门,无论是谁也无法出入,防止有人前往郡城告密。”

      懿之拱拱手,“劳烦卓县令了。”他又问卓熹,“卓二兄弟,你看到柳澹兮了吗?”

      卓熹答道:“他没有来,估计是差役没到城外去说吧。”

      “我去一趟柳家,剩余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谈。”懿之有些冲动,他担心溜走的祈延祖又折回来说服柳澹兮。在这个关键时刻,哪怕柳澹兮还未做下最终的决定,他也不能让人离开自己的身边。

      卓家兄弟俩对望一眼,没有阻拦,反正该做的事情他们早就定下计划,现今唯一要担心的是明天巳时,校场上会出现几个人。

      虽然有逃难百姓那一批人马,但谁不希望多多益善呢?

      夜色下,懿之策马飞驰出城,来到柳家庄子。

      柳潆兮坐在廊下,手里的木剑有一下没一下的抽打着台阶旁的一颗野草。她看到懿之推门进来,笑嘻嘻的说道:“你是不是来找我哥哥的?可惜来迟了一步哦,他刚刚走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