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小二 ...
-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余杭是贴邻杭州府最近的一个县,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它的区域环抱于杭州的东、北面。境内中部和东部平畴一片,塘漾棋布,水乡风光迷人;西部为山地丘陵,层峦叠嶂,茂林修竹。
余杭县东面有一个临海的小村子名叫盛渔村。风景秀丽。因为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相对闭塞,远离尘俗,故民风淳朴。虽不富裕,但村民勤劳自足。
盛渔村里开了一家仙剑客栈。仙剑客栈并不大,进门有一个玄关,门正对着掌柜前台,前台后面安放着一面盛世牡丹的屏风,从前台右侧过道穿过屏风几步就看见一个大餐厅,分布着5张圆桌和数十把椅子,是客人进餐的地方,从大厅左侧的木板楼梯上二楼有五间房间,供客人借宿休息。大厅右侧有一道门通往厨房和柴房,穿过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小院虽然只有巴掌大,但小桥凉亭,池塘荷花鲤鱼,桃红柳绿,布置得十分精巧。院中还有一幢二层房屋,这才是掌柜和伙计住的地方。
仙剑客栈掌柜姓李,烧得一手好菜。三年前李掌柜带着妻子来到盛渔村,花尽剩余的盘缠开了这家客栈。
走进大厅,只见客栈大堂里一个机灵的小孩子正在跑来跑去的忙碌着,虽然看上去十分年幼,只有大约5岁年纪,说话也奶声奶气,走路还有点蹒跚,但端盘子,擦桌子,端水倒茶,扫地,报菜名却十分利落,居然几乎不输给成年人。
李三省(李正名终于更名为李三省,为了简单方便,以后就以李三省称呼):“这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顾客大叔看了看菜单——这也是李三省发明的——道:“鱼香茄子,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锅肉,土豆烧排骨,红烧鱼……就先做这几样吧。”
李夫人从厨房走出来,摸了摸李三省的头,柔声道:“三省,厨房里酱油用完了,快帮爹爹去集市上沽一壶酱油回来,爹爹锅里的红烧鱼等着要用呢……拿着,25个铜板,慢着别跑,路上小心点。”
李三省:“知道了。”拿过钱就出了客栈。
李掌柜每天天没亮就要去集市采购食材,回到客栈后要处理新鲜食材;李夫人要照看家人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并每天打扫五间客房兼顾店里迎来送往的生意。虽然爹娘也雇了店小二,但遇到生意忙的时候人手不够,从李三省能走路开始,就在客栈里帮爹娘做些琐碎小事。最开始是报菜名,渐渐地跑堂端盘子,拖地擦桌子,打酱油沽酒买葱蒜等等跑腿的小事都交给他做了。
李三省握着小拳头恶狠狠地想,仙剑一代里李逍遥整天游手好闲,让婶婶一个人张罗整个逍遥客栈的生意……真是个不肖子啊。回头我一定要倚老卖老狠狠地敲打敲打这个侄儿。
路上一个小女孩身穿黄衫,牵着母亲的手,一只手拿着一串糖葫芦。正好奇地看着李三省。
李三省看着别人家小孩异样的目光,再看看自己粗笨的布衣上沾满的油垢,不禁自己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暗暗地叹了口气。毕竟这样的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差的太远了。别的同年龄的小孩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爹爹这样支使李三省明显是使用童工,简直就是犯法。难道他李三省穿越到这仙剑世界就是为了做一个店小二吗?那些白衣飘飘,御剑飞仙的梦想呢?
不行,现在不是蹲地上画圈的时候,店里的客人还等着上菜呢。爹爹的红烧鱼还在锅里,还等着他打酱油回去。不要这么多愁善感好吧,爹娘那么辛苦,我不就打个酱油买个葱,有啥大不了的。李三省对自己说。抬起头迈开步子匆匆往集市赶去。
刚走到即使入口,离入口最近的猪肉张一下看见了李三省笑嘻嘻地走来,猛地大声喊道:“李家的小魔星又来了,大家快收摊子啊——!!!”
只见整个集市上,卖青菜水果的,卖包子的,卖鱼的……全部像遇到瘟神一般,开始比赛谁收摊收的最快。李三省在集市上没走几步整个集市已经一扫而空门可罗雀。李三省好容易拦住了卖酱醋的老苏,一把抓住他的手,笑道:“苏大爷,怎么看见我就跑呀,我又不会吃了你。”
老苏:“你这小鬼吃人从来不吐骨头,集市上谁家店没被你砍价到吐血,我一家还指望着卖酱醋糊口呢。今天算我倒霉,不做生意了还不行吗。”
李三省随手拎起案上一壶酱油,道:“那请问今天这壶酱油多少钱?”
老苏:“30文,正宗货,要不要?”
李三省:“怎么这么贵,上周酱油才20文钱一壶呢?”
老苏:“那是上周的价格,酱油的成本上涨已经提价了。”
李三省:“能不能给我一壶上周的酱油?”
老苏:“你……没有没有,就算是上周的都卖光了,只有这卖30文的。”
李三省:“我先看看…… ”
老苏:“别看了,东西是好东西,一文钱也不能少。”
李三省:“苏大爷,我怎么说也是老主顾了,怎么没有点优惠啊?”
老苏:“呵呵,好吧就28文,这回可以了吧。”
李三省:“哈哈哈哈!”
老苏:“你笑什么,嫌贵? ”
李三省:“不,何止是贵,简直就是用水泵抽我的血!”
老苏:“哪里有那么夸张,看你是本地人就25文吧。我最多只挣你5文钱。”
李三省:“酱油是好,只是我口袋里的银子有限啊。”
老苏:“那你口袋里有多少钱? ”
李三省:“20文。”
老苏:“天啊,你开玩笑,赔死我了,再添3文钱。”
李三省:“没的添,我很想给你25文,可无能为力。 ”
老苏:“好吧,你给20文,不能再少了。”
李三省:“我不会给你20文的,我还要留2文买包子。”
老苏:“这和你买酱油有什么关系? ”
李三省:“因为我还没有吃早饭,我很饿。苏大爷,您不会愿意看到盛渔村的未来饿着肚子吧?”
老苏:“你!!你太过分了,小滑头你耍我。”
李三省:“相信我,我很真诚。如果再不吃饭的话,我会马上昏倒在你面前。”
李三省:“最重要的问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酿造一壶酱油只需要一斛黄豆,一点豆酱和清水啊,这最多只要花5文钱,而你居然卖18文?老苏啊,你不太黑了吗。你怎么不去抢?”
老苏一头冷汗:“嘿嘿……做生意吗,你要知道我每月的铺子租金上百文钱呢,不赚钱我吃什么?虽然不知道你那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是什么,但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15文吧,再少我家就得喝西北风了。”
李三省:“等等,这里的颜色好象有点不对劲啊。啊,苏大爷你看,这罐酱油里面……里面竟然有小强!!!”
老苏的头都大了:“怎么可能,不,不是,这是红枣的外皮,故意弄成这个样子的,这有滋阴补阳的作用。算了,13文。你买了快走吧。”
李三省:“钱是小意思。只是你家酱油的质量让我气愤。你深深伤害了一个消费者的心灵。 ”
老苏欲哭无泪:“妈呀,你小声点啊。这样,你消消火,我10文卖给你,就赚5文。”
李三省:“好吧,成交!”
帮店里跑腿买东西虽然辛苦,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能砍价省下来的钱都不必上交给李老爹,被李三省自己当作零花钱私吞了。李三省就这样经年累月跑腿帮店里买东西,从最开始笨嘴拙舌到现在已经堪比猴精,盛渔村码头集市上各种蔬菜鱼店肉店随便瞅上一眼立刻就能知道哪棵葱卖几个铜板,最多能砍到几个铜板,与店老板混熟识了。李三省自己的腰包也存了一百三十七个铜板,他都藏在一个小酒坛子里,埋在院子里的柳树下。这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谁都不告诉,包括同胞哥哥李三思。因为李三省心里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要去蜀山拜师学艺。蜀山距离杭州路途遥远,一路上没有盘缠怎么行。虽然李三省年纪还小,但自从他记事起,或者说从他发现自己穿越到仙剑世界开始就有了这个御剑飞天的梦想。并开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准备实现这一梦想。在这个仙剑的世界,不拜师蜀山派不修仙岂不是白活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