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愁 ...

  •   春日江南果然名不虚传,徐风细雨,浅草乱花,莺歌燕舞,真真迷了第一次领命离京办差的瑞王李景冉和他那几个好兄弟的眼,回程走到排行江南第一的余安城,更是迈不动步子。逛到天色昏暗,饥肠辘辘,才进了酒楼,待要了二楼临街的小间,便吩咐小二尽管拿出好酒好菜。薛定把头探出窗子,打量着渐渐湮没在夜色里的余安城,叹道:“从小便听祖母说江南如何地好,我却想不到有这么好,不知什么时候能再领一次这样的差事?” 南樛喝了口酒,笑道:“竟有这般舍不得,我看你其实舍不得这一路上惹下的桃花债事。” 常莫莫嘴里含着肉插道:“我也好生奇怪,南地女子竟都中意阿定你这么细皮嫩肉的。”倚在窗边听着不知哪里传来的依依呀呀的软语小调,加上身边几个活宝时不时的插科打诨,李景冉心情大好,泯着酒,饶有兴致地看着薛定那白皙到慢慢脸涨到通红的脸。
      这时只听得隔间一个清甜的声音传来:“要一壶杏花酒,一碗酒香草头,一盘葱姜爆螺蛳。” 薛定巴巴地问道:“草头和螺蛳是什么?”几人都摇头不知,好奇之下,南缪叫来小二,也加了这两道菜。一端上来就闻到那草头带着杨梅酒的清香,吃起来鲜嫩无比,常莫莫边吃边恼:“前几日的店家是欺我们呢,说是好酒好菜,这么鲜的草却从未尝到过。” 薛定也无比哀怨:“不知那螺蛳是怎么样的好滋味。”待到上桌却是难倒了他们,看着那青油油的壳不得要领,一阵叮咚叮咚螺蛳砸盘子的脆响之后,只听隔壁女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仿佛为了掩饰清了清嗓子,却仍是带着笑意出声提醒说:“掀了那层薄衣,用嘴轻轻一吸,只咬下前面肉厚的部分吃就行了。” 方才偷听人家点菜又跟风学样,原来那姑娘都听见了,几人一阵尴尬,李景冉憋了一会也自觉好笑,朗声道:“多谢姑娘指点。”四人唧啜,唧啜,不一会便得了要领,大呼好吃。末了盘子见了底,薛定才摸着肚子说:“要是早些遇见那位姑娘,就好了。”

      谢思南听着李景冉几人的笑闹声,不知怎么的,吃下去的杏花酒就变成了眼泪珠子,涌了出来,她气恼地用袖子胡乱抹了,拿起筷子戳着碗里的米饭解气,往日里和师兄们一起来余安城玩时,他们也同隔间那几个北蛮子一样笑闹,可现下师兄们都去了国都,就只剩她一个在这里,想起师父前两天和她说的那些话,以后,以后那样的日子,只怕再也不会有了。十多岁的少女第一次懵懵懂懂尝到这物是人非,离怀别苦的滋味,只听着李景冉他们的笑闹声,呆呆看着窗外的灯笼在夜风里轻轻晃。

      不知道坐了多久,只觉得夜里的风吹得人凉浸浸的,谢思南才恍恍惚惚下了酒楼,沿着黑青冷硬的石板路慢慢走着,这两天她心里始终跳动着的小念头渐渐鼓胀起来,她想去国都见见小师兄,那怕只看一眼。咬了咬嘴唇,下了决心,再抬起头,她忽然觉得这个略有些冷清的余安城又顺眼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她就骑上她的芦花往江边去了,她没有随身路引,正盘算着怎么带着芦花这个大家伙混过官渡,便在江边遇到了阿花她们一家,说了谎骗了阿花一家遭了贼人,余安城的渔民果然也是热情又善良,一口就答应带她渡江,谢思南害怕的同时又暗自庆幸,说不定老天也是愿意帮她完成这个小心愿的吧。

      一路悠悠荡荡的李景冉一伙就没有谢思南的运气了,他们也在这天回到北地,但一下嘉宁江的官渡,他们就给人盯上了,自己却一无所知。这天临近傍晚的时候,他们走在山路上,常莫莫荒腔走板地哼着南边学来的小调,一边薛定眯起眼看着隐隐约约在暮色里显出轮廓的涪城,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晚风吹过身边的树林沙沙声里透出一股子阴气,他回头对南樛使了个眼色,转而握紧了插在马鞍上的刀柄,忽的拉起身旁常莫莫的马缰,呼喝一声催马疾奔,果然路边这时也射出一排冷箭,并跳出了十几个黑衣蒙面之人,对着他们砍杀过来。李景冉和南樛却是调转马头向着来路狂奔,黑衣人果然分散开来,有几人从密林中牵出马匹,追着李景冉二人而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