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三月里的阳光懒懒得散发着暖意,微风轻抚我的面纱,我戴着婆婆给我准备的蒙纱竹笠走在集市里,看着身旁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的一番景象。

      “小姑娘你瞧这珠花,多漂亮啊,买一个回家梳个时新的发型,保准你变成仙娥一样的美人儿!”卖饰品摊的摊主是个大娘,脸上带着和气的笑容。
      另一旁紧挨摊位的一个商贩看见我,也抢着招揽生意:
      “哎,姑娘来我这瞧瞧,各样颜色都有,你摸摸这手感,这可是吴郡最好的丝线,过来瞧瞧吧!”
      珠花?
      我还是凑着身子向大娘的摊子看去,珠花首饰,没有什么特别的,用的都是普通珍珠和玉石,摊上还有编成的各色绒花头饰,看上去没甚特色,款式普通却也带有几分别致。
      扫了一圈才看到一个掐丝银边的白玉蝴蝶的簪子,静静的躺在角落里。
      玉蝴蝶做得很小巧,最外面得两根触须是用银丝缠绕着伸展开来,拿起它,那两根触须在空中轻轻颤抖,仿佛是活着一般,不禁让我想起山后坡那片花丛里嬉戏游玩流连不去的蝴蝶儿。
      “姑娘真是好眼光,这支簪子可是我家老儿花了半月功夫做出来的。”大娘对我赞道。

      “整个摊上就数这支簪子最金贵,姑娘,我在这摆了十多年的摊子了,绝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你放下心好了!”卖珠花的大娘满脸笑容。

      “这簪子还有个巧妙姑娘没有发现?"
      巧妙?我挽起竹笠前得轻纱,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并未发现。大娘爽朗笑道:“在蝴蝶侧面的银丝上,姑娘你再仔细瞧瞧!"
      原来在这里,蝴蝶侧面的银丝上有一个小活扣,翻开后就是两只并排蝴蝶儿,栩栩如生,更难得是心意,比翼双飞。
      见我面露惊喜,大娘美滋滋得夸起自家老儿:“我家老头子别得什么不会,平日就喜欢弄些奇巧玩意儿,姑娘你瞧瞧,这摊上的珠花都是我家老儿自己做的,喜欢的话你再多挑几样!”
      出门前我已经写了许多小纸条预备在一个小锦囊中,把我可能要讲的话写在纸条上。

      正想寻价,于是拿出一张小纸条,让大娘看,又对她指指自己的嘴巴,摇摇头。因为我只能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
      大娘看到纸条,叫道:“哎呀,姑娘,我可不识字呀。”听到我奇怪的发声,她惊讶道:“姑娘原来是个哑巴?!”
      她惋惜道:“可真是个可怜人呀,老天爷不长眼,模样真真水灵儿,怎么就不会讲话呢。若姑娘看中这簪子,就给姑娘便宜点,二两银子如何?”
      其实我也只是随口问下价,不想这人却是当我不识货,胡乱报价,二两银子可以买好多家用了,我放下簪子,对她摇摇头,随后便转身想离开。
      没想到大娘却拉住我的袖子道:“哎,你这哑巴姑娘,别走啊,你若是觉得价钱贵了,咱们价钱好商量么?”

      她的大嗓门不经意间把身旁的集市上的人引来了。有人对我抱以同情的目光,人群里还有人说长得这么美可惜了之类的话。
      我一时好不尴尬,此刻,虽然集市周围人大多都是抱有同情的眼光。
      我拾戴好头上的面纱,便转身离开。

      卖珠花的大娘向围观人群扯着嗓子解释:"各位乡邻们,谁要买珠花的赶紧了,不买行行好,也给清个场,别堵着我摊子了。"
      看热闹的人逐渐消散,卖珠花的大娘追上我:“姑娘,你瞧我这大嗓门。对不住,方才不是存心让你难堪的,我看你也中意这枚簪子,如今便宜卖予你了,就给我一两银子吧!”

      也不过一时新鲜好奇罢了,这价钱我亦是觉得贵了,我身上有这钱去买了这枚簪子确是不实用,怎的这大娘确是契而不舍起来了。
      我对依旧她摇摇头,转身离开了,脚下步子走得飞快,好甩掉此人。
      走了好一会儿,听见身后有人在唤:
      “姑娘,且等一等!”

      回过头,一个模样清朗的少年跑得气喘吁吁,而他手里竟然拿着那只玉蝴蝶簪子。
      少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递上那支簪子:"我家公子说了,这支簪子请姑娘收下。"
      公子?我不认识什么公子。即使与我相识,无公无禄怎么能凭白接受他人恩惠呢?我对他摇头,转身继续往前走。

      那少年跑到我跟前:“姑娘快请收下,不然小奴回去难以和公子交差!”见我怎么劝都不肯收,他急了,把簪子放在地上,就往回跑了。
      这时一辆响着脖铃的马车像向少年驶去,少年敏捷的往驾座前跳去,马车周身覆盖着锦缎,车顶上四角房檐各自伸延又高高翘起,檐上垂下的道道流苏随着马车四周的铜铃摇摇晃晃,霎时之间只留两道车辙印迹在路上。
      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人海茫茫,可我连马车主人的名字也不知晓,怎么归还这簪子?
      罢了,真是怪事一桩。
      买好了家用,上山时天色已经黄昏,山道旁郁郁葱葱的林木伴随着晚风吹入我心中,沐着金色的晚阳,心情说不出的舒畅。
      可今日没有见到自家的炊烟袅袅,心下觉得奇怪。难道阿婆采药去了?走遍院子,厅堂,内室,灶屋都没有见到阿婆。
      回到卧房中,茶几上放着一张纸:
      “娇娇吾儿,婆婆有一要事需处理,此去远行,恐久不能归来。汝可之城南果郡王府,将另一信交予果郡王,谓之云音山李老婆子,自会照拂吾儿。汝一人居此地,切记万不可。娇娇吾儿,汝质朴天真而貌美非常,遇事心善不决,然世间人心多叵测,婆婆甚忧,余生不知何人可善待吾儿?千言万语,已无从说起,惟望药王菩萨垂怜,恩佑吾儿安康。勿念婆婆。”
      纸张下便压着一封信,信口未封。
      阿婆,你究竟有什么要事?为什么不能告诉阿娇?她留下的几句嘱托,倒像是—-永别!
      脑中刹那一片空白,我恍了半天,回想起今日下山赶集前站在山道口望我的样子,她笑容含悲,有些不像往常,欲言非言,神情不舍。
      泪水汹涌而出,阿婆离开了,却不知道去了哪里,她可是遇上有什么难处,可会遇上什么危险?她腿脚有些不便,下山后又能去哪里?
      我翻遍所有阿婆的箱子,除了四季换洗衣物和几大箱子的医书和草药外别无其他,无丝毫线索头绪。阿婆从没和我说过什么要事,她既无亲戚也不见有什么朋友来往,从我记事起,她就与我一同住在这云音山上。
      手指不住颤抖,迟疑了片刻,便打开了另外一封信,信上写着: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婆婆写的这句是何意?

      婆婆为何离开,难道是仇家来寻仇?那婆婆岂不是身处险境?这个想法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可婆婆这辈子行医治病,怎么可能会与他人结仇呢?
      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不敢想象,坐在房中想了半天没有结果,凭贴了一肚子的担心,犹豫片刻决定还是听从婆婆的话去城南果郡王府,将信交给果郡王,也许他知道什么。
      这一夜睡得很不安,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寐。
      我闭上眼就想起阿婆那张慈祥的笑脸,快到天明时才浅浅睡着,恍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站在前院里紫藤架下看星星,漫天的星星在闪烁,就像夏日里的夜空银河浮现,璀璨之极。
      天色将白时起身梳洗为自己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吃过早饭,将房间,厅堂,内室打扫干净。
      我将房门锁好,心中默念,婆婆,阿娇定会找到你,云音娘娘保佑,如果你真的有灵,请保佑婆婆平安归来。

      十六年来我与婆婆在这座屋子里相依为命,生活不觉清苦,反而安乐怡然。如今忆起,万般浮华抵不过人生最初时光。
      我带上那封信,背着包袱,心里的忐忑和不安如潮水突涌而来,下山之前我要去云音祠与静姑姑告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